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應鏈金融精華全解析
引導語:供應鏈金融給予了中小企業全新的融資工具,這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背景下,具有強大的生存空間。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供應鏈金融精華全解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相同的卻是雙向的滲透和融合。供應鏈金融正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跨界的融合;蜓讣踩顼L、或激烈如火、或柔韌如水,跨界融合,正孕育全新的商業邏輯和投資機會。
本報告認為,供應鏈金融是指處于產業鏈核心地位的企業,依托高信用優勢廣開門路獲得廉價資金,通過相對有效的征信系統和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向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提供融資服務,獲得新利潤增長點,構建更緊密的產業鏈生態系統。
供應鏈金融作為產業模式升級的自然演化,“從產業中來,到金融中去”,具有深厚的行業根基,顛覆了傳統金融“基于金融而金融”的范式,打開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發力和產業的持久性。
作為供應鏈金融的總概性報告,我們嘗試解答幾個核心問題:
為什么看好供應鏈金融?真正解決了多方痛點!
首先,供應鏈金融本質上是彌補了中小企業年化融資成本8%-20%的空白,給予了中小企業全新的融資工具,這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背景下,具有強大的生存空間。其次,滿足了核心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訴求,通過金融服務,變現其產業鏈長期浸淫的價值。
再次,對于銀行等資金供給方而言,由于核心企業的隱性背書,降低了向中小企業放款的風險,且獲得較高的回報。這種多方共贏的生態系統,沒有理由不看好。再者,從市場博弈層面看,傳統金融的投資者教育已經較為充分,而供應鏈金融存在較大的預期差。
空間有多大?2020年15萬億!
供應鏈金融在美國的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觀察窗口,成為核心企業重要的盈利來源,UPS和GE金融業務占總收入可達17%和30%。我們認為,供應鏈金融在中國將“出于藍而勝于藍”。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相比美國的金融自由化,我國金融管制造成金融資源配置的低效率,眾多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供應鏈融資的訴求遠高于美國;
二是以互聯網為特征的金融創新在國內如火如荼,已經引領世界潮流,創新工具施用于供應鏈,全面拓寬了資金來源,突破了美國模式下核心企業自身信用天花板的限制,令金融具備成為主業的可能。目前,中國已經摘得全球供應鏈業務規模的桂冠,我們預測至2020年,供應鏈金融業務規模將達15萬億元。
國內供應鏈金融何時爆發?就在當下!
目前時點看,核心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優越的內外條件:深耕產業的根基、轉型的動機、金融變革窗口以及互聯網的極速滲透,再加上融資租賃、保理、P2P等金融工具的快速發展,為供應鏈金融敞開了資金的大門。
因此,我們認為,當下是供應鏈金融爆發的前夜,催化劑在于資金端和風控模式上獲得突破。對于進展,我們認為,發展初期,資金渠道決定供應鏈金融上限規模,而中長期,行業因素決定供應鏈金融整體格局。
如何評價供應鏈金融的業務質量?五維模型!
我們提出五維模型:大產業、弱上下游、強控制力、低成本與高杠桿、標準化。大產業是指產業空間大,不易觸碰天花板;弱上下游是指客戶端中,至少有一環較為弱勢,無法從銀行獲得廉價資金;強控制力是指線上具有真實交易數據和征信、線下擁有物流倉儲作后盾,從而控制風險;低成本是指資金的成本低,讓供應鏈金融有利可圖而又不過度增加融資方負擔,高杠桿是一定本金投入能撬動較大資產體量;標準化是指用于融資的抵押品(抵押)相對標準化,有公允市場,即便出險,也能快速出清。我們認為,如果同時具備五大要素,則供應鏈金融水到渠成。
潛在標的有哪些?看下文!根據五維模型,大宗商品、行業或區域龍頭、行業信息化服務商、電商平臺、專業市場等五大領域是供應鏈金融的沃土。
一、搶灘金融服務空白
主流金融服務缺席的市場
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社會頑疾,在經濟換擋期,尤為如此。擴大再生產,要么通過內生式積累,要么借道民間高利貸。年化8%-20%之間的融資成本,成為傳統金融的盲點,也因此成為金融創新的主戰場。
供應鏈金融最大創新在于填補8%-20%的融資利率空白,打開中小企業融資閥門。理論上銀行是中小企業最理想的融資對像,成本在6%-8%之間。但從收益風險配比角度看,銀行更愿意將資金大門向大型企業敞開,而不愿承受過高風險。
中小企業被迫轉向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平均利率在27%左右,高企的融資成本擠壓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減少了中小企業的投資,不利于整個供應鏈的發展。
8%-20%融資服務的空白,背后折射的是金融服務的結構性缺失,以及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所要求的不合理的過高風險補償。
和傳統非銀機構相比,供應鏈金融具備太多優勢:
1)供應鏈金融依托在產業多年的浸淫,風控端天然具備優勢;
2)如果說非銀機構做的是純粹金融,則供應鏈金融則是在試圖構建金融生態;
3)在供應鏈金融體系中,各非銀機構均成為體系中一部分;
4)供應鏈金融本質上屬于大數據金融,延展性更佳。
痛點孕育變革
中小企業“融資痛”
宏觀經濟下行大背景下,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堪憂,尤其是融資難問題更為突出。一直以來,由于信用缺失、固定資產等抵押擔保品少、財務信息不透明等,中小企業的融資是個頑疾,近年來盡管國家出臺了多項舒緩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舉措,但銀行等主流資金供應方惜貸現象仍未有效改善,中小企業要么通過內生積累,要么高成本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獲得資金。
中小企業痛點:融資難、融資貴、融資亂、融資險。多層次金融市場的缺失,使得中小企業暴露于無主流金融機構覆蓋的尷尬境地,中小企業融資也多是“富貴險中求”,融資成本高企,且相應金融服務機構散、亂,對中小企業穩定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從另一方面講,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仍是一片尚未被充分開發的大市場,新的金融模式、新的技術應用都可能徹底啟動行業崛起閥門。
除了融資難,中小企業資金亦受到行業擠占:
1)營收賬款總規模超16萬億。以供應鏈上游企業為例,截止2012年應收賬款余額已經達到16.6萬億,中小企業現金壓力巨大;
2)賒銷期的延長。根據《2014科法斯中國企業信用風險報告》,2013年31.7%的企業賒銷期大于60天,明顯高于2012年20.3%的企業占比,總體信用進一步惡化的趨勢非常明顯。
核心企業“轉型痛”
中國正處于經濟的換擋期,行業產能過程、轉型壓力自不必多講,但就產業中企業來講,由于自身優劣勢稟賦不同,在轉型大潮中表現出不同的訴求。小部分掌握了產業核心資源的企業,希望利用金融業務將其在行業中長期建立起來的優勢變現;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則對解決融資問題具有更強的偏好。
無疑,供應鏈金融對整個產業鏈的再升級都是戰略級突破口。
產能過剩已經成為行業性趨勢,核心企業亦未能幸免。如:1)粗鋼產能利用率2014年降到最低點70%,產能嚴重過剩;2)截至2015年1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負增長4.23%,盈利能力持續下滑。在行業性大趨勢下,核心企業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
直擊痛點,多方共贏
行業層面無阻力,供應鏈金融的生長將極為舒展。行業趨勢總是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發展,供應鏈金融無論對于核心企業還是中小微企業,乃至物流企業都具備明顯的益處,利益的產生并非存量之間的博弈,而是增量的創造。同時互聯網的發展更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難得的時代背景,多方共贏提供充足動力。
供應鏈金融如何開展?結論極其簡潔:核心企業的“轉型痛”創造供給,中小企業的“融資痛”創造需求,而兩者的碰撞必將催生出新的藍海業務。
供應鏈中主體將至少在以下方面獲得益處:
1)核心企業切入供應鏈金融,構建新的優勢領地,其掌握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將充分發揮優勢;
2)中小企業獲得低成本的穩定資金,為主業提供持續動力;
3)第三方物流企業業務量上升,同時個別優秀企業亦可通過物流、倉儲建立的優勢切入供應鏈金融業務;
4)通過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和拓展,電商平臺價值將大為提升。
第三方物流企業發揮上下游橋梁優勢,拓展自身業務空間。物流公司具有專業的貨物存儲管理、豐富的買賣雙方的交易信息,在存貨抵押為主要形式的供應金融中具 備優勢,如倉單質押授信模式,物流企業具備充足的優勢。物流企業亦可以通過搭建互聯網交易平臺,更深入的滲透供應鏈金融。
與其他業務一樣,供應鏈金融誕生于國外,在美國發揚光大。自然的,美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歷程、行業空間成為了國內分析的對標。但美國的經驗在給予我們啟示的同時,也未免會帶給我們一些誤導性結論,特別是對國內供應鏈金融未來空間的辨析上。美國供應鏈金融的滲透率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代表中國未來空間,這取決于供應鏈金融的戰略地位、時代背景、技術應用的不同稟賦,畢竟世界總是在變化。
美國的啟示
供應鏈金融的三個階段
美國供應鏈金融產生于19世紀末,時值美國工業全面超越英國、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之時。從模式上講,美國供應鏈金融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機構向產業的滲透。這一時期,金融監管相對寬松,銀行為代表的金融企業開始向傳統產業進行滲透。產業鏈中企業融資則更加依賴于已經滲透進來的商業銀行。本質上講,這仍是發展不完全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商業銀行對于產業鏈上下游把控力的優勢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第二階段:核心企業登上供應鏈金融核心舞臺。美國金融監管趨緊后,金融機構向產業的滲透開始受到限制,供應鏈金融模式面臨變革,真正意義上的供應鏈金融模式隨著核心企業實力的上升而最終確立,核心企業成為供應鏈金融的核心。這種模式下,核心企業具備了信用優勢和業務信息優勢,紛紛成立金融部門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如UPS成立UPS Capital、GE成立GE Capital,產融結合切入供應鏈金融。
第三階段:核心企業模式遇到天花板。進入21世紀后,美國供應鏈金融模式發展日趨穩定,甚至出現負增長。供應鏈金融僅服務于主業的定位成為其發展的最大限制因素,同時出于資金來源和風險的考慮,核心企業也在逐漸收縮和自身主業不相關的金融業務,美國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模式的進一步發展遇到天花板。
UPS:物流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典范
成立UPSC搭建金融平臺,收購銀行解決資金端瓶頸。UPS于1998年成立UPS Capital(UPSC),為了突破資金瓶頸,2001年收購美國第一國際銀行,并將金融服務對象定位為中小企業,為客戶提供存貨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供應鏈金融服務,并在之后逐步將業務拓展至信用保險、中小企業貸款、貨物保險等其他衍生金融服務。
通過金融服務獲取貨運權,供應鏈金融與傳統主業深度結合。首先UPS與沃爾瑪等大型進貨商和眾多供應商簽訂多方合作協議,為后兩者提供物流服務。在交易結構上,UPSC代替購買方為供應方提供墊資服務,并以此獲得商品的貨運權。UPSC則作為UPS的信用部門,保證在貨物交到UPS物流機構兩周內將貸款先行支付給出口商,解決中小供應商的流動性壓力,如替沃爾瑪與東南亞地區數以萬計的出口商進行支付結算。UPS整體的收入包括兩部分:1)作為物流企業收取的服務費;2)貨物交付后,大型購買方支付的墊付金及期間利息費用。
UPSC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使得沃爾瑪避免了和大量出口商逐個結算的交易成本,幫助供應商縮短了賬期。同時擴大了UPS市場份額,在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上同時獲益。
從2001年UPSC獲得美國本土金融牌照進入供應鏈金融以來,金融相關業務收入占比就不斷增加,從2001年的6.8%增加到2007年的16.9%,之后基本維持在17%左右的水平。
GE:產業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的標桿
GE Capital是GE旗下專門從事金融服務的部門,經過不斷的調整整合,把散布在其他業務板塊中的金融業務基本都聚集到一個單獨的金融資本板塊。整合完成后,GE Capital旗下共包括五大業務模塊:GE MONEY、商業貸款與租賃、能源金融服務、商務航空服務、房地產。
大型設備融資租賃為基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飛機融資租賃業務是GEC供應鏈金融崛起的關鍵因素,飛機單價高、使用期限長,天然適合做融資租賃,GEC通過 融資租賃服務促進廠商飛機設備的銷售。首先,GEC與航空公司簽署融資租賃協議,由GEC直接向飛機制造商下訂單、付款采購飛機。飛機交由航空公司后,航 空公司按期支付本金以及相應利息給GEC。
經過多年在供應鏈金融中的積累沉淀,GE Capital已經由單純服務產品銷售的協作部門轉變為專業的金融服務部門,并且在集團中具有重要地位。GE Capital收入占比一直在30%上下,是GE重要的利潤來源,根據2014年報,GECapital的利潤占比達到了37.8%。
從分項數據看GE MONEY和商業貸款和租賃在GE金融中占比最重,二者合計占到70%以上。GE MONEY主要為消費者和零售商提供金融服務,而商業貸款和租賃主要是為生產商、經銷商和終端客戶等使用的大型設施、設備以及車輛和飛機等提供貸款和租賃等金融服務。
對“規模上限”的思考
對美國典型供應鏈金融企業的分析,可以得到兩個比較明顯的結論:1)傳統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目的,均是更好的服務主業,其本身對于金融業務發展空間并無額外訴求;2)在經歷了供應鏈金融的快速增長階段后,其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會穩定在一個比例,行業不同對應的比例理應不同。
有市場觀點認為,參照美國經驗,國內供應鏈金融空間也將較為有限。我們認為上述直接對比中,漏掉了一些核心因素,供應鏈金融在國內的未來空間也將遠大于美國經驗。
首先,利率市場化和融資環境不同。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完成利率市場化,同時直接融資市場已經成為重要支柱性融資渠道,多渠道、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為融資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業務仍是主流金融機構尚未完全覆蓋的領域,較低的滲透率本身蘊藏著較大的業務機會,供應鏈金融恰逢其時。
其次,對于供應鏈金融的業務定位不同。從UPSC和GECapital的案例來看,美國供應鏈金融從開始即定位于主業的協同部門,用于增強主業實力,角色上相當于趨勢的加強者。國內供應鏈金融則是被定為于傳統主業轉型的突破口,和主業相得益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扮演了傳統行業下行趨勢下變革者的角色,認識到這點尤為重要。
再者,金融系統的發展格局大為不同。美國整個金融系統極為發達,整個金融格局雖然也經歷了類如金融危機的洗禮,但整體上競爭主導的格局未變,金融各領域均已經確立了某幾家大型的市場領導者。國內金融系統整體上仍未經歷真正市場化大潮的洗禮,各路資本向金融領域滲透的步伐逐步加速,普惠金融將真正取代壟斷成為新常態,在金融變革的大時代中,國內未來機會更大。
最后,互聯網對經濟的塑造力不同。美國是全球互聯網的先導者,但互聯網對經濟的滲透甚至不如中國,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中,互聯網的滲透面臨更多現實的難度。國內市場經濟的不完備為互聯網解決各行業痛點提供了條件,經濟的劣勢轉化為互聯網的優勢;ヂ摼W對于供應鏈金融無疑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萬億大藍海
中小企業總規模大,潛在融資需求旺盛。截至2015年上半年,國內企業數量超過5000萬家,其中中小企業數量占比99%,貢獻了65%的GDP。2014年國內社會融資總額16.5萬億,若中小企業獲得與其GDP貢獻度相匹配的融資額,則融資潛在總需求將超10萬億。供應鏈金融相對于傳統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的把控能力更強,幫助中小企業釋放巨大融資需求。
盤活動產融資,2014年供應鏈金融潛在空間超10萬億。供應鏈金融的優勢在于動產融資服務,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存貨、預付賬款等流動資產均可作為融資抵押。2014年非金融企業存款、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總額為87.3萬億,我們在可用于供應鏈融資的動產比例、資產質押比例的不同情境下做了彈性分析,測算供應鏈金融市場空間。
假定87.3萬億中20%可用于供應鏈融資,同時假定“融資金額/質押資產金額”比例為60%,則2014年潛在供應鏈金融空間可達10萬億,可開發空間巨大。
根據北大經濟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2011年供應鏈金融在發達國家的增長率為10%-30%,而在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增長率在20%-25%。前瞻網也對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進行預測,根據其預測報告2015年規模為12萬億,按每年5%的增長率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左右。
【供應鏈金融全解析】相關文章:
最新供應鏈金融成功案例解析07-18
2017年供應鏈金融趨勢解析08-27
2017產業供應鏈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解析06-14
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及優化對策解析08-31
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風控解析08-20
最新我國供應鏈金融現狀與發展前景解析07-13
供應鏈金融模式商業銀行線上解析10-05
最新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及熱點解析06-18
什么是供應鏈金融08-15
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金融的關系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