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硬盤故障有哪些處理方法
硬盤的故障一般分為純硬件故障和軟件故障,相對來說,軟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較復雜,因為硬盤牽涉到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但是解決的方式有時候卻十分簡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硬盤故障有哪些處理方法,歡迎閱讀。
硬盤故障有哪些處理方法
一、硬盤常見故障的判斷
一般來說,硬盤的故障可以分為純硬件故障和軟件故障。相對來說,軟件引起的硬件故障比較復雜,因為硬盤牽涉到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但是解決的方式有時候卻比較簡單,比如主引導扇區被非法修改導致系統無法啟動、非正常關機后引起的邏輯壞道等,一般通過重新分區格式化即可解決。而純硬件的故障就比較棘手——硬件故障又可以分為系統引起的,例如主板的IDE接口松動、與其他硬件設備不兼容、電源不穩定等等,而另一個就是硬盤本身的故障了,當然我們可以通過眼睛觀察一下電路板是否有芯片被燒毀,用耳朵仔細聽聽啟動時是否有異常響聲等方式來判斷。硬盤故障包括了磁頭損壞、電路板問題、芯片信息丟失、馬達不轉等,最直觀的現象就是進入主板BIOS設置后,無法識別硬盤。
根據電腦開機后的出錯提示也是可以確定硬盤故障大致類型的。比如開機后屏幕顯示:“Deviceerror”,然后又顯示:“Non-Systemdiskordiskerror,Replaceandstrikeanykeywhenready”,提示硬盤不能啟動,用軟盤啟動后,在A:>后鍵入C:,屏幕示:“Invaliddrivespecification”,系統不認硬盤,一般是CMOS中的硬盤設置參數丟失或硬盤類型設置錯誤造成的。開機后屏幕顯示:“Invalidpartitiontable”,硬盤不能啟動,若從軟盤啟動則認C盤,一般是由于硬盤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有錯誤而造成的。屏幕顯示“ErrorLodingOperatingSystem”或者“MissingOperatingSystem”表明硬盤的主引導記錄被破壞,或者分區的結束標志遭到破壞,還有可能是由于CMOS重硬盤參數設置錯誤引起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CMOS參數被改動;硬盤下的系統文件IO.SYS和MSDOS.SYS遭到破壞;硬盤DOS引導記錄(BOOT)遭到嚴重破壞,或者DOS引導記錄的結束標志(01FF的55AA)丟失;也可能是硬盤的主引導數據被破壞,或主引導結束標志(080.081的55AA)丟失而造成。而系統顯示“TRACK0BAD,DISKUNUSABLE”,意思為“零磁道損壞,硬盤無法使用”或用磁盤掃描程序掃描其它硬盤時其0扇區出現紅色“B”。硬盤0扇區損壞,是大家比較頭痛的故障,一般情況下也就判了硬盤死刑,很難修復了。如果屏幕示“SMARTFailurePredictedonPrimaryMaster:ST310210A”然后是警告:“Immediatelyback-upyourdateandreplaseyourharddiskdrive.Afailuremauybeimmnent.”此時,須按F1才能繼續,這是S.M.A.R.T技術診測到你的硬盤可能出現了故障或不穩定情況,警告你需要立即備份數據并更換硬盤。出現這種提示后,除了更換新盤外,沒其他解決方法。
二、硬盤常見安裝故障的處理
硬盤安裝不當會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的故障。比如IDE接口與硬盤接的電纜線未連接好;或是IDE電纜接頭處接觸不良或再現斷裂;硬盤未接上電源或電源接頭未插牢;跳線設置不當等都會導致在BIOS中檢測不到硬盤,或無法識別全部容量。如果檢測時硬盤燈亮幾下,但BIOS仍然報告沒有發現硬盤,則可能是硬盤電路板上某個部件損壞或者是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出現故障。另外,使用了不合格的信號線(未按要求使用80針信號線)或未安裝主板芯片組驅動(補丁)程序,將會導致不能打開DMA模式的故障。
有些朋友在新加了一個硬盤后,WIN98就無法啟動了,取下新加的硬盤后一切又正常了。這是因為你的WIN98裝在原硬盤的非C盤(如D盤)上,而加裝雙硬盤后在原硬盤存在多分區的情況下,要引起盤符交錯,導致原硬盤的盤符發生了變化,WIN98在啟動時找不到安裝時默認的相關系統文件及眾多應用程序,自然不可能正常啟動。在多分區的情況下,硬盤分區的排列順序是這樣的:主硬盤的主分區仍被計算機認為是C盤,而第二硬盤的主分區則被認為是D盤,接下來是第一硬盤的其他分區依次從E盤開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盤的其他分區接著第一硬盤的最后盤符依次排列。要使加上第二硬盤后盤符不發生變化,解決的辦法有兩個: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話,比較簡單,在CMOS中將第二硬盤設為NONE即可,但在純DOS下不認第二個硬盤。第二種方法是接上雙硬盤后,給第二個硬盤重新分區,刪掉其主DOS分區,只分擴展分區。這樣盤符也不會交錯。當然若第一硬盤只有一個分區的話,也就不會存在盤符交錯的問題了。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硬盤安裝故障就是在老主板上不能正確使用大容量硬盤,解決的方法很多,比如升級主板BIOS或使用EZ等特殊分區軟件分區。
SATA硬盤電源接口與傳統的IDE硬盤所使用的端口大不相同,目前普通電源很少能直接支持SerialATA硬盤,需使用專門的轉接頭。不過也有少數SerialATA硬盤采用了雙電源設計,除了SerialATA標準的15針電源接口外,還有傳統的電源接口,使用起來就更加方便了。另外,SerialATA硬盤對電源供電質量要求比并行接口硬盤更嚴格,使用SerialATA硬盤的朋友,最好配一個功率足夠的好電源。還要注意的是,由于SerialATA硬盤對主板AGP/PCI頻率很敏感,如果你進行了超頻操作,就可能會出現無法識別硬盤或使用不穩定的現象。建議大家超頻后盡量保持總線頻率的穩定。還應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裝后,一定要安裝IAA加速補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關補丁,程序會自動根據硬盤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傳輸模式,以便充分揮發Serial-ATA硬盤的性能。如果主板BIOS不支持48bitLBA模式,就無法直接使用超過137G容量的硬盤。遇到這種情況建議你升級最新的主板BIOS。如果不升級,也可以使用硬盤自帶的分區軟件DM,提供了INT13H的擴展功能,從而繞開主板BIOS支持大硬盤。大家也可以用Windows2003的系統盤來進行分區,都能夠識別出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盤。
三、硬盤常見“軟故障”的處理
硬盤的軟故障即非物理性故障,比如主引導記錄、分區表、啟動文件等被破壞而導致系統無法啟動,硬盤被病毒感染造成無法運行,以及非法操作、維護不當等。一般情況下,“軟故障”是可以自己動手修復的。比如常見的分區丟失故障,是因為分區表被病毒破壞等原因導致,而分區上保存的數據一般還完好,我們可以用相關的工具軟件來嘗試修復。DiskMan來修復分區表。
DiskMan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硬盤分區表維護軟件,可以判斷分區的“系統參數”是否正確,可讓DiskMan自動檢查硬盤分區參數,并按照提示修改錯誤的參數,當然實在不行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其“重建分區”功能重建分區。
DiskMan可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信息重新建立分區表,在菜單的工具欄中選擇“重建分區表”,DiskMan即開始搜索并重建分區。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KV3000軟件來修復硬盤數據,手動重建主引導扇區和分區表。用軟盤啟動計算機并運行KV3000.EXE,進入KV3000主畫面,按下F6鍵啟動搜索硬盤分區的功能,再按下F2可以搜索出硬盤各個分區,接下來按F2查看C盤BOOT區。如果C盤BOOT扇區正常,則可以用KV3000的F10功能鍵自動重建C盤主引導扇區和分區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使用什么軟件及方法,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修復分區表。所以建議讀者在硬盤分區后,最好能備份一份分區表在軟盤或光盤上,一旦出現分區丟失的情況,就能夠很容易恢復了。
另外,被“邏輯鎖”鎖住硬盤也是比較嚴重的故障。最直接的后果會導致無法啟動,甚至用光盤和軟盤都啟動不了系統。關鍵在于“邏輯鎖”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死循環,這就是使用軟驅、光驅,雙硬盤都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解決這個難題并不復雜,方法一是修改DOS啟動文件,首先準備一張DOS6.22的系統盤。然后在一臺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制編輯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改該文件的屬性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里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盤啟動了。方法二是用DM解鎖,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盤配套的DM軟件,然后把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盤,開機,按住DEL鍵,進CMOS設置,將所有IDE硬盤設為NONE(這是關鍵所在!),保存設置,重啟動,這時系統即可“帶鎖”啟動。啟動后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繞過BIOS,識別出硬盤,選中該硬盤,分區格式化即可。不過這種方法的最大缺憾就是硬盤上的數據將全部丟失。
四、硬盤常見“壞道”的處理
硬盤的壞道共分兩種: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邏輯壞道為軟壞道,大多是軟件的操作和使用不當造成的,可以用軟件進行修復;物理壞道為真正的物理性壞道,它表明硬盤的表面磁道上產生了物理損傷,大都無法用軟件進行修復,只能通過改變硬盤分區或扇區的使用情況來解決。
首先,我們先確認硬盤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方法很簡單。在電腦剛剛啟動時,按“F8”鍵,選擇“CommandPromptonly”進入DOS模式(操作系統必須為Win95/98,若為Win2000/XP請使用DOS啟動盤),執行“scandiskx:”(X為盤符),Scandisk程序便會檢查硬盤,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框,選擇“Fixit”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如掃描程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那么硬盤就有了物理壞道。對于已進行初步修復的仍有邏輯壞道的硬盤,正常啟動后回到Windows下,進入“我的電腦”中選擇有邏輯壞道的硬盤,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屬性”→“工具”→“開始檢查”就彈出“磁盤掃描程序”,選中“完全”并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單擊“開始”,就開始對該分區進行掃描和修復。
而對于有物理壞道的硬盤,上述方法就行不通了,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如果硬盤還沒過質保期,就去找銷售商,讓其想想辦法。但如果過了質保期就只好自己動手修復了,首先推薦大家使用原廠的DM工具,對硬盤進行“清零”處理,很多小問題用DM都可能解決,而且經上面處理過后再用其他軟件,硬盤修復的時間能大為縮短。然后再使用HDDREG、MHDD、FB這些軟件進行處理。這幾款軟件功能相類似,使用上各有特色。HDDREG可以通過磁性逆轉方式來達到修復壞道的目的,據稱可以修復大約60%的受損硬盤,在修復壞道的同時又不影響硬盤原有的數據信息,而這是低級格式化程序所做不到的。當然還可以用PartitionMagic手工處理,達到隱藏壞道的目的。具體的作法是:首先啟動PartitionMagic,選中“Operations”菜單下的“Check”命令,對硬盤進行直接掃描,標記壞簇后,選中“Operations”菜單下的“Advanced”→“badsectorretset”,最后把壞簇分成一個獨立的分區,再通過“Hidepartiton”命令將分區隱藏即可。如果電腦啟動時出現信息“TRACK0BAD,DISKUNUSABLE”,那么修復起來就比較麻煩,因為此信息說明硬盤的零磁道損壞了,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人就把硬盤作報廢處理。但并非絕對不能修復,原理十分簡單,只要用1扇區代替0扇區就行了,在這里向大家推薦“DiskMan”,它是一款比較常用的硬盤工具。下載后在純DOS運行,在“硬盤”菜單中選中要修改的盤(一般為C盤),然后依次進入“工具”→“參數修改”→將“起始柱面”的值由“0”改為“1”,確定后保存退出。就可以對硬盤進行重新分區了。
目前,專業硬盤維修軟件“PC-3000”與硬盤廠商的維修方式就非常相似。PC-3000是由俄羅斯著名硬盤實驗室--ACELaboratory研究開發的商用的專業修復硬盤綜合工具。它通過分析和逆向工程,將廠商的指令代碼甚至Firmware破解,使得可以編制出程序軟件,自由地讀取、修改和寫入硬盤系統信息區的信息。像硬盤廠商一樣,編寫程序對磁盤盤面按照物理地址進行掃描,重新構造出新的缺陷扇區列表寫進系統保留區來替換原有的列表。經過這樣的軟件維修的硬盤,理論上與硬盤廠商維修的硬盤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價格也是非常昂貴,大約要上萬元吧!對于我們普通用戶來說~還是等有條件后再考慮吧!
硬盤故障的修復方法
1、硬盤的物理故障
硬盤常見的物理故障現象有如下幾種:
①硬盤電路故障 主軸電機失速,引起嘯叫,伴隨有硬盤批示燈不斷閃爍,自檢時顯示出錯信息: “1701” 或者 “Hard Disk Error”這說明硬盤控制電路部分有故障。硬盤電路故障在硬盤故障統計中占的比例不大,一般都是暴露在自檢過程中,且故障現象較為單一。讀和寫控制電路的故障會同時發生,幾乎沒有只能讀(不能寫)或只能寫(不能讀)的現象。
②硬盤腔體故障 機器加電后,硬盤腔體異常響聲,自檢過程中有明顯的“噠噠噠”的長時間磁頭“撞車”聲,說明硬盤腔體內有機械故障。這大多是磁頭步進鋼帶松動或斷裂,故障起因于盤體受到嚴重撞擊或振動。
③硬盤適配器或接插件故障 系統加電自檢到硬盤子系統時,自檢不能通過,且硬盤批示燈不亮同時屏幕顯示如下一些信息: “1701,Hard Disk Error” 或者 “HDD Controller Error” 該故障現象如果不是硬盤的主引導記錄損壞就是硬盤子系統的硬件故障。例如,硬盤適配卡、硬盤驅動器損壞,或者硬盤適配卡與主板Ⅰ/O插槽和與硬盤驅動器之間連接的接插件和電纜損壞或接觸不良。
④硬盤0柱面損壞 硬盤經較長時間自檢后,在引導時顯示: “Disk Boot Failure TRACK 0 BAD” 如果在此后立即死機至使引導失敗,可能是磁盤0柱面損壞。其結果是導致硬盤主引導扇區,或者DOS引導扇區被破壞以致硬盤不能使用。該故障雖然屬于物理故障的范疇,但是可用軟件的方法來進行修復。
2、硬盤的軟故障
軟故障的含義是指硬盤上一些重要的和有著特殊意義的數據丟失、損壞或被修改而旨起的自舉引導失敗或讀寫故障。這是硬盤軟故障的主要內容,因其絕大多數發生于磁盤的系統信息區內,縣城盤中的大量文件或數據并沒有丟失,故排除這類軟故障顯得尤為重要。引起硬盤不能自舉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系統區信息損壞、CMOS參數丟失或病毒入侵造成的。一般說來,用戶都可以根據屏幕上出現的提示信息來判斷引起故障的原因。
這些原因概括起來可分為:CMOS數據參數丟失、硬盤主引導區損壞、硬盤DOS引導區出錯(含DOS三個系統文件損壞或丟失)三種。
下面分別敘述這三類故障的現象、原因及處理方法:
①若開機后屏幕上該出錯住處一肌是由于系統板上用以維持CMOS信息的電池損壞,使得CMOS內容丟失造成的。對于這種故障,只需更換好電池后,重新設置CMOS參數(特別是硬盤類型參數及三個基本邏輯格式化參數),即可從硬盤正常啟動了。
②在系統啟動時,屏幕上出現如下一些提示信息: “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Invalid partition table”出現提示信息"DeviceError”這些提示信息,一般是硬盤主引導區記錄出錯。引起這類錯誤的原因可能是:沒有指定主引導分區為活動分區(無自舉標志)、幾個分區均無可自舉標志或有多個自舉標志、主引導記錄結束標志(55AA)丟失、主引導記錄因用戶意外操作或病毒入侵被破壞。
③在系統啟動時,屏幕上出現如下提示信息: “Error load operation system Missing operation system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Disk book failure” 這類錯誤信息一般是由于DOS引導扇區的錯誤引起的。在系統的啟動過程中,當硬盤的主引導分區檢查正確后,根據可自舉分區中指出的分區起始地址讀DOS系統引導扇區,若讀操作失敗,則給出“Error load operation system”的出錯信息;若能正確讀出DOS引導扇區,則系統將檢查引導扇區的最后兩個字節是否為有效標志“55AA”,若不是,則給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出錯信息;如果DOS引導扇區中隱含文件名信息被破壞,或者說引導程序從磁盤根目錄的開始扇區讀取的前兩個文件名不是當前DOS版本的兩個系統隱含文件,則給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的出錯信息;如果DOS引導扇區記錄格式或系統文件因某種原因被破壞,被引導程序讀內存時發生讀操作錯誤,則給出“Disk book failure”的出錯信息。對于這類故障的排除,可使用DOS命令“SYS C:”,或者PCTools、Norton等工具軟件進行修復。
【硬盤故障有哪些處理方法】相關文章:
內存故障有什么處理方法08-08
電腦硬盤常見故障處理08-29
移動硬盤保養方法有哪些02-17
計算機硬盤加密有哪些方法02-22
處理手機故障的方法與技巧09-21
系統不認硬盤的常規處理方法03-04
數控磨床故障處理的步驟與方法01-29
常見的寬帶故障處理流程與方法06-05
CPU的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09-08
電腦突發故障應急處理方法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