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藥、服中藥的技巧
中藥對于治療某些疾病,效果往往比西藥好,畢竟西藥副作用有時候是非常大的。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要與中藥為伴,一天要喝幾次中藥,就盼著藥效能夠早點到來,好不用再忍受這種苦味了。其實要想中藥效果好,它的服用方法也是特別有講究的哦。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煎中藥、服中藥的技巧的知識,歡迎閱讀。
中藥哪個時間點喝效果最好
空腹服
又稱平旦服,指在早晨未進食前服藥。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這樣可以使藥物迅速入腸,并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具有瀉下作用的湯藥也是如此,以增強藥效。
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飯后服
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服藥。病位在上,應在飯后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癥,應該在飯后服藥,可使藥性上行。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在飯后服用可減少對胃腸黏膜的損害。
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藥物可在此時服用。另外,某些西藥如催眠藥、驅蟲藥及抗過敏藥等,一般也應在夜晚臨睡前半小時服用。
中藥什么溫度喝最好?
“趁熱喝”是大部分人喝湯藥的習慣。其實,喝湯藥不一定要“趁熱”。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煮后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再喝,特別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刺激。
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發散風寒的中藥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應該“熱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
對于感冒清熱顆粒等顆粒狀清熱類中成藥,通常會含有一些清溫解表的成分,水溫過熱也會影響藥效。因此,對于這類顆粒狀中成藥,應當用60℃~70℃的.水沖開,等水溫降至40℃左右時再服用。
溫馨提示:煎藥的注意事項
1、煎藥容器以砂鍋和陶罐為最好;玻璃容器、搪瓷容器(完好無損的)次之;鐵鍋、銅鍋、鋁鍋和錫鍋不能用來煎藥。
2、別用鐵鍋這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細節。買回來的中藥,大多是用紙包包著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裝。把藥放進煎藥容器時,許多人的手會碰到中藥,殊不知,這個動作有時就會影響到中藥的藥效。
3、用蒸餾水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使用蒸餾水或純凈水,涼白開也可以。自來水可以加熱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熱水或開水直接煎藥,要晾涼以后才可以。
【煎中藥、服中藥的技巧】相關文章:
煎中藥服中藥的方法及注意事項11-09
最新中藥正確的煎服方法11-02
正確的中藥煎服方法大全201711-02
煎中藥的方法與技巧08-29
如何熬中藥-如何服中藥11-10
煎中藥的方法-如何熬中藥08-29
煎中藥與喝中藥的秘密06-29
煎中藥的正確方法-教你如何科學煎中藥10-29
如何煎中藥2017-煎中藥的正確方式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