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程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課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1
用心關注每一位學生:調動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協調者,這種說法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口頭禪。但是如何把理念的東西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還需要理論與實踐相接軌的岔道,這個岔道就是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行為,不斷地調整教案的過程,尤其是不斷地和學生心靈相互碰撞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教案的過程,因為預設的教案遇到鮮活的個體就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班級授課制是機器大生產時代的產物,現在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教育資源異常短缺,這個大班額的班級可能在中國還要長久保持一段時間。
教案主體與基調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雖然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個體差異,但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千差萬別,即使你考慮得再充分,也不能保證在課堂上不會出現“另類”的需求。
這個問題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大瓶頸,有時很難解決。我在實際教學中試圖這樣克服這個矛盾:用你的目光盡量“照耀”可能有“另類”需求的同學,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多觀察他們的反應,多關注他們的表現。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2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在于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中始終注意:
(1)以問題為活動的核心。在組織活動前,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2)探究是一個活動過程也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理解公式的結構特征,達到運用自如的效果。
(3)促進學生發展是活動的目的。讓學生在參與平方差公式的探究推導、歸納證明、驗證應用的過程中促進學生代數推理能力、表達能力、數學思想方法等得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通過這節課我認為今后的教學還需要備好教材,設計好自己的教案,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把握好知識的發生過程,不是機械的記憶、簡單的疊加,而要做到在理解基礎上記憶,符合認知規律的重新構建,設計時注意要有階梯,且要適度,提高自己的點撥技巧,為上好每一節課而不懈努力。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3
課堂教學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主渠道,因而也是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主戰場。教學理念和觀點的體現、課程標準的落實、新編教科書的運用等,往往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和課堂教學的質量展示出來。新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課堂教學呈現出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鐘的課堂里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是,認真審視一下目前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些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是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面,是我對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的一些粗淺認識,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寶貴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共勉。
一、實行新課程改革,不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
新課程在推廣和實踐過程中,給人一種把傳統教學“推倒重來”的感覺,在處理新課改與傳統教學關系時,存在一種“全盤肯定”與“全盤否定”的思維傾向,應該引起重視。
我認為應處理好新課改與傳統教學的兩個辨證關系:
一是繼承性和創新性的關系:與新課程要求相適應的教學改革不能脫離“歷史”,要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進行改革。目前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和證明的行之有效的優秀教學傳統思想和做法有哪些?傳統教學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能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對培養人才要求的實際?在推進新課程實驗進程中,我們要如何繼承和改進傳統的教學思想和做法?新課程要求教學實施與時俱進,改革、發展、創新。但發展什么?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發展?用什么標準來檢驗教學實施改革、發展、創新的成敗呢?我認為要服務于每一位學生成人成才全面發展的大目標,改革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圍繞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性、主動性,用課程新理念反思傳統教學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著力點。
二是理論前瞻性和現實操作性的關系:新課標理論的前瞻性與歷史現實環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也是廣大師生深入進行新課程研究實踐的主要障礙。在目前大環境下,我們不能空談觀念更新,而應該實事求是,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界的各種研究成果,融合新課程理念,踏踏實實研究歷史教學法,并自覺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解決實際操作性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要在新理念指導下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轉化為個人教學行為習慣。
二、重視過程與情感目標,但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強調“要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歷史新課程從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的特點出發,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镜臍v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
一些老師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后兩者。對歷史教學任務的理解從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上看,有一些教師忽略對具體知識的傳授,表現為在課堂上少講或不講新知識,或是上課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一來,學生缺乏對歷史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對歷史的具體感受,因而很難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甚至很難展開討論。教師這樣安排,可能是認為應當讓學生來建構新知識,或是認為講多了就會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但實際情況是,由于學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教學的活動難以深入,使得學生和教師都處于尷尬的被動狀態。我們知道,歷史教學的任務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表述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教學的目標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整體目標的具體體現,都不應該忽視某一個方面。而且,正是由于歷史本身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才使得歷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識是基礎,是依托,是載體,是學生發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形成歷史學習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生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一切活動都難以展開,一切能力也都難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生成也會成為空泛之談。所以,現在要注意避免對教學目標整體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確地理解歷史教學的任務。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系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系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三、倡導教學形式多樣化,但不能丟棄教學重點。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考慮要達到什么目的、學生可以從中了解些什么,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后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于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
而對教學內容重點的把握,一堂課的時間有限,需要選定重點的內容,組織重點的活動,而重點活動是應該圍繞著重點內容來設計的。但現在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不是圍繞著重點內容展開教學,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節性的問題組織討論;或是對重點的內容輕描淡寫,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內容上。
教學沒有重點,就不能帶動全面,就沒有突破,也就難以給人以深刻印象。而選錯了重點,也就選錯了方向。確定一堂課的重點內容、重點問題、重點活動,是教師在備課時的一個重要的方面,需要認真地考慮分析。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但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學生是認識活動的主體和學習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達到。教是為了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體現在學的方面,體現在學生認識的轉化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上。如果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學協調有效地進行。因而新課程倡導學生的主體任用,“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里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這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誤區。
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確實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合作者轉變,但是教師的作用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應該加強。這是因為,在長期的接受式的教學中,學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師和書本提供的現成的結論。而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由于學生的知識經驗、智力水平遠不成熟,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助。初中階段學生們所獲得的歷史知識是有限的,辨證的思維能力不強,有些觀點難免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應該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與學生一起去尋找真理,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
五、教學手段現代化,不能等同于教學現代化。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采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于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提供豐富的歷史學習材料,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
但是,有些教師卻使多媒體成了課堂的中心。有些教師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圖文、動畫、音頻、視頻等無所不包,學生不斷地接受視覺、聽覺上的刺激,課堂上熱熱鬧鬧?墒菍W生就象一臺機器,被動地接受多媒體這臺“機器”的“灌”。還有的教師以多媒體的運用代替“人”的主體性的發揮,出現“電腦打開,學生鬧開,教師跑開”的不良現象。有的教師以多媒體手段排斥其他教學手段,無限推崇軟件教學而忽視傳統的優秀教學方法。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必要的,但并不是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是實現了教學的現代化,并不是制作了新奇生動的課件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技術如何與課堂講授緊密配合,使師生的活動與技術的支持成為一種同步的過程,而不是分離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播放錄象多長時間效果更好,要不要對影視材料進行剪輯?運用網絡上的材料和影視文學作品于歷史教學中,是否要有必要的區分和交待?這是我們教學中使用選擇多媒體時要把握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從頭到尾地演繹課件,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很難突出教學重點,淺化難點,使用多媒體只能是舍本逐末。此外,多媒體所用的時間過長、頻率過快,也不利于實現師生互動?傊,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目前為止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替代不了通過師生交流與溝通而進行的知識傳遞與情感交流。每位歷史教師要牢記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切不可喧賓奪主。教學中,要根據實現教學目標的需要,恰當地選擇,并與常規的、甚至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課件的數量或質量,而忽視了多媒體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
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歸屬和落腳點,解決現存問題、推進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對我們來說任重道遠。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4
課改的春風吹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教師改變了,孩子改變了,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作為課改中的一份子,在教學方法、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感慨和收獲。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有一些困惑。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點不成熟的體會。
一、首先應改變學生的地位。
無論教材怎么改,學生的地位不改,那只是空談課改。讓學生喜歡學,積極學,懂得學,力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我們教學中所追求的完美境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實踐中卻是困難重重。因為教學是雙向的,從表面上看,放手讓學生學,教師是輕松了,但實質不然。以往強調教師的教,現在卻是考驗教師的導。
二、教師一定要有吃透教材,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細化教學環節,讓教學變活。
教材是死的,但教學應該是活的,F在經常談課改,似乎教材改得多,課改的步伐就是走得快,走得對。但我卻不這樣認為。教材是編者經過深思熟慮而編出來的,的確有它的價值所在。但如果教師不善于活用教材,那么教材的價值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課改的根本在于改變教學理念。
思想是指導行動的,如果教學理念不變,即本質不變。換言之,這節課要有所突破,關鍵是環節上的突破,這就需要有嶄新的教學理念作基礎。在備這課的時候,自己看了很多有關的教學設計,但都是大同小異,怎樣才能求突破呢?思想曾經一度徘徊不前,后來在其他教師的啟發下,終于有了一些突破。
課改是當今教學的熱門話題,但我認為教師不能一味地跟著潮流走,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風格、理念,我們的課堂要改,但是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教學,而不是純粹為了課堂。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5
針對此次公開課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活動,有諸多不滿意的地方,以下一一總結。
(一)、教案設計
此次公開課以實訓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在編寫教案的過程,找了五張圖讓學生回憶前兩次課的內容以連續此次新課內容,原定計劃兩張回憶內容在6分鐘內完成,提問過程的兩張圖片在5分鐘內完成和一張新課圖片在10分鐘內完成,但是由于對新課內容不熟悉導致在教學活動中出現思維不連續狀況。
。ǘ、教學活動
在教學活動中,由于是第一次對專業性科目進行授課,難免會出現緊張的狀態,原定計劃20分鐘的理論講解,由于語速過快和提問方式方法未適當運用,導致此次課程縮減為十幾分鐘,且未能在重點、難點處多加講解。
(三)課堂互動
原本設定了提問環節對學生進行提問,由于過于緊張和對時間把握不準確,沒有對圖片的內容加以講解。
對于此次公開課不滿意的原因是自己對課程內容不熟悉、心理不夠鎮定、對于時間把握不準確等,教育教學水平還有待加強,更加期待自己以后的飛躍與成長。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6
一、整體意識強,教學思路清晰明了。
本文作者通篇圍繞水的珍貴這一中心展開,敘述具體,真切感人。教學時,我根據這一特點,從文章的中心切入,緊扣“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這個中心句,引領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把握水的珍貴。然后重點精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品詞析句,學習作者具體描寫,加深對水的珍貴的理解。這樣,找準切入點,抓住文章主干,以點連線帶面,逐步深入,層層剝筍,達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二、讀的訓練扎實有效。
新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讀的.訓練,將大量的時間給孩子讀書,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充分地讀,有層次地讀。通過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引讀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用話語點撥,用評價激勵,真正做到閱讀教學以讀為根本的教學理念。比如說:我在教學第一自然段“吃水難”時,通過抓關鍵的數量詞談感受,然后采用多種方式一次次回環讀。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到村民挑水的艱辛和苦澀,深刻感受到水的珍貴。這樣不用瑣碎的講解分析,所有的感悟就在這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水到渠成。而且,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課堂上,大家聽得最多的話是“請帶著你的感受讀。”學生在欣賞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中,讀出了自己的體驗,享受著文本帶來的精神陶冶。
三、揣摩章法,滲透寫作技巧。
《課標》指出:高年段閱讀教學要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本文是教給學生“反襯”寫作方法的最佳范文。作者通過描寫有水的快樂,襯托出沒水的苦澀。在教學的最后環節,我在回環反復理解水的珍貴時,順其自然地帶領著學生一起細品章法,潛移默化滲透了寫作技巧。
四、關注學生,以生為本。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為學生的發展而服務的。課堂上,我注意關注那些需要幫助,不愿意主動去參與課堂交流的孩子。給他們更多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老師的人文關懷。比如說:在教學長句時,我請了一位沒有舉手的孩子讀長句。當她讀完以后,我便鼓勵她:“大膽的表現自己,你就是最棒的!”她聽完后露出甜甜的笑容。隨后,她特別積極參與課堂交流。
這節課也給我留下了一些遺憾。由于考慮時間因素,導致在教學時有些著急,不夠從容。對學生生成性的問題,評價不夠簡潔豐富。我還要不斷地努力,提高課堂洞察力,調動自身的教學智慧,機智地應對生成性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的發展。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7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會有所滑坡”。為此,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的過程應該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葉瀾教授也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苯虒W反思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得失、所思、所感,不斷總結,才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自身專業技能的持續發展。因此,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反思,學會反思,積極反思。
一、總結精彩片斷,反思欠妥之處
一堂成功的化學課,往往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完成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教師在教材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學法指導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閃光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精彩導課語,對知識重點難點的創新處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引導語。對學生做出合理贊賞的評價語等,這些都應該進行詳細記錄,供以后教學參考。教師從學生的錯解中反思并且受到啟發: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錯誤再次發生?結論可以是將錯就錯,引導學生辨錯析錯,由錯思悟。這樣由“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由“錯”深化了學生對均值不等式的理解和領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節課都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有時候語言表達含混不清,有時候教學內容處理不妥,有時候教學方法選擇不當,有時候練習習題的目標層次不夠、難易不當,造成教學中斷甚至冷場等。對于這些情況,教師課后要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學生思路不暢、不能很好掌握知識的原因,對情況分析清楚之后,要做出具體的改進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二、反思教育教學行為是否對學生有潛在的傷害
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無意地傷害學生的現象很多,如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時答錯了,教師不是循循善誘,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而是批評責備。教師這樣做,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后學生不會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了。對于后進生,有的教師的態度可能會更差一些,對考試不及格的學生不會給好臉色看,沒有耐心,缺少感情的投入和必要的交流,總認為學生學習差、教不會,是因為資質差,這些都是對學生的傷害。
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保護其自尊心,要肯定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答,鼓起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激勵學生的上進心,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
三、反思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怎樣對班內成績不同的的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要分層次教學?稍趯嶋H教學過程中,教師卻往往很少注意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往往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不一樣,這樣總會影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何實現分層次教學,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實施。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穿插提問,用來檢驗學生對新授課的掌握程度。為體現分層次教學,這就要求教師針對不同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對學生分層次進行提問,通過學生的回答,及時掌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沒有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物質的量濃度》的新課教學中,為幫助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定義以及計算方法,提出問題:
。1)我們從前接觸的溶液濃度定義是什么?
(2)物質的量濃度的定義是什么?
。3)溶液中溶質是什么?是多少?選用哪種量?
。4)溶液的體積是多少?
。5)計算將4克氫氧化鈉固體溶配置為400毫升溶液,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6)幾種物質混合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溶液的體積如何求算?這幾個問題的提出,以及一些例題的運算,就為學生明確了物質的量濃度的定義,并掌握了求算公式。這幾個問題逐層提高,充分照顧了學生學習的層次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反思教學方式
長期以來,教學內容的安排,多以知識的邏輯為主線,忽視了教育的邏輯和接受的邏輯,即教材中的章節理所當然地成為教學的單元,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無一變動地成為教學內容的安排順序。授課方式上基本上是“滿堂灌”,灌知識,灌方法,鮮有師生互動,更談不上激活體悟、啟迪智慧、開掘潛能。我們不能不反思,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否符合現代的教育思想?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成為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靈活多樣,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通過討論、研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五、根據教學反饋信息,全面反思
老師要加強與同組教師的切磋、討論與分析,集思廣益,精益求精,從總體上把握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還要通過不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提出的教學建議,如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學細節的處理是否恰當,知識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習題講解是否透徹、是否還有其他新穎的解法等。
六、理論結合實踐,強化反思意識
教育教學理論是教學反思的理論基礎。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總是隨著社會進步、變革而不斷更新。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學習新理論、新方法,樹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教育教學觀是面臨的首要任務,也是自己的教學有源頭活水的最佳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作指導,并善于運用反思結果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使專業能力獲得長足發展。
反思僅是過程,而不是最終目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反思后,總結教學得失,掌握學生情況,為后繼教學方案的科學制定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反思,使原始的教學經驗不斷地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使經驗得到提煉和升華,甚至上升為一種指導實踐的理論力量;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內在專業結構亦將不斷更新、遞進和豐富。正是在“反思—更新—發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展”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教師的信念態度、知識技能、行為方式等方面更趨成熟,教師才得以從一個階段向另一更高階段過渡,由“新手”到“專家”,由“一般”到“優秀”,實現教師的成長與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8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文章通過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樹這件事,贊揚了邊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尋味。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邊疆建設者的高尚品格。
因此,借物喻人就成為本課教學之重點所在。而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是本課教學目標之一。
另外本課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見解。即是文中爸爸的話及最后一節的含義,要求學生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聯系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是本課的難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遵循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養成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課前讓學生查找資料,對白楊的生長環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過學習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頑強。)再通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討論解決兩個問題:
、艑懓讞顦涞纳瞽h境有何作用?
、茖懓讞顦涞奶攸c有何特色?我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和作者交流,與教師商討,向同伴匯報……并使學生懂得,前者寫白楊樹的生活環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寫白楊樹并非直接描寫景物,而是通過人物說的話,間接地寫出白楊的特點。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9
《初中英語教學反思》一文是作者在初中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以任務型活動為主要途徑,注重學生主動參與交流與探究所上的一節課的教學反思。對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師有一定的幫助。
我這節課依據新課標理念英語學科的特點以任務型活動為途徑注重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并注重過程性評價。
具體做法是通過設置一些任務和情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運用,在運用中鞏固所學內容。在這過程中及時指導并給予鼓勵性的評價。
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因為是復習課在總結知識點的基礎上主要是實際運用和解決問題依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可以判定絕大部分同學對這一部分內容掌握較好。
反思亮點:
1.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設計巧用心思。聽錄音畫畫本是英語書上的內容,我靈感突發在后面加入了學生自由發揮的內容。這一設計體現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調動了學生課堂的主動性、積極性。也給這節課增加了亮點。
3、多媒體教學與課堂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如:語音部分的課件生動有趣,是用FLASH做的“給詞寶寶找家”,以及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片,學生比較感興趣,效果很好。
4、多元化評價。在過程性評價過程中,運用了語言、掌聲、給回答問題正確的同學粘貼星和獎勵小絨毛玩具多種方式。尤其對一些后進生給予了一定的關注。
反思不足:
1、經驗不足。對某些情況事先預料不足,如用鋼筆畫的畫,寫作文無法用實物投影儀演示出來。對突發情況缺乏良好的應變能力,如作文用投影儀投不出來時沒想到讓學生讀出來。
2、參與面不夠大。聽錄音畫畫時個別學生沒有積極參與進來,老師展示的圖畫不夠多。
3、表情和語氣缺乏表現、感染力。當對學生表示肯定和滿意時,面部表情沒有表現出來,今后要注意改進。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反思。如有遺漏請各位領導、同行批評指正。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10
《晚風》是一首富有田園風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風”為題材,生動的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跋﹃柕耐砩稀、“樹叢中夜鶯的歌唱”等等,抒發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我覺得這一課的教學難點在于指導學生用和諧的聲音,有感情地唱好二聲部合唱,對于剛上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唱好二聲部是有一定困難的。有的學生音準都很難把握,更別說是二個聲部的歌曲了,我想只要能讓他們感受到歌曲的意境,營造一種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培養他們感受歌曲的能力即可。
首先讓學生唱熟兩個聲部,我根據這首歌曲旋律特有的規律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區別,從而唱準旋律,使學生把握旋律更深入。然后再讓學生在我的指揮下逐個樂句的進行兩個聲部的合唱練習,讓合唱難度減小化,讓學生興趣、信心增大化。這樣學生在一個比較緩和的學習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到音樂的魅力了。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1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茖W規律是通過自然現象的發現、探究和反復驗證形成的;瘜W研究主要用的是實驗方法。所以,學習化學離不開化學實驗,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演示實驗室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形式。本文就個人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演示實驗時教師應遵循的一般規則。
一、演示實驗時要有明確的目的,并富有針對性
教師演示實驗時,許多學生不知道往哪兒看,看什么,更不知道觀察目的,常常出現看“熱鬧”不看“門道”的現象,誤把演示實驗看成“魔術表演”。因此,教師選擇的實驗必須服務于教學目的,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演示實驗,揭示概念、原理、規律,使重點、難點知識形象化,使學生便于觀察、容易理解記憶。首先應該使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及觀察對象。其次,還應該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注意觀察的順序性,力求能對所演示的實驗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如:在鐵和稀硫酸的反應,應從反應前后固體、液體、氣體三方面變化進行觀察,注意觀察固體形狀及顏色的改變,溶液顏色及溫度的變化,產生氣體的速度及氣體顏色、氣味等方面。
二、演示實驗的操作要規范,忌隨心所欲
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對學生的實驗技能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操作應按規定進行,有條不紊,因此每個實驗都要精心備課。1、備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明確實驗目的,考慮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什么,如何觀察。2、試做實驗,演示實驗中哪怕是最簡單的實驗,教師在課前都應該試做一遍,對于反應溫度、溶液濃度、藥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以保證演示萬無一失。
三、演示實驗的現象應鮮明清晰,便于學生觀察
四、演示實驗要師生配合,忌孤軍作戰
演示實驗不同于一般科學實驗,特點是做給學生看,通過教師實驗學生觀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因此,教師不能僅專心于實驗操作忽視了學生的情緒及觀察效果。要避免教師唱“獨角戲”的形式,只要是沒有安全問題的實驗,都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師可作導演,引導學生上臺演示,同時注意觀察他們的實驗操作是否規范。如: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固體、液體的取用;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向澄清石灰水中吹CO2氣體等都可以讓學生完成,讓學生體驗實驗的樂趣。
五、把純理論的知識點融化在演示實驗中
化學中有些純理論的知識,若由教師直接灌輸給學生,則十分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如果把知識點融化在演示實驗中,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12
《荷花》是葉圣陶先生筆下一篇精美的寫景散文,讓我們領略到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韻,感悟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文章語句優美,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時,我注重朗讀感悟,增強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通過口誦心記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文章的第二、三段寫出了生機勃勃的荷葉及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展示了荷花茂盛的生命力。通過“挨挨擠擠、碧綠的大圓盤、冒、有的… …有的… …有的… …”讓學生在解詞、析句、悟情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更使學生認識逐漸深化,感情逐漸深入。我采用了繪圖的方法,在學生解說的同時把一幅亭亭玉立的荷花圖形象直觀的展現在眼前。
第四、五段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我采用了配樂朗讀與舞蹈表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叭绻憔褪沁@荷花池中的那朵白荷花。你覺得自己美嗎?”我熱情滿懷的說。“美!”學生異口同聲。我抓住時機,“好!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讓我們一起來釋放自己美的感受吧!”音樂響起,我們大聲誦讀,翩翩起舞又姿態不一,一時間教室似乎就是一個舞臺,把“我”看到荷花展開的美妙想象再現得淋漓盡致。
課外延伸部分,多媒體出示學生平時常見的鮮花圖片,按照《荷花》的方法口頭作文,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本節教學我最滿意的是學生學會了寫景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進行
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細心觀察+豐富想象+細致描寫=精美的文章。在以后教學中應該把這種從文本學習到挖掘文本外資源重新生成的方法加以斟酌、使用,真正實現教育的目標:學以致用。不知之處是,在展現荷花美時,荷花圖應該讓學生上臺畫出學生自己文中筆下的荷花,這樣就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了。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13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工作節奏也愈來愈快,汽車成了人們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大家慨嘆社會進步、享受社會進步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在飛馳的車輪下,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轉眼破碎不堪。特別是那些還沒有踏上社會的小學生,也遇到了這樣的災難,親人哀傷的呼喚,留不住幼小的生命。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普及交通安全教育,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這是時代的呼喚!
從學校的地理位置看,學校多數設在道路邊上。這樣,放學時,接送的家長、車輛把道路擠得滿滿的,道路擁擠不堪。有的學生上學、回家要橫穿幾條馬路。學生的交通安全就成了學校的突出問題。
“安全第一”,這是大家的共識,一切漠視生命的態度和做法都是極端錯誤的,學校教育把安全放在頭等位置也是必要的!耙磺袨榱撕⒆,為了孩子的一切!边@句話對于我們老師來說,不只是掛在嘴邊,而且深深刻在心上。
春天是個播種的季節,孕育著希望的開端,預示著未來的收獲。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春天,對中小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無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種子。俗話說,春種一粒籽,秋收萬顆糧。要切實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質,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曉之以理,從小事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當老師的這樣的體會:現在的學生難教。是的,現在的學生接觸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會習氣的影響,導致學校教育常常在社會不良氣氛中顯得蒼白無力。如何抵制這些消極影響呢?必須注重從學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潤物細無聲,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從聽到的小事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
我們在日常生活、教育過程中總會聽到這樣那樣的事兒,其中不少是進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們善于發現、挖掘,學生會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師組織學生平時注意收集廣播、電視、生活中聽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對學生收集的材料和體會,教師進行必要的點評,并張貼宣傳,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
2)從看到的小事進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們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小事同樣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隱患不可根除,也時時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組織學生尋找發生在身邊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邊的安全隱患,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編成小報張貼于班級或學校的公告欄,讓學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喚醒、激勵、鼓舞。我們通過學生身邊的小事喚醒了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重視與防范。
其次,動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有研究表明,體驗是學生發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徑。教師只是一味地反復叮囑或是訓斥,而沒有真正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那么學生是無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也要從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讓學生體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及自我保護的過程,從而形成技能。
1)在小事中利用各種機會去豐富學生的自我保護體驗。
有同學上體育課,不小心腳上擦破了皮,……各種各樣的大小問題全部找老師,學生已沒有自己處理的意識。針對這一點,應倡議大家自己能解決的小傷小問題自己解決。同時在班中準備一些傷口消毒藥水及一些包扎傷口用的物品,教學生嘗試包扎一些輕微的小傷口。學生在校園中發生的一些小意外,可以自行簡單的處理,并在處理時同學們互相幫助、相互協作,共同體驗了自救、互救的過程,感受了自救、互救體驗。
2)在小事中創設各種情境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使之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沉著對付突發事件,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說是現代素質教育的一項內容。在創設的情境中,通過體驗讓學生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是一種捷徑,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日,我發現一位學生違反班規,帶了一盒火柴到學校里玩。我就利用這一次機會創設了教室里著火的情境(燒報紙,制造濃煙),這時大家慌了,紛紛利用已學的火災逃生方法逃生。事后,我進行了說明,肯定了利用逃生知識逃生的同學,批評了玩火柴的同學。在這件小事中,學生體驗了火場的緊張場面,提高了火場逃生能力,懲罰了違反紀律的學生,真是一舉多得。
再次,導之以行,引導學生遠離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使學生形成安全行為,從而在學習生活中遠離安全事故。學校是公共場所,學習是集體,學生是未成年、缺乏責任感的人群,安全隱患不可避免,我們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引導學生以安全的行為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成長。導之以行,注重引導與規范,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規范學生不參與不科學的活動,不到有安全隱患的區域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遠離安全事故。
大地蘇醒,春風又綠。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青少年的心田。當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14
這是一節剪貼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蜻蜓,了解蜻蜓的外形特征,大概了解蜻蜓的生活習性;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繼續鞏固剪貼技能,通過折畫剪貼等步驟,完成蜻蜓造型。本節課要求學生通過折畫剪貼等步驟共同完成一副美麗的畫面:荷塘里面有幾只小鴨子在游,星星點點的荷花,荷葉,以及天空有許多只蜻蜓在忙碌的穿梭!其中,要求A類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示范,獨立完成2——3只蜻蜓,B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1只蜻蜓,C類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1只蜻蜓。本節課的重點是剪的過程,難點是畫的方法和過程。教學準備是這樣的:我準備了幾張蜻蜓的幻燈片,蜻蜓范例,黑色水彩筆,固體膠,雙面膠,一張很大的白紙是為了把畫面放大讓學生看得更清楚,一副鴨游荷塘圖等;要求學生準備水彩筆,正方形手工紙,剪刀,固體膠,鉛筆橡皮等。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
直接出示課題后,問學生在什么季節見到的蜻蜓?并且讓學生說一說見到的蜻蜓的樣子。教師邊出示幻燈片邊介紹蜻蜓,蜻蜓是一種昆蟲,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總結出蜻蜓的外形特點:頭部的眼睛特別大,鼓鼓的眼睛占據了頭部大部分位置,胸部特別發達,上面有兩對兒長長的透明的翅膀,下面長著六只腳,腹部又細又長。讓學生了解蜻蜓的飛行技能特別高超,直升飛機就是人類借鑒它的身體結構和飛行原理制造而成的。接下來是出示范例激發興趣,教師示范教學,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在大多數學生完成后展評,表揚優點提出希望,然后把剪好的蜻蜓貼在畫面中組成一副美麗的畫面,最后是小結。
我在突破難點的時候是這樣做的:示范的時候盡量將速度放慢,從紙邊起筆,斜著向右下方45度畫一短斜線,接著畫圓形眼睛,一長一短兩個翅膀,細長的腹部,最后畫尾巴時先斜著向右下方畫一短斜線,然后向回折畫出線;為了讓學生看清楚,我用大紙再一次放慢速度講解畫的過程,從而突破難點。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做的好的地方:課堂教學設計完整,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教師示范操作規范,講解清楚,板書設計合理,巧妙的利用美麗的荷塘景色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待改進的地方:教學語言不夠豐富,無效語言反復出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激情不夠,顯得不夠生動;畫是這節課的難點,我雖然示范了兩遍,但是學生還是畫不出來,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是一個原因,如果用硬紙制作成模版,讓能力差的學生照著模版畫,這樣進行分層教學,降低難度,讓能力差的學生也動手去做,也有所提高,難點也就容易突破了。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15
《觀潮》一課寫了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作者觀察用心,敘述有序,從聲音、氣勢、形態幾方面直接描繪了大潮的奇特,又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表現了大潮的奇特,使人由衷地感到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
本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偉,繼續練習抓住主要內容,二是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為了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我遵循“學生為主體,我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這一原則,堅持導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導讀中分析、綜合、比較,在分析、綜合、比較中導讀,以讀代講,寓講于讀,使學生在分析、比較、綜合的思索過程中理解課文,獲取知識,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根據學生對大潮缺乏感性認識,給學習課文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巧用課本照片、掛圖、影視資料等,將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場面顯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入情入境,降低理解難度,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一個“實在、有序、輕松”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參與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緊扣文題,質疑問題;讀、找、議,培養自學能力;有機地運用教學插圖,掛圖等強化感性認識;反復訓練朗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熟讀成誦,積累知識。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起動機
上課開始,我先用一段飽含激情的話語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觀賞過潮水嗎?世界上漲潮的地方不計其數,其中不乏著名的潮水,然而像我國錢塘江大潮那樣雄偉壯觀,千百年來令人贊嘆不絕的,卻不多見。你們想不想也去見識見識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去感受感受江潮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景象呢?”然后指導學生閉上眼睛聽教師范讀課文。讓大潮的聲音從“悶雷滾動”到“山崩地裂”;景象從“一條白線”到萬馬奔騰等畫面呈現在同學們的腦海里。最后叫同學們打開課本看描繪大潮雄奇的插圖。讓他們設身處地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陶醉于大潮奇特的境界中,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引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
〈二〉抓住文眼,整體教學,體會感情
教學時我抓住文章重點,圍繞“觀”(觀奇觀)這個中心詞,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思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首先用小黑板出示自學思考題:
1、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來寫觀潮的,作者抓住了什么來體現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2、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潮水雄偉、壯觀的詞句。
小組討論,再填表(在小黑板上出示表格:填出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所看到的和聽到的景物)。由于引入新課時,已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學們興致勃勃地通過讀、劃、議,明白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白色城墻”、“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這些詞語是抓住潮來時的形狀特點。在觀看插圖之后,再回到文中細細品評,學生陶醉在有聲有色的情境中。從潮水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的景象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三〉指導朗讀,感受景象,深化感情
為了幫助學生感受景象,更深更透地理解作者的表達感情,我著重采用了朗讀的方法。首先我指導學生們自主選擇最喜歡的語句比賽讀、表演讀等,再談感受,并鼓勵他們讀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讀出天下奇觀的氣勢,讀出觀潮人群的驚奇。然后我來讀,學生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畫面,幫助學生感悟自然美和語言美。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讀書的熱情,而且激發了他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四〉品文析句,理解課文,學習表達
教學中設計品文析句的環節,能使學生賞竟悟情,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因此,我在教學“白線向我們移來”那段時,我讓學生找出描寫大潮形態和聲音的句子,并要求他們說說作者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好在哪里?(作者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這樣寫好在具體形象地寫出了從近處觀察錢塘江大潮時,所聽到的聲音和所看到的景象,充分體現了錢塘江大潮非凡的氣勢。)這樣加深理解了課文內容,進一步學習了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表達方法。
〈五〉總結全文
為了面向全體學生,把教師的“一人言”小結變為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課堂小結”。要求學生把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或最想說的話講給大家聽(指導從寫作、詞句、思想等方面來考慮)。這樣形式獨特新穎,能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課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課程教學反思11-06
初中化學教學課程反思11-01
初中地理課程教學反思12-28
初中化學課程教學反思11-01
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反思10-26
初中課程實心球教學反思10-29
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反思范文10-16
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反思10-18
初中體育新課程教學反思12-20
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反思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