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模擬試題附答案

        時間:2024-09-02 20:50:53 經濟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模擬試題(附答案)

          強化模擬試題一: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模擬試題(附答案)

          單選題

          第1題:文教科學衛生支出屬于( )。

          A.積累性支出

          B.消費性支出

          C.補償性支出

          D.轉移性支出

          【正確答案】:B

          第2題:非政府投資的主體主要是( )。

          A. 具有獨立商品生產者身份的企業

          B. 非政府組織

          C. 事業單位

          D. 社會團體

          【正確答案】:A

          第3題:建立財政投融資制度,較為成功的做法是發展( )。

          A.國有商業銀行

          B.國有股份制銀行

          C.政策性銀行

          D.私營銀行

          【正確答案】:C

          第4題:政策性銀行的資本金主要來源于( )。

          A.自身積累

          B.政府預算投資

          C.吸收存款

          D.商業銀行的存款

          【正確答案】:B

          第5題:不屬于國家支援農業的方法的是( )。

          A.財政投資

          B.輕稅

          C.信貸支援

          D.提高農業生產資料價格

          【正確答案】:D

          第6題: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是( )。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正確答案】:A

          第7題:從世界各個國家來看,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主要是( )。

          A.政府預算支出

          B.社會保障收費

          C.社會保障稅

          D.企業捐助

          【正確答案】:C

          【參考解析】:

          從世界各國的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有取得工資收入的職工和職工的雇主各交納一半的社會保障稅;二是財政支出中的轉移性支出資金。從總體來看,世界各國多采用第一種方式。各國普遍征收社會保障稅,逐步成為社會保障的主要資金來源。資金來源的兩個渠道各有其特色,比較而言,第一種方式的透明度更加高一些,而且可以根據社會保障的狀況和發展做出統籌安排,有益于事業的連續性。

          第8題:美國實行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是( )。

          A.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B.分散管理模式

          C.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

          D.社會管理模式

          【正確答案】:C

          第9題: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

          A.與價格的關系不同

          B.對象不同

          C.主體不同

          D.目的不同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

          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作為轉移性支出的兩種形式,有明顯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與相對價格體系的關系上。財政補貼總是與相對價格的變動聯系在一起,社會保障支出則與產品和勞務的價格不發生直接聯系。

          第10題:下面選項中,錯誤的是( )。

          A.現金補貼的影響涉及許多商品

          B.實物補貼主要體現在農副產品價格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補貼上

          C.實物補貼是從補貼接受者手中轉移給最終受益者

          D.一般稱實物補貼為“明補”

          【正確答案】:D

          【參考解析】:

          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財政補貼按補貼的內容分類,可以分為現金補貼和實物補貼。現金補貼是補貼接受主體在自身權利之外得到超額收入的那部分財政補貼,即不發生補貼利益轉移的那部分財政補貼,一般稱為“明補”。實物補貼則是接受補貼主體并未真正獲益的財政補貼,即補貼利益發生了轉移的那部分財政補貼,一般稱為“暗補”。實物補貼是從補貼接受主體手中轉移給最終受益者的。所以D項是錯誤的。

          第11題:以財政收入的形式為標準分類,可將財政收入分為( )。在我國財政統計工作中經常采用的就是這種分類方法,也將這種分類方法稱為按財政收入項目分類的方法。

          A.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

          B.強制性財政收入和非強制性財政收入

          C.公有經濟收入和非公有經濟收入

          D.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

          關于財政收入的分類,考綱要求掌握各種分類方法,也是重點內容。根據財政收入的四大分類依據,可對財政收入分類如下:以財政收入的形式為標準分類,可將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兩大類;以征收權力為標準分類,可以將財政收入分為強制性財政收入和非強制性財政收入。以財政收入來源為標準分類,包括兩種具體的分類角度:一是以財政收入來源中的所有制結構為標準,

          二是以財政收入來源中的部門結構為標準,以財政收入的管理權限為標準,按稅種可以將財政收入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

          第12題:國家機關為居民或團體提供特殊服務或實施行政管理所收取得手續費和工本費即是( )。

          A.稅收收入

          B.事業收入

          C.規費收入

          D.服務收入

          【正確答案】:C

          第13題:制約一國財政收入規模大小的根本的因素是( )。

          A.生產發展水平

          B.價格總水平

          C.稅收制度

          D.分配政策

          【正確答案】:A

          第14題:當物價上漲率高于財政收入增長率時,財政收入會出現( )。

          A. 名義增長實際也增長

          B. 名義正增長,而實際為負增長

          C. 只有名義增長,而實際不增不減

          D. 不確定變化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物價上升對財政收入影響的幾種不同情況如下:一是當財政收入增長率高于物價上漲率時,財政收入名義增長實際也增長;二是當物價上漲率高于財政收入增長率時,財政收入名義正增長,而實際為負增長;三是財政收入增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一致時,財政收入只有名義增長,而實際不增不減。

          第15題:在我國造成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 )。

          A. 由于稅法規定兩者不一致造成的

          B. 由于價格和價值背離,引起稅負轉移或轉嫁造成的

          C. 由于稅收優惠造成的

          D. 由于稅率差異造成的

          【正確答案】:B

          第16題:下列關于累進稅率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全額累進稅率計算較為簡單

          B.全額累進稅率下稅收負擔不夠合理

          C.全額累進稅率下稅收負擔比較合理

          D.超額累進稅率下稅收負擔比較合理

          【正確答案】:C

          第17題:在下列三級超額累進稅率下,若某人的應稅所得為10000元,則應納稅額為( )。三級額累進稅率表

          A.500元

          B.1500元

          C.2000元

          D.4000元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按照超額累進稅率下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某人應納稅額=5000×10%+(10000-5000)×20%=1500元。

          第18題:企業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不屬于不征稅收入的事( )。

          A.財政撥款

          B.國有企業收到的財政補貼

          C.行政事業性收費

          D.政府性基金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有: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第19題:房產產權出典的,由( )繳納房產稅。

          A. 經營管理單位

          B. 集體企業

          C. 出典人

          D. 承典人

          【正確答案】:D

          第20題:契稅實行的幅度比例稅率是( )。

          A.1%~3%

          B.3%~5%

          C.5%~8%

          D.8%~11%

          【正確答案】:B

          第21題:剩余產品的出現,是財政產生的( )。

          A.物質條件

          B.政治條件

          C.直接條件

          D.間接條件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

          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產品的出現,是財政產生的物質基礎;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是財政產生的政治條件,財政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第22題:財政分配的主體是( )。

          A.國家

          B.國有企業

          C.主管部門

          D.個人

          【正確答案】:A

          第23題:某個人或集團對公共產品的消費,并不影響或者妨礙其他個人或者集團同時消費該公共產品,也不會減少其他個人或集團消費該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這是公共產品具有的( )特征。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D.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考綱要求掌握公共產品及其特征。相對于私人產品的特征來說,公共產品具有備選的四個特征。分別掌握各自的含義和典型事例。

          第24題:充分就業目標中的“就業”是指( )。

          A.國家安排工作

          B.國家單位就業

          C.一切用自己的勞動來維持自己生活的活動

          D.勞動

          【正確答案】:C

          第25題:當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時,財政應采取的政策是( )。

          A.財政平衡政策

          B.財政結余政策

          C.穩健財政政策

          D.財政赤字政策

          【正確答案】:D

          第26題:行政事業單位的投資不包括( )。

          A.公共部門征用土地支出

          B.辦公經費支出

          C.建造辦公樓

          D.購買交通工具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行政事業單位的投資,是指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為公共部門的固定資產安排得投資,例如公共部門征用土地、建造辦公大樓等設施、購買交通工具、大型辦公設施等支出。辦公經費支出屬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經常支出。

          第27題:在我國經常居于財政支出首位的是( )。

          A.行政經費支出

          B.文教科學衛生事業支出

          C.基本建設支出

          D.國家物資儲備支出

          【正確答案】:C 采集者退散

          第28題:我國財政部門在編制每年收支預算時,作為支出類級科目的劃分標準的是( )。

          A.按支出的具體用途

          B.按國家職能

          C.按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

          D.按經濟性質

          【正確答案】:A

          第29題:解決財政各項支出之間的矛盾應該遵循的原則是( )。

          A.量入為出

          B.統籌兼顧、全面安排

          C.財政分配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D.提高效率

          【正確答案】:B

          第30題:改革開放以來,在行政經費中業務費的變化趨勢是( )。

          A.呈現大幅度增長

          B.呈現小幅度增長

          C.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原來的規模

          D.呈下降趨勢

          【正確答案】:A

          強化模擬試題二:

          單選題

          1. 下列屬于準公共需要的是( )。

          A.國防

          B.外交

          C.基礎科學研究

          D.高等教育

          參考答案:D

          解析:社會公共需要分為三個層次。(1)保證執行國家職能的需要(典型的社會公共需要),如國防、外交、普及教育、基礎科學研究等。(2)準社會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醫療事業。(3)大型公共設施。如郵政、民航、電力和城市公共設施等。

          2. 我國財政用于各項事業費支出中數額最大的一項是( )。

          A.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

          B.地質勘探費

          C.工、交、商業等部門事業費

          D.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參考答案:A

          解析: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支出,是指財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事業的經費支出。此項支出是提高我國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的重要財力保證,在我國財政用于各項事業費的支出中屬于數額最大的一項。

          3. 在安排發展性支出時,首先應該安排的是( )。

          A.逐步提高職工生活水平

          B.公共基礎設施投資

          C.增加國家物資儲備

          D.非生產性基本建設投資的最低需要

          參考答案:B

          解析:貫徹財政支出統籌兼顧、全面安排原則時,應該按照科學的支出順序來安排財政資金的使用,財政支出分為兩個層次來安排,第二層次的發展性支出本身的安排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

          4. 辦公費的定額屬于( )。

          A.單項定額

          B.擴大定額

          C.綜合定額

          D.擴大的綜合定額

          參考答案:A

          5. 政府投資主要應該投向( )。

          A.國有企業

          B.有盈利的部門

          C.社會基礎設施

          D.加工工業

          參考答案:C

          解析:與非政府投資相比較,政府投資具有不同的特點,由于政府投資在國民經濟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應該將自己的投資集中于社會基礎設施以及農業、能源、通訊、交通等有關國計民生的領域內。

          6. 農業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應由( )承擔。

          A.國家財政

          B.商業銀行

          C.社會力量

          D.農民自身

          參考答案:A

          解析: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政府從事農業投資十分必要,因為農業部門自身難以產生足夠的積累,而且生產率較低,難以承受貸款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許多農業投資只適于政府來進行。農業基礎設施投資主要由政府來進行,所以本題的答案為A國家財政。

          7. 最早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年代及國家是( )。

          A.19世紀80年代的德國

          B.1908年的英國

          C.1910年的法國

          D.1935年的美國

          參考答案:A

          解析:社會保障制度由德國的俾斯麥政府于19世紀80年代首創。

          8. 財政對盲聾啞人提供各種物質幫助,屬于( )。

          A.傷殘保險

          B.社會救助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參考答案:C

          解析:社會福利主要是由國家民政部門提供的主要是對盲聾啞和鰥寡孤獨的社會成員給予的各種物質幫助。

          9. 我國未來的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要應是( )。

          A.個人交納

          B.企業交納

          C.社會捐助

          D.財政撥款

          參考答案:A

          10. 財政補貼的對象是( )。

          A.國家

          B.主管部門

          C.企業和居民

          D.社會保障部門

          參考答案:C

          11、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是()。

          A.稅收

          B.收費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a

          12、被視為未來稅收的財政收入形式是()。

          A.稅收

          B.收費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d

          13、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強制地無償地征收實物或貨幣以所取得的財政收入是()。

          A.稅收

          B.收費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a

          14、政府以有償方式取得的財政收入是()。

          A.所得稅

          B.流轉稅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d

          15、國家機關為居民或團體提供特殊服務或實施行政管理所收取得手續費和工本費即是()。

          A.稅收收入

          B.事業收入

          C.規費收入

          D.服務收入

          標準答案:c

          16、制約一國財政收入規模大小的根本的因素是()。

          A.生產發展水平

          B.價格總水平

          C.稅收制度

          D.分配政策

          標準答案:a

          17、1983年的第一步“利改稅”在中國的財稅改革史上邁出了重大的一步,即對國有企業開征()。

          A.增值稅

          B.營業稅

          C.消費稅

          D.企業所得稅

          標準答案:d

          解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稅收收入才逐步取代上交利潤,占到財政收入的主導地位。我國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改革過程。

          18、農業部門直接提供的財政收入主要表現為()。

          A.農(牧)業稅

          B.契稅

          C.耕地占用稅

          D.農業特產稅

          標準答案:a

          解析:農業也是財政收入的基礎。農業部門提供的財政收入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直接上交的農業稅,另一種是間接提供財政收入,即農業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是通過為工業提供原材料,而轉到工業部門來實現的。

          19、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原則是()。

          A.從發展經濟入手,增加財政收入的原則

          B.利益兼顧的原則。

          C.合理負擔的原則。

          D.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

          標準答案:c

          20、具有不同納稅能力的人應當繳納不同的稅收的即是()。

          A.橫向公平

          B.縱向公平

          C.合理負擔

          D.普遍納稅

          標準答案:b

          21、社會保障制度創立于()。

          A.19世紀80年代

          B.1908年

          C.1935年

          D.1945年

          標準答案:a

          22、美國等經濟界發達國家財政支出中比重占第一位的是()。

          A.經濟建設支出

          B.社會管理支出

          C.社會保障支出

          D.基礎設施支出

          標準答案:c

          解析:由于失業人數比率上升,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社會保障支出逐步成為發達國家居首位的支出。

          23、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是()。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標準答案:a

          24、對軍人退休后實行的社會保障是()。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標準答案:d

          25、我國最早的勞動保險條例的頒布實施時間是()。

          A.1949年

          B.1951年

          C.1966年 考試大論壇

          D.1978年

          標準答案:b

          解析:1951年政務院頒布實施了全國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這是我國有關社會保障制度的第一個法規。

          26、失業保險應采用的籌資模式是()。

          A.現收現付制

          B.完全基金制

          C.部分基金制

          D.預算撥款制

          標準答案:a

          27、美國實行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是()。

          A.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B.分散管理模式

          C.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

          D.社會管理模式

          標準答案:c

          28、財政補貼的對象是()。

          A.國家

          B.主管部門

          C.企業和居民

          D.社會保障部門

          標準答案:c

          29、企業虧損補貼的補貼環節是()。

          A.生產環節

          B.流通環節

          C.消費環節

          D.分配環節

          標準答案:a

          解析:財政補貼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上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補貼所要解決的矛盾,以及如何有利于發揮補貼的功能。

          30、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A.與價格的關系不同

          B.對象不同

          C.主體不同

          D.目的不同

          標準答案:a

          解析: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作為轉移性支出的兩種形式,有明顯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同相對價格體系的關系上。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模擬試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模擬試題及答案02-28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應試試題(附答案)02-28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試題(附答案)03-27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題(附答案)01-22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考試題及答案02-28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應試題(附答案)02-26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應試試題及答案02-28

        2017經濟師考試《中級財政稅收》強化應試題(附答案)02-28

        2017初級經濟師考試《財政稅收》測試題(附答案)02-2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五月天狠狠爱-伊人久久综合网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 | 日本欧美视频图片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资源 |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模擬試題(附答案)

              強化模擬試題一:

            2017經濟師考試《初級財政稅收》強化模擬試題(附答案)

              單選題

              第1題:文教科學衛生支出屬于( )。

              A.積累性支出

              B.消費性支出

              C.補償性支出

              D.轉移性支出

              【正確答案】:B

              第2題:非政府投資的主體主要是( )。

              A. 具有獨立商品生產者身份的企業

              B. 非政府組織

              C. 事業單位

              D. 社會團體

              【正確答案】:A

              第3題:建立財政投融資制度,較為成功的做法是發展( )。

              A.國有商業銀行

              B.國有股份制銀行

              C.政策性銀行

              D.私營銀行

              【正確答案】:C

              第4題:政策性銀行的資本金主要來源于( )。

              A.自身積累

              B.政府預算投資

              C.吸收存款

              D.商業銀行的存款

              【正確答案】:B

              第5題:不屬于國家支援農業的方法的是( )。

              A.財政投資

              B.輕稅

              C.信貸支援

              D.提高農業生產資料價格

              【正確答案】:D

              第6題: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是( )。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正確答案】:A

              第7題:從世界各個國家來看,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主要是( )。

              A.政府預算支出

              B.社會保障收費

              C.社會保障稅

              D.企業捐助

              【正確答案】:C

              【參考解析】:

              從世界各國的社會保障的資金來源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有取得工資收入的職工和職工的雇主各交納一半的社會保障稅;二是財政支出中的轉移性支出資金。從總體來看,世界各國多采用第一種方式。各國普遍征收社會保障稅,逐步成為社會保障的主要資金來源。資金來源的兩個渠道各有其特色,比較而言,第一種方式的透明度更加高一些,而且可以根據社會保障的狀況和發展做出統籌安排,有益于事業的連續性。

              第8題:美國實行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是( )。

              A.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B.分散管理模式

              C.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

              D.社會管理模式

              【正確答案】:C

              第9題: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

              A.與價格的關系不同

              B.對象不同

              C.主體不同

              D.目的不同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

              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作為轉移性支出的兩種形式,有明顯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與相對價格體系的關系上。財政補貼總是與相對價格的變動聯系在一起,社會保障支出則與產品和勞務的價格不發生直接聯系。

              第10題:下面選項中,錯誤的是( )。

              A.現金補貼的影響涉及許多商品

              B.實物補貼主要體現在農副產品價格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補貼上

              C.實物補貼是從補貼接受者手中轉移給最終受益者

              D.一般稱實物補貼為“明補”

              【正確答案】:D

              【參考解析】:

              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財政補貼按補貼的內容分類,可以分為現金補貼和實物補貼。現金補貼是補貼接受主體在自身權利之外得到超額收入的那部分財政補貼,即不發生補貼利益轉移的那部分財政補貼,一般稱為“明補”。實物補貼則是接受補貼主體并未真正獲益的財政補貼,即補貼利益發生了轉移的那部分財政補貼,一般稱為“暗補”。實物補貼是從補貼接受主體手中轉移給最終受益者的。所以D項是錯誤的。

              第11題:以財政收入的形式為標準分類,可將財政收入分為( )。在我國財政統計工作中經常采用的就是這種分類方法,也將這種分類方法稱為按財政收入項目分類的方法。

              A.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

              B.強制性財政收入和非強制性財政收入

              C.公有經濟收入和非公有經濟收入

              D.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

              關于財政收入的分類,考綱要求掌握各種分類方法,也是重點內容。根據財政收入的四大分類依據,可對財政收入分類如下:以財政收入的形式為標準分類,可將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兩大類;以征收權力為標準分類,可以將財政收入分為強制性財政收入和非強制性財政收入。以財政收入來源為標準分類,包括兩種具體的分類角度:一是以財政收入來源中的所有制結構為標準,

              二是以財政收入來源中的部門結構為標準,以財政收入的管理權限為標準,按稅種可以將財政收入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

              第12題:國家機關為居民或團體提供特殊服務或實施行政管理所收取得手續費和工本費即是( )。

              A.稅收收入

              B.事業收入

              C.規費收入

              D.服務收入

              【正確答案】:C

              第13題:制約一國財政收入規模大小的根本的因素是( )。

              A.生產發展水平

              B.價格總水平

              C.稅收制度

              D.分配政策

              【正確答案】:A

              第14題:當物價上漲率高于財政收入增長率時,財政收入會出現( )。

              A. 名義增長實際也增長

              B. 名義正增長,而實際為負增長

              C. 只有名義增長,而實際不增不減

              D. 不確定變化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物價上升對財政收入影響的幾種不同情況如下:一是當財政收入增長率高于物價上漲率時,財政收入名義增長實際也增長;二是當物價上漲率高于財政收入增長率時,財政收入名義正增長,而實際為負增長;三是財政收入增長率與物價上漲率一致時,財政收入只有名義增長,而實際不增不減。

              第15題:在我國造成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有( )。

              A. 由于稅法規定兩者不一致造成的

              B. 由于價格和價值背離,引起稅負轉移或轉嫁造成的

              C. 由于稅收優惠造成的

              D. 由于稅率差異造成的

              【正確答案】:B

              第16題:下列關于累進稅率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全額累進稅率計算較為簡單

              B.全額累進稅率下稅收負擔不夠合理

              C.全額累進稅率下稅收負擔比較合理

              D.超額累進稅率下稅收負擔比較合理

              【正確答案】:C

              第17題:在下列三級超額累進稅率下,若某人的應稅所得為10000元,則應納稅額為( )。三級額累進稅率表

              A.500元

              B.1500元

              C.2000元

              D.4000元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按照超額累進稅率下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某人應納稅額=5000×10%+(10000-5000)×20%=1500元。

              第18題:企業收入總額中的下列收入不屬于不征稅收入的事( )。

              A.財政撥款

              B.國有企業收到的財政補貼

              C.行政事業性收費

              D.政府性基金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法規定的不征稅收入有: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第19題:房產產權出典的,由( )繳納房產稅。

              A. 經營管理單位

              B. 集體企業

              C. 出典人

              D. 承典人

              【正確答案】:D

              第20題:契稅實行的幅度比例稅率是( )。

              A.1%~3%

              B.3%~5%

              C.5%~8%

              D.8%~11%

              【正確答案】:B

              第21題:剩余產品的出現,是財政產生的( )。

              A.物質條件

              B.政治條件

              C.直接條件

              D.間接條件

              【正確答案】:A

              【參考解析】:

              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產品的出現,是財政產生的物質基礎;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是財政產生的政治條件,財政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第22題:財政分配的主體是( )。

              A.國家

              B.國有企業

              C.主管部門

              D.個人

              【正確答案】:A

              第23題:某個人或集團對公共產品的消費,并不影響或者妨礙其他個人或者集團同時消費該公共產品,也不會減少其他個人或集團消費該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這是公共產品具有的( )特征。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D.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考綱要求掌握公共產品及其特征。相對于私人產品的特征來說,公共產品具有備選的四個特征。分別掌握各自的含義和典型事例。

              第24題:充分就業目標中的“就業”是指( )。

              A.國家安排工作

              B.國家單位就業

              C.一切用自己的勞動來維持自己生活的活動

              D.勞動

              【正確答案】:C

              第25題:當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求時,財政應采取的政策是( )。

              A.財政平衡政策

              B.財政結余政策

              C.穩健財政政策

              D.財政赤字政策

              【正確答案】:D

              第26題:行政事業單位的投資不包括( )。

              A.公共部門征用土地支出

              B.辦公經費支出

              C.建造辦公樓

              D.購買交通工具

              【正確答案】:B

              【參考解析】:

              行政事業單位的投資,是指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為公共部門的固定資產安排得投資,例如公共部門征用土地、建造辦公大樓等設施、購買交通工具、大型辦公設施等支出。辦公經費支出屬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經常支出。

              第27題:在我國經常居于財政支出首位的是( )。

              A.行政經費支出

              B.文教科學衛生事業支出

              C.基本建設支出

              D.國家物資儲備支出

              【正確答案】:C 采集者退散

              第28題:我國財政部門在編制每年收支預算時,作為支出類級科目的劃分標準的是( )。

              A.按支出的具體用途

              B.按國家職能

              C.按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

              D.按經濟性質

              【正確答案】:A

              第29題:解決財政各項支出之間的矛盾應該遵循的原則是( )。

              A.量入為出

              B.統籌兼顧、全面安排

              C.財政分配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D.提高效率

              【正確答案】:B

              第30題:改革開放以來,在行政經費中業務費的變化趨勢是( )。

              A.呈現大幅度增長

              B.呈現小幅度增長

              C.有升有降,但基本保持原來的規模

              D.呈下降趨勢

              【正確答案】:A

              強化模擬試題二:

              單選題

              1. 下列屬于準公共需要的是( )。

              A.國防

              B.外交

              C.基礎科學研究

              D.高等教育

              參考答案:D

              解析:社會公共需要分為三個層次。(1)保證執行國家職能的需要(典型的社會公共需要),如國防、外交、普及教育、基礎科學研究等。(2)準社會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醫療事業。(3)大型公共設施。如郵政、民航、電力和城市公共設施等。

              2. 我國財政用于各項事業費支出中數額最大的一項是( )。

              A.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

              B.地質勘探費

              C.工、交、商業等部門事業費

              D.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參考答案:A

              解析: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支出,是指財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事業的經費支出。此項支出是提高我國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的重要財力保證,在我國財政用于各項事業費的支出中屬于數額最大的一項。

              3. 在安排發展性支出時,首先應該安排的是( )。

              A.逐步提高職工生活水平

              B.公共基礎設施投資

              C.增加國家物資儲備

              D.非生產性基本建設投資的最低需要

              參考答案:B

              解析:貫徹財政支出統籌兼顧、全面安排原則時,應該按照科學的支出順序來安排財政資金的使用,財政支出分為兩個層次來安排,第二層次的發展性支出本身的安排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

              4. 辦公費的定額屬于( )。

              A.單項定額

              B.擴大定額

              C.綜合定額

              D.擴大的綜合定額

              參考答案:A

              5. 政府投資主要應該投向( )。

              A.國有企業

              B.有盈利的部門

              C.社會基礎設施

              D.加工工業

              參考答案:C

              解析:與非政府投資相比較,政府投資具有不同的特點,由于政府投資在國民經濟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應該將自己的投資集中于社會基礎設施以及農業、能源、通訊、交通等有關國計民生的領域內。

              6. 農業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應由( )承擔。

              A.國家財政

              B.商業銀行

              C.社會力量

              D.農民自身

              參考答案:A

              解析: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政府從事農業投資十分必要,因為農業部門自身難以產生足夠的積累,而且生產率較低,難以承受貸款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許多農業投資只適于政府來進行。農業基礎設施投資主要由政府來進行,所以本題的答案為A國家財政。

              7. 最早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年代及國家是( )。

              A.19世紀80年代的德國

              B.1908年的英國

              C.1910年的法國

              D.1935年的美國

              參考答案:A

              解析:社會保障制度由德國的俾斯麥政府于19世紀80年代首創。

              8. 財政對盲聾啞人提供各種物質幫助,屬于( )。

              A.傷殘保險

              B.社會救助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參考答案:C

              解析:社會福利主要是由國家民政部門提供的主要是對盲聾啞和鰥寡孤獨的社會成員給予的各種物質幫助。

              9. 我國未來的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主要應是( )。

              A.個人交納

              B.企業交納

              C.社會捐助

              D.財政撥款

              參考答案:A

              10. 財政補貼的對象是( )。

              A.國家

              B.主管部門

              C.企業和居民

              D.社會保障部門

              參考答案:C

              11、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是()。

              A.稅收

              B.收費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a

              12、被視為未來稅收的財政收入形式是()。

              A.稅收

              B.收費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d

              13、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強制地無償地征收實物或貨幣以所取得的財政收入是()。

              A.稅收

              B.收費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a

              14、政府以有償方式取得的財政收入是()。

              A.所得稅

              B.流轉稅

              C.國有資產收益

              D.公債

              標準答案:d

              15、國家機關為居民或團體提供特殊服務或實施行政管理所收取得手續費和工本費即是()。

              A.稅收收入

              B.事業收入

              C.規費收入

              D.服務收入

              標準答案:c

              16、制約一國財政收入規模大小的根本的因素是()。

              A.生產發展水平

              B.價格總水平

              C.稅收制度

              D.分配政策

              標準答案:a

              17、1983年的第一步“利改稅”在中國的財稅改革史上邁出了重大的一步,即對國有企業開征()。

              A.增值稅

              B.營業稅

              C.消費稅

              D.企業所得稅

              標準答案:d

              解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稅收收入才逐步取代上交利潤,占到財政收入的主導地位。我國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改革過程。

              18、農業部門直接提供的財政收入主要表現為()。

              A.農(牧)業稅

              B.契稅

              C.耕地占用稅

              D.農業特產稅

              標準答案:a

              解析:農業也是財政收入的基礎。農業部門提供的財政收入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直接上交的農業稅,另一種是間接提供財政收入,即農業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是通過為工業提供原材料,而轉到工業部門來實現的。

              19、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原則是()。

              A.從發展經濟入手,增加財政收入的原則

              B.利益兼顧的原則。

              C.合理負擔的原則。

              D.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

              標準答案:c

              20、具有不同納稅能力的人應當繳納不同的稅收的即是()。

              A.橫向公平

              B.縱向公平

              C.合理負擔

              D.普遍納稅

              標準答案:b

              21、社會保障制度創立于()。

              A.19世紀80年代

              B.1908年

              C.1935年

              D.1945年

              標準答案:a

              22、美國等經濟界發達國家財政支出中比重占第一位的是()。

              A.經濟建設支出

              B.社會管理支出

              C.社會保障支出

              D.基礎設施支出

              標準答案:c

              解析:由于失業人數比率上升,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社會保障支出逐步成為發達國家居首位的支出。

              23、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是()。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標準答案:a

              24、對軍人退休后實行的社會保障是()。

              A.社會保險

              B.社會救濟

              C.社會福利

              D.社會優撫

              標準答案:d

              25、我國最早的勞動保險條例的頒布實施時間是()。

              A.1949年

              B.1951年

              C.1966年 考試大論壇

              D.1978年

              標準答案:b

              解析:1951年政務院頒布實施了全國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這是我國有關社會保障制度的第一個法規。

              26、失業保險應采用的籌資模式是()。

              A.現收現付制

              B.完全基金制

              C.部分基金制

              D.預算撥款制

              標準答案:a

              27、美國實行的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是()。

              A.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B.分散管理模式

              C.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

              D.社會管理模式

              標準答案:c

              28、財政補貼的對象是()。

              A.國家

              B.主管部門

              C.企業和居民

              D.社會保障部門

              標準答案:c

              29、企業虧損補貼的補貼環節是()。

              A.生產環節

              B.流通環節

              C.消費環節

              D.分配環節

              標準答案:a

              解析:財政補貼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上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補貼所要解決的矛盾,以及如何有利于發揮補貼的功能。

              30、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A.與價格的關系不同

              B.對象不同

              C.主體不同

              D.目的不同

              標準答案:a

              解析:財政補貼與社會保障支出作為轉移性支出的兩種形式,有明顯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同相對價格體系的關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