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生是個球迷,這成為我了解球界八卦消息的主要途徑,比如中國籃協最新公布的“限薪令”——下個賽季CBA聯賽中國內球員和教練員最高工資不得超過100萬元,外籍球員最高每月工資不得超過6萬美元。
聽到這個消息,最開心的人非國內老板莫屬了,哪個老板不希望大筆節省用人成本呢?而最沮喪的人,無疑是某些靠在中國打比賽掙錢的“外援”球星了,比如剛剛提出10萬美元月薪續約要求的唐尼爾?哈維(DonnellHarvey)。
若把球場比作,哈維就是絕對的明星員工。在上個賽季,這位現年29歲的美籍球員憑借搶眼的個人表現幫助江蘇隊挺進四強,并被歐洲網評為CBA的MVP,難怪之前只拿4.5萬美元月薪的哈維有這個底氣開出10萬美元天價!
但我們都知道,好員工不一定能拿到高工資,即使是老板偏愛的員工也一樣,這取決于公司的經濟實力和制度,市場形勢和行業薪資水平,以及員工本身的“不可代替性”。
上個賽季,在CBA俱樂部全盤虧損的大環境下,哈維所在的江蘇南鋼俱樂部也虧損了至少700萬,亟需開源節流。再加上籃協出臺了限制外援上場時間的新規定,必將影響到外援的市場價值?上攵,即使籃協沒公布所謂“限薪令”,哈維的老板也在絞盡腦汁盤算這碼事兒呢。
更何況,市面上還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外援,哈維并非一枝獨秀。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哈維想轉會,10萬美元的獅子大開口也會讓其他俱樂部望而卻步。
顯然,哈維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有些飄飄然了,卻錯誤地判斷了市場環境、公司需求和自己的“不可代替性”。換句話說,哈維就是奢侈品,而市場上卻更需要“經濟適用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