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交道的人多了,管理者會發現員工管理真的越來越難開展。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整理的員工管理的10項建議,希望能提供幫助。
1.文化熏陶要天天有
無論多么牛氣的職業經理人,進入后都要接受文化培訓,且定期接受文化培訓。老板要讓企業文化深入到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理念之中,及日常行為之中。這一點非常重要。每一個企業之所以存續,關鍵是要有明確的文化定位。而這個文化不是由老板決定的,是由老板帶領的全體員工為市場中某一客戶群體提供最優質服務所必須的理念和行為規范。這就是企業文化的生命力。企業適應市場,企業才能生存下來;員工適應企業文化,員工才能生存下來。企業的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了,企業文化必須跟著改變。包括經理人和元老,都不能例外。
2.分配方式要多樣化
分配是最難的一件事情。青春期企業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可以運用多種分配杠桿來做好分配工作。經理人也許很能干,但新引進的經理人畢竟還沒有做出過貢獻,這時可以對過往有過貢獻的元老分配上進行適當傾斜,讓元老們心理上適度平衡。這樣的話,既能安撫元老,也能刺激經理人。當第二年賽完后根據賽的結果進行獎勵,就應該一視同仁。至于分配形式,可以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當期,也可以是中期的,還可以是長期的。獎勵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有實的,也有虛的;有確定的,也有不確定的。
3.引進匹配的經理人
老板主要考慮以下兩點:一是引進職業經理人的能力水平要與企業發展階段相適應。很多企業老板在初次引進職業經理人時往往“高消費”,一定要引進知名企業的大牌經理人。這純粹是一廂情愿。其實正常引進經理人的標準是高一個檔次就可以,比如說:你的企業有20億的銷售規模,引進一個有過把企業從20億做到 50億經歷的經理人就可以。
二是引進的職業經理人文化風格要匹配。與企業文化風格偏離太大的,千萬不要引進,進來之后麻煩很大。經理人進來不是和老板一個人共事的,而是要和所有員工一起奮斗的。老板引進的是職業經理人,就必須符合職業經理人的特征。有些老板沿襲創業時期銷售型思維模式,拿業務代表的標準來引進職業經理人,更有的拿老板的標準來引進職業經理人。這兩種標準是招不到合適的職業經理人的。
4.進人要用專業機構
在引進職業經理人過程中,靠朋友介紹也可以,但最好用專業的機構來操作。尤其做到一定規模后,超越了老板原先的社會關系圈子資源時,必須由專業服務的機構,包括專業的獵頭機構,專業的背調機構,專業的人才測評機構。請不要相信什么生辰八字不合、屬相不合、面相不合等江湖術士的忽悠說辭。
5.先有大致清晰的開價
能說清楚的盡量說清楚,不能說清楚的就不要說。比如薪酬結構、合同年限等要說清楚。再比如說股份,不能確定就不要明確說有,可以說可能有。很多經理人和老板鬧矛盾,就是由最初承諾不能兌現,或雙方對某句話的理解不一樣造成的。比如說,干滿三年拿2%的股份:在經理人來看,只要干滿3年就應該給股份;但在老板看來,要拿到2%股份,3年只是必要條件,還有業績等其他條件。但青春期民企在引進職業經理人時,往往由于這些業績條件說不清楚,因此就不說或沒強調,模糊不清,最后鬧起矛盾來。
6.明白怎樣真正愛護經理人
老板引進經理人常犯的錯誤是高調,目的是炫耀:我們引進了什么背景的人,引進的誰等等。還有的是拿經理人對元老進行鞭策。比如經理人剛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就大肆表揚,說做得如何。但一上來就拿經理人和元老對比,等于制造對立情緒。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低調引進,低調度過試用期。甚至在試用期內可以輕度批評職業經理人,能引起元老們的同情,同時背后要做好經理人的安撫工作。這反而有利于為職業經理人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