初中地理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
一、注重基礎,提高能力。
1基礎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以教材為本,全面梳理,找準知識的模糊點、疑惑點和缺漏點,實現知識的縱向系統化和網絡化。
2把握地理知識、地理要素的聯系。區域地理的復習,要注意挖掘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間的橫向聯系和影響,如北美地形對天氣和氣侯的影響,印度農作物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的發展與資源、交通條件的關系等。通過以上實例的分析可以發現,地理知識、地理要素之間是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的。這樣,融會貫通會比死記硬背效果好得多。
3、加強讀圖能力的訓練。讀圖、繪圖是地理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值比例大,且形式靈活多變,是地理復習的重中之重。讀圖、識圖、用圖、繪圖是學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許多學生只注意掌握課本的`文字內容,而地理空間概念淡薄,“圖文轉化”能力差,不懂得從圖像中獲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地理位置不明確,張冠李戴,考試中失分現象嚴重。因此,要加強讀圖、繪圖、識圖訓練。
二、聯系實際,增強應用。
平時生活中應多動腦,勤思考,善于從地理的角度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把握熱點,開闊視野。
現實問題和焦點問題也是最能考查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部分,命題材料多取材于新聞報道,時事動態,各種數據等資料,命題的地理知識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于圍饒全球和多國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2
《東南亞(第2課時)》這一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山河大勢、東南亞的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以及東南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反思這節課:
比較好的是:
一、抓住關聯點,設疑很重要。如何讓學生在導入環節就清晰地知道這一節課要學習什么內容,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在創設問題處的設疑很重要。本節課需要學生了解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山河大勢、東南亞的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以及東南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這幾個知識點怎么在導入時體現了,我抓住了這幾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點――“河流”、城市,所以我在引入的時候播放了幾個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東南亞城市風光,從這個圖片中學生得到了這樣的印象,東南亞風光很美,很多城市都沿著河流分布??這樣的印象可以自然而然引導學生設疑:“1、東南亞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哪里?山脈河流有何特點?2、城市沿河分布有何利弊?3、東南亞發展旅游業有何優勢?”
二、在活動中學習,運用很必要。每節課的知識點很多也很散,讓學生一個一個知識點去探究學習,容易讓知識點分散,也不利于學生學習運用。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把知識點連接起來。這節課教學中,我通過活動課的形式,設置了“如果你是東南亞當地居民”這個角色扮演,并設置了幾個小活動:“①選擇河內、金邊、萬象、曼谷、仰光中的一個城市作為你們居住的城市,找出你們附近的河流(在圖中把城市、河流圈出來)②說說該河流給你們城市帶來的便利③說說該河流給你們城市帶來的困擾④說出幾個吸引人們到你們當地或東南亞旅游的理由(理由描述盡可能全面、具體)”。把學生置身于情景中,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方式即串聯了知識點,又起到學以致用的作用。
不足的是:
一、環節間過渡不自然。每次從自主探究到討論解疑到展示提升的過渡語都是:“同學們自主探究完了,下面我們進行討論解疑!被蛘呤恰巴ㄟ^自主探究和討論解疑,下面我們進行展示提升。”這個過渡語言顯得干硬不自然,讓人感覺上課就像在走流程一樣,不好。
二、課堂把控能力不足。課堂設置了角色扮演活動,所以學生在展示提升環節有足夠的'自由發言權,學生代入角色后經!疤咸喜唤^”,或者有時候說的內容跟老師預設的發言不一致,這個時候老師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容易讓學生的發言“無效”或浪費時間。比如有一次活動展示,因為一個組有一個同學發言長達6分鐘,導致其他組員沒有機會回答;比如有一次東南亞的展示活動中,學生要回答東南亞旅游的優勢,但有一個學生話鋒一轉,一直在說中國旅游的狀況之差,導致課堂陷入尷尬。這些時候都需要老師有一個全局把控的能力,這一方便我還需要加強。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3
本學期我任七八年級地理課教學,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形,根據學生實際,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結合制定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以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控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控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建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連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進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控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控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進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進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連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成心義和有期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形,采取分層教學,以先帶后,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守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進程性評判,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現在的學生地理基礎較差,乃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有,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通過地理教學更能啟發學生的智能。在教學時,我注意學生智能的 發展,注意地理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聯系時事地理事件,例如今年的全球氣候大會、海地地震、冬季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等。為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國際事務及學生生活等方面與地理教學內容有關的事例,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了解了我們祖國的土地廣闊、資源豐富,從而更加酷愛它,意識到我們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的現狀,培養了孩子們愛祖國、愛故鄉的情感,激發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從現在就建立起為社會主義祖國奉獻的志向。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展開多樣化的學習情勢 由于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知道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干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舟五號成功返回,臺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績,重視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愛好的切入點,掌控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全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成效,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常常啟示學生思維,重視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羅列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愛好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借助多媒體展現地理事物的`形成進程,如:地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知道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進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部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展開多樣化的學習情勢,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展開研
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進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到達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四、抓好地圖教學,地圖訓練抓能力。學生地理成績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知道、分析、運用能力的高低。在這學期的教學中,我在上課的時候常常在黑板上繪畫相干的地理信息或示意圖,從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地圖的重要性,也在不斷的教學中培養他們讀圖分析能力。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控基本的地圖知識,重點掌控最基本的地圖瀏覽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圖像思維能力,掌控讀圖技能,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熟練地掌控圖文轉換方法,逐漸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相互聯系,完成對地理事物的準肯定位,鼓勵學生識記世界地區和國家的名稱和位置。
五、積極認真參加教研活動。學校制定的每雙周三進行各教研組活動,研究探討課程教法、學法,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主動承當學校組織的觀課活動、評課活動及理論學習;及時參加教研室組織的賽課活動;參加了以杜老師為首組織的全區課題專題研討活動,并及時補充材料,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更進一步。
六、學科教學的反思與展望
1、綜合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重點學習分層教學,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和理論的探索。
2、通過量種情勢實現教學成效的反饋,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
3、連續強化“思路-線索學習法”;連續強化進程性評判和整體優化。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4
不知道為什么,實踐了一年的合作學習,成績的突顯讓我確實看到了應試教育所不可企及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在不斷的提高,在學生發自肺腑的言談中,對學習對人生對生活的渴望與美好的期待都在悄然的扎根于學生的靈魂深處,學生對我的欽佩與感恩都讓我感覺到作為老師的一種滿足感和自豪感,雖然一直以來,我感覺自己也沒有做什么,只是做了一名老師本應該做的事情,但學生對我的仰慕與信任卻讓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尋得一絲絲心靈的慰籍,在課堂這個社會小舞臺的角色扮演上,在心靈和心靈碰撞的空間里,在創造思維激情的勃發里,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學生與老師其實是互助共勉的,相互激勵相互攜持,我們才走到了現在,也體驗到豐收的喜悅。但此時此刻我內心的不安也在隱隱約約的閃現,不知道自己在擔心什么,或許一路走來,曾經的享受課堂的激情,曾經夜幕靜謐下思維的緩緩流淌,曾經夢想的執著,都在褪掉鮮艷的顏色,輕車熟路的風景或許已經引不起我太多的眷戀和向往,冥冥之中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疲累,或許這一切在考驗著我曾經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也或許在擔心,自己的`智慧不能滿足于日臻成熟的教學方式所要求的新的創造和改變,我有點感覺力不從心。
當感觸于出外學習的一節課,看到人家成熟的合作機制,看到課堂上學生那飽滿的熱情和求知的渴望,以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精彩的自信,我忽然感覺到自己所無法達到的高度,也忽然感覺到勢單力薄的孤獨,當看到小組長以主持人的身份將一節課演繹的猶如春晚的精彩,我內心觸動了,如此的課堂不就是求知,交往,審美的有機結合和統一嗎?而這樣的課堂不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嗎?而反思我的課堂,雖然學生看似熱熱鬧鬧的學習氣氛,但也掩蓋不了粗線條的單薄,學生飽滿的熱情或者僅僅是為了小組的分數和榮耀,而不是真正的把學習看成自己的內在需要,自己展示生命精彩的機緣,與我所倡導的讓學生做有智慧的人的目標還相差甚遠。當我試著將這種表面的方式挪移到我的課堂上時,才發現那僅僅是沒有靈魂的邯鄲學步東施效顰,是折斷了的枝葉沒有根部的滋養,也許一切還得從長計議,慢慢做起。這一節課的嘗試,讓我感覺自己課堂的任重道遠和迷茫。
靜心思索的一刻,我總再想,這一生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或許這個命題值得每個人去玩味深思!做最好的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簡單快樂就好!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5
氣候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自然條件之一。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對農業生產來說,它是一種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
本節主要講述了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及其區別,以“當你清晨背起書包走出家門最先感受的是什么?”為切入點,用身邊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體現課改中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引導學生歸納出天氣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氣符號、衛星云圖以及相關圖片,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掌握天氣預報的知識,更能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靶』顒印鳖}目的設計也是結合實際,讓學生了解天氣與生活的關系,反映了當前課改的提倡的“學習有用的地理”。
一、學習身邊的、有用的地理知識。
天氣和氣候,如果按傳統的授課方式,講起來會有些難度,因為氣候、衛星云圖等專業術語很抽象,而本節課從身邊的地理現象出發,從同學們的'觀察、回憶入手,了解天氣和氣候,教案中列舉了既淺顯又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說明掌握天氣預報的重要性,使同學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得到知識。
二、給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請同學們自己發現問題,師生一起探究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現,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還給學生,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成為課堂的主人,營造出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個性張揚的空間,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
不足之處主要有: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6
主題:
初中地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地球的橢球體特征和形狀;
2、了解地球大小的測量方法和計算公式;
3、了解地球大小和形狀對地球的地理特征和環境影響。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地球的橢球體特征和形狀;
2、了解地球大小的測量方法和計算公式。
三、教學內容與方法
1、演示法
通過地球儀或三維地圖等形象化的工具,向學生展示地球的實際形狀,并解釋地球的橢球體性質。
2、實踐法
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去測量地球的周長和直徑,然后利用數學公式計算出地球的大小和形狀。
3、互動交流法
組織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探討,來深入了解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四、教學評估
1、觀察學生掌握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情況;
2、采用小測驗、課堂討論等方式進行評估;
3、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和提醒。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同時,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轉化,讓他們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7
【教學內容】
櫻花之國——日本(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記住日本的地理位置。
2、讀圖說出日本的地形和氣候特點。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構成,以及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過程與方法
1、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2、利用地圖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氣候特點。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特點。
【教學難點】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特點。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引導歸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日本地震并引發海嘯導入。
二、了解日本。
問:
1、你對日本了解多少?
2、為什么日本的文字、建筑風格,甚至城市街道的名字都可以找到我們中國的文化痕跡呢?
3、為什么日本的和服像中國古代的服裝?
學生回答(可討論合作)
教師歸納:日本是一個善于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技術的國家。從古代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到近現代廣泛受西方歐美文體和技術的影響,日本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對其社會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學習日本的地理位置。
1、看地圖冊P.18日本地形圖
問:日本瀕臨的海洋有哪些?
2、看地圖冊P.18日本在亞洲的位置圖
問:日本屬于哪一大洲?在該洲的什么部位?屬于亞洲的哪一區?
3、看地圖冊P.4世界地圖,觀察日本的緯度范圍,判斷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溫度帶?
四、學習日本的地形特征。
1、看教材P.28圖7.50日本地圖
討論:日本的領土組成有何特點?領土主體部分在哪兒?(在圖上標出所找的四在島嶼,記住它們的名稱。)
2、觀察日本的海岸線有什么特點?這對日本的哪些方面有利?(同座討論,教師引導)
3、看地圖冊P.18日本地形圖,在圖上找出重要的城市。
問: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引導問:陸地基本地形有哪幾種?日本地形有哪些?)
五、了解日本的氣候特征。
看教材P.16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圖
問:日本有哪些氣候類型?
六、小結。
【板書】
東臨太平洋,西隔日本海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
地理位置 亞洲東部
北溫帶
38萬平方千米
島國 ——四大島為主體
東京 日本
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地形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日語
以山地地形為主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 海洋性
溫帶季風氣候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8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英語寫作;教育;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xx)04-0144-02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英語寫作應該是學生面臨的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學生在初學英語寫作時,往往會出現"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的局面,進而在不斷面對這種困境時逐漸地失去信心與興趣。反思性教學理論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得到證明,可以解決學生的這種困境,幫助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學會英語寫作。它還可以有效地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反思、反省,從而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對寫作的各個環節進行反思,找到合理的寫作方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就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角度來探討反思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1、反思性教學的內涵
反思性教學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根據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杜威的反思性理論,西方的一些學者為了順應西方發達國家教育改革和實踐而將其理論運用于教育實踐,故而形成了反思性教學理論。這群理論家主要以反思性理論從教師的視角來探討教學理論與實踐,并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引入西方的反思性教學理論,并在我國的教育實踐中生根發芽,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反思性教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反思性教學理論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目的性、實踐性和互動性,它可以有效地指導初中英語的教學,促進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實踐,提高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效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輔助,在教與學的關系中,學生的`學是教學的主要方面,教的目的也是為了學。根據反思性教學理論,經過剝繭抽絲,我們發現反思性教學理論的本質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不斷地對英語教學進行反思,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成功地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在反思中成長、反思中學習。
2.1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英語寫作中,常見的問題是學生"無話可說,無話可寫",一提寫作就膽怯,天長日久,學生就會產生寫作恐懼癥,從而由于寫作的障礙導致了學生對英語寫作失去了興趣。針對這一現象,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地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如何去引導學生把"無話可說"變為"有話可寫",逐漸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因此,英語教師應該首先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信心,先進行一些簡單的寫作訓練,由易到難,逐漸培養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例如,在英語中,有時一個句子會有多種表達方式,舉例說明:當你尋求幫助時,就可以這樣表達:Couldyougivemeafavor?/Couldyoudoafavorforme?/CouldIgetafavorfromyou?由此可見,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很多種。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讓學生在分析、探討中認識到平時的知識儲備對英語寫作的重要性,并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寫好英語作文并不是很難。
2.2充分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寫作是一個由知識儲備到知識輸出的過程,也就是說輸出的前提必須是要有知識的儲備。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為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材料,并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反思,反思在閱讀中學會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能否運用到自己的寫作表達中去,認真體會每篇閱讀材料的遣詞造句的技巧。閱讀后反思,反思后寫作。通過長期的積累,學生會逐漸地找到寫作的信心與靈感,這種信心與靈感也會不斷地激發潛藏在學生內心的寫作潛能,會在恰當的環境下爆發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2.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改革,學生逐漸成為教學的主體,廣大英語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既然是教學的主體,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就有不斷地調動他們的能動性,引導他們解決動手,開動腦筋,努力思考。在教英語寫作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他們收集一些與題目相關的材料和詞匯,思考寫作的思路與技巧等。另外,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小組內部把各自收集的材料進行分析、匯總,共同探討應該運用哪些詞匯、文章如何開頭、怎么展開主題等內容。這樣,學習不僅積極開動腦筋,而且在討論中可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鍛煉了自我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團隊合作學習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9
本節課是八年級地理(中國地理)學習的開始,既是初一的承接也是初二的開始,所以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精心做了以下的設計:
一、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能維持好學好地理的興趣。
依據初中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本節課教學一開始,我就以學生較為喜歡和直接的方式,運用多媒體效果展示吸引學生眼球,并創設輕松融洽的教學氛圍,建立了探究、體驗、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促使師生共同成長進步,尤其是對于我國地理位置的分析,經過合作學習,極大地激發學生想探個究竟的欲望,增強學生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多方位培養學生意識和能力。
本節課教育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 、 合作意識 、參與意識和情感意識,使學生在一種生動、民主、融洽、快樂的氛圍中暢所欲言,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為其今后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墩n程標準》倡導體驗 、實踐 、參與和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學生各抒己見,個性得到了充分發揮,照顧到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提高了學生主體參與效率,同時拓寬了學生間情感交流的渠道,擴大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給學生創設了展現自我的時間與空間,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給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地位,請同學們自己發現問題,師生一起探究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現,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還給學生,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成為課堂的`主人,營造出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個性張揚的空間,充分體現新課改精神。
四、強化人文素養,肩負起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功能。
本節課不僅注重了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而且也重視了過程和方法,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新課標準強調“三維”目標的達成,通過我國地理位置優越性的分析和探討,以及遼闊的疆域的教學滲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于愛國主義熱情,樹立建設好祖國的信心和志向。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
教材分析
1.本節要求掌握降水的季節變化規律以及地區分布規律。降水的的測定、變化及分布,是天氣預報的兩大主要指標之一,也是研究氣候的兩大要素之一。本節內容承上啟下,上一節探究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本節通過探究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最后歸納出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
2.降水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密切的聯系,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交通是否順暢,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學情分析
本節課規律多、知識容量大,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但是該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密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聯系身邊的地理事物或現象,激活書本知識,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具,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所學知識。
學生認知障礙點: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降水的概念及降水的主要形式。能舉例說出降水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掌握世界降水的地區分布規律。
過程與方法:
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世界降水的地區分布規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情參與,了解降水,了解人類的生存條件,了解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降水的多少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降水的季節變化。
全球降水的地區分布規律。
難點: 繪制降水柱狀圖,總結各地降水的變化規律。
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找出全球降水的分布規律。
教學過程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1
教材分析
1、本章是從教學的整體出發,介紹了我國地形的總體特點和宏觀分布情況,我國的主要地形區,地形對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2、本節教材主要包括3個內容:地勢西高東低,山脈縱橫交錯,地形復雜多樣。
3、地形是組成地理環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同時有嚴重的影響著別的要素,如氣候、水文、植被、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因此,認識我國的地形特征,將為學習以后各章節知識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1、 學生特點分析:
對中學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同時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上來看,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從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學習方法:
觀察法、討論法、綜合分析法 ,列表比較法,空白圖指認法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運用地形圖,總結出我國地勢特征以及各級階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識記各級階梯分界線的名稱。
。2)理解山脈走向的概念,能確認幾條重要的山脈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國的名山。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讀圖分析、收集處理信息、團結協作、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生討論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以及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使學生初步掌握評價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決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學習的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核心是讓學生認清中國地形的整體特征和我國的主要山脈,因此中國地形的特點和山脈分布是本課的重點。
而中國地勢西高東低這樣一個特點對氣候、河流、交通等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因為學生年齡偏小,對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經歷的現象不能很好的與理論知識相連接,因此對于這些問題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能夠總結出來。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2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主要包括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水資源存在問題、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途徑及水能的開發等幾部分內容。水資源作為“中國的自然資源”一章內容之一第一個講述,體現了它的重要性,其內容與前面的氣候、河流知識聯系緊密,同時這部分內容與生活也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養成良好的節水習慣。
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受過節約水資源的教育,但是否已經內化為行為?根據日常我對學生的觀察,發現還很不夠,所以課堂中一定要從心靈打動學生,促使今后養成關心和愛護資源的行為習慣;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經過學生的家鄉山東濟寧,多數學生都知道,能夠感受身邊的地理事物,學習有用的地理知識,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初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好表現、求知欲強,已經初步具備了讀圖、用圖、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學中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努力構建學生合作、交流、展示的平臺,在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獲取成功的幸福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我國淡水資源的數量及存在形式。
過程與方法
2.通過資料分析和地理計算,認識到我國淡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淡水資源危機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情感態度、價值觀
3.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對淡水資源的危機感,喚起學生以實際行動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和措施。
難點:幫助學生樹立節約淡水資源的意識。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3
七年級上冊引領學生走入地理世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地理知識(地球、地圖、陸地與海洋、天氣和氣候、居民與聚落等)與地理技能(讀圖、表和分析和繪制相關地理圖表),本學期以上冊為鋪墊,進行分區地理學習,以實現學生地理知識的升華和地理技能的提升及對社會、環境的正確態度和價值取向。因此在新的學期,我打算由原來的以教授法為主,逐步轉變為以討論為主。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分析地理,能夠做到活學活用地理。
《亞洲》是本學期的第一節課,因此這課很重要。從這課開始,就要逐漸教會學生分析地理的方法即從哪些方面入手!秮喼蕖贩譃椤白匀画h境”和“人文環境”兩部分,而其實在以后學習其它地區或國家時也是從這兩方面入手。因此從《亞洲》開始,就要教會學生學習地區與國家時要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入手。同時,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什么是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他們可能沒什么概念。所以本節課我還著重區分了自然環境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位置,地形,氣候等,人文環境包括人口,文化,經濟等。那么在這節課里,主要是我按照這些方面引導學生邊看圖,邊找出答案,并且反復強調以后的學習中要按照這些方面分析!秮喼蕖愤@部分一共用了3課時,一課時用來講自然環境,我會給學生們強調學習一個地方先要知道它的位置,那么一般是從圖上獲得一個地區的位置。讓學生們養成看地圖的習慣。這樣也便于學生更加形象的記憶,而不是死記硬背。學習地形同樣是看圖,主要是看分層設色地形圖,本節課我引導學生們看地形圖的步驟,讓他們逐漸學會自己看地形圖。接下來是氣候,其實氣候是和地理位置有關的。因此我在本課開始就從位置的角度讓同學們思考亞洲的氣候,而不是毫無思路的死記硬背。二課時講人文環境,人文環境其實是和自然環境緊密聯系的,因此我對照自然環境來講人文環境,從而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從這些角度分析某個地區的人文環境的特點。三課時主要是總結以及舉例鞏固,讓“自己學會分析地理信息”這個概念更加深刻的留在學生頭腦中。這樣的上課方式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取得較好效果。
本課也存在有一些不足,比如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分析能力可能還比較欠缺,我沒能很好的掌握好這個度,在以后的課里我會逐步改進。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還有采用討論的方式上課,課堂紀律還比較難掌控,在今后的課里都會逐步改進。
通過上面對七年級地理教學反思知識的講解學習,希望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更好。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4
一、教學設計思路
《中東》這一章節我利用兩課時講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力求創設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的情境,使學生做到“問我所思,說我所想”。通過一個學期的地理教學,學生已經積累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地理經驗,加上中東地區又是當今世界一大熱點地區,學生容易找到相關資料,依據資料自主學習。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以發生在中東大地的幾次戰爭為主線,分三部分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由生活走向地理。利用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對生活的體驗,培養學生關心世界大事,關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第二部分:由幾次戰爭發起的原因,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角度探究生活的熱點問題,深化學生原有的生活體驗,促使地理新知識點和能力的形成。
第三部分:多次創設情境,利用角色互換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培養學生梳理知識、處理并運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中我感到做得比較滿意之處
1、基本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位置。這節課我重視情境創設、角色互換、說話練習等多種形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動腦。例如:對中東領導人或世界人民說話;假如我是日本等國石油公司的老板;為中東未來經濟獻計獻策等環節中,學生的思維水平的發揮,超出了我的預想,整個教學過程同學們積極自主學習。
2、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大幅度減少了知識點機械記憶的數量,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本節課強調從生活走向科學,把知識引入生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構建學生多層次知識結構。如:利用所需知識為中東未來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3、建立了“四學”目標。在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涉及了“學生想知道什么”,然后再探究!八膶W”目標是:
能學:建立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
想學:建立與學生具有自主信息動機基礎上的想學;
會學:建立在學生掌握另一端信息策略基礎上的想學。
堅持學:建立在意識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4、能通過時事走入地理,采用看圖片、播新聞的形式激起學生熱愛和平、關注和平的.價值取向。
5、了解中東的范圍和兩洋、三洲、五海、一灣、一運河、三海峽的地理位置以及中東石油資源時,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對問題認識逐步升級的探究方法,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培養了學生自我探究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6、課堂練習力求分層次照顧不同層面的學生,使每位同學都有自己會做的題目。同時利用作業練習培養學生從小關注世界,參與時事政治,敢于發表自己觀點的能力。如:給聯合國秘書長或中東領導人寫信等。
三、教學中的不足及改進設想
1、課堂講述的語言不夠精煉,專業術語不夠規范。
2、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學生繪圖基本技能不夠落實。
四、今后教學中應注意:
1、加強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專業術的訓練。
2、應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地理,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3、加強地理圖表的教學,注重學生認識圖表、繪制圖表能力的訓練。
4、注重將熱點新聞有機的結合在地理教學中。
五、總結和反思
本節課為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中我通過五個教學環節主線完成了本節學習的主要任務,由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中東學習主線,學生親自通過圖片、地圖的動畫效果,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定向自學、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展示點評、自主學習方式輕松的掌握了中東的重難點內容,充分體驗到多媒體運用到地理教學中的優勢,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課的興趣。當然,也存在一些教學語言不夠精煉、學生讀圖、繪圖能力培養訓練沒有落實到位等不足之處。通過反思,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力求更好。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5
在本組的學科教研課中,我教了一節關于土地資源的課。通過自己上課和本組組長、組員的點撥與評析,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獲。通過這次講評課,我感受頗深。
教學后的收獲:
1、土地資源部分教學是自然資源教學的"示范",從講解內容的選擇到講解方法與學習方法,都對以后幾章的學習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初中地理教學必須考慮教學內容及與學生實際理解力之間的關系,所以許多內容的學習應該通過讀圖、分析文字或圖表資料、景觀圖片等多給予學生感性認識,豐富其原有的表象,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再達到認識上的飛躍。
2、對于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的體驗和讀圖,能夠了解一些,所以讓學生回答即可,根據學生回答內容引出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但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更明確這一知識點,所以分小組進行討論,這樣,才能達到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3、對于土地資源分布,主要以讀圖方法和能力的培養為主。利用土地資源分布圖,結合中國地形圖和干濕地區分布圖,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和影響的。并且培養學生利用多幅地圖綜合分析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讀圖,讓學生說出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土地類型時,還要通過讀圖讓學生明確土地資源還有目前不能或難以利用的土地部分,使學生知道我國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并引導學生進行對本知識點的歸納,使學生明確主要土地資源的分布與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關系,為今后講解人類的活動提供基礎知識。
4、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主要在于學生了解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利用資料分析原因并能夠找出解決的方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土地資源有限與無限性的認識。最后認識到人類的發展不能夠以犧牲土地資源為代價。
教學后的反思:
首先,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要。鑒于此,為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往往花更多的時間用來給自己充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駕馭課堂、上課方式上更有創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
其次,本節課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教師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者、合作者。走近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一同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精選)06-10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6-24
精選初中地理教學反思10-13
初中地理的教學反思05-24
初中地理教學反思【實用】01-10
【精華】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6-11
[集合]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6-13
(優)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7-06
(熱)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7-06
【實用】初中地理教學反思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