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ERP環境下會計信息可靠嗎
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是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高度集成的現代化管理平臺。基于這個平臺的會計核算,相較于傳統會計核算模式,核算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外延不斷擴大。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ERP環境下會計信息可靠嗎的知識,歡迎閱讀。
三大基本元素“變臉”
可靠性包括真實性、可驗證性和中立性。在ERP環境下,一些會計基本元素的特性發生了變化,進而影響到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譬如:會計憑證。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是賬簿登記的書面證明材料。ERP環境下,會計憑證形成的節點、外在形式均發生了變化,對會計憑證作為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基本保證作用產生巨大影響:一是記賬憑證多借多貸成為普遍現象,往往一張憑證包含很多業務的經濟內容,很難通過借貸關系追索經濟業務的實質。比如一張通訊業務收入的記賬憑證,往往涉及上百個借貸科目,過億元金額,很難理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二是生成會計分錄的過程前置到業務操作部門,以致業務人員的操作可以直接影響會計信息。一般業務部門取得原始憑證后,將信息錄入到ERP系統,并在ERP系統內部信息流轉的不同節點自動生成相應的財務會計記錄。比如,采購物資時采購人員根據驗收入庫單作接收入庫,生成采購物資暫估會計分錄。然后財務部門根據發票、入庫單等進行確認,生成正式的采購入庫會計分錄,并最終導入到總賬模塊生成相應的賬表。三是ERP系統信息鏈條拉長,很多如入庫單、物資調撥使用憑證等原始憑證未能有效傳遞,滯留在業務部門,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驗證性。一些應用ERP系統的企業,記賬憑證相對應的原始憑證缺失的情況非常普遍。
會計數據。ERP環境下,由于會計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財務會計核算過于依賴信息系統,業務數據變得越來越不直觀與可控。以通信收入為例,銷售人員通過業務操作平臺錄入基礎信息,如業務類型、套餐信息、受益期等,信息部門利用計費系統按計價規則按期出賬,統計部門通過經營分析系統進行數據轉換與調整,形成每月收入報表。最后,財務部門將信息導入到ERP財務系統中,生成財務會計記錄。這其中,通過銷售、信息、統計等眾多部門的參與,按照計算機既定的程序指令,加工形成最后的會計數據,財務很難發揮復核與監督作用,往往是被動接受。此外,ERP環境下,會計舞弊也更具有隱蔽性和欺詐性,一些企業可以通過系統的修改功能、程序的調整或者數據的篡改,不留痕跡地影響財務會計結果。
會計人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非會計專業人員參與會計工作,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與意識作支撐,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一些業務人員對會計確認時點、分期核算等沒有概念,往往到月末、年終不及時處理導致會計信息有誤。比如,不及時作采購接收或未達到收貨條件提前接收、領用未用不及時處理等。二是會計人員復核難度加大,會計監督與控制的能力下降。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一方面,信息更加碎片化與無形化,大量信息以批次形式流轉,會計人員很難形成有效的監督與控制;另一方面,當前會計人員計算機水平難以適應ERP系統環境工作的需要,往往只了解單個節點、單個流程的工作程序與要求,對會計信息系統缺乏全面的把控能力。一些業務部門常常由于業務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影響成本結轉與核算,而財務部門的數據接收與復核基本上是“走馬觀花”,跟著流程走。
會計信息可靠性遭遇“三重門”
ERP系統功能設計偏管理特性。目前,ERP系統一般是企業主導開發的,為企業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在功能設計上更多地考慮了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沒有充分考慮企業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從會計信息可靠性角度看,盡管ERP財務會計核算模塊基本能夠滿足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但沒有考慮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驗證性,從而提高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賴度。
比如提高通訊行業計費系統統計的收入數據的可驗證性、數據加工與調整過程的透明度等。
外部監督難到位,會計信息內部化。會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提升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外部審計與監督的難度。一是審計可追溯性弱化。傳統會計處理的每筆交易都有完整的文字記錄及簽證,審計線索非常清晰,很容易追蹤從原始憑證到形成報表的全過程。但在ERP環境下,從原始數據錄入,到報表自動生成,幾乎不需要人工干預,肉眼可追蹤的線索消失。二是審計路徑不通暢。
ERP系統包括財務會計、資金管理、資產管理、項目、采購、庫存、營銷、生產等眾多核心業務模塊,每個模塊的查詢功能僅滿足單個部門、單個業務層面的需要,而不足以追索模塊之間的數據信息傳輸準確性與恰當性。三是審計授權不充分。ERP環境下的財務審計,不能局限于財務模塊的審計,只能追本溯源,追索各個業務模塊的數據信息流轉,才能弄清經濟事項的實質。但在審計過程中,每一個模塊都有權限限制,財務審計有時很難獲取充分的授權,甚至部分企業以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拒絕提供相應授權。
與ERP系統相適應的配套制度不健全。當前,盡管財政部發布了《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等文件對會計工作進行規范,但在具體落實與跟進方面并沒有嚴格、具體的制度設計與配套規定,以確保當前各企業運行的ERP系統在系統軟件設計、模塊功能要求、數據傳輸規范等方面,適應具有一定外部屬性的會計工作需要,確保每個企業ERP系統輸出的會計信息的公正性與可靠性,確保會計外部監督的便利與可行。
四管齊下抓會計信息可靠性
積極倡導ERP系統標準化體系建設。一是信息技術與代碼的標準化。盡量使企業的ERP系統建立在相對標準化的基礎范式上,以便于信息的交流與共享。二是信息管理模塊與流程的標準化。盡管企業管理需求各不相同,但ERP系統主體架構、功能模塊可以盡量規范統一。三是系統應統一要求配置一些基本功能。比如信息查詢、審計信息調閱等。
強化ERP系統開發與建設的外部監管。ERP信息系統不僅屬于企業內部管理的范疇,也是外部信息生成的平臺,是具有一定公共屬性與外部性的信息平臺。如何保證信息生成的公開、透明與可靠,不單是企業自身的責任,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也應加強監管,針對核心的信息系統制定標準、加強管理。
建立與ERP環境相適應的財務會計配套制度規范。當前施行的《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企業財務通則》等會計法規制度都是在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下的制度規范。在ERP環境下,在會計與業務一體化的趨勢下,如何規范會計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一個新的課題,應該加強理論與實踐探索,盡快完善相關制度規范。比如,在ERP環境下,會計人員的職責定位、會計憑證的內涵與外延、會計檔案保管、會計核算流程與方式方法的規范等。
加強財務會計人才繼續教育。作為一個嶄新的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ERP對會計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包括會計工作環境、流程、職責、組織結構和人員角色定位等。應該加強針對性地培養與教育會計人員,提高對ERP系統的適應性,尤其要培養一批既具備會計專業知識又熟悉信息系統的復合性人才。此外,也要提高業務部門系統操作人員的會計專業素養與信息系統操作能力。
【ERP環境下會計信息可靠嗎】相關文章:
ERP環境下財務內控體系的特點10-14
新時代下的ERP與采購管理07-22
ERP系統:ERP四知運用07-30
TCP的可靠性10-30
低光環境下的拍攝要訣09-11
產能過剩環境下的企業競爭09-03
網絡環境下的WAP網站推廣策略07-02
新環境下電力營銷創新管理08-25
電子商務環境下采購分析09-18
財務ERP和企業ERP的區別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