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箏的科學彈奏方式
古箏,彈撥弦鳴樂器,又名漢箏、秦箏,是漢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流行于中國各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箏的科學彈奏方式,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箏的科學彈奏方式
(一)肩膀大小臂放松,自然下垂
肩膀放松自然下垂,一般是松到胳膊用的力與其受的重力相等就可以,不要高于此重力,正確的感覺是胳膊將要掉下而沒有掉下。彈琴時的力量是放在并集中 到指尖或手掌上,而不是胳膊上,胳膊只起方向盤的作用,運用手掌發力彈弦,特別是彈大撮時。如果尋找“握”的感覺,如同嬰兒握大人手的感覺,此法在傳統意 義上也稱“抓箏”如此彈奏出的音色就會明亮結實。
(二)選擇相應的彈弦速度練習
通常用爆發力彈弦時會發現,音色清脆、干凈,但如果初學者使用這方法,手臂肌肉便會緊張,練一會就會發酸,也就是常常所說的“端著肩膀練琴”。這時 就可把快速的練習改為中速進行彈奏訓練,而且需要每彈一音后間隔一秒再彈,肌肉便會自然的放松下來。音色也隨之達到松馳、悅耳。
(三)選擇“輕快”彈弦法
如果彈弦速度慢、力度輕,就好像在摸弦而不是彈弦,則會產生虛弱暗淡的音色。如果速度快、力度大,便會使肌肉緊張,可采取彈片離弦的“輕快”彈弦 法。即彈弦的速度是快,力度是輕的。盡管此法產生的聲音弱,但仍舊是有亮音的。就好比人再瘦也是有骨頭的。用這種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肌肉便會放 松,音色也會隨之結實、明亮。
如果用“輕慢”法彈弦,讓人聽了會感到不敢彈琴或小心翼翼地彈琴的感覺,因為聲音是虛弱的不健康的。
(四)選擇恰當的彈琴力度練習
如同許多人一窩蜂似地擠進一個屋子,每個人都很累,如果排隊過程就舒服多了。彈弦力度控制也要如此從容不迫,并不是力度越大越好,僵硬的彈到琴弦上的力度會產生刺耳聲音。
通常用的力度是要拋開人為的過重或過輕的力量,也就是不要故意重或故意輕。如此彈琴,就會產生圓潤和飽滿的音色。
(五)手指用力部位的變化
古箏演奏的基本發力點在于手指尖,但由于樂曲風格不同和情緒不同,演奏時就相應的需要變化用力部位。例如演奏河南箏曲,要求音色剛健硬朗,就應把手 指用力部位放在手指的根部關節,以增加力度這樣發出的聲音便會剛勁有力,演奏浙江箏曲時,要求音色柔和委婉、靈巧。這時就不能把發力部位放在手指根部不關 節,而應放在手指第一關節。力度相應減小,發出的音則柔和輕巧。
古箏彈奏中的雙手配合技法
1、輪抹: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撥弦。撥弦的順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輪抹常用于演奏連續的十六分音符,表現跳躍或急促的情緒。
2、三勾輪抹:這是一組雙手配合撥弦的綜合指法。共有四次撥弦的動作:第一次右手用三勾;第二次左手用抹;第三次右手用抹;第四次左手用抹。三勾輪抹常用于情緒熱烈的樂曲中。
3、輪撮:左右手用撮的指法交替撥弦。撥弦的順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輪撮常用于連續快速八度和音的演奏。
4、雙手琶音:用雙手配合彈奏琶音,演奏分解和弦,取得如流水效果。
雙手琶音的用力,一般要求每個手指力度要均衡,有時強調大指要稍多用力,以突出琶音中的旋律音。
雙手琶音應注意左右手的銜接要緊湊,時值要準確。
5、雙手柱外刮奏:左右手交替進行柱外刮奏。它主要用于制造氣氛,取得某種特殊色彩。
雙手配合撥弦的手法很多,以上講的僅是雙手配合的部分指法。
雙手配合的其他手法還有:
a.左手彈伴奏音型,右手彈旋律。
b.左手彈歷音,右手彈旋律。
c.左手彈旋律,右手彈歷音。
d.左右手交替彈歷音,激烈時如急風暴雨;緩慢時如潺潺流水。
e.左手彈分解和弦,右手彈旋律。
f.右手彈旋律,左手彈對位性旋律或副旋律。
g.右手彈旋律,左手彈某種效果。
古箏彈奏指法:左手的吟按指法
1、揉弦:右手撥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三指)在該弦碼外弦段上,做輕快而有規則地連續顫動,使聲音發出悅耳的音波。
揉弦是箏的很富有特色的一種技法。它既不同于拉弦樂器的改變弦長的揉弦,也不同于某些彈撥樂器的小幅度單指揉弦。箏的揉弦,有它獨特的手法,它通過左手一下一上均勻地揉動,使發音弦段改變著弦的張力,并使弦長有所改變,使發音弦段發生一張一弛、一短一長有規則的變化,使琴音優美、柔和而流暢。通過揉弦,加強了音樂感染力。不同的揉弦方法又適應了不同的藝術需要,有些地區的特有揉弦效果又表現出這些地區的地方風格。
箏的揉弦幅度,一般控制在小二度至小三度之間。
箏的揉弦種類可細分為慢揉、快揉、輕揉、重揉等。慢揉和快揉是揉弦速度上的變化;輕揉和重揉是力度上的變化。這些揉弦法也可互相結合起來而產生慢而輕的揉弦指法;快而輕的揉弦指法;慢而重的揉弦指法和快而重的揉弦指法,都需要在練習中不斷體會,才能熟練掌握。
2、顫音:右手撥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立即在該弦的碼外弦段上作十分輕微的上下顫動,使聲音圓潤柔美。顫音與后面要講到的揉弦是有區別的:顫音僅有輕微起伏的揉動,音波單純,音高變化甚微;揉弦顫動起伏大(音高相應變化也大),揉動手法豐富多采。當掌握了顫音的規律性后,在演奏樂曲時,可自由運用。
3、按音:在右手撥弦的前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在該弦碼外按音。
按時應注意:
1)觸弦動作要敏捷。要求按下去就是所要按的音高。在旋律進行中,按音的準備時間很短,就更要求按音動作必須迅速。
2)按音時用力要自然放松。運用左手和左手臂的自然力量,肌肉放松并富有彈性的動作來完成的,按音往往容易緊張和僵持,從而影響了音高、音準。必須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4、雙按音:左手兩個手指在兩根弦上同時按音。一般用中、食二指按弦。
5、滑音:箏的滑音很豐富,主要有上滑音、下滑音、連線滑音、上回轉滑音和下回轉滑音五種。分述如下:
a.上滑音:右手撥弦后,左手進行按弦,在按弦的過程中使音產生滑動,滑到一定的高度而停止(保持音高)。
b.下滑音:左手先行按弦,按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住,然后右手撥弦,隨即左手抬起向上滑動,將弦松回原位或松回到一定的音高。
c.連線滑音:用加箭頭的弧線把兩個或幾個音符象連線記號似的連接起來,表示從第一音符依次滑奏到最后一個音符。
連線滑音并不特別強調某一個音,它所強調的是每個音的準確音高,準確時值和均衡音量。對連線滑音的要求是:滑而不亂,連而清晰,在音的滑動中把每個音符連貫而準確地演奏好。
d.上回轉滑音:右手撥弦后,左手瞬間將本音按高大二度或小三度(有時是小二度),然后再轉回本音。
e.下回轉滑音:左手先行按弦,將弦音按高大二度或小三度(有時是小二度),然后右手撥弦,隨即左手放回再按下,按至原按音音高。
除了以上五種滑音外,在箏上還有一些特殊的滑音,如顫音滑音,壓弦特殊滑音等。
滑音的作用在增加音樂的色彩,使之生動地表達樂曲的內容,讓樂曲更富于歌唱性。不同流派風格的箏使用著不同技法的各種滑音。
6、走:也稱走揉,這是由揉弦派生出來的和種技法。演奏時,右手連續撥弦,左手邊揉邊向后岳山移動,左手在碼外弦段上的動作帶有一定的節奏性。
“走”一般用在先按音,然手右手不斷撥弦左手邊“走”邊使音恢復至原散音音高的曲調上來。它獨特的揉弦效果,使音色有所變化,音樂具有新奇的色彩。
走常用于不斷下行的一串音符上。在河南地方風格的箏曲及河南曲劇音樂中用到它。
7、壓:也稱壓揉,這也是揉派生出來的一種技法。在右手快速彈奏出級進的散音音階時,左手掌邊壓邊揉弦,使揉弦后的音高在整音與半音之間。壓一般用在熱烈、歡騰的樂曲中。
8、點:右手撥弦時,左手同時觸弦,觸弦要輕快而急速地一碰即離,如蜻蜓點水一般。它的作用在于增強特色。點一般用在輕巧的樂曲中。
揉弦還常和按音結合起來使用,有按揉和揉按之分。“按揉”是先按后揉;“揉按”是先揉后按。
箏的揉弦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些新的發展。如在一個和音或三和弦上的揉弦,可以僅揉旋律音,也可以對每個音都行揉弦。揉一個和音時,用兩個手指進行;揉一個三和弦時,用三個手指進行。
一般手腕常見毛病有以下幾種:
(1)手腕過于屈曲。由于前臂屈肌群的緊張(即收縮)使手腕屈曲,屈肌群緊張度越大,手腕屈曲程度則越大。前臂屈肌群的過分緊張,造成手腕過于屈曲,從而使手指缺乏力度和彈性,手指運動發生困難,影響彈奏。
(2)手腕過于后伸。這種錯誤姿勢使上臂過分抬高,前臂和手部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從而造成抬指和彈弦的困難,在臂力下達指尖過程中,由于腕部塌陷使臂力失去一部分。
(3)手腕過于平板。由于手腕姿勢過于平板,手指必然散開,因而在彈奏手中指動作加大。同時導致各指彈弦點和彈弦方向不一致,影響音色和力度。(微信ID:古箏人必讀)
(4)手腕向右歪扭。手腕的歪扭必然造成掌與前臂肌肉過分緊張,如果長時間采用這種不正確姿勢,不但影響手指的彈弦方向和運指的靈活性,而且腕部肌肉亦易勞損。
(5)手腕僵死。控制手腕運動的屈肌群和伸肌群完全處于緊張、僵持狀態,使手腕屈伸發生困難。
古箏里面的下滑音怎么彈
“下滑音”,也是古箏中左手最常用的技法,下滑音是由高往低滑行的一種變化音,在譜中標記與音符的左上方。其符號是“
下滑音是左手滑音中的另一種演奏方式,同上滑音相反。
“下滑音”是由一個音向下滑至另一個音,同上滑音一樣,在演奏樂曲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彈奏方法:
1、左手提前放在右手將要彈奏的那根弦左側。
2、在右手彈音之前,左手先向下按弦至要求的音高位置。
3、右手撥弦,隨即左手抬起將弦回放到原來的音高。
注:下滑音在放回弦時,指關節要支撐住,臂彎有控制地整體向上帶動。
古箏里面上滑音的按法
上滑音是指彈后按弦使音升高的一種技法。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第一:怎么按?
手型要求空握狀態,食指中指無名指放松靠攏,并保持自然的弧度,指尖觸弦;按在琴碼左邊離琴碼20CM左右的琴弦上,高音曲稍近些,低音曲稍遠些;注意大指不要放在手心里。
第二:什么時候按,按多高?
上滑音可以看成是把一個音平均分成兩個音的自然升高的過程,按音的高度也是有限制的,一般要求按到五聲音階的上行相鄰的音高位置。如四分音1的上滑音可以看成實際效果為一半1音一半2音,所以要在1音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才可以按!不能早也不能晚。下按的過程要自然,一次性發力按到要求的音高。
第三:注意保持。
按后不要立刻放松,要使音高繼續保持在要求的高度,一直等到右手彈出下一個音的時候才可放松回到原來的高度。
古箏上下滑音練習技巧
“上滑音”的演奏指法標記為“ ”,在樂譜中標記于音符的右上角。它的演奏方法是右手先彈,左手后按,把弦音逐漸升高到所需的高度,使音產生由低到高徐徐上滑的效果。完成上滑音后不要立即松開左手,待彈下一個音時或余音消失后再將左手松開,滑音時值各占一半。
上滑音除了“3”、“6”的上滑音是小三度上滑以外,其余都是大二度的上滑,如:“ ”’彈奏后是的效果," "彈奏后是的效果。“1"的上滑音是大二度的效果,“2”、“5”也是大二度的上滑。
下滑音的演奏指法標記為“ ”,在樂譜中標記于音符的左上角,如:” ”。其演奏方法是左手在琴碼的左方,先將音按至原音的上方大二度或小三度,然后右手彈奏琴弦,當右手彈完后,將左手慢慢松開,利用余音使音由高至低下滑,由高至低放回原音。下滑音與上滑音的演奏方法剛好相反,上滑音是先彈后按,而下滑音是先按后彈,滑音時值也是各占一半。
上、下滑音都要彈奏得柔軟、圓潤,避免生硬。演奏中,左手不能簡單地上下運動。在右手彈奏后,左手的運動路線應成一弧線型。另外滑音動作的遲早、快慢和按弦點的改變與音樂效果有很大關系,一般是:動作快,聲音硬實、明亮;動作慢,聲音輕柔。早按弦,聲音尖硬;遲按弦,聲音軟、暗。按弦點近碼,聲音較硬、響亮;按弦點離碼遠,聲音輕散等等。總之,左手的上、下滑音是古箏中很有特色的一種指法,也是形成古箏動人音色的一個重要因素。
【古箏的科學彈奏方式】相關文章:
古箏的彈奏技巧03-20
掌握古箏彈奏的手指技巧03-13
彈奏古箏技法手型圖03-23
音樂藝考:古箏的彈奏技巧03-07
古箏雙手彈奏的小技巧03-11
古箏花指彈奏技巧大全03-20
古箏彈奏技巧的革命有哪幾次03-10
古箏彈奏指法:左手的吟按指法03-11
音樂藝考:古箏的考試曲目與彈奏技巧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