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舞劇的起源及作品
舞劇是舞臺劇本的一種,是以舞蹈作為主要表達手段的舞臺藝術。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舞劇的起源及作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舞劇的起源
舞劇開端:“新舞蹈藝術”的奠基人吳曉邦于1939年創作的三幕舞劇《ying粟花》,叩開了中國舞劇的大門。
中國的舞蹈史在可以提供查證的史書典籍中,還尚未見到有舞劇藝術起源的記載。但是,本身具有戲劇因素的樂舞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左右的西周時期(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著名的《大舞》(中國第一部大型情節性的歌舞。)就是綜合了舞、樂、詩等藝術形式,表現武王滅商這樣一個歷史事件情節的大型歌舞。
此后,又出現了《九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作的祭神樂歌),具有更強烈的舞劇因素,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今天所共知的嚴格意義上的舞劇。
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舞劇需要有較高的經濟投入,要有相對穩定的龐大的專業演員隊伍和現代化裝置的劇場。此外,舞劇藝術是舞蹈發展到相當高度的產物,而在那動蕩的年代里,直到20世紀初葉,中國的舞蹈也還未成熟到足以產生綜合性的舞劇藝術。中國舞劇在20世紀30年代才初見端倪。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舞劇也可以說是“外來藝術”的引進。
舞劇的作品
中文名稱: 木蘭飄香
英文名稱: The Fagrance of Lily Magnolia
類別: 傳統舞劇
演出單位: 上海歌劇院舞劇團
劇情簡介
第一場 敵寇入侵
古代北方邊塞城堡下,烽煙四起,敵兵入侵,國破家危,生靈涂炭。面對燃燒著的古城和慘遭殺害的同胞,仇恨的烈火在木蘭胸中燃燒。
第二場 替父從軍
木蘭居室。布機聲聲,木蘭憂憤萬千,心中想著遭受苦難的同胞,停機拔劍起舞,以明報國之志。征兵軍帖到,花父準備帶病出征,木蘭當機立斷,喬裝男兒替父從軍,花父讓家院充當馬夫隨木蘭出征。
第三場 奇兵救駕
木蘭與馬夫豪情滿懷,奔赴前方。途中,皇帝在武將盛華保護下出巡,誤陷敵軍布下的火牛陣。危急中,木蘭躍馬前來,大破火牛陣,救出皇帝。木蘭離去,皇帝萬分感激。
第四場 拜將受印
前方兵站,姑娘們為戰士獻上軍衣軍盔,各族健兒紛紛報名投軍,比試武藝。木蘭與馬夫趕到,盛華與木蘭比武。正在難分難解之際,皇帝駕臨,認出木蘭,親自封木蘭為將,群情歡騰。
第五場 療傷情長
黃河之畔,春去夏來。木蘭在戎馬生活中,與盛華并肩戰斗,結下深厚的友誼。在一次追趕敵酋的戰斗中,木蘭為保護盛華不幸臂中飛刀。木蘭在營帳內卸下戎裝洗傷。盛華闖進帳來,發現木蘭女裝,驚訝萬分,馬夫持刀逼盛華不許說出真情。盛華為木蘭灸刀療傷。兩相知,兩相慕,兒女情在兩個年輕的將軍心中萌發。忽報敵使來下戰表,一場新的決戰來到。
第六場 破敵全勝
塞外古戰場,兩軍對陣。刀光閃閃,盛華奮戰群敵,肉搏拼殺,突遭暗箭,倒在山頭,木蘭趕到,盛華已死。她悲痛欲絕,舉起令旗,奮殺群敵,生擒敵酋,大獲全勝。
第七場 明堂辭封
木蘭班師回朝,皇帝迎接,賜金銀財寶,木蘭不受。加封高官,木蘭謝絕,交回令旗,求歸故里。皇帝又親將公主許配木蘭,木蘭迫不得已,脫下銀盔,解下戰袍,紅妝玉立,云發垂肩,滿朝文武,一片驚呆。
尾聲 蘭芳永馨
大地春回,蘭花盛開,木蘭在花叢中,追懷犧牲的戰友。駝鈴聲聲叮當,蘭花陣陣飄香,皇帝、公主、大臣前來送行,木蘭和馬夫返歸故鄉。
戲曲起源于古巫、古優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提出:“古代之巫,實以歌舞為職,以樂神人者也!庇终f《楚辭》稱“巫”為“靈”,“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動作者……至于浴蘭沐芳,華衣若英,衣服之麗也;緩節安歌,竽瑟浩倡,歌舞之盛也;乘風載云之詞,生別新知之語,荒淫之意也。是則靈之為職,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樂神,蓋后世戲劇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他還認為,“古之俳優,但以歌舞及戲謔為事。自漢以后,則間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實始于北齊。顧其事至簡,與其謂之戲,不若謂之舞之為當也。然后世戲劇之源,實自此始。”
戲曲受印度梵劇影響而形成
許地山在《梵劇體例及其在漢劇上底點點滴滴》中,從文心和文體(即內容和形式)上對中國戲曲與印度梵劇進行了比較研究,認為:
①梵劇并不是純正的悲劇,凡事至終要團圓,“團圓主義可以概括梵劇底文心”;“梵劇底表現純在理想方面,故不能產生真正的悲劇或喜劇。這樣的印度思想,我們底《琵琶記》把它完全代表出來”!爸袊鴦”久鑼憽胰ⅰ桌硐胝丸髣〉酌鑼懫帕_門思想一點也不合現實,一點也不加批評一樣”。
、阼髣『蛻蚯娜〔,都有傳說(傳奇)、創作、雜串。
、坭髣≡谇楣澋陌l展上,有10項內容即“起首”、“努力”、“成功底可能”、“必然的成功”、“所收底效果”以及“種子”、“點滴”、“陪襯”、“意外”、“團圓”。許多戲曲(如元雜劇《殺狗勸夫》、《張天師》等)都可以納入這10項內容。
、堋拌髣∽骷覍τ谫e白,不喜純用雅語,又不喜純用俗語,故最優美的語言是雅俗參雜底。這與中國戲劇上所用語式,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一樣”。此外,許地山還談到梵劇與中國戲曲在演出形式和腳色稱謂的相似之處。他的結論是:“中國戲劇變遷底陳跡如果不是因為印度底影響,就可以看做趕巧兩國底情形相符了!
戲曲起源于傀儡戲、影戲
孫楷第在《傀儡戲考原》中提出:宋傀儡戲、影戲,“為宋元以來戲文雜劇所從出;乃至后世一切大戲,皆源于此。其于戲曲扮演之制,如北曲之以一人唱;南曲之分唱、合唱、互唱,以及扮腳人之自贊姓名,扮腳人之涂面,優人之注重步法等;語其事之所由起,亦莫不歸之于傀儡戲影戲”。
戲曲至遲起于春秋,完成于唐代
任二北在《戲曲、戲弄與戲象》中說:“戲曲本身,至遲春秋時已有,是社會上自然產生的東西,而用這二字來代表戲劇,則自明以后小部分人的人為之事!彼煌馔鯂S關于真正的戲劇起于宋元的觀點,認為說真戲劇,不等于說成熟的戲劇。周戲《孫叔敖》(即優孟)雖幼稚,但也是真戲。〒短茟蚺ず笥洝罚K提出:“在我國古代之伎藝中,先有歌舞,以較為規律之聲容著;繼有俳優,以較為自由之科白著;二者分別發展,至遲在漢代,聲容與科白,即已互相結合為體,而溝通為用,敷演故事,成為歌舞戲!院蟾栉钁蛉諠u發達,迄唐而受胡樂、胡舞、胡戲之刺激特強,又與當時社會盛行之傳奇、小說、講唱、詠語,種種文藝,互為影響,代言問答等已普遍深入,于是循伎藝發展之自然趨勢,已有融樂、歌、舞、演、白五事,以共同推進故事,加強表情,提高效果者,我國戲劇之體制,至此實已完成!保〒短茟蚺け骟w》)
對戲曲形成的爭論,是一個對戲曲概念有不同看法的問題。這些學說都提出了自己的根據。但中國戲曲的形成,因素是很多的。如巫舞來源的確很古,但原始歌舞不只巫舞一種?軕蚝陀皯驅蚯彩怯杏绊懙模蠎蛐纬蓵r期,溫州和東南沿海一帶確曾有影戲傀儡戲流行的事實。江南及東南沿海一帶,農村各種歌舞藝術甚為發達,這些藝術對于戲曲的影響也是斑斑可考的。至于傀儡戲影戲對元曲形成、梵劇對戲曲形成的影響,還缺乏證據,尚待研究。
無論巫覡說、勞動說、歌舞說、外來說、詞變說、綜合說(多元說),或許都從某一側面說出了一定的道理。但從戲劇形態學和戲劇發生學的角度看,從已發現的文獻、文物和田野資料看,王國維的戲劇起源說可能是最具說服力的一說,其生命力也應當是最長久的。”(《〈宋元戲曲史〉百年祭——— 王國維中國戲劇起源于巫覡說發微》,2014年會議論文)
【舞劇的起源及作品】相關文章:
芭蕾舞劇簡介03-22
芭蕾舞劇梁祝11-18
芭蕾舞劇唐吉訶德09-16
芭蕾舞劇奧涅金賞析02-27
芭蕾舞劇海盜全劇03-22
象棋的起源08-10
網球的起源03-18
欣賞芭蕾舞劇小竅門05-16
芭蕾舞劇的藝術結構特點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