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職涯規劃
怎么寫職涯規劃?下面和yjbys小編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內容!歡迎閱讀!
“職涯規劃”在這幾年被各種場合提的頻率越來越高,員工在這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很多公司現在也成立了專門的職能部門從組織上對員工的職業發展進行規劃和梳理。在過去的幾年中,經常會有人就如何進行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我進行探討,很多時候我可以感覺到大多數人內心的迷茫、困惑、浮躁和對未來的不安。
我在2008年在清華大學演講的`時候,有個同學問我:像我們這樣希望去投行工作的人現在該怎么辦,有什么建議?在那個時候,投行的世道不太好,不像前兩年那么讓人羨慕。
我通常都會問他們四個問題: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你的優勢是什么?你的優勢和你的目標之間的關聯是什么?為了達成你的目標你做了些什么,還需要做什么?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個體的戰略定位和實現戰略的戰略路徑選擇的問題。我們知道,對于企業來講,有企業的戰略定位,企業的定位是國際化還是本土化,是基業常青還是追求當前利益;產品也有定位,是高檔還是中檔;對個人也是這樣,你的定位是什么,是要做管理,還是技術,是要做經理人還是要做老板,是到投行還是做實業。在職涯規劃上的選擇首先是一個定位問題,有了定位,然后才是規劃,即如何達到你的定位,實現你的職業目標。
在柯維(Stephen R.Covey)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第二個習慣就是“以終為始”。“終”就是定位,有了“終”的定位,再考慮 “始”,“始”就是規劃。沒有“終”先有“始”,根基不牢目標不清楚,就會搖擺不定。
現在的問題,是怎么定位,定位了還可以改嗎?我經常聽到的議論是,外企也不錯,民企好像機會更多;市場部的市場價值高,做工程設計好像更符合我的專業特長;海外的學位不錯,MBA也應該去學學。這里我要說的是,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不斷選擇調整的過程,定制你的職業規劃,實際上是實現你的人生定位進行戰略選擇,明確戰略路徑的過程。“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戰略選擇。“有所為”是你選擇期望的實現目標的途徑、行動、專業等, “有所不為”是你在選擇的不參與、不投入的途徑、行動、專業等。選擇和不選擇同樣重要,在很多時候,選擇“有所不為”比選擇“有所為”更痛苦。我碰到的職場人事,大部分都是在“有所不為”這里出了問題,什么流行,就學什么,什么行業賺錢,就想打破頭擠進去,而不是根據自己的“終”來進行選擇,最終工作了七八年了,公司換了好幾個,還在原來的位置上打轉轉。沒有沉淀、沒有積累,靠投機是沒有用的。我們有看到過靠投機持續發展的企業嗎?我們有看到靠投機來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嗎?我們有看到任何一個靠投機來培養個體的能力嗎?對于個體熱言,積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真正的積累需要瞄準一個方向。
“以終為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斷積累,是成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落地的關鍵。
【怎么寫職涯規劃】相關文章:
職涯“本錢”的三大方面10-06
入職自我評價怎么寫07-27
競職演講稿怎么寫11-21
入職演講稿怎么寫11-13
銀行職業規劃怎么寫10-31
簡歷職業規劃怎么寫06-26
競職演講稿該怎么寫12-06
醫院護士工作規劃怎么寫10-30
員工個人發展規劃怎么寫10-13
新員工入職自我介紹怎么寫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