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養生
對于冬至節氣養生,在民間很多地區的人都比較關注的,那么在冬至的時候該怎么進行養生呢?又有哪些冬至養生的攻略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冬至節氣養生要如何做
御寒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飲食上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外出時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溫較低時盡量少出門,適度保暖、適量運動。
養藏
冬至后,天氣寒冷、陽氣伏藏,順應這一變化,此時養生應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過渡操勞;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藏在內的陽氣。補養腎臟十分重要。
補陽
冬至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順應這一趨勢,冬至養生亦應適當補養陽氣,可以適當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藥食,注意生活規律,定時開窗換氣,常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進行室外體育鍛煉。
益陰
《內經》有“秋冬養陰”的說法,而北方冬季氣候一般比較干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內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臥室內要適當通風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晚上泡泡腳
正所謂“寒從足下生”,在中醫的陰陽屬性上,寒邪屬陰,下半身屬陰,所以冬天腿腳的保暖尤為重要。對于血寒的人,可以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泡腳的時候,最好選用高一點的塑料桶或木桶,可是將整個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
預防感冒
冬天除了用飲食預防感冒外,還可以食用一些特別的手段來保護身體。比如將麝香虎骨膏貼于涌泉穴上,24小時更換一次,這樣可以起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冬至養生秘訣
1、清內火
冬天是“上火”的高發期。吃了過多的熱性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就會導致上火,稱為“食火”。經常貪玩或加班熬夜,尤其是晚11 點~ 凌晨1 點不睡,容易導致體內的陽氣持續亢奮,引發內臟出現上火癥狀,稱為“情緒火”。
2、飲大麥茶 清食火
冬至季節由于體內陽氣開始萌動,容易上火,所以很多人過了冬至可能有很多不適。大麥茶剛好有清火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積累陽氣轉變成的火氣。每天3 杯大麥茶,飲食之火會漸消漸退。
3、飲合歡花茶 清情緒火
中醫認為我們日常的情緒都可以引起“上火”,當喜怒憂思過度時,就產生了“情緒火”。這種內火出現后,脾氣會變得非常煩躁,此時一盞解郁怡情的合歡花茶是很有必要的,合歡花是中醫化解不良情緒的第一食材。每天20 朵,泡在茶飲中,一天都會情緒愉悅。
4、通腸道
如果你經常精神不振,尤其每到下午三四點體力下降很快,到了夜晚卻煩躁、疲勞不易入睡,這是因為體內痰濕代謝廢物太多,需要“通腸道”。我們說的可不是簡單的“排宿便”,而是一種促進腸道內新陳代謝的方法,有利于深冬季節的體內儲備更新和增加,不論是否有便秘都可以用。
冬至節氣養生四個養生重點
日常飲食:應“三多三少”
冬至臨近,天氣寒冷干燥,萬物都已蘊藏,因此人的身體也需要進行滋補,而冬至也被人稱之為最佳的滋補時節。
據從事餐飲工作十余年的一級廚師駱龍港介紹,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飲食宜清淡,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咸食品。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宜吃溫熱的食物以保護脾腎,宜少量多餐。同時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
精神調養:要養心和保護身體陽氣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據寶雞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樂毅介紹。冬至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積勞成疾。姚樂毅表示,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覺”很重要,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后可適當打個盹。
寶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振榮表示,春夏為陽,氣候溫熱;秋冬為陰,氣候寒冷。人也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而發生生理上的變化。冬季的3個月份,是陽氣收藏的時期,天氣非常寒冷,應重視保護身體的陽氣,不要使陽氣過度耗散。
增強抵抗力:熱而不燙的水泡腳
入冬以后,有人經常會覺得腿腳冰涼,中醫也認為,“風寒腳下生”。李振榮建議,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解表散寒,達到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等作用。尤其是冬至后,配合養生的各種要訣,每天堅持泡腳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熱水泡腳并非人人適用,患有腳氣的人常用熱水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糖尿病患者和心腦血管患者也不宜熱水泡腳。同時泡腳的.水溫不宜過高,熱而不燙即可,水溫過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皮膚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
體育鍛煉:瑜伽、慢走、太極拳等
冬至市民應早睡晚起,等陽光出現才外出活動,“冬季天氣寒冷,晨練過早容易使人體受寒冷空氣刺激,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姚樂毅建議,可將晨練安排在早上7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高血壓患者如果晨練太早,氣溫太低會使血管驟然收縮,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可能引起心絞痛發作。
冬季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運動時讓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即可,比如瑜伽、慢走、太極拳比較合適。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
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冬至時節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避免損傷陽氣?蛇x擇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動靜結合的運動。
二、壯不競時,精神滅想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三、固先天之本,護后天之氣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四、審慎調食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冬令時節飲食調理,要針對不同的個體,相應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養生的效果。以中醫學的角度而言,不同時間里出生的人,性格不同,因而對飲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根據我國古代五行形相學認為,人可以分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每種人的體質不一,食補也各異。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五、進補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二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范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冬至節氣養生】相關文章:
大雪節氣養生諺語12-31
立夏節氣咋養生08-07
中醫夏至節氣養生08-15
大寒節氣該如何養生11-01
夏至節氣中醫養生要點08-15
冬至節氣唯美句子12-16
有關處暑節氣的養生諺語12-10
立秋節氣養生小常識07-21
2017夏至節氣保健養生方法08-10
2017夏至節氣保健養生常識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