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膠東的七夕習俗
七夕節又到了,七夕被賦予了愛情甜美的含義,也許你會選擇看劇看電影吃火鍋,或是來一場甜蜜的約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膠東的七夕習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膠東的七夕習俗
膠東棲霞七月七有這樣的風俗,按農時來說,有句農顏是“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看谷米”。意思是到了農歷的六月六田里的谷物開始秀穗,待到七月七顆粒已基本飽滿,豐收在望。為了迎接豐收,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烙面果子的習俗。做法是用油、牛奶、雞蛋、糖把面粉和好,再用模子(磕子)印成各種樣式的面果子,然后在鍋中烤烙,名為磕餅。面果子形狀大小不一,有圓的,有花、葉、桃等植物類的,有魚、雞、貓等動物類。面果子做好后用長線將其串在一起成長串,中間夾上早熟的蘋果桃李等瓜果,尾部系上多色花布,掛在新高梁桿上供孩子們玩耍零食,或掛在墻壁為裝飾品,或饋贈鄰居孩子以示愛戴。另外,棲霞西南部和招遠東南部及萊陽西北部三縣市交界處一般在7月6日做吃“火燒”(大和小的在鍋里烤鈸的面果子)。為何要在7月6日做原因不清,有的說是過去一些饞婆娘等不到7月7日而延續的。
另外,神話傳說天上的織女向往人間,私自下嫁牛朗。王母娘娘用她的發簪劃出一條天河將其二人分隔兩邊。每年的七月七由喜鵲搭橋相會。據說這一日有情人夜晚在葡萄架下約會能白頭諧老,夜深還能聽到牛郎織的私語。這一日及前幾天如逢陰雨連綿,稱其“姐姐哭”,即盼望相會的日子。從前民間小女有 “生巧牙”集體吃“乞巧飯”,舉行“請姐姐”等乞求活動,以求心靈手巧。入夜小女們各自拿著長串的預示豐收的小面果子,掛在井臺邊,圍成一圈,圈中桌子上擺放上用各種豆子生成的嫩牙,俗稱“巧牙”,請七仙女品嘗并乞求傳授手巧心靈。大家兩人一組,相向拍手唱謠:“一拍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拍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繡花鞋;三拍巴掌三月三,姐姐教我做針線;四拍巴掌四月四,姐姐教我織花布;五拍巴掌五月五,姐姐教我種五谷;六拍巴掌六月六,姐姐教我學俊秀;七拍巴掌七月七,姐姐教我撒谷米;八拍巴掌八月八,姐姐教我紡面花;九拍巴掌九月九……”直唱到十二月。故七月七稱“乞節”“乞巧節”“女兒節”“,后又稱“情人節”。
膠東的七夕習俗
1、巧果
山東巧果極具膠東特色,有專門的巧果卡子,也就是巧果模子,這模子大多用棗木、梨木刻成的。造型獨特,形狀各異,別致精美。下面是糖糖家里買的模子。
2、模具
小的模子有知了、花朵、小貓、葫蘆等,大的模子一般是金魚、蓮子、老虎、祥云等,寓意吉祥,非常應景。
制作方法也非常簡單,用足量的糖和雞蛋揉制光滑有韌勁的大面團,揪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團,表面光滑,將面團放進卡子里面,要保證填充得很飽滿,再用掌心按壓使其結實地填充在卡子里面,最后一氣呵成將卡子里的面團倒出來,放進煎鍋或者烤箱,油炸或烤制至表面金黃即可,一個個玲瓏可愛的小巧果就做成了。
3、喜餅火燒
除了烙小果,糖糖和家人還一起做了膠東另一美食“火燒”,也就是喜餅。也是用雞蛋和糖揉制出面團,在里面包上芝麻、花生碎等夾心,按制成面餅,放在鍋里烙至金黃即可,口感醇厚,甜而不膩。
在膠東地區,喜餅逢年過節都會制作,但是乞巧果一般算是七夕乞巧節的時令食物。淳厚質樸的齊魯人民將心靈手巧的期待與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寄托于一個個精致玲瓏的巧果上,也更加表達了齊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信心與珍惜!不知道你那里在今天都會吃些什么呢?糖糖要去吃自己烙的巧果啦!
【膠東的七夕習俗】相關文章:
青島膠東的春節習俗01-29
七夕乞巧習俗08-04
七夕的來歷與習俗04-07
乞巧七夕的習俗來由08-11
有趣的寧波七夕習俗08-08
淺談溫州洞頭七夕習俗02-28
七夕鵲橋來相會傳統習俗08-05
七夕節的來歷和習俗詩句03-29
立秋習俗08-08
立春的習俗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