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能否迎來角色轉身
按照國際廣泛認可的一種說法,企業文化是個體在某個特定企業環境中的行為方式,一個企業運作的特征也表現在企業文化上。鑒于此,很多單位都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殊不知,很多時候,我們在為構建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而追求華麗文字的時候,卻常常忽略了對企業職工身份的關注。這,或許是造成很多企業文化只見“運動”不見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人的身份限定,決定了其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從而進一步決定著其思想行為,也不可避免的間接決定著這個人所在企業的運作效果。我們構建企業文化,其目的就是讓企業文化能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服務。因此,筆者呼吁,構建既符合實際又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必須把職工的身份充分考慮進來。
企業文化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話題,它不單單以某個口號、某種表象而存在,更多的則是存在于人的心里。近年來,迫于行政壓力,很多單位紛紛聘請有關策劃公司,大力推出自己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本身就不是企業自己想搞得,而是來自上級的指示,更談不上職工意愿,由此決定了這種詞藻華麗、離職工本身具有遙遠距離的企業文化從誕生之日起就是無土之木、無水之魚。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既然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其實,如果稍微務實這一點,就不難理解,考慮到員工身份本身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最起碼要求。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領導層、中層和普通員工之間,他們所理解的企業文化是有差別的,那么體現在行動上,更是有差異。將企業文化放到不同身份的職工身上,會是怎么一種效果呢?
眾所周知,我們的'企業一般都存在這樣幾種形式的員工:一種是正式工。他們是往往是企業的創建者,或者稱元老,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是最強,對企業文化的感悟也應該是最深刻的。另一種是臨時工。他們是企業再發展過程中,聘用來的臨時雇員,他們只是把這里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把“利我”作為最起碼的追求目標,因此,他們對企業文化的理解是始終和個人利益捆綁在一起的,大都具有應付性。還有一種是勞務派遣員工。由于他們不與本企業直接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把企業文化就這樣一刀切的往下壓,漠視身份,一視同仁,對他們而言其結果肯定是華而不實、徒勞無功。需要指出的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于執行過程的鏈條中斷,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漠視員工身份現象的存在,這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的。
筆者以為,在構建成功的企業文化過程中,完成對員工的角色轉身,要注重做好以下三點:首先,要讓不同群體的職工“想起來”。思想決定行動,要讓職工對企業比較滿意,進一步增強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就必須要喚醒他們的思想意識。通過各種措施的完善,讓他們充分意識到:我的自身利益同企業利益是始終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必須以“企”為“家”。其次,要讓不同的群體的職工“樂起來”。不管職工是何種身份,企業都必須要讓職工切實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快樂,讓“我是快樂的”的口號從他們自己的口中表達出來,而不是由中介公司鉆研出來的華麗文字,讓他們念出來。最后,要讓不同群體的職工“動起來”。企業發展能帶來自身實惠,能提升幸福感,能實現物質精神的雙豐收,職工自然會積極發揮自身主動性,盡全力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花費巨額投資去聘請中介來策劃企業文化,如果我們不折不扣地切實讓職工“想起來”、“樂起來”、“動起來”,就完全可以構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深入人心的,無需用文字來表達的真正的企業文化。
對于職工角色身份的關注,我們缺乏先進的思想和必要的制約,這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出現種種惰性、形成一種“運動”的重要原因。在走向以人為本的良性發展軌道的今天,對職工身份的關注,是企業文化建設構成中一種無法繞行的選擇。細節決定成敗,誠然,我們必須要摒棄這種“運動”式的發展理念,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工作落實,在角色身份上進行重大轉身,來與之形成最大程度的對接。這不單單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放之企業其他工作而皆可推行的準則。為此,我們期待,眾多企業能從對不同群體的關注著手,走出陳舊傳統,以職工角色的重大轉身迎來企業管理的角色轉身。
【企業文化建設能否迎來角色轉身】相關文章:
自行脫黨黨員能否恢復黨籍02-25
個人簡歷中能否提工資11-07
被判緩刑的人能否保留黨籍嗎03-11
面試如何回答能否接受降薪08-31
職業測評:看看最近能否換工作06-27
歡迎來賓發言稿(通用5篇)12-27
電影《悟空傳》角色經典語錄09-27
職業測評:畢業季你能否順利就業07-12
大學生黨員檔案能否轉回村里03-10
代繳社保能否認定為勞動關系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