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3初級中藥士考試輔導之治風劑與治燥劑
你知道治風劑與治燥劑是什么嗎?你對治風劑與治燥劑了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初級中藥士考試輔導之治風劑與治燥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治風劑的適用范圍:
凡以辛散祛風或熄風止痙的藥物為主組成,具有疏散外風或平熄內風作用,治療風病的方劑,統稱治風劑。
適用治風病。風病的范圍很廣,病情變化也比較復雜,概言之,可分為外風與內風兩大類。外風是指風邪外襲,侵入人體,病變在肌表、經絡、肌肉、筋骨、關節等;其他如皮肉破傷、風毒之邪從傷處侵入人體所致的破傷風等。主要表現為頭痛,惡風,肌膚瘙癢,肢體麻木,筋骨攣痛,關節屈伸不利,或口眼斜,甚則角弓反張等。內風是內生之風,由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其發病機理,有熱極生風、肝陽化風、陰虛風動及血虛生風等。常表現為眩暈,震顫,四肢抽搐,語言謇澀,足廢不用,甚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斜,半身不遂等。
治風劑的使用注意事項:
(1)首先應辨別風病屬內、屬外。外風宜疏散,內風宜平熄,而忌用辛散。
(2)應分別病邪的兼夾以及病情的虛實,進行適當的配伍,才能切合病情。
(3)外風與內風,亦常相互影響,外風可以引動內風,內風又可兼夾外風,這種錯綜復雜的證候,應該分清主次,全面兼顧。
治燥劑的適用范圍:
凡以輕宣辛散或甘涼滋潤藥為主組成,具有輕宣外燥或滋陰潤燥等作用,治療燥證的方劑,統稱治燥劑。
治燥劑用治燥證。燥證有外燥與內燥之分。外燥指感受秋令燥邪所發生的病證,其病常始于肺衛。由于秋令氣候溫涼有異,因而外燥又有涼燥、溫燥之分。內燥是屬于臟腑津虧液耗所致的病證,發病部位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別。燥在上者,多責之于肺,癥見干咳、少痰、咽燥、咯血;燥在中者,多責之于胃,癥見肌肉消瘦、干嘔食少;燥在下者,多責之于腎,癥見消渴或津枯便秘等。
治燥劑的應用注意事項:
(1)要分清外燥和內燥,外燥又須分清是溫燥還是涼燥,認證清楚,治法用方才能合拍。但外燥、內燥又常相互影響。如外感溫燥,不但有發熱,頭痛等表證;也有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等上燥證,治療時多以輕宣燥熱與涼潤肺金并用。又如津傷肺燥,出現咽喉燥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等上燥證,每與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有關,治宜養陰潤肺。金水并調。
(2)燥邪最易化熱,傷津耗氣,故治燥劑除以輕宣或滋潤藥物為主外,有時還須酌情配伍清熱瀉火或生津益氣之品,而辛香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則非燥病所宜。甘涼滋潤藥物易于助濕滯氣,脾虛便溏或素體濕盛者忌用。
滋陰潤燥食療
1、增液湯《溫病條辨》
【組成】玄參一兩、麥冬、細生地各八錢
【用法】水煎服。
【功用】增液潤燥。
【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大便秘結,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者。
2、麥門冬湯
【組成藥物】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
【方歌】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宜煎嘗
【趣味記憶】夏大人賣草米
【功用】清養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
1.虛熱肺痿?人詺獯,咽喉不利,咳唾涎沫,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虛數。
2.胃陰不足證。嘔吐,呃逆,舌紅少苔,脈虛數。
【配伍意義】本證由肺胃陰虧,虛火上炎,氣機上逆所致。全方配伍特點:
一是體現“培土生金”法;
二是于大量甘潤劑中少佐辛燥之品,潤燥得宜,滋而不膩,燥不傷津。
3、益胃湯《溫病條辨》
【組成】沙參三錢、麥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一錢五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養陰益胃。
【主治】胃陰不足證。饑不欲食或不思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細數。
【初級中藥士考試輔導之治風劑與治燥劑】相關文章: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方劑學輔導:治風劑10-04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方劑學考點:治燥劑10-22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方劑學考點:治風劑09-27
2018初級藥師考試知識點之注射劑08-03
2018初級藥師考試知識點之混懸劑10-18
中藥知識-安神劑的臨床應用09-05
2016年初級中藥士考試模擬試題10-23
如何正確服用中藥顆粒劑10-22
中藥師考點:顆粒劑的質量要求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