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方面的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淺談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實踐應用
勞動關系是在雇傭關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勞動法律規范的調整對象主要是勞動關系。然而在司法實踐領域,對雇傭關系的使用已是非常普遍,將勞動關系和雇傭關系互用,造成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混位現象,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困難。事實上,兩者是既相互聯系又各有特征的不同社會關系。
一、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1、主體方面的不同
雇傭關系中的用工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雇傭關系中主體地位是平等的。常見的雇傭形式有:家庭雇傭保姆、雇請鐘點工、雇請司機開車、聘用離退休人員等。勞動關系中的用工主體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同時包括與勞動者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勞動關系主體雙方具有行政上的隸屬關系。
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和獎勵懲罰措施可以約束其內部員工,但未經受雇人同意卻不得約束受雇人。受雇人只需要按照雇傭契約完成工作任務,無需接受雇傭人的其他無理指示。雇傭關系強調成果之給付,而勞動關系則強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勞動過程。
2、權利義務及國家對其的干預程度不同
雇傭關系強調當事人雙方的意思自治,只要當事人雙方的約定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國家就不予干預,其權利義務的調整主要參照《民法通則》等民事法律規范。而對于勞動關系則有大量的勞動法規予以規制,比如勞動法對工作時間、最低工資、休息制度、工傷保險等等。
3、處理機制不同
按照現行的勞動法律規范,發生勞動爭議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如果不服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訴。而雇傭關系中發生糾紛,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不需要經過仲裁程序。
二、先看三個現實審判中遇到的案例。
案例一:張磊以每夜60元的價格雇傭李四為其開出租車,雙方合作多年。某日,李四腳部受傷,未告知張磊,仍繼續駕車營業,后因剎車不及時發生交通事故。李四本人受傷且車輛損壞嚴重。問該案例中當事人之間是什么關系?又應承擔何種責任呢?法院判決張磊和李四之間是典型的雇傭關系。張磊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由于李四腳部受傷,對駕駛車輛有所影響,應認定其對事故的發生存在過失,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案例二:孫強想改造住房,請許長國粉刷外墻,雙方合同定價為38元每平方米。后許長國發現工程量較大,就請曾長期合作建房的劉炎來幫忙。工錢為70元每天,但未簽訂合同。后劉炎因腳手架斷裂從腳手架上摔下,嚴重受傷。問該案例中當事人之間是什么關系?又應承擔何種責任呢?法院判決孫強與許長國之間是承攬關系,許長國與劉炎之間是雇傭關系。由許長國承擔賠償責任,孫強不承擔責任。
案例三:20xx年1月,某鄉一中聘用張某,負責學校的安全保衛,報酬每月270元。學校一直未與張某簽訂勞動合同。20xx年2月5日,學校認為鄉一中不再需要看管,遂通知張某停止上班。后張某申請勞動仲裁,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定不予受理。
20xx年4月張某向縣法院起訴,要求確認雙方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5日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學校應支付違規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款3500元,20xx年1月份工資差額230元及20xx年2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8030元,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2月5日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9374元。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勞動政策規定,20xx年1月1日前,事業單位應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才能招用工勤人員并與被招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20xx年1月1日至年底,學校未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且未與張某簽訂勞動合同,雙方之間未依法建立勞動關系,而成立雇傭關系。20xx年1月1日后,雙方之間的關系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法院判決:一、雙方于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2月5日存在勞動關系。二、學校向張某支付違規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3000元。三、學校向張某支付工資差額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共計8260元。四、學校向張某支付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2月5日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工資差額3374元。五、駁回張某其它訴訟請求。張某不服該判決,上訴至中級法院。上訴請求:依法改判雙方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存在勞動關系,學校應支付20xx年度違規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款1000元,學校應支付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2月5日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剩余部分6000元。上訴理由:一審認定雙方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底成立雇傭關系錯誤。張某在學校連續工作3年多工作場所、工作性質沒有任何變化,雙方的關系只能是一種,一審在一個案件中認定第一年與后兩年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法律關系是不妥當的。《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xx年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三、(五)“關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認定問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的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無論與其聘用的勞動者是否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都視為建立勞動關系,《20xx年全省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關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招聘的勞動者未簽訂勞動合同視為雇傭關系的意見不再適用。”從該會議紀要看出20xx年未簽訂勞動合同視為雇傭關系的意見與有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相沖突,不利于保護勞動者,與勞動法關于傾斜保護勞動者權益的立法指導思想相違背,《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xx年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明確規定視為雇傭關系的意見不再適用,規定為事業單位無論與其聘用的勞動者是否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都視為建立勞動關系。本案爭議發生在20xx年,應適用現行有效的法律規定,充分體現勞動法關于傾斜保護勞動者權益的立法指導思想,維護好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案中的學校是公辦事業單位,滿足了成立勞動關系主體實質條件。從張某與學校之間是否具備勞動關系所要求的隸屬關系方面分析 :勞動關系建立后,張某就是學校的職工,處于提供勞動力的被領導地位,學校則成為勞動力使用者,處于管理張某的領導地位,張某遵守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張某在學校連續工作了3年多,用人關系比較固定,雙方應是隸屬關系。本案中張某與學校之間符合勞動關系的特征,應適用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眲趧硬俊蛾P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該意見)第2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該意見第3條規定: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適用勞動法。該意見第1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行政部門應予以糾正。用人單位因此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按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規定進行賠償!备鶕豆kU條例》第2條和第63條的規定,非法用工單位和勞動者發生的勞動關系也按照勞動關系處理。因此,如果用工主體僅因為違反法律規定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未簽勞動合同,但已經具備了“用人單位”的其他形式要件,也可以將其認定為勞動中的“用人單位”,只是該“用人單位”自身的違法問題,應當由有關部門予以糾正。本案原校長所作證明也證實了張某作校警也是經校委會商定并報請鄉政府批準的?h教育委員會向張某頒發的“先進工作者”榮譽證書也證實了張某的主張是正確的。因此一審認為20xx年成立雇傭關系是錯誤的。《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至20xx年1月1日,張某在學校工作已滿一年,應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彪p方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20xx年1月1日學校應支付雙倍工資。
從以上法律規定看出,張某與學校之間是勞動關系。在開庭前代理人咨詢了幾位老律師,開庭后根據庭審情況和參考法官意見:20xx年前山東省內勞動者只要與事業單位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就認為是雇傭關系,其它省份雖然有很多判決認為是勞動關系,但我們國家不是案例法國家,不予考慮。雙方應簽訂但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不支付雙倍工資。一審判決學校賠償張某總額為14000元,代理人判斷二審法院可能維持原判。如判決后,還面臨執行難的問題。二審后對方也有調解的意愿,代理人認為調解結案更有利于當事人,將本案情況向當事人匯報后,決定調解。依據委托人的意思,提出調解意見。代理人積極與對方代理人、法官溝通,爭取賠償數額高一些。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最終達成了一致的調解意見:學校向張某賠償總計16000元,法院制作調解書。張某當日拿到賠償款16000元,矛盾得到最終的解決,當事人滿意,很好地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實踐應用
通過以上案例看出,跨越20xx年1月1日在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中工作但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在20xx年1月1日前山東省內法院是按雇傭關系處理的,其它省份則不同,在辦理這樣的案件中,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法律與國情相結合,判決與和解相結合,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通過從事具體的律師實務,對法律的理解不斷加深,也越來越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學習業務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還要不斷學習老律師的辦案經驗與辦案技巧,豐富的實踐經驗有時會比精專的法律知識重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法律實務是非常重要的。
當代中國行政法學的功能缺陷與法學方法論上的救治論文(通用6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當代中國行政法學的功能缺陷與法學方法論上的救治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當代中國行政法學的功能缺陷與法學方法論上的救治論文 篇1
摘要:一個成熟的行政法學學科應該具有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成熟而穩定的方法論等。中國行政法學無疑是存在著功能性的缺陷,這些功能缺陷與行政法學方法論所存在的缺陷有關。因此,革新行政法學的方法論就成為中國行政法學未來發展的路徑和突破口,方法論的多元
關鍵詞:行政法學論文
一個成熟的行政法學學科應該具有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成熟而穩定的方法論等。中國行政法學無疑是存在著功能性的缺陷,這些功能缺陷與行政法學方法論所存在的缺陷有關。因此,革新行政法學的方法論就成為中國行政法學未來發展的路徑和突破口,方法論的多元主義是行政法學的最佳選擇。
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國內法制變革的不時深化,中國行政法開端走向成熟,其研討也開端向著縱向方面開展。建國初期,社會經濟體制不斷在探索中行進,經過不時總結歷次經歷經驗,提出一切從實踐動身,理論是檢驗謬誤的獨一規范,自此中國開端建立民主、法制以及自在和保證人權的社會主義國度,各項管理活動正朝著制度化、法律化以及標準化方向邁進,中國行政法學研討也開端了新的篇章。
行政法學畢業論文題目參考
大學生活在不經意間即將結束,我們都知道畢業前要通過最后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比較正規的檢驗大學學習成果的形式,我們該怎么去寫畢業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政法學畢業論文題目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政法學畢業論文題目
1、論我國的行政法治建設
2、行政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試論我國行政法的特點
4、行政法的建設和社會主義法治的關系
5、試論“依法行政”原則
6、論我國行政立法的特點
7、自由裁量權中的行為
8、自由裁量的行政行為中的顯失公平問題
9、試論我國的行政立法體制
10、論經濟轉型期的.我國行政法治建設
11、論行政立法的程序及其技術
12、行政越權與濫用行政職權
13、論行政合同的特點
14、如何加強我國的行政監督
15、行政違法的特點及其責任
16、行政侵權及其賠償責任
17、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
18、論我國行政復議的特點
19、論我國行政賠償的特點
20、論我國行政處罰法的基本原則
21、行政處罰中的聽證程序
22、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行政法制建設
23、行政監督與反斗爭
24、精簡機構與我國機構編制法
25、行政立法與違憲審查
26、我國的行政許可制度
27、行政審批與行政備案制度
28、論我國的勞教制度畢業論文
29、論行政罰款適用范圍
30、論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拓展:論文種類
行政法理論的三種學說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吹秸撐牡纳碛鞍,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行政法理論的三種學說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行政法最主要、最基本的調整對象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社會關系。但如何調整這種關系,如何在行政法的秩序框架內規定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關系,長期存在爭議。本文根據近百年來,行政法的演革和不同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將行政法的理論歸納為三種不同的學說,即:管理論說、控權論說和平衡論說,并對這三種學說作了簡要評述。
關鍵詞:
行政法;管理論說;控權論說;平衡論說
行政法最主要、最基本的調整對象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亦即行政機關與行政管理相對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是行政法得以存在的基本關系。但是,行政法應如何調整此種關系,如何在行政法的秩序框架內規定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是行政法誕生至今的百年發展演變中,始終存有爭議的命題。世界各國的行政法學者,依據本國法治的演革,結合本國國情,在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理論爭論和觀念碰撞中,根據各自的學術視野概括了三種有代表性的學說。即:管理論說、控權論說和平衡論說。
一、管理論說管理論說的代表是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實行計劃經濟時期的我國。管理論說認為國家行政機關是管理主體,行政管理相對人是行政機關的管理對象,是客體,不能成為與其平等的行政法主體。該說強調國家行政的管理與被管理、命令與服從、指揮和執行。第一,管理論說不從理論上將國家行政管理與行政法作嚴格界分。前蘇聯《蘇維埃行政法》將國家行政管理的概念定義為:蘇維埃國家管理是蘇維埃國家機關依據法律和為了執行法律而進行的執行和指揮活動,是經常地、實際地履行國家職能的活動。第二,突出行政法在保障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弱化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前蘇聯行政法理論一般認為:行政法作為一種概念范疇,就是管理法,更確切地說,就是國家管理法。管理主體對管理對象的這種影響(是指影響人們行為的社會管理的一種形式)是借助于行政法規范來實現的。保加利亞行政法學者斯泰諾夫認為:行政法學像任何其他法律學一樣,不能是不問政治的,它是為我國統治階級和勞動農民結成統一聯盟的工人階級服務的。作為基礎的上層建筑,行政法本身又對基礎產生影響,加速我們的發展速度,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迅速發展,保證國家的安全和獨立。行政法調整方法是以多數人意志不平等為前提,一方當事人以自己的意志加于另一方當事人,使另一方的意志服從自己的意志。在國家管理機關和管理對象(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之間,國家管理機關和公民之間、上級管理機關和下級管理機關之間的相互關系上均屬這種情況。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一方當事人常被賦予國家政權權限:它可以作出管理決定,可以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行動實行國家監督,在法律規定的場合,可以對另一方適用強制措施。上世紀年代我國行政法理論認為:行政法也不例外,也是統治階級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它是統治階級管理國家和鞏固階級專政服務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三,行政法關注的重點是行政組織法和行政作用法。在蘇聯,行政法是指調整國家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其主要內容包括行政機關的結構和職權、行政管理活動的形式和方法、公職人員以及與行政管理機關發生了關系的公民和社會組織的權利和義務等。行政法使國家法規范中所確定的原則能具體適用于國家行政管理領域中的各種關系。在前蘇聯的行政法論著中還進一步認為:行政法規定編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分配物資、制定價格、運用科學技術進步的程序;規定國家企事業單位、組織的建立、變更和撤銷以及確定和改變它們從屬關系的程序等。
關于行政法學的體系化構建及其均衡探討的論文
許多法學家把體系化作為法學科理性和科學的象征,同時還認為只有體系化才能夠更好地維護秩序的安定和正義。但是這樣的努力卻不被一些英美學者所認同,他們認為這樣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生活秩序都按照統一的原則進行支配和管理,這也就是認同邏輯和修辭凌駕于生活之上的觀點。體系化能夠提升學科的穩定性和規范效能,同時還能夠使學科對于生動的社會現實保持一定的開放性。總之,它是法學家對于法學科的形式理性的追求,很好的體現了他們對于構建體系化和法學系統所付出的努力。
一、價值和邏輯:體系構建要素與系統理論
1.概念法學的體系邏輯性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經濟法》課程中應用的具體“假論文”背后有什么真問題(共3篇)淺論學習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淺談和諧文化理論形成的歷史脈絡探析經濟學信息范式理論的基本假設與辨析怎樣寫研究性論文撰寫方法(共3篇)運用政治理論指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關于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的意義試析受教育權理論發展綜述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模式改革中,法體系的構建是根據其形式邏輯的規則,按照抽象的概念體系作為基礎構建的,是一種包含了邏輯和公理的系統。對于抽象概念,有的法學家認為可以通過在事實構成中分離出一些要素,把這些要素一般化,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一定的類別概念,從而通過進行要素的增減來實現。受到抽象程度的差異化影響,這些概念在體系中有著不一樣的位階。一般來說,抽象程度比較高的,則位階越高,通過層層疊加,構成了一個金字塔。塔尖是最具有抽象性概念的,成為了基礎的規范。在這種抽象化作業的幫助下,概念法學構筑起了一條看起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和井然有序的體系。這一體系有效的應用了抽象概念,對于各種規范的內容進行了整合。同時在形式邏輯的幫助下,很好地保證了體系的和諧一致互無矛盾。
中國行政法學的體系化困境及突破方向論文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經濟法》課程中應用的具體“假論文”背后有什么真問題(共3篇)淺論學習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淺談和諧文化理論形成的歷史脈絡探析經濟學信息范式理論的基本假設與辨析怎樣寫研究性論文撰寫方法(共3篇)運用政治理論指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關于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的意義試析受教育權理論發展綜述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體系的構建在以下幾方面存在著困難,所以說,如何找出這幾個困境的突破點,完善我國行政法學體系,以至推動本國行政法學體系的整體發展是我們當下要解決的難題。下面本文作者針對當下行政法學的三個困境進行了具體分析:
一、統領性的抽象概念的缺失
行政法學從具體行政行為上來劃分,可以分為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兩種,兩者相輔相成,但是在我國的行政學系統中卻表現出不同等的發展現狀。
1.具體行政行為
我國的行政法學體系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始,與德國的行政法學結構相似,是統合行政行為的一種規范,并且具有自身的邏輯學術思維方式。其中的具體行政行為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從我國的具體情況來看,具體行政行為仍屬于半抽象式的法學理念。
從《行政訴訟法》及其相關法律條文中可以看出,具體行政行為是作為一種法學概念而出現的,其實質既是一種具有具體對象的法律實體,同時也是具有確定法律概念的,而絕非是一種半抽象的法律概念,但是從我國的現狀來看,具體行政行為并沒有確定的法律概念及確切實體,甚至在部分法律條文的表述中只是作為一種基本的概念解釋,這就使其在當先更多的只是作為一種法學概念被熟知,這種現狀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我國行政法學理論體系的完善的,就具體行為目前的地位來看,根本不足以支撐起相關的邏輯體系,從而也就無法達到完整行政理論體系中行政行為應該具備的功能。
《行政法學》設計與教學模式論文
文章針對當前《行政法學》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提出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一體化教學、行動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增強《行政法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行政法學》現有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剖析
1.《行政法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理論性強,概念繁多
《行政法學》概念多,知識點繁雜,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領域,每一種行為,都需要行政法調整,都會受到行政法的管理。一個領域中會涉及許多行政事項,每一個行政事項又包含一系列行政行為,而每一種行政行為又會涉及到概念、特征、性質、效力、實施條件、基本程序、基本種類、法律形式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
(2)教師講授過程費勁,課堂效果一般
在講授本門課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搜集素材、典型案例、事例,每堂課都要講授概念、原理,分析法律特征和實施條件、實施程序,要生動形象地講清楚一個問題很困難,這個問題講完又進入下一個問題,經常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毫無反應。
(3)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大
在行政法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大。許多學生不做課堂筆記,課前很少預習,課堂參與較少,互動較少,不積極思考,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主動,時間一長,對這門課程就有了抵觸情緒、畏難情緒。
(4)知識掌握較差,學生過關率低
淺析比較行政法學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論文
“比較行政法像積累各種行政法方案的倉庫,核心任務是發展具體的需要和法律問題,對比不同領域、法律制度、行政文化和行政傳統的個性和共性,學習其他行政法文化,吸收和借鑒經過檢驗的具有普遍性的制度和法律思想,完善自己的行政法!敝肮P者有文章《淺析比較行政法學研究方法的貢獻》中著重闡述了四個方面的貢獻,此篇文章可以看做是上篇文章之續篇,集中闡述比較行政法學研究方法的些許局限性問題。
筆者以為比較行政法學研究方法有四個方面的貢獻,分別為為學術界提供了大量的翻譯著作和論文,為我國行政立法中借鑒吸收先進制度提供來源,為法學學科的基本范疇確定功不可沒,為法學研究范式的轉換提供方向。在研究比較行政法學研究方法貢獻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一些局限性的問題,下面一一闡述。
首先是比較行政法學研究中可資比較的材料存在局限。比較行政法學的深入發展有賴于外國行政法學原始文獻的全面的收集和準確翻譯,開展比較行政法研究應該從規范比較、制度比較、理論比較、思想比較和運行環境比較等不同層次逐步展開。雖然外國行政法的翻譯性著作和論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究其所提供的比較素材而言,總體上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局限性的。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比較傾向于教科書式的介紹而對專題式的研究比較少量;比較傾向于成文規范的翻譯而對司法判決書的翻譯很少;比較傾向于制度的靜態描述而對制度運行環境的動態描述比較少量;比較傾向于最新立法成果的翻譯而忽視學說歷史、制度歷史的系統梳理。大家不難發現,從教科書式的翻譯、成文規范的翻譯到制度的靜態描述,都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事情,對應的專題式研究、制度運行環境的動態掌控和學術史制度史,這是非常難且耗時的工作。在外國行政法所提供的素材極為有限的背景之下,有價值的比較行政法學研究就難以有厚重的土壤,這正是我們繼續挖掘比較行政法學研究方法的有所作為的領域。
《行政法學》課程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改革探析的論文
文章針對當前《行政法學》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提出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一體化教學、行動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增強《行政法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行政法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理論性強,概念繁多。《行政法學》概念多,知識點繁雜,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領域,每一種行為,都需要行政法調整,都會受到行政法的管理。一個領域中會涉及許多行政事項,每一個行政事項又包含一系列行政行為,而每一種行政行為又會涉及到概念、特征、性質、效力、實施條件、基本程序、基本種類、法律形式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
(2)教師講授過程費勁,課堂效果一般。在講授本門課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搜集素材、典型案例、事例,每堂課都要講授概念、原理,分析法律特征和實施條件、實施程序,要生動形象地講清楚一個問題很困難,這個問題講完又進入下一個問題,經常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毫無反應。
(3)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大。在行政法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興趣不大。許多學生不做課堂筆記,課前很少預習,課堂參與較少,互動較少,不積極思考,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主動,時間一長,對這門課程就有了抵觸情緒、畏難情緒。
(4)知識掌握較差,學生過關率低!缎姓▽W》課程可以說“難講、難學、難考”。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靠,運用行政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實際執法動手能力不強?荚囍杏性S多人掛科,需要補考或重修。
2018行政法學優秀論文
摘要:行政法學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羅豪才,姜明安,湛中樂,陳端洪行政法學在我國是一門相當年輕但發展較快的法律學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后至七十年代末,幾乎沒有出版過一本行政法學的教科書或專門著作。
一、中國行政法學研究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法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雖然國內行政法學研究有了很多的進步,同時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態勢,但行政法學研究的整體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實踐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總結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理論研究輕實務考究,理論與實踐脫節
據調查顯示,當前國內出版、發表的關于中國行政法學方面的書籍、論文,多是純理論性的,雖然這對行政法學理論體系建構、豐富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的內容和規模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對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的實踐化卻沒有太大的益處。在行政訴訟、行政法執行過程中,當前的研究理論實際上根本沒有發揮作用,很多理論的研究成果依然停留在表面形式上。雖然部分行政法學研究成果在推動行政立法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從本質上來講,行政法學研究仍有很多薄弱之處。
(二)行政法制度設計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從實踐來看,行政訴訟法、處罰法、強制法以及國家賠償法等,都是國內行政法律法規的重要內容,但其在法規設計上似乎存在著一些結構上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對行政違法行為的規范方面,國內現行的行政處罰規定多定位在行政處罰設定、實施上,多數法律條文只是對罰款決定、收繳機構進行有效的分離做出了一定的規范和要求,但對具體行政違法行為沒有具體的規范,因此導致無法可依的現狀。2011年6月,行政強制法出臺,并于2012年1月1日開始施行,作為一項新的法律,必然表現出其優勢和先進性,但其在具體法規上依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行政強制主要有兩部分構成,即行政強制策略與行政強制執行。根據現行行政強制法之規定,查封、扣押以及凍結的期限是30天,其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活動效率,雖然出發點比較好,但是卻不符合實際,因為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阻礙因素,尤其是重大行政案件的調查、取證以及送達評審,走完這些程序所用的時間就不止30天。同時,實踐中有很多的行政機關法律并未賦予其行政強制執行權,在需要時還要向上級人民法院進行申請,行政機關在向法院做出執行申請時,須等到行政相對人自接到決定之日起3個月;在行政相對人的非法財產被強制執行前,如果對已查封和凍結的財產予以解除強制措施,則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淺析行政法學情景教學模式論文
摘 要:傳統的行政法教學模式已經顯露出無法回避的弊端,行政法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我國行政法專業的人才輸出。更新教學模式是鍛煉實踐能力重要途徑,對培養合格法律人才、培養法律專業人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適應建設法治社會,培養法律專業人才作為行政法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對情景教學模式的優點進行簡要分析,擬從教學目的、教學方法等方面探討行政法情景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關鍵詞:情景模擬;行政法學;教育實踐
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在目前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中,我們法學專業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法學理論知識和基本的法律規范,但普遍缺乏實踐能力無法把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這是我國法學教育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在行政法教學中充斥著大量需要記憶的法學理論知識和法律規范,但是學生學習、記憶的這些行政法理論知識和法條內容卻不能很好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這種教學方法不符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特點。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中,學校普遍存在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只依靠多媒體、模擬法庭等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能真正達到行政法的教學的目的。
二、革新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步伐的加快,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為實踐目標,行政法學受到國家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行政法學目前普遍地應用于國家立法、司法、執法的方方面面,這就要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創新型人才。通過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的視野不再拘泥于學校,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把目光放到社會的實際工作生活中。鼓勵學生閱讀實際案例,模擬辦案場景,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把課堂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是提高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質量的必經之路,是培養法治人才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法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教學目標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