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口頭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中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采用口頭形式締約,但與書面合同相比,口頭形式的合同由于缺乏書面依據,一旦發生糾紛,當事人就合同關系的存在和內容等舉證較為困難。
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宜通過證人證言、締約相關事實等對口頭協議的效力進行審查。
案例
原告:某船廠
被告:某海運公司
2009年9月16日,原被告簽訂《“A”船舶改裝合同書》,約定由原告為被告所有的“A”輪進行改裝,改裝費用由原告先行墊付。在改裝過程中,原告發現船舶腐蝕嚴重,無法繼續作業,2010年2月6日,雙方協議解除改裝合同。
在中間人徐某的提議下,原告與被告,以及案外人孫某達成口頭協議,約定:1.解除雙方之前簽訂的改裝合同;2.被告補償原告人民幣1萬元。隨后,孫某根據雙方的口頭約定起草一份協議,其中第2條為:“乙方(被告)給甲方(原告)1萬元的損失費,其他無任何費用。”協議起草后,被告、孫某,以及作為證明人的徐某先行在協議上簽字。當輪到原告簽字時,原告在未征得被告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在“壹萬元”中添加了“拾”字,變為“壹拾萬元”。當被告拿到原告簽署完的協議后不久,發現協議內容被篡改,隨即向原告提出異議,同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庭審中,案外人徐某、孫某證實了雙方口頭協議的內容。原告表示,雙方于2010年2月6日口頭約定的損失費1萬元屬實,但原告的實際損失遠不止1萬元。
原告訴稱:原被告于2010年2月6日協商簽訂的協議,約定解除改裝合同后被告向原告貼補損失10萬元。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該款項未果,故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因解除船舶改裝合同給原告造成的損失人民幣1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辯稱:原被告于2010年2月6日協商確定的補償金額為1萬元,而非10萬元,10萬元系原告擅自添加,被告對此不予認可,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判決
上海海事法院經審理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合同法》)第10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據此,法院認為,該口頭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而此后的書面協議是雙方對之前口頭協議的確認,書面協議中原告單方修改的內容對雙方不發生法律效力,但未修改部分則真實反映了雙方之前的合意內容,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根據原被告雙方口頭合同約定的實際情況,法院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經濟損失人民幣1萬元。
評析
本案系一起因解除船舶改建合同而引發的糾紛。根據當事人在本案中的訴辯主張,原被告對于解除2009年9月16日訂立的《“A”輪改裝合同》均無異議。本案的爭議焦點在雙方于2010年2月6日達成的口頭協議是否有效?口頭協議的成立與內容如何舉證?該口頭協議是否被變更?
口頭協議的法律效力
中國《民法通則》及《合同法》均允許當事人采用口頭的形式締約,即運用語言對話的方式訂立合同!睹穹ㄍ▌t》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是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可見,口頭協議是合同形式中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實踐中,即時結清的買賣、服務和消費合同多采用口頭形式。有關合同形式問題,中國的立場與國際通行做法基本一致,采取國際上通行的“不要式原則”,即認可法律特別規定以外的情形下口頭協議的有效性。
本案中,原被告在中間人的提議下達成了口頭協議,協議內容為解除船舶改建合同后由被告向原告支付補償款人民幣1萬元。按照口頭協議的內容,案外人孫某協助起草了書面協議。這一事實由中間人和孫某證實,且原告在庭審中對雙方當時達成的協議表示了認可。該事實表明,雙方當事人達成該口頭協議時意思表示真實,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重大誤解等情形。因此,原被告解除船舶改建合同的補償協議采用口頭形式已經成立生效,事后起草的書面協議是對之前口頭協議內容的確認,并非口頭協議的生效要件。據此,該口頭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口頭協議內容的證明責任
證明口頭協議的存在及其內容是探討口頭協議效力的前置性條件。因為一旦出現糾紛并訴諸法院時,合同內容的證明是原被告必須直面的首要問題。而關于證明責任的分配,中國法下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另以法律規定情況下的舉證責任倒置、法院主動查證等原則為補充。相比于書面合同,口頭協議缺乏文字憑證,一旦發生爭議,當事人舉證證明合同關系的存在和內容較為困難。當事人對于一些重要的交易可以采用錄音的方式將雙方的對話內容錄制下來,或者請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作見證等等,故就證據形式看,多采用證人證言、錄音資料等證據形式。因此,在采用口頭形式締約的情況下,并非意味著當事人不能就合同關系的存在和合同的內容問題舉證。需要強調的是,舉證責任只有在當事人雙方對一方所主張的事實存在爭議的情況下才發生,如果雙方均認可口頭協議的存在,也就無需舉證,即舉證義務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自認而豁免。
就本案而言,首先,關于船舶改建合同的解除問題,原被告均無異議,法院對此事實予以確認,無需贅述。其次,關于解除合同的損失費補償金額問題,雙方各執己見。原告主張的損失費金額為人民幣10萬元,按照舉證規則,原告負有舉證責任,但本案中原告對此未能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而被告堅持認為雙方確認的損失費為人民幣1萬元,其提供的證人證言亦能佐證雙方當時對1萬元損失費達成合意,且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事實。此外,在庭審中,原告承認雙方于2010年2月6日曾口頭約定的損失費1萬元,該表述構成原告的自認。綜上,法院認定,雙方在2010年2月6日的口頭協議中約定損失費為人民幣1萬元。
合同變更的有效要件
本案討論的合同變更,僅指合同的內容發生變化,即在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以前,當事人就合同的內容達成修改和補充的協議!逗贤ā返77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在協商變更合同的情形中,變更合同的協議必須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欺詐、脅迫的方式來欺騙或強制他方當事人變更合同。如果變更合同的協議不能成立或不能生效,則當事人仍應按原合同的內容履行。合同變更須依當事人雙方的約定或者依法律的規定并通過法院的判決或仲裁機構的裁決發生。合同變更主要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對已經成立的合同內容,合同一方因故需要修改、補充合同某些條款或解除合同關系時,必須征得對方同意。亦即以雙方達成的新協議變更或解除原來的舊協議。
本案中,原口頭協議已經成立且生效,之后的書面協議是雙方對之前口頭協議的確認。被告出于對原口頭協議協商一致的內容表示接受而在協議上簽字確認,而原告出于修改口頭協議內容的意思表示擅自修改了協議的內容,該行為并未與被告協商,不符合合同需要雙方當事人達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要求,故而不符合合同變更的有效要件。綜上,經修改的協議內容對被告不具有拘束力,原告單方改變協議內容的行為并不影響雙方合意達成的口頭協議的效力,故而法院最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人民幣1萬元的損失補償。
從本案中可以看出,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并且能夠證明口頭合同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那么口頭協議同樣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口頭協議比起書面合同簡便高效,更加符合效率原則。但其缺點是內容不易確定,舉證難度大,效力較低,有相當程度的道德風險。這種合同完全基于當事人雙方的信賴關系,如果協議雙方當事人都信守承諾,那么合同就可以順利履行,如果有一方否認合同內容、反悔或不遵守約定,那么就可能造成合同的履行不能,而且另一方很難舉證。要避免這一風險,一是要慎重選擇合同相對人,并著重考察其誠實信用狀況;二是對涉及重大利益的合同,宜采用書面形式簽約,即以犧牲訂立口頭合同的高效率以規避潛在的商業風險和道德風險。
有法律效應的合同具有哪些特點?一起來看看。
一、有法律效力(有效)的合同
(一)確認合同法律效力的重要性
確定判斷合同法律效力的標準是合同法的核心問題,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才需要國家強制力保證履行。合同訂立程序從形式上給予當事人平等協商訂立合同的機會,但并不能從實質上保證合同能夠反映當事人的真實意愿。例如,包含格式條款的合同,盡管也通過要約與承諾程序訂立,但一方當事人實際上喪失參與合同談判的可能性,合同中的不公平條款并不反映其真實意愿,履行合同反而會損害其合法權益。此外,當事人惡意串通簽訂的損人利己合同,雖然經過要約與承諾程序,也反映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愿,但履行合同會損害國家公共利益與第三人利益。因此,合同法需要規定判斷合同法律效力的標準,從實質上確定哪些合同受法律保護,必須履行,哪些合同無須履行,不同情況下合同當事人應承擔什么權利和義務,以保證履行的合同能夠實現當事人和國家預期的經濟目標,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合同的法律效力有三種狀況: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法律效力不穩定的合同(可撤銷或變更的合同)、無法律效力的合同。
(二)合同有效的基本要件
1、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有合法資格
自然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其中,個體工商戶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并在核準登記的業務范圍內訂立合同。
法人應當具備國家法律規定的法人條件,并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其中企業法人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并在核準登記的業務范圍內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單位的合法代表人,全權代表法人對外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簽訂合同時,應當出示身份證明以及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項目證明。
其他組織(非法人組織,包括法人的分支機構、個人獨資企業及合伙企業等),也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其他主管機關核準登記,取得合法資格。這些組織的負責人依法代表本單位對外簽訂合同。
代理人代訂合同,必須事先取得委托人的授權委托書,并在授權范圍內以委托人的名義簽訂,才對委托人直接產生權利和義務。
理論上,認定代理人有無簽訂合同代理資格的惟一依據是授權委托書(委托證明),但實踐中注重足以證明其代理資格的書面憑證,如介紹信、蓋有合同專用章或公章的空白合同等。不過,介紹信的基本功能是證明一種關系,起一定的介紹和證明作用,是人們交往的媒介,并不完全具備代理證書的性質、特點和內容,容易為他人利用進行經濟詐騙活動。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沒有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
意思表示是當事人將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愿表現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應當是當事人自主、自由、自愿地表達的真實意志。只有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對合同的內容表達了其真實的意思,合同才受法律保護。因此,通過欺詐、脅迫等手段迫使對方當事人進行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訂立的合同,或者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利用合同規避法律和行政法規的適用,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均無法律效力。
3、合同的內容、形式和訂立程序不違法(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從事的活動),法律、法規規定必須采用特定形式或必須經過公證、鑒證或批準、登記后才能生效的合同,必須符合特定的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才能生效。
(三)有效合同的法律效力
1.有效合同是符合上述全部有效要件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
有效合同的法律約束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雙方當事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2)雙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3)合同受國家強制力保障。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2、合同成立與合同有效的關系
合同成立與合同有效是不同的概念。合同成立后才涉及合同有無法律效力,從何時發生法律效力的問題。簽訂合同時,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但已成立的合同如果缺乏合同有效的要件,則合同雖然成立,也屬于無效合同。所以,合同成立是合同有效的基礎,已訂立的合同必須符合合同的有效要件,才有法律效力。通常聽說的依法成立的合同,是指完全符合合同有效要件的合同。
3、合同生效的時間
合同有效,是對合同性質的判斷,表明合同是否有必要履行。但有效合同從什么時候開始發生法律效力,則必須通過合同生效時間予以確認。合同生效時間有以下幾種情況:(1)合同成立時即發生法律效力,如一般的合同簽字蓋章后即成立生效;(2)合同中有特別約定,如約定條件、期限、交付定金等,則條件成就或者期限到來,或交付定金時,合同生效;(3)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要經過鑒證、公證、登記或批準后才能生效的合同,經上述程序后,合同生效。
4、合同效力終止的時間
合同效力終止,有以下幾種情況:(1)合同全部履行;(2)合同依法解除;(3)當事人雙方通過協商達成變更合同有效期或終止合同的協議。
(四)附條件的合同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附條件的合同,指該合同法律效力的發生或終止取決于特定的條件成就或不成就(約定的事實發生與不發生)。作為對合同法律效力有限制作用的條件,是未來客觀上不確定的事實,包括事件和行為兩種情況。條件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在簽訂合同時,該事實沒有發生。過去和現在已經發生的事實不能作為條件。(2)該事實將來有可能發生。(3)事實是否發生,當事人無法預知。(4)條件是當事人選定的,而不是法律規定的。(5)條件的內容不得違法。
條件的作用是限制合同效力的發生或存續。因此,條件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生效條件,其作用是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發生,即條件成就時,合同生效;條件不成就時,合同無效。如甲、乙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一年內,甲如果出國,則房屋租賃合同生效。一年之內,甲出國,條件成就,合同生效;如果甲沒有出國,條件不成就,合同無效。附生效條件的合同雖然已經成立,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已經明確,但合同沒有生效,待條件成就時,合同才發生法律效力。二是解除條件,其作用是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存續,即條件成就時,合同失效;條件不成就時,合同繼續有效。如甲、乙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已經生效,同時約定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五年之后,甲如果回國,則房屋租賃合同失效。五年之后,甲回國,條件成就,合同失效;如果甲沒有回國,條件不成就,合同繼續有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已經生效,當事人也已經享受權利、履行義務,但條件成就時,合同失去法律效力。
當事人不得為了自己的利益惡意地促成或阻礙條件的成就。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五)附期限的合同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附期限的合同,指該合同法律效力的發生或終止取決于一定期限的到來。作為對合同法律效力有限制作用的期限,是未來確定發生的事實。期限指明特定時期的,稱為期日;指明特定時間經過的,稱為期間。
期限與條件一樣,都是限制合同效力的發生或存續。因此,期限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生效期限,其作用是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發生,即期限到來時,合同生效;期限未到來時,合同無效。如甲、乙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一年后生效。一年之后期限到來時,合同生效;期限未到來之前,合同無效。二是終止期限,其作用是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存續,即期限到來時,合同失效;期限未到來時,合同繼續有效。
期限和條件雖然都對合同的法律效力有限制作用,但期限的到來是可以確定的,而條件是否成就,當事人是無法確定的。
(六)特殊情況下生效的合同
1、經被代理人事后追認生效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經被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表見代理合同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3、越權訂立的合同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4、無合同標的物處分權的人訂立的合同
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的,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口頭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相關文章:
2017最新婚內協議是否具備法律效力08-29
口頭承諾年底紅包是否有效07-12
電子版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05-23
你是否有團隊技巧?07-05
你是否有創業的優勢10-17
測試你是否有創意04-03
HRM是否有技術含量?04-29
測試你是否有創業想法09-08
測試:你是否有冒險精神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