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調查報告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環境調查報告論文1
xx鄉位于xx省xx市xx區西北郊,全鄉總面積33.61平方公里,總人口1.6萬人,農業人口1.38萬,耕地面積17148畝,鄉境內交通發達,距xx城區13.6公里,xx市經濟技術開發區6公里。新建設的長韶婁高速公路和婁北連接線給小碧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這里距長沙95公里,一個小時的車程,從婁北連接線到xx城區僅15分鐘車程,已成為投資新熱土。
小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省高效生態農業示范試點鄉,近年來形成了xx黑豬、家雞、油菜蔬菜、花卉苗木、楊梅、葡萄等為主的規模化種養業,產業結構調整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隨著養殖業的高速發展和擴張,由于發展與養殖治理污染的矛盾未得到同步解決,養殖排污的問題也日趨嚴重,排放的污水對周邊的水體、土壤與空氣等環境造成一定污染,給環境保護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因此,加強對養殖業污染防治也成為xx鄉養殖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和難題。
一、xx鄉養殖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xx鄉的養殖業在國家各種惠農政策的扶持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得到了快速發展,全鄉養殖規模化、標準化、良種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鄉共有規;馀pB殖場1個,蛋雞和肉雞養殖場兩家,年出籠成品蛋雞、肉雞56萬余羽,養羊專業合作社1個。重點產業牲豬養殖業發展迅猛,已建成規模養殖標準化養殖小區(場)11個,全鄉XX年出欄牲豬84000余頭,常年存欄牲豬48000多頭,其中存欄萬頭以上養殖場1個—xx湘村黑豬原種場。存欄XX頭以上的養殖大戶6戶,存欄150頭以上的養殖戶105戶。
二、養殖業造成環境污染情況及原因分析
(一)環境污染情況
目前,全鄉共有養殖戶約1800多戶,其中絕大部分為散養戶,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戶)有200多家。我鄉是牲豬養殖大鄉,污染主要集中在豬糞、污水的排放上,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污水、糞、尿,排放的主體主要是規模養殖場和規模比較大的養殖戶,上規模的養殖場(戶)在養殖過程中都大力推行“畜禽—沼—果(魚、菜、稻)”等生態養殖,使養殖排放的污水、糞便、尿液在循環利用及無害化處理上得到了一定程度解決。但隨著養殖量的不斷增長,由于發展與養殖治理污染的矛盾未得到同步解決,各種養殖排污的問題也日趨嚴重:湘村高科黑豬原種場常年存欄養殖黑豬萬頭以上,建設有標準化欄舍18棟,豬糞和污水處理也最規范,建設了800立方的沼氣池、死豬處理池等環保處理設施,但污染問題仍未得到緩解,所在的集和村有五個組100多畝水田因豬糞污水注入導致土壤過肥,導致水稻空穗,顆粒無收,十余口池塘魚蝦絕跡,成為臭水塘,周邊地表和地下水也受到污染,經檢測養殖場周邊水質,各種細菌含嚴重超標,人畜安全飲用水不得不從其他地方解決;十字養殖小區存欄豬XX多頭,盡管建設了污水收集池,生化池等各種設施,并且定期將豬糞、污水運上山澆樹,但由于養殖規模大,豬糞污水多,無法及時全部處理,雨季曾發生過污水溢出,流入池塘導致大規模死魚現象;高坪村原是全鄉第一個養殖大村,全村共有大小規模養殖戶40余戶,存欄牲豬6000多頭,由于地勢較高,豬糞污水大量流入高燈河,導致xx鄉境內高燈河沿線7個村受影響,現限制養殖,規模養殖戶大幅減少。各養殖場由于排放的污水對周邊的水體、土壤與空氣等環境造成一定污染,給環境保護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因此,加強養殖業污染防治也成為xx鄉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和重要內容。
(二)主要原因
1、養殖戶環保意識薄弱,對養殖污染缺乏科學的管理。對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重養殖輕治理,沒建設好與養殖相配套的排污處理設施,采取直接、間接排放或蓄集污水,嚴重影響了周邊環境,沒有做到環境污染治理與養殖持續發展相協調。
2、片面追求規模,沒有嚴格執行國家的環保標準。大部分的養殖場受利益的驅動,片面追求養殖的規模,把有限的資金全部都投入到養殖生產當中,對環境污染處理設施的投入很少,沒有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進行養殖污染物排放,給養殖污染治理帶來了困難。
3、規;B殖過于集中,密度過大,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難度。xx鄉主要有高坪、十字、集和、桐梓、同安等村牲豬養殖戶較多,集中養殖有利于養殖戶開展防疫、飼料、種豬采購、牲豬銷售運輸等優勢,降低養殖成本。但其缺點是排污量過大,難以治理及利用。各規;B殖場都建設了相應的豬糞、污水處理設施,養殖戶都建設了一至兩個沼氣池,污水池,但遠不足以解決污染物排放問題,并且由于量大,治理難度高,對周邊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4、治理成本高,經費不足,措施不到位。養殖業污染環境防治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工作,十字村養殖大戶李長青養殖牲豬1000余頭,建設了大型沼氣池和污水池,同時在屋后承包了100多畝荒山種樹、養雞,將豬糞、污水運上山澆樹,但僅限于人工挑運,現今勞動力工價高,雇工請人都不合算,而最理想的辦法是建設一個泵房抽取污水,盡管動物防疫部門有項目和扶持資金,也鼓勵養殖業這么做,但經核算,他個人需投入的資金達90余萬元。相比治污設施的高額投入,養殖戶顯得有心無力,只能建設一些面積小的沼氣池、化糞池等處理設施經簡單處理后就直接排出外面,造成了很大的環境污染。
三、目前采取的環保措施和成效
(一)大力實施標準化建設。我鄉大力宣傳牲豬標準化養殖,引導養殖戶積極轉變傳統養殖模式,大力推進標準化養殖,努力整合現有資源,發展規;B殖小區,全鄉已建設高坪、十字、集和和湘村高科四個規;B殖小區,使養殖環境得到不斷改善,養殖業主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
(二)推行生態養殖。大力推廣“畜禽—沼—果(魚、菜、稻)”等生態養殖模式,實行循環利用。全鄉共建設大小規模沼氣池320多口,以沼氣為紐帶,將畜禽糞便進行沼氣發酵無害化處理,沼渣沼液作為植物種植有機肥,利用沼氣副產品沼渣沼液部分替代化肥農藥,從而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提高治污效果和資源綜合利用率。
(三)控制污水排放。畜禽養殖場遠離居民生產區、生活區。養殖場的排水系統推行雨污分離,污水系統采用干法清糞工藝,做到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料水分離,不與尿水、污水混合排出,有效地降低了污水濃度和排放量。
(四)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通過城鄉環境衛生整建活動和創國衛工作,我鄉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辦法》及《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相關法律法規,提高養殖戶環保意識,引導養殖場做好環保工作。
四、養殖業環境污染防治的建議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點多面廣,治理難度大,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應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成立以政府為主,水產畜牧、環保、公安等部門參與的管理部門,為養殖業污染治理提供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并明確相關部門職責,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治理方案,落實工作措施,統一進行治理。
(二)加強宣傳,提高認識。要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有關法律、法規,提高養殖戶的思想認識,自覺開展清潔養殖。有關部門要增強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切實把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三)堅持種養結合的一體化養殖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整合養殖資源,采用既養殖又種植的模式,發展一體化養殖,使畜禽污染物有充足的土地利用、消化;同時推廣“豬—沼—樹(魚、菜、樹)”和“豬—沼—草—豬”等生態養殖模式,實行循環利用,達到減少環境污染和自我治理改善的目的。
(四)推廣采用科學工藝養殖,減少污染物排放。在養殖場中推行豬糞干、濕分離的處理模式,做到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料水分離,有效在設施上和工藝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糞便和污水排放大幅減少。
(五)加大治污投入,有效解決現有污染問題。引導和扶持具備條件的規模化養殖戶建設泵房,將污水抽上山澆樹,配備污水抽運車,將污水及時清運到農場、菜地,既可解決養殖地污染問題,又可使這些優質有機肥變廢為寶,提高蔬菜、瓜果等農產品的品質。
(六)堅持防治并重,杜絕新污染源的產生。在抓緊對現有養殖場環境污染治理的同時,要堅持防治并重,以防為主。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和規定,在水源保護區、生活區附近禁止新建養殖場,搬遷現有污染嚴重的養殖場。對新建養殖場在立項、選址、環評等方面嚴格把關,盡量考慮與蔬菜、水果基地等農業生產基地相結合,引導養殖場走綜合利用的路子實現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發展現代養殖業,提供優質肉類產品,是滿足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同時也是農村居民群眾的一條生產致富路子,但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更要注重對農村環境的保護,xx鄉牲豬養殖業的發展壯大,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問題,只有通過實施有效的治理,通過集中、搬遷、整合養殖場,規范養殖方式,投入治理資金,配置相應污染物處理設備,才能逐步實現污染物化廢為寶,變害為利。將養殖業產生的廢物轉化為種植業可利用的資源,最終實現種養結合、互為促進的良性生態農業生產鏈,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環境調查報告論文2
內容提要:為了解居住地攸縣近幾年來在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做出的努力與成果,加強對所在地的衛生環境的認識以及盡自己的力量為攸縣衛生環境的改善與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而做此調查報告。
關鍵詞:衛生 環境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以及北京大部地區的霧霾天氣與局地空氣質量重度污染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環境的關注,讓人們感覺到衛生環境的重要性。為了解居住地攸縣近幾年來在為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做出的努力與成果,加強對所在地的衛生環境的認識以及盡自己的力量為攸縣衛生環境的改善與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而做此調查報告。我于xx年1月23號到2月15號通過到大市場內的農貿市場,水果批發地等地方進行實地訪問調查以及到聯星社區查看相關資料等地,了解到攸縣近年來創衛的相關的政策與方針。
1.縣政府高度重視,一是健全組織機構。
在xx年縣政府成立了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組長的三創四化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相關單位抽調了12人,分設綜合組、城區指導督查組和鄉鎮指導督查組3個組,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日常指導、組織、督查和協調。各鄉鎮、各部門單位也相應成立了三創四化領導機構,明確了一名副職專門負責,做到各項創建工作有計劃、有部暑、有落實,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套班子合力抓、職能部門協力抓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強考核督查?h與鄉鎮和部門單位,鄉鎮與社區和鎮區所在村簽訂了三創四化目標責任書,制定了鄉鎮、部門單位和城關各社區工作考核方案,嚴格實行目標責任考核,對部門單位實行月督查、季考核、年總評,考核結果納入政績考核范疇;對鄉鎮和城關各社區實行每月兩次抽查,每季一考核、一講評、一通報、一獎懲、一兌現,并出臺了相應的獎勵辦法,且政府安排1000萬用于三創四化中對鄉鎮、社區的工作經費和獎勵。
2.完善基礎設備。
政府兩年投入10多億元,安排城建重點工程60項。啟動東城新區迎賓大道、攸水大橋建設,基本建成內環路,完善了園區道路,加快了以桐壩電站、城南防洪堤、同樂湖為重點的城南片區開發,“一城四區”城市格局逐步拉開。望岳路、商業東路、大巷西路、交西中路、珍珠巷路、106城南段等老城區街道相繼改造提質,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城區燃氣等公用設施全面投入使用,洣江風光帶、靈龜峰廣場、文化廣場等休閑設施陸續向市民開放!皠偢挠汀背菂^主干道路面50萬平方米,提質改造了湘東大市場、115條小街小巷和攸州農貿市場、譚橋蔬菜批發市場,改建下水道58.6公里、自來水管網78公里,建成公廁44座、垃圾中轉站9座,新增路燈2560盞,建成廉租房10萬余平方米,啟動棚戶區改造4.5萬平方米。文化園、規劃展示館、電力調度大樓、家居城等項目快推進。
3.加強對城鎮衛生的日常管理。
加大對小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居民小區、集貿市場的整治力度,徹底消滅衛生死角。在除四害的工程中按每萬人0.5萬元進行撥款。有關部門對選出的鼠干進行專門的培訓與現場指導,并且建立滅鼠毒餌站與“除四害”工作網絡人員花名冊以及對其工作進行監督。并開展春秋兩季突擊滅鼠和常年滅鼠活動,使老鼠密度達到國家最低標準。建立垃圾中轉站,提高垃圾的車載效率,杜絕了二次污染,減少了蚊蠅的滋生。提高了大市場的衛生環境的質量,減少了清潔工人的負擔。而且居民家中的蚊子和蟑螂的數量大量的減少。同時政府為方便在湘東大市場過路的行人,減輕環衛工人掃地的負擔而買了大量的可移動垃圾桶擺放在大市場的各個地方。如在農貿市場里面還存在6個運動垃圾桶發于容易產生大量垃圾的的地方。并且每次有專門的環衛工人清掃垃圾,改變了大市場原來臟亂差的特點。
論文農村養殖業環境污染治理情況調查報告
xx鄉位于xx省xx市xx區西北郊,全鄉總面積33.61平方公里,總人口1.6萬人,農業人口1.38萬,耕地面積17148畝,鄉境內交通發達,距xx城區13.6公里,xx市經濟技術開發區6公里。新建設的長韶婁高速公路和婁北連接線給小碧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這里距長沙95公里,一個小時的車程,從婁北連接線到xx城區僅15分鐘車程,已成為投資新熱土。
小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省高效生態農業示范試點鄉,近年來形成了xx黑豬、家雞、油菜蔬菜、花卉苗木、楊梅、葡萄等為主的規;N養業,產業結構調整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隨著養殖業的高速發展和擴張,由于發展與養殖治理污染的矛盾未得到同步解決,養殖排污的問題也日趨嚴重,排放的污水對周邊的水體、土壤與空氣等環境造成一定污染,給環境保護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因此,加強對養殖業污染防治也成為xx鄉養殖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和難題。
一、xx鄉養殖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xx鄉的養殖業在國家各種惠農政策的扶持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得到了快速發展,全鄉養殖規;、標準化、良種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鄉共有規;馀pB殖場1個,蛋雞和肉雞養殖場兩家,年出籠成品蛋雞、肉雞56萬余羽,養羊專業合作社1個。重點產業牲豬養殖業發展迅猛,已建成規模養殖標準化養殖小區(場)11個,全鄉XX年出欄牲豬84000余頭,常年存欄牲豬48000多頭,其中存欄萬頭以上養殖場1個—xx湘村黑豬原種場。存欄XX頭以上的養殖大戶6戶,存欄150頭以上的養殖戶105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