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執業藥師《藥學知識二》必背知識:抗癲癇藥(6 類)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高度異常放電導致反復發作的短暫的腦功能紊亂。癲癇分為多種類型,常見的有部分性發作,屬于局限性發作;失神性發作(小發作)、強直陣攣性發作(大發作),屬于全身性發作。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按化學結構可分為巴比妥類、苯二氮䓬類、乙內酰脲類、二苯并氮䓬類、γ-氨基丁酸(GABA)類似物和脂肪酸類。
1.巴比妥類
該類藥的抗癲癇作用機制在于通過增強γ一氨基丁酸 A 型受體活性,抑制谷氨酸興奮性,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單突觸和多突觸的傳遞代表藥有苯巴比妥。
2.苯二氮䓬類
主要為 GABA 受體激動劑,也作用于 Na+ 通道。可加強突觸前抑制。代表藥為地西泮。
3.乙內酰脲類
本類藥物通過減少鈉離子內流而使神經細胞膜穩定。代表藥苯妥英鈉。乙內酰脲類藥口服吸收較緩慢,絕大部分在小腸內吸收,肌內注射吸收不完全且不規律。
4.二苯并氮䓬類
抗癲癇機制為阻滯電壓依賴性的鈉通道,抑制突觸后神經元高頻動作電位的發放,以及通過阻斷突觸前 Na+ 通道與動作電位發放,阻斷神經遞質釋放,從而調節神經興奮性,達到抗驚厥作用。代表藥有卡馬西平
5.γ-氨基丁酸類似物
該類藥為GABA 的類似物或衍生物,是 GABA 氨基轉移酶抑制劑。代表藥有加巴噴丁、氨己烯酸。
6.脂肪酸類(丙戊酸鈉)
本類藥的抗癲癇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代表藥丙戊酸鈉。
(二)典型不良反應
1.巴比妥類及苯二氮䓬類嗜睡,肌無力及“宿醉現象”
2.乙內酰脲類(苯妥英鈉)
(1)局部刺激:胃腸反應,齒齦增生,靜脈注射可發生靜脈炎。(2)不良反應與血漿藥物濃度密切相關,血漿濃度超過 20μg/ml 時出現眼球震顫,超過 30μg/ml 時出現共濟失調,超過 40μg/ml 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如嗜睡、昏迷。
3.二苯并氮䓬類(卡馬西平)
常見視物模糊、復視、眼球震顫、頭痛。少見變態反應、史蒂文斯-約翰綜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稀釋性低鈉血癥或水中毒(表現為精神紊亂、關節痛及少見的疲乏或無力)。
4.持續性頭痛)、紅斑狼瘡樣綜合征(表現為皮疹、蕁麻疹、發熱、骨脂肪酸類(丙戊酸鈉)
肝臟中毒,過敏性皮癥。
(三)禁忌癥
1.巴比妥類及苯二氮䓬類藥禁忌證見本章第一節。
2.對乙內酰脲類藥過敏者及阿斯綜合征、Ⅱ~Ⅲ度房室阻滯、竇房結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等心功能損害者禁用乙內酰脲類藥。
3.對卡馬西平或三環類抗抑郁藥過敏者,有心臟房室傳導阻滯,血小板、血常規及血清鐵異常,以及骨髓功能抑制等病史時禁用卡馬西平。
4.對丙戊酸鈉過敏者及有明顯肝臟功能損害患者禁用丙戊酸鈉。
(四)藥物相互作用
1.乙內酰脲類
(1)與糖皮質激素、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促皮質激素、環孢素、左旋多巴等合用時,因為苯妥英鈉可誘導肝藥酶,加速上述藥物代謝,降低上述藥物的療效。
(2)與香豆素類抗凝血藥合用時,開始可增加抗凝效應,但持續應用時則降低。
(3)苯巴比妥或撲米酮對苯妥英鈉存在較大影響,應定期檢測血漿藥物濃度;與丙戊酸鈉合用時,有血漿蛋白結合位點競爭關系,故也需經常檢測血漿藥物濃度,并根據臨床情況調整苯妥英鈉的劑量。
(4)苯妥英鈉與卡馬西平合用,可通過肝藥酶誘導而降低卡馬西平的血漿藥物濃度。
2.二苯并氮䓬類
(1)卡馬西平與對乙酰氨基酚合用使肝毒性增加,并使乙酰氨基酚療效降低;與香豆素類抗凝血藥合用,抗凝作用減弱,應監測凝血酶原時間,調整劑量。
(2)卡馬西平與鋰鹽合用可引起嚴重的神經毒性。同時鋰鹽可降低卡馬西平的抗利尿作用。
(3)卡馬西平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可引起高熱或高血壓危象、嚴重驚厥甚至死亡,兩藥應用至少間隔 14 日。
(4)奧卡西平與其他抗癲癇藥合用,影響其他藥物的代謝,通過肝藥酶誘導,使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的半衰期縮短至 14h 以下;相反,與丙戊酸鈉合用,抑制丙戊酸鈉代謝,使半衰期延長,因此與丙戊酸鈉合用,劑量應減半。
3.脂肪酸類(丙戊酸鈉)
(1)麻醉藥或中樞抑制劑與丙戊酸鈉合用,中樞抑制作用增強;與氟哌啶醇、洛沙平、馬普替林、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吩噻嗪類、噻噸類和三環類抗抑郁藥合用,中樞抑制作用增強,降低驚厥閾和丙戊酸鈉的作用,須及時調整劑量。
(2)與華法林或肝素等抗凝血藥及溶栓藥合用,易引起出血。與阿司匹林或雙嘧達莫合用,由于減弱血小板凝聚而使出血時間延長。
(3)與苯巴比妥合用,使后者代謝減慢,血漿藥物濃度升高,因而增加鎮靜作用導致嗜睡;與撲米酮合用,可使后者的血漿藥物濃度升高,必要時需減量;與苯妥英鈉合用,因血漿蛋白結合位點競爭,可使兩者血漿藥物濃度發生改變,需定期監測血漿藥物濃度并視臨床情況調整劑量;與卡馬西平合用,由于后者對肝藥酶的誘導而使兩者血漿濃度降低,需監測血漿藥物濃度并合理調整劑量。
二、用藥監護
主要依據癲癇發作的類型選擇用藥(重要考點)
(1)部分性發作:首選卡馬西平、拉莫三嗪、奧卡西平、丙戊酸鈉或托吡酯。
(2)全面性發作:強直陣攣性發作(大發作):首選卡馬西平、拉莫三嗪、丙戊酸鈉或托吡酯。
(3)失神性發作(小發作):典型失神發作乙琥胺和丙戊酸鈉是首選藥,替代方案包括氯硝西泮和拉莫三嗪。
(4)強直肌陣攣發作:丙戊酸鈉是首選藥;非典型失神,失張力和強直發作:通常出現于兒童。丙戊酸鈉、拉莫三嗪、氯硝西泮是首選藥。
三、主要藥品
卡馬西平
【適應證】用于治療癲癇、躁狂癥、三叉神經痛、神經源性尿崩癥等。
【注意事項】心臟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有血液系統不良反應史者。
丙戊酸鈉
【適應證】用于各種類型的癲癇。
【注意事項】
(1)本品可由乳汁分泌,哺乳婦女慎用。
(2)3 歲以下兒童使用本品發生肝功能損害的危險較大。
苯妥英鈉
【適應證】用于治療強直陣攣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顳葉癲癇);本品也適用于洋地黃中毒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
【注意事項】
(1)哺乳期婦女于用藥期間應停止哺乳。
(2)老年患者慢性低蛋白血癥的發生率較高,治療上合并用藥又較多,藥物彼此間相互作用復雜,所以老年患者應用苯妥英鈉時須慎重,用量應偏低。老年人較易嗜睡,最好在睡前服用。
苯巴比妥PhenObarbjtaI
【適應證】用于治療焦慮、失眠、癲癇及運動障礙。
【注意事項】
新生兒服用本品可發生低凝血酶原血癥及出血,維生素 K 對此有治療或預防作用。
【執業藥師《藥學知識二》必背知識:抗癲癇藥(6 類)】相關文章:
2017年執業西藥師考試《藥學專業知識二》考點之抗腫瘤藥03-01
高中必背生物知識01-11
《藥學知識二》精選筆記:抗抑郁藥02-26
執業藥師《西藥知識二》練習題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