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慶郵電學院校徽
重慶郵電大學創辦于1950年3月,前身是東川郵政管理局郵政人員培訓班;1951年1月,改建為西南郵電分校;1953年3月,分建重慶郵電學校;1955年5月,更名為重慶電信學校;1959年3月,升格為重慶郵電學院;1970年4月,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1973年7月,再次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5月,恢復為重慶郵電學院;2006年,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
截至2014年3月,重慶郵電大學占地3800畝,校舍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擁有圖書230余萬冊;共有在校生2.4萬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在職教職工1600余人;下設15個二級學院,開設有47個本科專業。
歷史沿革
1950年3月,在抗戰時期交通部郵政總局原址上開辦東川郵政管理局郵政人員培訓班。
1951年1月,東川郵政管理局郵政人員培訓班改建為西南郵電分校。
1953年3月,西南郵電分校分建重慶郵電學校。
1955年5月,重慶郵電學校更名為重慶電信學校。
1959年3月,重慶電信學校升格為重慶郵電學院。
1962年,四川郵電學校(大學班)并入重慶郵電學院,重慶郵電學院(中專班)并入四川郵電學校。
1970年4月,重慶郵電學院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
1973年7月,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仍擔任著研究生的培養任務,期間中國工程院院長鄔賀銓院士在所學習、工作。
1979年5月,教育部同意電信總局529廠恢復為重慶郵電學院,恢復重慶郵電學院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教學。
1990年,研究生招生改革,重慶郵電學院第一次通過新的招生培養方式招生。
2000年,學校由原信息產業部劃轉重慶市管理,實行部市共建。
2006年初,重慶郵電學院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同年3月,重慶郵電大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共建協議。
2007年,重慶郵電大學通過國防武器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格認證資格,正式成為一所以“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國防科研高校。
2010年,南部校區獲準建設立項;同年10月,重慶郵電大學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1年10月,重慶郵電大學入選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2年8月,重慶郵電大學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2013年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重慶郵電大學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10月,重慶重郵信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升格設立“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5年3月,學校獲批重慶首個“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 培養5G人才,成為重慶市首個國際合作與高端人才聯合培養國家級項目。
2016年1月,為配合“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建設,重慶郵電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擬共同設立重郵-NTU聯合ICT工程研究院。
2016年5月,中國聯通合作建設的“中國聯通學院重慶分院”在重慶郵電大學揭牌。[7] 12月,經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審核推薦,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決議通過,重慶郵電大學被正式接納為ITU學術成員單位。
【重慶郵電學院;铡肯嚓P文章:
重慶師大校徽01-14
;罩谱髟01-08
江蘇大學;01-18
大學校徽設計01-12
1926年版;01-07
醫學院校徽01-14
防災科技學院;01-18
橫畈小學;01-11
淮陰師范學院校徽01-27
華東冶金學院校徽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