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戶外舞臺的燈光設計要求
戶外舞臺,顧名思義,就是在戶外進行的舞臺演出。一個晚間的舞臺是否成功,部分是演出的吸引性與質量,另外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舞臺燈光照明設計。小編就在此跟大家討論一下戶外舞臺燈光照明設計的一些細節要求。
1.在戶外舞臺的演出場地較為寬闊,面積會比一般的鏡框式舞臺大,因此,戶外的舞臺燈位與表演區之間的投射距離較遠。
2.戶外舞臺演出場地的特殊性以及節目性質和內容的特殊要求,尤其是舞臺導演總體的藝術構思要求,需要特殊的燈光設計方案來滿足,有時甚至會增加特殊燈位來完成演出任務。
3.戶外演出場地沒有鏡框式舞臺所固有的照明設計系統和燈光吊桿吊裝系統,大都是臨時搭建的,無論是總電源的設置,還是線材量、燈具的計算,抑或是控制系統的選定等工作,幾乎都要從頭開始。由于戶外演出使用的燈具品種多、數量大,燈控室、供電房和各燈位之間的布局等都必須考慮合理性的問題。
4.外演出觀眾席一般為三面(左中右)觀眾,在布置舞臺燈光的時候不可以忽視了左右兩邊觀眾的視覺需要。若有電視轉播或錄像,還需要事先了解相關要求,在設計舞臺燈光時予以考慮。
5.戶外演出在舞臺燈光設計上無法像劇場那樣隨意轉換場景,所以需要通過舞臺燈光去烘托舞臺氣氛。
從以上的原因可以分析出,戶外舞臺燈光照明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甚至在很多情況下,還需要兼顧到周邊環境的照明與銜接等相關問題。從某個層面而言,大型戶外舞臺燈光照明設計需要更加宏觀地把握演出的總體空間環境,細致周到地為觀眾演出服務。
拓展:設計燈光要考慮的因素
1.色溫度
因為大部分光源所發出的光皆通稱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溫度或相關色溫度即用以指稱其光色相對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現。根據Max Planck的理論,將一具完全吸收與放射能力的標準黑體加熱,溫度逐漸升高光度亦隨之改變;CIE色座標上的黑體曲線(Black body locus)顯示黑體由紅 ——橙紅——黃——黃白——白——藍白的過程。黑體加溫到出現與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時的溫度,定義為該光源的相關色溫度,稱色溫,以絕對溫 K(Kelvin,或稱開氏溫度)為單位(K=℃+273.15)。因此,黑體加熱至呈紅色時溫度約527℃即800K,其他溫度影響光色變化(如表 1)。
光色愈偏藍,色溫愈高;偏紅則色溫愈低。一天當中畫光的光色亦隨時間變化:日出后40分鐘光色較黃,色溫3,000K;正午陽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陰天正午時分則約6,500K;日落前光色偏紅,色溫又降至紙2,200K。其他光源的相關色溫度(見表2)。
因相關色溫度事實上是以黑體輻射接近光源光色時,對該光源光色表現的評價值,并非一種精確的顏色對比,故具相同色溫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觀上仍有些許差異。僅馮色溫無法了解光源對物體的顯色能力,或在該光源下物體顏色的再現如何。
2.顯色性
光源對物體的顯色能力稱為顯色性,是通過與同色溫的參考或基準光源(白熾燈或畫光)下物體外觀顏色的比較。光所發射的光譜內容決定光源的光色,但同樣光色可由許多,少數甚至僅僅兩個單色光波縱使而成,影響所及,對各個顏色的顯色性亦大不相同。二相同光色的光源會有相異的光譜組成,光譜組成較廣的光源較有可能提供較佳的顯色品質。 當光源光譜中很少或缺乏物體在基準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時,會使顏色產生明顯的色差(color shift)。色差程度愈大,光源對該色的顯色性愈差。演色指數系數(Kau fman)仍為目前定義光源顯色性評價的普遍方法。
3.顯色指數與顯色性的關系
當光源光譜中很少或缺乏物體在基準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時,會使顏色產生明顯的色差(color shift)。色差程度愈大,光源對該色的顯色性愈差。演色指數系數(Kau fman)仍為目前定義光源顯色性評價的普遍方法。
白熾燈的顯色指數定義為100,視為理想的基準光源。此系統以8種彩度中等的標準色樣來檢驗,比較在測試光源下與在同色溫的基準下此8色的偏離(Deviation)程度,以測量該光源的顯色指數,取平均偏差值Ra20-100,以100為最高,平均色差愈大,Rr值愈低(見表3)。低于20的光源通常不適于一般用途。
【戶外舞臺的燈光設計要求】相關文章:
戲曲演員舞臺上表演的基本要求10-01
室內燈光設計的方法08-14
別墅室內燈光設計技巧06-25
室內燈光設計的小秘訣07-28
室內燈光設計小知識08-19
裝修設計知識之燈光設計06-20
2015園林庭院燈光設計08-28
室內燈光設計的設計的注意要點07-14
室內燈光設計的六大誤區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