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學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美術教育學論文1
藝術與藝術教育都是人類社會逐漸進步中發展起來的,是我們人類特有的文化形式。藝術的本質應該是發現美創造美,如果脫離了美就可以說與藝術相背離。美術是通過實踐而產生的視覺藝術創作,在構圖布局、色彩搭配、整體的和諧等多方面,都給人們以精神上的快樂、理智上的滿足和視覺上的舒適。在美術作品的熏染下,人們陶冶了情操,升華了靈魂,感受到了美究竟是什么。一直以來,認識、教育、審美三者在美術的教育活動中是相互影響與作用的。綜合版畫是繪畫的一種,也是多年來版畫新發展出的一個重要的門類。它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后通過綜合版機器印刷出來的圖畫作品。隨著國外藝術思想與觀念、先進的繪制技能技巧、制作工藝的引入,綜合版畫藝術得到了大力發展推進。從平、凸、凹、孔四大印刷方式版種的建立健全到今日各個版種混合并用,從最原始版畫單色的木刻到目前綜合材料的運用,加之版畫本身所具有的試驗性、復數性與交流的便利性,這些都使其被廣大藝術愛好者們所接受。沿海一些城市學校已經把綜合版畫教學納入義務教育階段美術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繪畫和手工實踐的綜合運用,對培養與提升同學們的實踐創新能力相當重要。因為綜合版畫不僅包括繪畫技能技巧上的應用,還需要熟悉各種材料包括雕刻、化學、物理與印刷的材料特性。其制作過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眼、腦、手協調能力。
中國版畫歷史淵源雖已有上千年歷史,但真正意義上的版畫藝術創作卻始于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所倡導的新興木刻。當時受柯勒惠支、麥綏萊勒等世界著名版畫家創作思想與風格的影響。版畫創作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上都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即重在對社會現狀的寫照。在作品中往往表現的是深刻的對社會與人性情感的反思和對廣大勞動者們的無限同情。綜合版畫的創作過程,首當其沖考慮的是作者構思的新異性,然后再進行草圖的創作,與版面的制作,直至最后進行印版完成。版畫的教育功能和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是不盡相同的,如國畫、壁畫與音樂等。制作版畫過程中的每一步驟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有著非常的意義。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教育中開設的綜合版畫課程,比如木材與紙的混合材料版畫,在表現上就有著可變化的布局、創意性造型手段、質感細膩的印痕等藝術特色,和少年兒童們率真活潑的性格相符合?梢哉f,綜合版畫以純樸、童趣、可愛而又富于激情的視覺藝術語言,反映出孩子的內心。版畫教學非常容易喚起學生們繪畫的靈感,發揮他們的個性,讓其大膽構思,能夠培養他們的創造力與動手實踐能力;且版畫課程實踐更能滿足學生們好奇的心理,還能鍛煉他們擅長邊動手邊動腦的能力。十分有利于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升。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美術的版畫教育發展有著不平衡的特點。在新課標的大力倡導下,版畫課已經成為了很多城市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基礎課程。有些發達地區已經開始積極推進版畫教育的發展,還經常組織學生們進行版畫作品的展覽與交流等教學成果匯報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教學碩果。然而,有部分家長對版畫所帶來的諸多好處知之甚少,繁復的制作程序使得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不高、任課者的相關專業知識不夠為部分學校綜合版畫教育的推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限制,最終難以達到課程所預期的效果。
綜合版畫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需要一定的策略。首先,應當因地制宜,注意材料準備的多樣性、靈活性與方便性。準備材料困難是難以推進版畫教學的原因之一。教學中版畫機可以購置小型的,價格低廉又很實用。油墨、木蘑菇、滾筒與手工紙等材料往往比較稀缺,這時就可以采用性能相似的東西予以替代,有些材料實在難以配備齊全,教師可以自制或廠里定制等,總之務必要克服重重困難。例如印畫或修畫時使用的木蘑菇就可以用大金屬勺子予以代替,紙張方面可以用國畫多層夾宣紙或銅版紙代替,印出的作品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在教學中,還必須做到因材施教,突出版畫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教師應重視循序漸進的展開教學活動,力圖讓所教授的內容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求。對低年級學生還要重視教學形式的趣味性和啟發性,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通過課堂活動都得到原有學習層次上的提升;如果教學時“一鍋煮、一刀切”不加以區分對待,極有可能造成低年級學生產生理解障礙,喪失學習興趣。讓各年級學生都能夠認識與讀懂版畫,喜歡去制作版畫或制作自己喜歡的版畫,鼓勵其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用綜合版畫語言加以創造性表現,同時,教師在綜合版畫課堂中重視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啟發性,充分意識到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學習產生的積極影響,這些因素對于綜合版畫的開展與大力推進是十分有益的。有些學生很喜歡看宮崎駿的動畫片,就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心儀的動漫形象以綜合版畫的形式加以表現出來。經過裝裱后還可以舉辦課程作品展覽,讓同學們在欣賞展覽時能進一步認識版畫在審美意義上的獨特體現。筆者通過對綜合版畫的介紹,以及義務教育階段綜合版畫這門課程在開展過程中所面臨現狀的分析和美術基礎教育實踐中策略的應用方面進行了全面研究分析后認:綜合版畫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基礎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整體而言已有了不錯的成果,只要教學方法合理,義務教育階段版畫課程的教學終將在日后結出累累碩果。
當代版畫藝術蓬勃發展,版畫藝術家與藝術教育家們都在為了將版畫藝術基礎化普及化,做著不懈的努力。無論是在作品創作觀念上還是技法的完善上,甚至于是在國內外市場上,以及版畫、藝術、設計與創新型人才的培育上這些教育家們都在全方位地進行著努力,讓師生們邁開雙腿,振奮精神,放開視野,去迎接中國現代藝術事業新的藝術高峰!
美術教育學論文2
摘要:素描基礎課是大學美術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不僅有益于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也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的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教學過程存在問題,不僅影響了素描基礎課的落實效果,更影響了學生繪畫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本文就此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程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大學美術;美術教育;教改模式;素描基礎課
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程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意義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升華學生的美術鑒賞力。然而現階段的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教育普遍存在問題,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教育質量也因此一直未能“盡如人意”。
一、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的模式過于呆板
傳統教育教學理念至今仍然束縛著我國教育者的教學思維,很多教育者習慣于遵循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育工作。正因為此,大學美術素描教育的重點被落在了觀察能力培養、表現物體形象兩方面。雖然此舉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夯實繪畫理論基礎,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的重要技法,但是此種教學手段非常的呆板,教學的內容相對陳舊,所涉及的面也非常的狹窄,因而很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被動的練習很難全面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安排缺乏靈活性
對于美術專業學生而言,在接受大學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方面會根據教學大綱為學生安排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從整體角度看,這種課程安排有著較為清晰的目標,有益于教學工作按部就班落實,然而,這種課程安排也局限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工作,教育者無法根據學生的需要及時調整課程,加之很多課程內容相對較多,然而學校方面安排的課時可能根本無法保證教學所需時間,這就使得美術素描基礎課程的安排嚴重缺乏靈活性,難以幫助學生領悟素描教育的內涵。
(三)個性教育需求被忽略
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對教育的需求也不盡相同,然而傳統教育以模板式教學手段落實教育工作,學生被當作模板雕刻,完全沒有依照自身意愿發展的平臺和途徑,很多大學美術素描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識過深或是過淺,不僅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容易扼殺學生的藝術天分。此外,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與其他課程存在較大的差異,美術教學需要目標,但并不是說完成了某一個目標就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學生的創作需要靈感和激情,而這恰好是現階段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教育所難以提供給學生的。
二、改革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多元化教學模式
素描基礎課程教育一直在發展,然而很多教育者一直沿用著“寫實畫法”的教學模式,因此,教育者應有意識地打破這種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積極地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引入外國藝術學院的相關教育教學模式,并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教學風格。例如,可以將素描基礎課程教育分割成三部分,從明暗素描、結構素描、人體素描三個角度出發,全方位鍛煉學生的繪畫技能,幫助學生感悟不同的繪畫手法,進而形成自身特有的創作風格。
(二)靈活化課程安排
首先,教育者可以積極參與學校方面的課程安排工作,將教學需求與課程安排相結合,盡可能地妥善安排課時。其次,教育者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在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知識掌握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調整教學。例如,可以基于學生的領悟能力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組,對于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重點講授基礎性知識,對于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將教學內容前置,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三)落實個性化教育
個性化教育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指教師教學工作的個性化,另一方面指學生發展的個性化。教師教學工作的個性化要求教育工作者應該有意識地打造具備自身屬性、自身特色的個性化教育教學模式,如以素描工具為載體的素描基礎課教育模板、以風景素描為對象的素描基礎課教育模板。學生發展的個性化要求教育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貫徹落實“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教育理念,不制約學生的發展,而是能夠鼓勵學生在不斷的比較、思考中發揮自身的天賦,逐步形成自身獨特的繪畫創作風格。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程教育與學生的發展關系密切,教育工作者必須對之予以重視,F階段我國的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存在問題,教育者應深入研究自身的教學,積極采取措施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地發展自身的教學,優化素描基礎課程教育質量,為提高美術專業學生的美術技能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虹菲.淺析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的教改新模式[J].美術教育研究,20xx(10):124.
。2]范軍.大學美術在數字媒體時代下的教改思考[J].美與時代(中),20xx(8):83-84.
。3]鐘俊韜.對高校美術基礎教學的分析與思考———以素描教學為例[J].大舞臺,20xx,No.306(11):143-144.
。4]李婧.淺談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教改的新模式[J].通俗歌曲,20xx(8):154.
美術教育學論文3
【摘 要】美術教育的定義是將人類在視覺藝術方面創造的理論,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規律再創造成適合不同對象的教學材料,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公民對美的認識、判斷、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梢娒佬g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公民的素質,也是立足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層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上。
【關鍵詞】美術教育 素質培養 智力發展
一、課題的依據及指導思想
1.《美術教學大綱》明確了美術教學的目的、性質、任務,并要把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質、審美修養和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上。在教學中利用本學科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習基礎知識進行簡單訓練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美術欣賞、藝術原理、美學知識的教學,變單一的知識技能為多元的知識結構,使美術教學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2.美術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有著特殊意義。把藝術教育由專門傳授技法技能轉為培養素質這是美術教學的革新。符合現代教育思想與規律,在基礎教育中,學生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學生的素質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3.結合美術科特點,發揮其特殊優勢,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生的素質如何,與其本身智力有著莫大的關系。智力,包括了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幾方面,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藝術教育對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造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多著名的教育家對美術教育的功能有著共識,他們認為美術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尋找種種機會,用種種方法訓練兒童身心和各種感官,使他們的各種感官及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漸漸地自由生長發育。
二、課題的實驗和策略
1.遵循四大原則,開展教學實驗。美術教學除了遵循教育學提出的教學原則外,根據美術學科特點以及目的任務和教學規律,還提出四項原則:
、賹徝涝瓌t,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區別美與丑的能力,通過參與學習逐步提高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是發展學生智力的基本保證。
、谥庇^性原則,重視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直接觀察對象,認識對象,運用現代先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馬蒂斯曾說過:“創造始于觀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需要一種努力!迸囵B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深入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蹖嵺`性原則,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掌握美術雙基,通過參與實踐,大膽表達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眼的觀察力、腦的思維力、手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眼、腦、手的協調運用。
、軇撛煨栽瓌t,這是研究的重點,創造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核心,藝術教育貴在創造,藝術學科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才能,促進學生其他方面的綜合性的有造才能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注意營造一種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襄括世界。”從形象思維入手激發豐富的聯想,提倡獨創精神,加強創新意識,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并促進抽象思維的發展。突出創造力的培養。
2.大膽改革課程內容,適當增加鄉土教材。開展第二課堂,依“綱”還需靠“本”,我們使用的美術教材,內容較為豐富,體現了美、新、活三大特點,有利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在課程內容安排時,我們作了一些調整,根據本地本校實際,適當增加鄉土教材及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學生對家鄉增進了解,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并使他們學會結合生活,聯系實際,有條件的學校,還增設了陶藝、電腦美術等課程。各校還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學生的藝術素質和美術技能往往是在活動實踐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因此,堅持開展第二課堂、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學生的藝術潛能得到發掘,綜合素質也在活動中不斷提高。
3.實行開放性美術教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革課堂教學,營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諧的教育氛圍,師生平等,尊重個性,有效地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發揮其各自的專長。課堂教學力求“教”與“學”的優化,教學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原動力,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的智力潛能發揮出來。
面對21世紀教育形勢的迅猛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特別是現代化教育手段的發展和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普及,校園網絡化。要使自己不掉隊,與時代同步,就要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育教學水平。前段,我們絕大部分的美術教師已通過了計算機初級考試,促進了大家的計算機學習,今后我們還要學習有關教學軟件的設計制作。根據教學教學的需要,設計制定相應教學課件,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在新的學年,我們在安排教研活動時,就注重開展有關美術CAI課件設計制作的講座學習。同時也要加強美術教育理論素質教育理論的學習,踏踏實實為美術教育發展,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貢獻。
美術教育學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育學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美術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象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而實際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種“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缺乏對欣賞課的正確認識,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后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強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兒童的欣賞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藍藍的天,紅紅的花,綠油油的樹木,黃澄澄的果實,鮮明艷麗的顏色常常等使他們感到喜悅,樂于接受,如果我們把黑白圖片和彩色圖片同時放在他們的面前,兒童只會對彩色圖片反映強烈。
兒童在欣賞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及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對那些反映他們熟悉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兒童畫或同學、朋友的優美作品,他們大都能夠接受,并常常用來作自己的范本。Code根據這些特點,教師在欣賞教學的不同組織形式中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專題欣賞課、隨堂欣賞課和現場欣賞課三類。
美術教育學有關論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育學有關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育學論文1
摘要:本文從國內美術教育的背景入手,從三個方面分析了能夠高職美術教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措施。首先使教學前的準備工作,學校應該調整美術課程的結構和體系、美術課程設置、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其次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式,教師應該因材施教、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施與學生相適應的教學方法等,最后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手段,比如說建立學生考核制度、大力倡導舉辦技能活動等。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措施
一、國內美術教育的背景
國內的高職院校雖然設置了與美術有關的專業,也在致力于培養合格的美術專業學生,但就實際的教學情況而言,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別是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首先,高校設置美術教育的前期準備階段,由于教務處采用的教材不適用,或者是對一些課程的設置、美術課時的長短、實訓的實習課程的安排不合理,或者校園內的教師師資力量不夠,實踐場所的條件不符合相關的規定等問題,導致不能提供有效的對美術專業課程的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其次,在高職美術的教育階段,如果教師不能掌握正確的、科學的教學方法,不能處理好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再加上沒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意識,致使學生不能從老師那學習到真實有用的技術,也不能掌握對以后工作有用的實踐技能。最后,在美術教育實施的后期教育階段,因為大部分高校設置的考核機制不合理,不符合教育部門的規定,導致學生在課程結束后的實踐水平提高也不大。這些問題恰恰說明了我國高職院校目前存在的共性缺點,也為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美術教育學論文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作為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我們必須得重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一篇關于美術教育學的論文開題報告,希望大家喜歡!
論文題目: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
一、選題背景
學習方式即學習者在研究解決學習問題、完成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征的行為模式,是學習者持續一貫表現出來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是學習者完成學習任務或實現學習目標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驟的組合,其中重要的內容就是學習方法。新一輪基礎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學習方式上,新課程改革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并且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力圖通過建立課程標準、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化信息技術教育,改革教材、評價體系與考試制度等一系列舉措,倡導并促進學生接受新的學習方式,完成學習方式的改變:被動學習→自主學習;個體學習→合作學習;接受學習→研究性學習。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研究,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展開研究性學習“探訪蘇州古城”為出發點,以新課程觀下轉變學習方式的理念為理論依據,開發本土資源為抓手,設計單元化研究性學習活動并展開教學,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如何在初中展開研究性學習。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充分展示研究性學習對于初中美術教學的積極意義并展示蘇州古城文化的獨特魅力及教育價值。本課題研究更為重要的目是讓學生在以下方面有所收獲: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開展單元化研究性學習活動,把握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基本實施步驟。2.通過選擇課題,制定計劃查找資料、實地考察,欣賞創作等一系列研究性學習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學生對于蘇州古城的歷史、文化,美學特點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認識它的獨特性,激發學生對所生活的城市的熱愛之情。
美術教育學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育學論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經濟政治和教育方面都在不斷地向前發展,高校美術教育也逐漸地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關注和重視,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主要問題就是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和藝術鑒賞水平,使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中發揮其最大價值。全面提升高校學生藝術水平,在當代的高校美術教育中,融入當代藝術元素,不僅可以提升高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對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當代藝術;高校美術教育;藝術價值分析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在不斷向前發展,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并且被各階層的人所關注,在高校美術教育中融入當代藝術,不僅提高了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改革。在各大高校的美術教學中,越來越多地融入了當代的藝術元素,使美術教學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美術教學的意義也越來越全面。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高校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高校美術教學的當代藝術性分析
在高校美術教學中加入當代藝術元素,大部分學者都曾提過。當代的藝術元素可以為美術教育帶來什么樣的價值,這樣一來,自然會引起一些爭論,中國的美術教育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40年代末期,這個時期的美術教學剛剛從歐洲傳入中國,美術教育里大多沿用了國外的美術教學方法和內容,既沒有自己特有的風格和藝術體系,也沒有形成屬于中國獨有的美術教學方案,所以,這個時期的美術教學體系還不是很成熟。(2)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這個時期,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方面都發生了一系列的改革,這樣一來,自然也就影響到了當代的美術教育,美術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發展緩慢,不被重視,關注美術教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3)60年代末以后,中國開始試著實行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國外的美術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逐漸傳入了中國,中國的美術愛好者逐漸吸取了外國的美術觀點和美術文化,并且加入了中國特有的民族文化和藝術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美術文化,在這個特殊時期,美術文化剛剛走向成熟。(4)70年代初,中國的美術教育體系越來越成熟,逐漸加入了中國元素和中國藝術,雖然美術是從國外傳播到中國的,但在這個時期,美術文化已經基本成熟,不再單純地借鑒外國的美術內容和美術知識,而是逐漸地加入心理學、哲學等中國藝術,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體系。
美術教育學畢業論文
大學學習美術教育的同學們,大家知道怎么書寫一篇專業的畢業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美術教育學畢業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摘 要】美術教育的定義是將人類在視覺藝術方面創造的理論,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規律再創造成適合不同對象的教學材料,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公民對美的認識、判斷、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梢娒佬g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公民的素質,也是立足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層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上。
【關鍵詞】美術教育 素質培養 智力發展
一、課題的依據及指導思想
1.《美術教學大綱》明確了美術教學的目的、性質、任務,并要把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質、審美修養和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上。在教學中利用本學科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習基礎知識進行簡單訓練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美術欣賞、藝術原理、美學知識的教學,變單一的知識技能為多元的知識結構,使美術教學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2.美術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有著特殊意義。把藝術教育由專門傳授技法技能轉為培養素質這是美術教學的革新。符合現代教育思想與規律,在基礎教育中,學生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學生的素質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3.結合美術科特點,發揮其特殊優勢,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生的素質如何,與其本身智力有著莫大的關系。智力,包括了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幾方面,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藝術教育對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造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多著名的教育家對美術教育的功能有著共識,他們認為美術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尋找種種機會,用種種方法訓練兒童身心和各種感官,使他們的各種感官及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漸漸地自由生長發育。
美術教育學科畢業論文
畢業都需要寫論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育學科畢業論文,歡迎閱讀參考!
摘要:素描基礎課是大學美術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不僅有益于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也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的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教學過程存在問題,不僅影響了素描基礎課的落實效果,更影響了學生繪畫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本文就此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程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大學美術;美術教育;教改模式;素描基礎課
大學美術教育素描基礎課程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意義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升華學生的美術鑒賞力。然而現階段的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教育普遍存在問題,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教育質量也因此一直未能“盡如人意”。
一、大學美術素描基礎課程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的模式過于呆板
傳統教育教學理念至今仍然束縛著我國教育者的教學思維,很多教育者習慣于遵循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育工作。正因為此,大學美術素描教育的重點被落在了觀察能力培養、表現物體形象兩方面。雖然此舉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夯實繪畫理論基礎,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的重要技法,但是此種教學手段非常的呆板,教學的`內容相對陳舊,所涉及的面也非常的狹窄,因而很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被動的練習很難全面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初中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分析教育學論文
摘要:初中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 在培養學生基本藝術素質的過程中, 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美術教學要側重于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并在教學理念方面與時俱進, 還要發揮初中美術教育特長, 以有效拓寬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 創新思維; 美術教學; 美術素養;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初中美術課程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美術學科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 同時也要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 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整合能力。因此, 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想法學習這門學科, 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創新教育是指發明和發現一種新方式用以處理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 它要求重新組織觀念, 以便產生某種新的產品。培養創新思維就是要使思維具有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力、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五個特征。因此, 圍繞這五個特征的創新思維訓練, 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實踐中, 更加高效地解決眼前的問題。學生能夠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 迅速地遷移到問題情境中, 使得問題解決的過程變得更加高效。因此初中美術課堂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的重要基地。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概述分析
在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中, 教師忽視對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 將教學重點放在美術學科基礎的概念技法的教學上。然而從長遠來看, 這樣的教學目標是比較單一的, 也是比較薄弱的, 為了使學生將來有更好的發展, 為了祖國的強盛, 我們需要在創新能力方面多付出一些心力, 讓學生不僅學習這些基礎的概念和技法, 同時也能夠進行創新的組合, 有更多的創新創造。所以, 初中美術教學可以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之下, 體現出自身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讓學生都能夠通過美術學習, 發揮出自己的個性, 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初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包括美術教育, 也就是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審美觀念是初中美術教育的目標, 而培養學生的實踐繪畫能力、理論知識掌握能力是初中美術教育的核心, 所以, 學生首先要正確認識美術這門學科的自身特點, 讓學生學會審美的標準, 能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帶領之下去面對生活中的美與丑的評判。而且教師也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 讓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美術這門學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美術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質性效果探討教育學論文
摘 要:合作學習模式通常是以分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們共同學習, 這種學習模式具有實用性且越來越受歡迎。一方面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 能很好的讓學生們了解到自己與其他學生學習之間的差異性, 進一步的通過相互溝通、相互表達、互補的形式進行學習, 更好的改正自己的缺點、保留自己的優點;另一方面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 能進一步的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 溝通能力, 以及與他人一起的合作學習能力, 共同進步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化人才發展所要必備的能力和必備的素質, 對學生們今后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美術; 合作學習; 實踐研究; 實質性效果;
追求美、追求美好的事物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和能力, 而小學生美術教育對一個人審美的認識、審美的追求以及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是終身影響。近年來,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 越來越多的人對小學美術非常重視, 而小學美術也早已成為小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 但目前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存在著較大的問題, 基本上都是“老師臺上講, 學生臺下聽”的模式, 這樣的教育模式較為傳統老套, 很不利于小學生們學習美術能力的提高。下文我們所講到的合作學習的模式運用于小學美術教育當中, 即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嘗試, 旨在進一步的促進小學生們學習美術能力的提高以及進一步的提高小學美術教師們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1 關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質性效果研究和探討
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材料投放問題分析的教育學論文
摘 要: 美術活動是幼兒表達自己內心活動的一種方式。美術材料作為實施美術活動必要的物質媒介, 其投放直接影響著幼兒的美術創作。正確地實施美術材料投放需確保美術活動中材料的質量、加強對美術材料屬性的理解與認識、豐富美術材料投放的來源、明確美術材料的投放依據、明確材料投放的主體、了解材料投放的時機、及時反思材料投放過程。
關鍵詞:幼兒美術; 教學活動; 材料投放;
Abstract: Fine arts activities are a way for young children to express their inner activities. As the necessary material medium to carry out fine arts activities, fine arts material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young children. The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for fine arts materials need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materials in fine arts activities,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of the properties of fine arts materials, enrich the sources of the supply of fine arts materials, make clear the basis for the supply of fine arts materials, make clear the main body of the supply of fine arts materials, learn about the time of material supply, and timely reflect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supply.
有關美術教育學論文
實踐性很強的繪畫種類——綜合版畫對培養少年兒童認知能力、創造性思維、興趣與完善人格等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綜合版畫的制作過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眼、腦、手協調能力,增設綜合版畫課程刻不容緩。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有關美術教育學論文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有關美術教育學論文
藝術與藝術教育都是人類社會逐漸進步中發展起來的,是我們人類特有的文化形式。藝術的本質應該是發現美創造美,如果脫離了美就可以說與藝術相背離。美術是通過實踐而產生的視覺藝術創作,在構圖布局、色彩搭配、整體的和諧等多方面,都給人們以精神上的快樂、理智上的滿足和視覺上的舒適。在美術作品的熏染下,人們陶冶了情操,升華了靈魂,感受到了美究竟是什么。一直以來,認識、教育、審美三者在美術的教育活動中是相互影響與作用的。綜合版畫是繪畫的一種,也是多年來版畫新發展出的一個重要的門類。它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后通過綜合版機器印刷出來的圖畫作品。隨著國外藝術思想與觀念、先進的繪制技能技巧、制作工藝的引入,綜合版畫藝術得到了大力發展推進。從平、凸、凹、孔四大印刷方式版種的建立健全到今日各個版種混合并用,從最原始版畫單色的木刻到目前綜合材料的運用,加之版畫本身所具有的試驗性、復數性與交流的便利性,這些都使其被廣大藝術愛好者們所接受。沿海一些城市學校已經把綜合版畫教學納入義務教育階段美術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繪畫和手工實踐的綜合運用,對培養與提升同學們的實踐創新能力相當重要。因為綜合版畫不僅包括繪畫技能技巧上的應用,還需要熟悉各種材料包括雕刻、化學、物理與印刷的材料特性。其制作過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眼、腦、手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