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經濟學的畢業論文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范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一、馬克思經濟學的城鄉發展理論
馬克思經濟學從城鄉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內在聯系出發,指出城鄉發展是一個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歷史過程。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演進不會固化城鄉分離和城鄉對立,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城鄉融合必然實現。馬克思經濟學認為城鄉關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決定了“城市鄉村化”的城鄉關系,工業革命決定了近代“鄉村城市化”的城鄉關系。馬克思指出:“城市化的本質是城鄉關系對社會經濟形式的從屬性表現”,他認為城鄉對立只是“生產力水平不夠高的表現,是當時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系的必然產物,具有歷史必然性”。城鄉分離和城鄉對立給人類帶來的進步和弊端表明超越城鄉間的分離和對立,實現城鄉融合,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指出實現“共產主義”,必須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差別、工農差別和城鄉差別。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城鄉融合”,認為農村農業人口和城市工業人口的相對分離是經濟發展水平不夠高的體現,通過生產教育、變換工種等方式可以實現城鄉逐步融合,使大家共同分享社會福利。城鄉融合就是消滅農民與工人間的階級差別,消除城市與農村間的對立和城鄉人口不均現象。馬克思經濟學認為大城市在城鄉融合與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西方經濟學的城鄉發展理論
(一)城鄉發展階段理論
庫茲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居民收入差距倒U理論,指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長期軌跡是“先擴大,后縮小”。庫茲涅茨將發達國家的收入分配數據與發展中國家的相關數據進行橫向比較,得出居民收入差距在經濟發展低級階段逐步擴大,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收入分配逐漸趨于平均,居民收入差距長期趨勢呈現倒U型規律。庫茲涅茨對倒U理論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經濟結構轉變和儲蓄過分集中于高收入階層是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勞動人口逐漸由農業轉移到工業,可以縮小產業間的收入差距,進而縮小收入差距。此外,新興產業的興起會減少舊產業財產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也能縮小收入差距,因此庫茲涅茨主張進行立法干預和政策調節,推進技術革新,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有效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威廉姆遜1965年發表了《區域不平衡與國家發展過程》,提出了地區經濟差距倒U理論。威廉姆遜分析了英格蘭東部地區110年的經濟發展統計數據,對24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結論顯示不論時間序列數據分析還是截面數據分析都表明區域間經濟差距先擴大,后縮小,呈現出倒U型變化軌跡。該理論認為在經濟發展初期,工業和城市的非均衡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必要階段,當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后,農村與城市的均衡發展又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存在三個階段:擴大階段、持續階段和縮小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空間極化現象是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必經階段。
(二)城鄉非均衡發展理論
1954年美國學者劉易斯在《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一文中提出了城鄉二元結構理論。劉易斯指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城鄉二元結構,發展中國家大多同時存在著相對弱小的現代工業部門和較為強大的傳統農業部門,現代工業部門雖然弱小,但技術比較先進,資本相對豐富,生產效率遠遠高于傳統的農業部門,而傳統的農業部門雖然強大,但技術落后,生產效率遠低于現代工業部門,勞動邊際生產率為零,勞動力從農業向現代工業轉移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農業人口向工業轉移并不會減少農業部門的產出,增加了國民收入,城鄉二元結構的形成與農村人口城市化同時發生。當農業剩余勞動力全部轉移到現代工業部門后,農業勞動生產率與工業生產率達到平衡,二元結構消失,城鄉差距也隨之消失,城鄉二元結構的非均衡發展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必經階段。1957年繆爾達爾提出了地理二元結構理論,建立了循環累積因果模型,指出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之間存在著擴散效應和回流效應兩種作用力。發達地區由于具備技術、資本等優勢,在回流效應作用下,通過抑制落后地區發展積聚要素資源,實現自身快速發展,此后,當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擴散效應,開始向落后地區輸送要素資源,促進落后地區發展?姞栠_爾認為擴散效應和回流效應同時存在,二者的效應強度并不均衡,經濟水平越高,擴散效應越強,經濟水平越低,回流效應越強,但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回流效應通常大于擴散效應,在經濟發展中,往往造成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的差距逐漸擴大,從而形成地理上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城鄉發展差距不斷拉大,最終形成空間上的“中心—外圍”結構,要消除這種二元結構,政府必須采用相關措施,積極提高擴散效應的影響力。
。ㄈ┏青l均衡發展理論
1898年霍華德提出了田園城市理論,他在《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描述了世界各地城鄉間的嚴重分化,表達了對城市過分集中擁擠和農村逐漸衰落的深切擔憂;羧A德認為城鄉間嚴重分化的原因在于城市的“引力”大于農村的“引力”,只有找到農村大于城市的引力“新磁鐵”,才能解決城鄉分化問題;羧A德指出城市生活水平高、就業機會多,但物價高、環境污染嚴重、交通擁堵,農村環境優美、生活閑適,但就業機會少、相對貧窮落后。為了解決這對矛盾,霍華德提出了田園城市理論,田園城市是為了健康生活和經濟發展而設計的發展模式,包括城市和農村兩個部分,城市周圍由農村地區環繞,為城市提供豐富的生活資源,但城市規模不能超過環境的承載力。田園城市理論關于城鄉關系的創造性觀點是最早的城鄉規劃理論,對現代城市理論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后,美國經濟學家芒福德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理論,認為城鄉間不能分割,二者同等重要,提倡新建更多的中心城市,組成更廣大區域的經濟生活統一體,實現城鄉間的平衡發展。
三、兩種城鄉發展理論的比較研究
(一)兩種理論的相似點
第一,兩種理論對城鄉發展趨勢的判斷較為一致,都認為城鄉關系是由彼此分離向逐步融合轉變的,最終實現城鄉協調發展。馬克思經濟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對矛盾出發,闡述了城鄉融合的歷史必然性。西方經濟學從分工和勞動生產效率角度出發,指出隨著城鄉勞動生產效率逐步接近,城鄉間必將逐步融合,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第二,兩種理論都認識到城市在城鄉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馬克思經濟學的城鄉理論認為,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出現,造成了城鄉分離和城鄉對立,隨著城市數量的增加,城市和農村逐漸連接,最終實現城鄉融合。西方經濟學的城鄉理論認為分工造成城鄉間在生產效率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城市會吸引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工業和城市,造成城鄉分離的二元結構,當城鄉二元結構發展到一定階段,“城市病”逐漸出現,城市邊緣區逐步增加,加上城市和農村相互依賴程度的加深,城鄉融合進程加快,并最終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ǘ﹥煞N理論的區別
第一,兩種理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不同。馬克思經濟學的城鄉理論從城鄉發展的內在機制出發,認為生產關系是城鄉關系演變的主要原因,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最終實現城鄉融合。西方經濟學從社會分工、資源配置等方面對城鄉關系進行了分析,以某一特定階段的勞動生產效率為視角,在不同時期提出了很多城鄉關系理論。第二,兩種理論的深度和體系性不同。馬克思經濟學從歷史的唯物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城鄉關系發展的本質,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指出了城鄉關系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城鄉對立的根本原因,形成了完整、嚴密、系統的城鄉理論體系,具有較高的理論深度。西方經濟學的城鄉發展理論側重于對城鄉現象的解釋和對城鄉發展一般規律的描述,沒有闡述城鄉關系發展規律產生與發展的原因,在不同階段提出了不同的城鄉理論,這些理論缺乏緊密的聯系,因此西方經濟學的城鄉發展理論較零散,缺乏統一的體系框架,理論深度不夠。第三,兩種理論的研究范式不同。馬克思經濟學的城鄉理論以理論范式為基礎,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作為出發點,提出了城鄉關系發展規律,因此馬克思經濟學的城鄉發展理論理論性過強,沒有提出具體處理城鄉問題的對策,缺乏實踐性。西方經濟學的城鄉理論以應用范式為基礎,考慮了城鄉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如二元結構理論說明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初期應如何利用二元結構轉變發展經濟,可見西方經濟學的城鄉發展理論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四、結語
結論通過對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城鄉發展理論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兩種理論即有區別,也有一致性,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目的不同,兩種理論在各自領域取得重要理論成果的同時,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馬克思經濟學的城鄉發展理論具有完善的體系,揭示了城鄉關系的本質,西方經濟學的城鄉理論較為零散,缺乏統一的理論體系,但實踐性較強。因此,在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中,應當借鑒馬克思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城鄉發展理論的合理部分,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加快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促進城鄉關系健康發展,逐步構建現代城鄉發展理論的科學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