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員工應具備的基礎素質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員工應具備的基礎素質
員工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員工的基本素養:人品端正,作風正派工作中,只有我們自身的人品端 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信任。顧客才能把你當做朋友,從而才更容易促進 交易。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員工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員工應具備的基礎素質:
一、 職業意識和職業習慣。
所謂職業意識,是指從業者在特定的職業氛圍和任職實踐中所形成與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的思想和觀念。
職業是人們生存、生活、發展的必須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一個人長大成人,結束了學校生活,勢必走向一定的職業崗位,開始職業生活,你就是一位職業人了。當你成為一位職業人時,你就必須樹立起職業意識、職業習慣和職業精神。否則,你就可能與社會格格不入,與企業格格不入,處處碰壁,遭遇挫折甚至被淘汰。
職業人要遵循職業要求,服從職業規則,養成職業生活習慣,包括自己的個性、愛好,都要服從于職業要求。在學校時,你可能會睡懶覺、曠課,最多會受到批評教育;在家庭里,你可能會對父母撒嬌、賭氣,父母也只是責怪你幾句。但作為職業人,在職業崗位上,你就必須摒棄這些習慣,必須學會和養成服從勞動紀律、嚴格操作規程、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的習慣,包括養成“交接班”的習慣,養成“三班倒”的習慣,不能自由散漫,不能隨心所欲,不能我行我素。在職業崗位上,如果你還是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你面臨的就不再是學校老師的批評教育和父母親的責怪聲,而是輕者扣發工資獎金,重者辭退開除。
二、 高度的工作責任心。
現代工業都是有工藝流程的,一環緊扣一環,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系統就會癱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對現代企業員工素質的重要要求,就是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這種高度的責任心,體現在日常生產中的各種細微之處。比如說,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嚴格遵守勞動紀律等等。一點點馬虎,一點點松懈,都可能對生產或安全造成危害。某一工廠的某一工序,要求工人把一個螺帽擰轉一圈后又退回半圈,工人自作聰明地只擰了半圈,結果整道工序全部出了廢品。
責任心如何,是衡量一個員工素質高低的試金石。責任心強的人,不懂技術,他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技術;責任心差的人,把他放在技術崗位上,他也不去學習技術。責任心強的人,工作時領導在與不在,報酬高和低,他都會主動的去干;責任心差的人,無論工作任務再多,事情再緊迫,他都會熟視無睹,漠然處之。目前,不少青年工人在工作中表現欠佳,經常出差錯,進步慢,原因不是他文化水平低,不是他不夠聰明,問題都出在責任心差上了。
三、 端正的勞動態度。
勞動態度,包括對勞動的認識及其基于這種認識之上的勞動行為。
勞動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消極的勞動態度,視勞動為痛苦,表現為怕苦怕累,挑肥揀瘦,斤斤計較,消極怠工;二是積極地勞動態度,誠實的勞動態度,表現為守紀律,聽指揮,認真負責,保質保量;三是快樂的勞動態度,視勞動為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勞動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成為個人的一種愛好。
我們反對消極的勞動態度;要求積極的勞動態度;向往快樂的勞動態度。
積極的勞動態度,是每一位誠實的職業人都應具有的,也是每一位誠實的員工能夠做到的。社會和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勞動的機會和舞臺,我們就應當懷著感恩的心情對待這份工作,做到誠實、踏實、認真、負責,以保質保量的勞動成果,回報社會,回報企業,回報家人。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一句話,我們的勞動態度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是以好逸惡勞的態度、斤斤計較的態度、消極怠工的態度對待工作,不要說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社會、對不起企業,連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良心也是對不起的。
四、 掌握專門技術。
每位員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崗位。要成為合格的員工,必須掌握本工種本崗位的專門技術,而且能夠結合生產實踐學習和鉆研技術,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對技術工人是如此,對一般操作工人來說也是如此。表面看操作工技術要求不高,但你要熟練地掌握操作規程,知其一還知其二,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了解自己崗位在整個工藝流程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了解自己上下游是在干什么;遇到故障或緊急情況時知道如何處置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學習和鉆研的。
員工技術水平低,對企業的危害是巨大的:
(1)是勞動生產率低。據歐洲一些國家統計,工人的技術水平每提高一級,勞動生產率就提高10%—20%。而勞動生產率每增加或減少1%,就會影響上百億元的產值和上十億元工資成本。
(2)是產品質量差。某國一家手表廠派人來我國一家手表廠參觀,當看到這家廠子所使用的手表零件時,頗感驚訝—不明白為什么用這么好的零件組裝不出優質手表來。于是,他們當即用這些零件現場組裝,結果也使我們的人頗感驚訝—他們不使用專門工具所組裝出來的手表,競比我們的工人使用專門工具所組裝的手表精度還要高。
(3)是設備利用率低。某大型企業投資近一億元,購置了4000臺計算機,且型號都是較新的,但職工中會使用的人并不多,很多所謂會使用的人也不過是把計算機當作中文處理機,或在較低的水平上開發利用,其效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4)是造成事故多、能源消耗高。
德國自然資源貧乏,二戰之后能夠從一片廢墟上迅速崛起,除科技先進之外,主要就是訓練有素的勞動力。
對于員工個人而言,掌握一項專門技術,具備某一崗位的精湛技能,那就是具備了生存和發展的本領,具備了幸福生活、快樂生活的基礎。在有些地區,在很多企業,具有精湛技藝的技術工人的待遇常常超出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待遇。作為職業工人,應當具有學習、鉆研技術和提高專業技能的熱情和積極性。
五、 講究文明道德。
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的發展,整個社會文明在進步,人們的文明程度也在提高。作為現代企業員工,理所應當的文明素質也應得到提高。企業員工,首先是社會公民,社會公民應當遵守的社會公德,你必須遵守;社會公民應當具備的公民素養,你也必須具備。例如,我國《社會公德規范》所要求的“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以及《公民道德規范》所要求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作為企業員工,理所當然地也應遵守。社會公德規范,公民道德規范,是道德要求中基礎的、基本的部分,每一位公民,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應當遵守,而且也是都能做到的。
遵守社會公德和公民道德,同遵守企業規章制度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建立和維護公共秩序,保障生產、工作、生活具有健康的安全的環境。每一位企業員工,都有責任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作為現代企業,不允許出現打架斗毆、聚眾鬧事、盜竊公司財物、破壞公共設施和公共衛生等違背社會公德、破壞公共秩序甚至是違法亂紀的現象。作為企業員工個人,如果不講公德,不講文明,不守紀律,滋事妄為,說輕一點是沒有現代人的文明形象,沒有現代企業員工的文明形象;說重一點,對那些偷盜公司財物、打架斗毆、惹事生非的少數員工來說,則無異于社會上的地痞流氓,企業是不需要這樣的員工的。
必須具備哪些基礎素質
一、扎實的專業能力
一般來說,企業的法務團隊通常為數人乃至數十人的專業團隊,支持工作以業務框架為基礎,每個或每幾個法務人員分別為框架下的業務線提供相應的支持。企業業務本身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作為一名企業法務也不可能精通所有類型的法律。在這種設置下,對于業務的支持特別是新業務的支持,最為需要是法務人員扎實的專業功底以及法律的邏輯思維能力,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
首先,法務人員應對業務對應的法律法規有所了解與掌握,特別是對合規性風險的把控,以租賃合同為例,根據法律規定,如實際使用用途與規劃不符的,則可能導致合同無效,這就要求法務人員在審核租賃合同時,需了解租賃的使用用途及租賃物的規劃用途,并清楚地了解租賃合同以及房地產、土地管理等相關的法律規定;其次,法務人員應具備最基礎的文字表述功底,作為企業法務人員,無論是合同審核還是對外發函,文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表述的準確性、專業性,是每個企業法務應有的專業能力,一個字的錯誤都有可能影響到雙方的權義與責任;最后,法務人員應具有行業法律經驗的專業支撐,隨著對業務的深入與了解,企業法務需要了解行業內的易產生糾紛的業務場景,擁有對業務糾紛的敏感嗅覺并熟知處理高頻率糾紛的解決方案。
企業法務人員的價值以扎實的專業能力為基礎,只有擁有合格的專業能力,才能有效地發揮出企業法務的價值,專業性是法務人員素質構成中的基石。
二、審慎的工作習慣與工作態度
在法律行業,流行著一則由于法律助理的疏忽因此讓一家銀行付出了15億美元的代價的案例:某銀行貸了3億美元給某汽車企業。同時,某銀行還在另一個完全無關的協議中,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出借給某汽車企業15億美元。當某汽車企業準備償付第一筆3億美元貸款時,它需要準備文件去解除自己對某銀行3億美元借款的擔保。某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合伙人將這項工作派給一位律師,并要求他準備一份交易結束的檢查單和一份文件草案——用于償付合成租賃和解除汽車公司對銀行的擔保。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制作一份擔保登記檔案,列明為這筆貸款做擔保的抵押物。為了準備這份檔案,該主辦律師要求一位并不熟悉此次交易或是并未理解這個要求目的的一位律師助理檢索與該3億貸款有關的擔保登記。可惜這位律師助理找到三份擔保登記文書。但無論是這位律師助理還是那位主辦律師都沒有注意到只有前兩份與3億貸款有關,第三份文書涉及的是另一筆完全無關的15億美元貸款的。因而錯誤地將為15億美元貸款做擔保的抵押物也納入了擔保登記檔案中。而如汽車公司宣告破產時會成為一個大問題,銀行就會被告知這筆15億美元的借款失去了擔保,也就意味著由于法律助理的疏忽將讓銀行付出了15億美元的代價。由該案例可以看出,法律人員無論是律師還是企業法務,都必須在自己的工作中有著審慎的工作習慣與工作態度。
針對此做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所有合同的草擬應建立在與業務模式的匹配基礎上,很多情況下,法務人員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對于業務需求不認真對待,所草擬的合同內容大大脫離了實際的業務模式,導致在后期糾紛爭議中,無法明確雙方的合作標準與合作模式;
第二,注意合同草擬中前后的一致性與邏輯性,在經手的合同中,哪怕是經過法務人員初審的合同,都發現過前后約定的不一致的情形,如在違約責任上,一份合同可能出現兩種或以上的沖突的設定方式,一旦出現向對方主張違約責任的情形,那么將無法清晰確定對方的責任,并有可能被對方作為有利抗辯;
第三,在企業法務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簽署補充協議或備忘錄的情形,在這種情況,法務人員一定要找出相關的已簽署的合同文本,以考量所簽署的補充協議或備忘錄與已簽署的文本的上下關聯性。如之前審核過的一份合同,主合同約定如一方提前終止,則另一方支付1億元的違約金。在簽署補充協議時,與主合同做了關聯,約定如未涉及事項適用主合同條款。后經了解,主合同在簽署該違約條款時充分考量了違約性,并確認了無實際風險方進行簽署,而補充協議的業務違約性可能性較高。在該種情況下,作為法務人員應充分考慮主合同條款,并對違約條款重新設定。
此外,再做一點小建議,對合同修改盡量做第二遍的復核,有很多法務人員修改完一版就完事大吉,無所顧忌地將初稿意向發出去,但經不起推敲,漏洞百出。該種情況很容易引起業務人員對法務人員專業能力的懷疑,從而導致對法務工作的全盤否定。審慎的工作習慣與工作態度是企業法務人員工作品質的體現,身為一名法律工作人員,審慎的工作習慣與工作態度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素質。
三、對業務模式的深入理解
企業法務工作依托企業所進行的商務活動而存在,所有法務風險的控制都可以看作是對企業商務活動的風險管控。不深入業務場景,不懂業務模式,所有法務意見或法務審核都將成為一種無意義的形式審核。對業務模式的深入理解才能識別與判斷真正的風險,實現法務人員職責的價值。同時,在合同簽署過程中,業務部門與法務部門通常在職責立場上存在一定的沖突乃至對立。對業務模式的深入理解也是解決兩個不同部門職責沖突的有效方式。
任何一項企業合作或商業活動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任何一項企業效益的背后都不可能是絕對化的零風險,在獲得利潤的同時,企業應當承擔相應的商業風險。企業法務人員應該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所謂的法律風險管控,絕對不是讓業務在零風險的情況下去運作,而是幫助業務認清所存在的風險點以及風險后果,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去開展商務活動。因此,作為法務人員,不應脫離業務去紙上談兵的肆意夸大風險,導致業務部門懼前怕后,寸步難行,而是應更多在了解業務模式的情況下,在不違反法律底線的原則下,評估風險大小以及與業務共同評估業務風險的可控性。一個高級的法務人員,應是協助業務通過確立合理的法律關系以降低業務實施的風險,相反,一個初級的法務人員,才是以千篇一律的模式意見來應對不同的業務情形。
進一步講,對業務模式的深入理解,不僅局限于具體相應的業務模式的理解,也應包括宏觀的整個行業的了解,橫向的不同企業的業務模式參考,縱向的歷史業務模式的理解,企業法務人員只有越發了解業務模式,才能越加有利于法務人員對風險的判斷。業務模式的深入理解是法務人員開展法務工作的起點與源泉,沒有商業活動,沒有業務行為,法務工作也隨之失去了意義。引用一句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四、良好的溝通能力
從事法務工作以來,養成了兩個工作習慣:一是對于重大的合同或經過第一次書面溝通后仍無法確認的問題,一定會以電話形式或會議形式直面溝通,以作為最有效的最為準確的溝通手段,當然,電話與會議的同時也要郵件同步確認,以保留溝通的過程;二是對于業務部門反復溝通或頻率較高出錯的問題,定期組織培訓消化掉溝通中出現的問題。以上兩種方式,一方面加強了業務對法務工作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法務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審核的拖沓與重復。
法務人員與業務人員就像一個流程中的兩個不同節點,只有打通環節,整個流程才能跑起來,相應的業務才能有效地推動前進并完成。作為一名法務人員,基本是天天都與業務人員打交道,但業務人員畢竟不是法務專業性人員,這就要求法務人員不是用晦澀的專業語言講專業的問題,而是法務人員以業務的語言讓處于前線的業務人員清晰明確地知道法務的工作內容以及法務的專業意見。有人曾戲謔地說,搞定業務人員的配合,那么法務工作就成功了。可見,法務人員與業務部門的溝通的重要性。
業務人員對于法務人員像合作伙伴,像兄弟。有效的溝通既有利于業務工作的推進,也有利于法務工作的開展。因此,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一名法務人員工作的助力器,只有在有效的溝通與配合下,法務工作的開展才能更加順暢。
在最后,分享下在工作中對我很重要的一個概念——“職業經理人”。
法務工作,并不是一味是靠專業來做決定,很多情形下,會處在兩難的尷尬位置,業務部門對法務工作的不理解、業務運營與法務風險的博弈,法務工作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企業法務人員應該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找好自己的職責定位,就像職業經理人一樣,憑能力憑專業吃飯,同時具備良好的品德和職業素養,能夠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管理知識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把控法律風險,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法務人員。
【員工應具備的基礎素質】相關文章:
企業員工應具備的基礎素質03-23
企業員工應具備的素質11-02
導游應具備的素質02-28
建筑師應具備的素質10-27
客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03-17
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11-30
產品經理應具備的基礎素質09-13
煤礦班組長應具備的素質09-27
合格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