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管理人員只是將績效評估視為一個不可或缺的麻煩——薪酬管理的負擔時,績效管理就會變得愈發形式化。
當市場部經理林茹傲慢地回答說“我一直都給部門的員工做了績效考核,但壓在文件夾里沒有交給人力資源部,是因為交不交,沒什么差別”時,人力資源部經理孫艷感到無比的尷尬。
“公司的各部門經理大多數對績效考核沒什么熱情,這次與市場部經理的沖突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個案。”孫艷對此感到束手無策,“績效管理該怎么進行呢?是不是設定了考核目標、并據此對員工進行評估,就算是完成了績效管理呢?但我們的大多數管理人,至今仍然停留在這個層面。”
三分鐘熱度的績效考核
就在一年前,林茹對績效考核還是非常支持,甚至是充滿熱情的。孫艷說,為了更好地實施績效管理,林茹特地和她單獨溝通過幾次,就目標分解、KPI的設定、績效跟進、績效面談等關鍵問題頻繁求助于她。
實施半年后,林茹特意找到孫艷,告訴她說,績效管理的實施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她認為最重要的是,部門員工都比較尊重她了,因為她握有對員工績效的‘審判權’。”孫艷說。
考核實施2個季度后,孫艷開始發現,績效考核結果的回收不再像以前那么順利了。一些管理人員甚至需要人力資源部的提醒,才想起還沒有做績效評估。
孫艷私下調查發現,僅僅一年時間不到,中層管理人員好象都對績效考核失去了新鮮感似的,只是機械式地根據公司的目標設定部門的考核目標、幫助員工設定各自的KPI,到了考核時間,就打印出考核表格與員工各自打分、簽字,然后把考核結果報給人力資源部存檔。所謂的績效溝通,已經給省略了。
績效考核成管理負擔
孫艷與高層討論后,決定將考核結果與薪酬激勵機制掛鉤。在這一決策公布后,用孫艷的話說,是“全民重視”績效考核。員工也變得非常主動,特別是對績效目標的設定非常重視,會與部門經理博奕,努力解釋各種各樣的困難,試圖讓部門經理減輕自己的工作任務。而部門經理也學會了責任分擔,把部門的目標分解做得更為仔細,盡可能把責任分配到下屬員工身上。
這種讓孫艷激動的情形僅僅維持了不到2個季度,又發生了改變。林茹向孫艷抱怨說,她已經成了績效考核的“奴隸”,每個月花在績效考核方面的時間太多了,根本無法專注于自己的職責工作。
由于考核結果是與部門的業務目標掛鉤的,中層管理人員高度關注業務指標,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如何保證業績指標的全盤分解。林茹所在市場部,就規定文案人員每月必須完成的稿件數字、媒介人員必須完成的每月的發稿數量、市場開拓人員必須達成多少家意向性合作伙伴……市場部有13名員工,如此分解下來,并說服下屬員工都接受這些指標,工作量可想而知。
但更重要的是,指標分解后,管理人員只看完成結果,并不重視過程管理,績效管理和日常管理就人為地割裂開來。而真正到績效評估時,林茹卻不得不考慮“平衡”的問題。“平時的信息與數據都是由部門經理負責收集的,績效溝通就名不了成為員工與部門經理之間的結果博奕戰。”林茹對此頗有怨言,她認為,做這樣的績效考核,純粹是給她增加管理負擔。
“他們把績效考核當成了一個與員工薪酬掛鉤的管理任務,績效管理淪為下指標、考核和發獎金的代名詞。”孫艷對此感到束手無策。
績效考核形式化
在中層管理人員的一片怨言下,總經理決定取消考核結果與薪酬激勵機制掛鉤的制度。孫艷對此非常茫然,“我知道,這次的改變必然會沖擊績效管理的效果,而且很難再扭回來了。”
孫艷的擔心很快就變成為現實。不到二個月,績效考核又回到“設定目標——填寫表格——簽字——交表”的形式。“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個月,我找林茹要市場部的考核結果時,她上午交代部門員工完成,下午就全部評完把結果給我了。”
慢慢地,公司內部開始有員工在討論:績效考核啥用都沒有,就HR積極地在做,這樣一個給中層管理人員和員工都帶來額外工作負擔的事情,是否還在存續的必要?孫艷為自己的工作感到不值。“但我卻不知道如何挽救已經瀕臨即將真正成為工作負擔的績效管理。”
讓中層管理人員支持績效評估四步驟
分享績效管理的責任。本案例中推行的績效考核,最大的失誤在于,沒有對中層管理人員在內的崗位工作責任有一個準確的界定,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肩負的績效考核的責任是什么?是管理員工的薪酬還是要為員工的成長與發展負責?只有告訴他們自己所做的績效考核對員工、對自己所負有的責任與影響時,管理人員及員工才會對績效考核報為熱情,并對自己的貢獻水平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通過分享績效管理責任,員工個人可以管理自己的工作,如設定目標、跟進工作結果、確定改善機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技能哪里存在問題?而部門經理則在績效期望的基礎上提出目標,并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協助。
這樣,員工個人會對管理自己的績效更為負責,這減輕了管理人員的麻煩,特別是對管理人員的時間影響,使他們能夠擠出更多的時間做教練。從而在時間、工作內容上避免績效考核成為管理人員的管理負擔。
確保收集到準確、中肯的數據。在績效目標設定后,需要建立一個內部和外部結合的跟進系統。部門和員工個人應確定合適的跟進方法,并共同承擔收集真實的績效信息的責任。本案例中,由于部門經理單獨承擔了收集信息與數據的責任,一方面加重了部門經理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無法確保信息地真實性。導致在評估過程中,加大了部門經理與員工的博奕過程。
鼓勵頻繁的績效溝通。績效管理的真正內涵不僅在于目標設定與考核,更在于過程管理與溝通反饋。員工依賴于管理人員幫助他們成功,這意味著需要部門經理了解員工的現實工作狀態與情境,指出低效的行為,并指導他們采取哪些方法提升效率。
本案例中,林茹對績效考核的理解首先是有權決定員工干得好壞的結果,其次是一種負擔,最后變成為可有可無的管理工具。正是由于缺乏高質量的績效溝通,員工在整個考核過程都處于被動地位,沒有得到提升與發展。這樣的績效考核是很難得到部門經理與員工的支持。
對管理人員實施績效責任的培訓。把績效管理放在第一位的原因:鼓勵人們改善。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員工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但當管理人員只是將績效評估視為一個不可或缺的麻煩--薪酬管理的負擔時,績效管理就會變得愈發形式化。部門經理必須清楚:績效管理不只是看結果,還要注重在評估過程中和員工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本案例中,由于HR經理一直沒有幫助部門理解績效管理責任分享的概念,以及部門經理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部門經理對執行與支持績效考核過程并不負責任,缺乏管理績效的意識。HR只重視對部門經理對績效考核操作的培訓,卻沒有培訓管理人員的績效分享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