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南方習俗介紹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節氣便是其中之一的瑰寶。不知道大家對節氣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雪節氣南方習俗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南方小雪節氣習俗
天氣越來越冷了,離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節氣越來越近了,那么誰知道小雪節氣有什么習俗呢?南風小雪節氣習俗有哪些?
11月22或23日為小雪節氣。中國廣大地區東北風開始成為?停瑲鉁叵陆,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提醒人們該御寒保暖了。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氣候特征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 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
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
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昂杀M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節氣的含義
“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節氣。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系,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每年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氣。進入小雪節氣,氣溫下降,開始降雪,大部分地區西北風成為常客,北方開始進入封凍季節。
小雪的氣候
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每個節氣都等分為三,每五日為一候,從而以三候來描述每個節氣的氣候變化特點。小雪的三候為:“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
一候虹藏不見,虹為彩虹,也可以理解為下雨的意思。也就是說進入小雪節氣,降水的形式逐漸從雨變為雪了,天上不再下雨,自然也就沒有了彩虹。
二候天騰地降,這體現了古人的陰陽觀念。天為陽地為陰,陽氣上升陰氣下沉,陰陽不再相交,天地間自然一片死寂。這實際上是古人對氣候和生命的一種認識。
三候閉塞成冬,陰陽相隔,萬物沉寂。如果說立冬意味著進入了冬天的門檻,那么小雪可以說意味著冬天正式到來了。古代的冬季比如今要難熬得多,天地間不見鳥獸,人們在播種晚最后一茬冬小麥之后,也紛紛躲在屋里開始過冬了。所謂“閉塞成冬”,正是此意。
小雪節氣的習俗
1、腌臘肉
民間有腌臘肉的習俗:“冬臘風腌,蓄以御冬”。這是因為小雪節氣之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這時候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臘肉啦!
2、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相傳“十月朝,糍粑祿祿燒”,這是說祭祀的時候用糍粑來當供品。
3、曬魚干
一般在小雪節氣的時候,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就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有諺語“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指的是在嘉義縣布袋鎮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4、吃刨湯
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在這個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節氣南方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小雪節氣南方習俗11-16
小雪節氣的習俗11-16
小雪節氣習俗11-10
小雪節氣傳統習俗介紹10-11
南方小雪節氣的優秀諺語11-15
關于小雪節氣的習俗11-16
小雪節氣農事習俗11-10
小雪節氣的習俗有哪些11-16
小雪節氣養生及特色習俗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