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核心員工離職已成為資源優化的新常態,企業應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改造現有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用事業和發展留住核心員工。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整理的分析,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離職將成為資源優化的新常態
1.追求工作價值是“互+”時代的行動密碼
企業核心員工是優秀群體的代表,這群人工作動機強烈,對工作的期望超越了經濟報酬,認為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生存。就如日本著名企業家稻山嘉寬所說,工作的最大報酬就是工作本身。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該群體人們身上已經破產。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從最低到最高,首先要滿足生理需要才能追求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進而才能實現自我價值。而核心員工是德魯克口中的“游牧一族”,自主性強,忠于自己的事業,追求工作價值,期望完成比自我更大的目標,即在完成自我實現的基礎上,到達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第六層——自我超越需求。
在“互+”時代背景下,他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舞臺,離職對他們而言是忠于內心、忠于自己的表現,因此,可以預期核心員工離職將成為新常態。
2.“互+”提供彰顯自我的舞臺
所謂“互聯網+”,直觀的理解是任何行業加上互聯網就是新市場,任何企業加上互聯網就是新生命,但“+”不是簡單地相加,它是企業生存的環境,是系統生態的一部分,是基于互聯網和通信技術不斷地改變人們的生活環境和方式。任何“互聯網+”企業的出現都會展現出新的生機和面貌。淘寶、余額寶、無人飛機、智能汽車等都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互聯網+”在塑造和改造了商業型態的同時,也改變了個體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提供了更多個體機會和舞臺,能夠幫助個體獨立自主地選擇自己的命運,用自己的專長,用自己責任去自由發揮,從而獲得個人的身份和尊嚴,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眾籌”的出現,就是個體依靠互聯網,聚少成多,匯聚力量做成個體不能做的事情,如眾籌一起去看世界杯,一起做慈善,甚至一起開公司,同樣,阿里巴巴幫助無數人實現了創業夢。
但是互聯網在提供更多舞臺和選擇的同時,本身所具有的“短平快”特征,催生了“粉絲經濟”。個體選擇和定位的變動性,就像追求某個明星的粉絲,在不同時期,追星的對象可能不同。核心員工選擇自己的東家就像選擇追星對象,隨著環境變化,可能不斷改變。
3.離職將成為資源優化配置的新常態
核心員工的離職對任何企業都有殺傷力,核心員工包括中高層和核心技術持有者,其一旦離職帶走的不僅是客戶、渠道,更重要的是可能帶走了組織的核心技術,進而傷害組織品牌與文化形象。員工離職可能引發一系列的蝴蝶效應,相關研究表明,一名員工離職可能導致3-5名員工計劃離職,而3名員工離職,其后三個月會有5-10%的員工離職,會給組織形成大量的人員置換成本。
另一方面,合理的員工離職對于企業來說,猶如換血一樣,有利于企業生命的健康持續。對整個行業而言,核心員工離職是資源配置的方式,合理的員工離職是市場運作的結果,同時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和合理利用,讓合適的人員配置到合適的崗位和企業環境,以至于形成行業整體良性生態系統,因此,在“互聯網+”時代離職將成為資源配置的新常態。
“互聯網+”時代的離職管理變革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下,面對核心員工的離職,企業如何順應離職的這種新常態?離職管理該如何進行?企業管理需要變革,需要做好超前部署。在新時代下,與“互聯網+”思維接軌,盡量留住核心員工,若留不住,就禮遇他們,讓離職核心員工成為跨界的協作伙伴。
1.去邊界——創設員工回流綠色通道
兼容離職員工,需要調整人力資源系統。從招聘、培訓到晉升發展,讓離職員工沿著寬敞的綠色通道回流。遵循公平公正原則,薪酬和職位可在原有基礎上一如既往,保留工齡,保留職位及福利薪資。摩托羅拉為了吸引核心人員回流,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回聘“制度。公司規定:假如離職員工在6個月之內被重新聘用,以前服務年限將累計計算,并且免去試用期;如果超過6個月,僅按照以前服務年限提供獎勵,試用期按照新員工執行。
創設回流通道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安排離職員工正式面試。不論他之前與公司老同事的關系如何,屬于哪個層次的人才,正式的面試至關重要。在讓員工感受到公司寬容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意識到回流的嚴肅性與公正性。程序的公正性是員工回流的基礎,也讓組織找出之前的差錯在哪里,以史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