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新課標七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試卷
政治是上層建筑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yjbys小編分享一些新課標七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試卷,希望歡迎大家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我不漂亮,但很喜歡自己,因為我很聰明,我很勤奮,我樂于助人;我的建議被老師采納,當眾受到表揚,心里美滋滋的。這些表明———————————————————( B )
A、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B、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C、自尊要量力而行D、自尊要適度
2、周日,小剛乘長途客車到大伯家祝壽。他感到車里有些熱,把鞋子也脫掉,散發出了難聞的腳臭味。附近的乘客皺著眉頭,用責怪的眼光看著他,并用手捂住了鼻子。小剛的行為告誡我們—( B )
A、為了自尊,不要在乎別人的感受 B、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C、對待陌生人,不用尊重他們 D、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3、有時,我們很在意別人的一點兒議論、一點兒批評,認為傷害了自尊。正確對待這種做法應該—( C )
A、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 B、不管什么樣的議論與批評,忍讓一下就過去了
C、對待議論與批評,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養成豁達開朗的性格D、要堅決維護自尊
4、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這種“我能行”的態度就是( C )
A、自尊 B、自立 C、自信 D、自負
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詩句表明我們應具有的心理品質是—————————( B )
A、自尊 B、自信 C、自立 D、自強
6、“在人生的戰場上,并不總是強壯的人取勝。但最終取勝的人,一定是那些認為自己能勝的人。”這句話表明——————————————————————————————( B )
A、實力是制勝的法寶 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C、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D、實力是增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7、“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這句維吾爾族言語告訴我們( C )
A、人生有苦也有甜 B、自食其力和卑躬屈膝都是生活中的磨練
C、人生需要自立,自立的人生是幸福的 D、不自立,依然能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
8、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式獨立地生活。要獨立地生活,就要做到——————( D )
A、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完成 B、自己的衣食住行都自己負責
C、敢作敢為 D、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9、“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的這首詩體現了我們課本中的觀點是————————————————————————— ( )
A、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B、培養自立,要立足當前生活和學習,從小事做起
C、做學問需要事必躬親 D、在社會生活中多實踐,多鍛煉,才能不斷提高自立能力
10、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困難與壓力,我們應該永遠向上,永不懈怠,積極進取,依靠自己的努力奮發圖強。為此,結合課本的學習,我們懂得——————————————( )
A、人生當自強B、自強,進取的動力C、自強,通向成功的階梯D、自暴自棄最終一事無成
11、所有自強者的共同特點是————————————————————————( )
A、能夠戰勝自己 B、發揚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短處
C、為人生的理想執著追求、不懈努力 D、自身沒有弱點,沒有敵人
12、“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的的名言說明——————————————( )
A、能夠戰勝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強 B、能夠戰勝別人的人,必定能自強
C、有力量的人,必定能自強 D、有遠大理想的人,必定能自強
13、人人都希望時時幸運、事事順利,但是,“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望。從古至今,沒有哪個人能不經歷挫折和失敗。這說明————————————( )
A、挫折在人生中可以避免 B、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C、人生只有挫折和失敗 D、“心想事成”可以實現
14、一個農民向上帝祈求一年天氣和順,以使他的麥子有個好收成。上帝答應他,一年里果真沒有任何的狂風暴雨、干旱與冰雹,甚至一點蟲害都沒有。可是一年后,農夫等到的卻是空癟癟的麥穗。他不解的問上帝,上帝答到:“對于麥子來說,風雨、烈日、干旱都是必要的,甚至連蝗蟲都是不可少的。一粒避開了考驗的麥子不可能真正成熟。”這則寓言的寓意是( )
A、小麥的生長需要具備惡劣的自然條件 B、上帝是無所不能的
C、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D、人生可以不經歷挫折和失敗 (轉載)
15、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帶給我們的饋贈是—————————————————( )
A、方法 B、技巧 C、手段 D、智慧
16、下面是一些同學意志品質的表現,屬于意志品質薄弱表現的是————————( )
①遇到難題時,能從多方面想辦法②作業不按時完成,少寫一道是一道③制定的學習計劃不按期執行,常常半途而廢④放學后,跟隨他人上網吧玩游戲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
17、“卓越人物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貝多芬的這句話表明卓越人物具有—( )
A、堅強的意志 B、豐富的情感 C、正常的智力 D、健全的情緒 (轉載)
18、愛爾蘭作家蕭伯納20歲到了倫敦,在長達9年的時間里,他先后寫了5部文學作品,但這些作品卻變成了“5個沉重的褐色紙包”。這期間他拿到的稿酬總額不過6英鎊,其中5英鎊還是代寫廣告的稿酬。但他并不氣餒憑著堅強的意志,一邊勤奮寫作,一邊加緊自學,最后終于成了文壇巨匠。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
A、成功要靠運氣B、挫折是一種不幸C、成功要靠時間D、挫折能磨練人的意志,使人成功
19、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決定。這一決定體現我國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有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都有的一個共同后果是————————————————( )
A、遭受輿論譴責 B、受到紀律處分 C、承擔法律責任 D、受到刑罰處罰
21、謊報險情、盜竊井蓋、毆打他人、亂刻亂畫……這些違法行為屬于——————( )
A、違反民法的民事違法行為 B、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
C、違反刑法的刑事違法行為 D、違反憲法的違憲行為
22、2014年5月23日,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劉漢、劉維等36人公開宣判。判決被告人劉漢、劉維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等罪,均被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劉漢、劉維等人的嚴懲,體現了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法律嚴懲違法犯罪
23、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維護我們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 )
A、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B、通過調解、仲裁解決爭議糾紛C、“民告官”D、訴訟,即打官司
24、初中生亮亮,平時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經常逃課,上網吧玩游戲,結交社會不良青年,品性逐漸變得惡劣。然而其家長說,亮亮之所以變得品行不良,責任完全在學校。其家長的說法你認為——————( )
A、是正確的,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了學校保護的相關內容
B、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主要靠家庭保護C、是正確的,因為亮亮是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
D、是片面的,因為未成年人除應受學校保護外,還應受到家庭保護、社會保護及司法保護等 同時,青少年還應該學會自我保護。
25、周日下午,玲玲把自己反鎖 在屋里,獨自在家里學習。突然她聽到有人撬門鎖的聲音,她靈機一動,大喊道:“爸、媽,一會我要上街逛逛,你們陪我去!”盜賊聞聲轉身而逃。玲玲的這一做法說明她—( )
A、膽小,不敢勇敢地面對盜賊,與之斗爭 B、凡事都依賴別人,不敢自助處理問題
C、即敢于又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D、沒有履行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義務
二、非選擇題(共10分)
1、一只青蛙非常自信地站在一個三條腿的小凳子上,穩穩當當。人的自信也需要三個條件,就像小凳子的三條腿一樣,缺一不可。
(1)你認為人的自信需要哪三個條件?(3分)
(2)假如小凳子三條腿長短不齊,青蛙還能自信地站在小凳子上嗎?為什么?(3分)
(3)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4分)
得分 評卷人
三、材料分析題(共50分)
1、材料一:人生,是一次遠征,征途曲折坎坷漫長,挫折像月伴你而行,即使當你獲取成功后的輝煌,感受輝煌后的喜悅之際,挫折也并未遠你而去,卻是隱沒于朝霞的明艷中,它依舊將在每個晚上隨你而行,揮之不去。雖說挫折帶著凄苦是人生濃重的底色,但人生沒有刻骨銘心的挫折既不豐富又不完整。疾病、打擊、不幸、折磨和失意,這些來自于心靈和肉體的以及外部環境的痛苦,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雖然有輕有重,有長有短,但讓人感受到的滋味卻是同樣的厚重和深刻、痛苦。在弱者面前,會使其六神無主,萬念俱灰,在強者面前,會使其超然灑脫,老練成熟。對每一個人來說,痛苦是無法躲避的,當痛苦降臨動頭上時我們只有坦然處之。也許,面對痛苦,我們要擁有包容一切的胸懷和氣度。痛苦,既磨難人,也造就人。
材料二: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1)對于以上兩個材料,你是怎樣理解的?(3分)
(2)面對困難和挫折大致有幾種人?(5分)
(3)你是哪種人?學習《思想品德》后,你將準備怎樣面對挫折?(2分)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共10分)
張麗悅是某校七年級學生,每當她在學習上碰到困難,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她跟父母外出旅游時,自己的東西自己拿;平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
(1)材料反映張麗悅哪一方面的能力比較強?(1分)
(2)你人為當代青少年需要這一種能力嗎?為什么?(3分)
(3)你將如何向張麗悅學習,培養這種能力?(說出三點即可)(6分)
3、七年級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學期里,我克服了一些困難,取得了一些成功。在回顧和展望中,我能感受到自己長大了,成熟了。成長中,我受到很多人的幫助與關愛,經歷過淚水與歡笑,所有的經歷造就了我。我心懷感激,滿懷信心走向未來。(共10分)
(1)陽光總在風雨后,在實現自己理想時,我估計還會遇到這樣的困難。(寫出二種)(4分)
(2)對此,我準備這樣面對:(6分)
4、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初中八年級的男孩,由于很復雜的原因,爸爸長期不在家,也沒有任何經濟援助,家里的生活全靠媽媽打一份勤雜工來維護,月薪不足200元,但母親人窮志不短,她不依賴他人的照顧,任勞任怨地照顧孩子。孩子很節儉,也很孝順,甚至還省下剩余的早餐當中餐,學校得知這件事后,特別欽佩這位母親的人格,也為學生的懂事而欣慰,于是在免除該生的借讀費之外,還從學校師生募捐的助困基金中每月提供100元生活補助,幫助那位堅強善良的母親,也為這位學生提供更好一些的學習條件。可是當班主任把錢送到該生的手中,他卻不肯接受,原因是他認為班里,學校里還有比他更困難的,特別是來自郊區的住宿生,更需要這筆錢。后經老師多次交流溝通,該生懷著感激的心情接受了這筆補助款。我們以為他會用這筆錢去改善他的伙食或買些衣物,然而,令我們感動的是,他悄悄地用這筆錢一方面幫助身邊遇到困難的同學,另一方面他每周都買些水果和幾個同學到敬老院慰問并幫助孤寡老人。(共10分)
(1)圍繞這個學生的做法想一想,假如自己面臨挫折或逆境,如何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4分)
(2)上述故事反映了對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特殊保護?此外,社會、學校和班級還能從哪些方面來幫助這位同學?(6分)
5、據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的犯罪總數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刑事案件總數的79%以上。據此,某校七年級(2)班一個研究性學習小組擬定以“法律護我成長”為主題,對本地區青少年犯罪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該小組由6人組成,擬請你擔任組長,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任務:(共10分)
(1)就研究活動程序問題,同學們提出一些建議:①采訪少年法庭庭長;②擬訂活動計劃;③撰寫小論文;④交流整理資料;請你按正常的活動順序排序。(只排序號即可)(4分)
(2)根據調查結果,就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性建議(6分)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政治期末試卷】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英語期末試卷07-29
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09-22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05-06
七年級下冊期末試卷質量分析07-12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10-20
三語文下冊期末試卷09-15
小學數學下冊期末試卷09-04
2017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及答案10-15
2017年小學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