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80、90后群體已經成為創業大軍、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富有創造力與個性,同時也在不斷挑戰傳統管理模式,如何應對他們的“去管理化”訴求?
80、90后去管理化的挑戰與突圍
沒有一家企業是安全的
我們面對新的一代,他們有一個“去管理化”的訴求,會帶來一些危機,同時會帶來新的機遇。
首先我想分享幾個觀點:第一,通過現在的社會熱點事件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訴辯和訴求的年代。BAT都有可能隨時往下走。馬化騰經常說誰會戰死QQ和微信?所以我們也要有危機感。
第二是內容創業,內容創造會帶來非常多的東西。這個時代,如果創業者能有機會為自己發聲是非常有價值的事。
內容創業這件事情核心就是分割人群。過去,80%的路面廣告成本被浪費,你卻不知道浪費在哪,F在通過內容創業的路徑去推廣,可以精準到人群,地區,甚至年齡。過去,你要通過一個出版才可以發表自己的思想,現在寫一個文章就可以,這是一個控制力銳減的過程。
第三,我們要了解下一代,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玩法,我們要跟他們協作,發揮最大的價值。現在直播很火,馬云也在直播,有敏銳嗅覺的人會看到這個新玩法。
移動互聯網帶來生產上的諸多變化,消費者方面,過去消費者必須到你的店里來消費,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消費。競爭者方面,過去你的競爭對手是隔壁村的工廠,隔壁店,現在你都不知道你的對手在哪。
通過以上分析,我想說的一個結論是,沒有一家企業是安全的,在這個時代,當你進入舒適期,可能你就離死不遠了。
去管理化思維
那么,回到公司里面,人在不斷分工,不斷被賦能。你的員工也有可能成為國王,在某個時間點被全世界看到。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一個人的力量,因為我們的公司就是依靠個人組成的。
既然每個人都可以站在世界的中心。如果作個老板,你還是一種“管控思維”的話,就會發現危機來了。
這個危機下有什么問題?
在管理學上有這樣一個進化論。1.0時代是科學管理:人就是機器,管的是你的人手操作,要非常熟練才可以最快速的生產你的產品,最低成本去使用別人的資源。2.0時代是資源管理:管理的人的頭腦,每一個人都要被激勵。3.0時代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賦能型的管理:以人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視人為人才是真正進化管理的計劃。
當任何人有能力把自己的核心價值最大化的時候,它就可以脫離所謂的權威的部分,F在的80后、90后是獨生子女一代,他們工作已經不再單純為了錢。如果你認為錢就可以搞定的話,那就OUT了。
世界回到人的中心,人的管理就一定要把人放在最中心。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變化,智能生產帶來的變化都決定了一點,你要么擁有新思維,要么讓擁有新思維的年輕人去發揮最主要公司的管理治理的作用。所以,把世界交給新一代人,或者成為新一代。
很多企業家開始向下一代交棒,放下也是一種能力,我們的管理者需要這樣的姿態。
危機下的機遇
當你把問題想清楚后就會有成長。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的,我們看一下危機之下有何機遇?
商業創新背后是組織的創新。蘋果的時代是喬布斯,就是靠中心打造精品,所有事情圍繞精品去做。谷歌管理層只有4層,非常扁平,然而扁平中又有交織。
我們往往看到一個企業表面的成功,卻沒有看到背后的組織。
在整個過程中,組織的創新其實會帶來業績的發展。曾經有一個故事,雞蛋在外面打破的時候是食物,內部打破是一個生命。我們企業要自己破繭,才會成功。
積累勢能
第一個是應變之道是創始人、創始團隊要積累自己的勢能,這個勢能就是信心力,吸引別人跟和合作的能力,通過不斷提升自己,形成團隊的勢能,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勢能永遠是最重要的。
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勢能積累的過程。每個人的勢能都可以做一個選擇,可能別人靠顏值,但是我要靠才能。在這個方向上,作為一個創業者就是要鼓起勇氣讓別人去認識你,只有讓別人認識你,才可能發揮你的勢能。在公眾媒體上的借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以馬云為例,之前他通過自己的臉幫阿里巴巴做了大量的廣告,他是一個創業教父,如果你在這個市場上創業,別人不知道你,你這個公司基本上就要靠廣告去砸了。敢于自己發聲音的創業者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創業就是要不怕丟臉,敢于為自己站臺。
勢能最重要的是你的人品和你的團隊,當你要做的時候有多少人愿意跟著你干,今天說這個業務要死了,壯士解腕大家還愿意跟你干。
團隊賦能
在過去,我們管理者是在金字塔的頂端要求去控制,做計劃,這樣的方式就是要保證所有人按照你的步調去做,除非你很強,還要足夠有錢,但這一點基本做不到。另外一個是賦能,比如說我們的團隊同學在市場上遇到一個客戶的問題,他可以快速在平臺上發出,大家會去響應和支持,所有人可以圍繞它的客戶需求去做,這就是賦能。
賦能的過程中有三個詞可以分享:分權、分享、分形。
分權:讓一線炮火的人去做決策。如果客戶的問題你能夠去解決,你就現場做決策,事后再去溝通,這就是分權。
分享:你讓一個員工只在這里干活,得不到成長,或者是得不到物質保障,這就是一種耍流氓。一切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工作都是耍流氓。我們跟員工要進入到談錢不傷感情的狀況。
分形:企業不要認為所有人在一起就是高效,不要認為一家大公司就是高效。其實未來的公司是小而美。
看似分散,其實形散神不散。對目標的認同會變成公司的競爭力:我們認可這個公司,認可這個產品,認可這個價值,這是最具核心力的。
還有是有趣有溫度,如果你端著我便無感。當你和你的團隊打成一片的時候,戰斗力是非常不一樣的。
我想跟大家說另外一個概念:所有的資產只是一種組合。我們會看到比如旁邊的這個房子,他的價格是遠遠來自旁邊修了火車站帶動的,有高校等,其實這解決一個組合。公司的本質要有組合,要有團隊,要有邊。當你自己很強的時候,接下來就要跟外部人去合作,就是外部器官化。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而非業績漲幅,融資多少。我們看到的未來就是個體激活,組織賦能,銷售升級。這個是以人為中心的制度和管理機制的創造。
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過去業績增長為中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點。所以說,我們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最怕的一點就是延續我們過去的邏輯,去固守。我們要把自己清空,從未來的角度去思考的人,才能在這個時間點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知識拓展]
員工責任心的概念
何謂責任心?巴甫洛夫曾提出過“警戒點”的理論,所謂“警戒點”,是說人的大腦皮層中有一部分與外部世界保持著特殊的、密切的聯系。這部分一旦受到刺激,便會呈現出高度興奮的狀態。責任心強即可形成“警戒點”,就能出現奇跡。所謂責任心,就是指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與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雄心、恒心、事業心、孝心、關心、慈悲心、同情心、憐憫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燦爛中的核心。
員工的責任心,是做人的最基本準則之一,是一個人政治覺悟、主人翁意識的的判斷標準之一,是一個人價值觀的直接反應,是一個人能否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一個人能力發展的催化劑。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對自己認準的事情,只會有一個信念,哪就是義無反顧地去拼搏,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目前形勢下員工責任心現狀及原因分析
現狀
目前形勢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們生活進一步富裕,各種思潮此起彼伏,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各種思潮不斷地考驗著我們的員工。因而在新形勢下,盡管大部分員工都能繼承先輩們哪種“責任重于泰山”的優良傳統,但仍然有一些人不能有效抵制住各種誘惑,出現事業心責任心不強的現象,貪戀享樂,無心工作,有的甚至出現責任事故,嚴重影響單位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給單位造成嚴重的損失。
原因分析
首先是管理者不知道該如何體現和增強員工的責任心。這屬于經驗少,智慧不夠,思維能力不足的表現。
其次是企業的管理者思想懈怠或疏于管理監督,員工自然跟著懈怠。領導懈怠一,員工能松懈十。
再次是源于人的懶惰天性。企業原本規章制度執行得很好,時間一長自然懈怠,思想上一放松,責任心就減弱,行為上自然就松懈。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執行力下降,很多問題就是由此而生。
如何對員工責任心進行管理
管理責任心之一——嚴格流程
要想保證員工盡職盡責,首先對業務流程、服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所有工作流程要科學設計,從流程上確保工作質量,只有流程上科學合理,才能高效。比如:邀請一批嘉賓參加企業的重要活動,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給對方,整個工作流程應該如下:
1. 發送全部郵件。核對好郵件地址后,把郵件全部發出,并做好郵件發送記錄,保存好郵件,以便后來的再次發送和核對。
2.檢查有無退回。發現退回者再核對郵件,重新發送原郵件,發送后再檢查退回狀況。
3. 逐一打電話核對收到沒有。有時郵件盡管發送出去了,但由于各種原因對方沒有收到,為沒有收到者應重新發送原郵件。
4. 詢問收到的是否是自己所要發送的郵件。有時存在誤發郵件的可能。
5. 詢問郵件清楚與否。詢問是否有亂碼和內容完整程度。
6. 核對內容的主要條款。對方盡管收到了完整清晰的郵件,但是也應當電話核對主要條款,比如:時間、地點、具體事項、關鍵人物、所要準備的工作等等,容易混淆的要重點強調。這里目的有二:一是核對具體內容條款有沒有錯誤;二是強化關鍵詞,強化的作用是防止對方看錯或理解錯誤等以引起對方的重視。
而一般情況下員工是怎么做這項工作的呢?六道程序中能把第一道程序做好就不錯了!但如果我們把工作流程能這么嚴格地規定出來,要求必須完成所有程序,員工的責任心也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了。什么叫管理?管理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流程化,流程問題表格化。
僅流程化、表格化還不夠,還應該標準化。比如:就上面發送郵件的六個關鍵步驟而言,什么時間內完成發送,郵件發出后多長時間檢查郵件退回,多長時間內要求做何處理……都要有標準。不然,郵件發出去了,三天以后才檢查,而此時活動就要開始了,檢查還有什么意義?所以標準化是流程設計的最高要求,對工作理解把握得透徹與否,決定著流程設計標準化的質量。
所有的經營管理事務工作都應流程化、標準化。沒有流程化和標準化,就很難統一要求,每個人都由著個人的性子來,企業競爭力也就無從談起。只要把流程設計得科學合理,做到了標準化,那么所有參與工作的人的崗位責任也就設計進去了;只要照此流程和標準去做,自然也就盡職盡責了。所以流程設計約束的是每個參與工作的人的操作行為。
管理責任心之二——強化制度監管
我們對員工按照流程和標準進行要求,而要求的內容,就是制度。制度是從物質上、精神上等多方面約束,是強迫員工按照流程標準來做、強迫員工盡職盡責的手段。如果說流程是流水的鋼管的話,那么制度就是鋼管之間的鉚丁。企業要通過制度,讓員工明白違反流程、不盡職的代價是什么?
監管是管理工作所必須的,監管分傳統人力上的監管和技術上的監管,隨著工作復雜程度的提升,技術監管也越來越重要。制度是死的,是條文性的東西,有了制度沒有人監管,等于沒有制度。監管者首先自己要遵守應該遵守的制度,其次還要破除情面不徇私情進行監管,監管同樣需要智慧,需要原則和靈活相結合。如果說制度是鉚丁,那么監管就是上鉚丁的工具,它可以讓鉚丁緊,也可以讓鉚丁松動;它可以讓管道暢通,也可以讓管道堵塞起來。所以監管直接決定著流水的管道、流水的效果。
管理責任心之三——教化人心
僅有流程制度和監管,員工就一定按流程和標準做了嗎?顯然未必。那就要通過行為教育來進行。如果說流程和管理工作是硬性的強迫性約束,那么行為教育則是讓員工自愿接受約束,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這就是教化的作用。行為教育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育,另一部分是領導者的示范作用。
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是企業領導者最基本職責之一,也是領導者責任心的體現。要想讓每一名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都充分體現出來,必須首先讓員工學會遵守工作流程,嚴格按工作標準工作,不違反工作制度,自覺接受組織監管。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員工進行培訓、教育。
何為培?培:培土;培養。在樹苗四周堆上土叫培,目的有二:一是保護,不被風刮倒;二是保養,添加養料。何為訓?就是告訴人們不該做什么。訓導,就是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訓練,就是反復做,把應該做的事情按正確的方法反復演練。訓練的目的就是達到熟練掌握和習慣自覺的程度,使工作人員養成按工作流程和標準工作的習慣。
通過培訓教育,使員工自覺自愿地反復做正確的事情,把演練和實戰相結合,使員工達到對業務流程熟悉的程度,對業務標準形成條件反射的程度,行為達到習慣的程度,達成統一的行為模式和企業氛圍,從而提高整個組織的責任心,構建企業的防火墻。只有這樣,才能談得上企業對員工責任心的經營。
行為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領導身體力行。想要員工有責任心,那么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必須身體力行,起到模范的作用。領導一正能壓百邪,領導邪一寸,下屬能邪百里。如果只是要求一般的工作人員如何按照流程和標準來做,要求一般工作人員嚴格按制度辦事,而作為領導者超越制度和監管,出了問題,領導率先逃避責任,那么無論怎么培訓教育,員工的行為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有些領導愛面子,懲罰自己覺得是丟人的事情,這是不夠自信的表現。只有領導敢負責任,員工才能敢負責任。領導都擔負不起責任來,一般員工的肩膀又能扛得住多大的責任重擔呢?如果領導敢于擔責任,那么員工就會不懼怕犯錯誤,就會勇于創新,大膽探索,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盡職盡責,這樣,企業豈有不發展之理?
管理責任心之四——點亮員工的心燈
無論是通過流程設計和強化管理來約束員工崗位盡職盡責,抑或是通過行為教育來讓員工主動自愿接受約束,達到崗位盡職盡責的目的,這都是來自員工外部的壓力和驅動力,那么要使員工做到自我驅動和遠行,必須做好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點亮員工的心燈。
一般人們會認為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員工自己的事情,企業只是使用和管理員工。這是錯誤觀點。企業要想開發出員工的最大潛能,使員工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創造財富,那么就必須從員工的職業生涯上下功夫,真正幫助員工規劃好未來的人生藍圖,點燃員工心中的燈火,讓燈火照亮員工前進的道路。只有幫助員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員工才能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才有可能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試想,一名員工對自己都沒有責任心的話,那他怎么可能對他人和組織有責任意識呢?所以,只有員工走得遠,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那么企業該如何點亮員工的心燈呢?企業用什么來點亮員工的心燈呢?回答是企業必須用企業的心燈,點亮員工的心燈。沒有心燈的企業或者心燈不亮堂的企業,又怎能點亮員工的心燈,照耀員工前進的道路呢?那么誰又是企業的點燈人?這更是值得玩味無窮和探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