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輔導題
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決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分享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輔導題,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考點一 幼兒園環境的概念
考點預測
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風、人際關系和情感氛圍屬于環境中的( )。
A.廣義環境
B.物質環境
C.精神環境
D.教育環境
答案:C
考點歸納
對幼兒教育而言,幼兒園環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狹義的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條件,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一般來說,物質環境是指幼兒生活、游戲和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包括園舍、家具設備、玩具材料、游戲空間、圖書、室內外裝修和布置等一切物質性的東西。精神環境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風、人際關系和情感氛圍等。
考點二 幼兒院環境創設的原則
考點預測
在布置幼兒園的墻面時,教師與幼兒一起開動腦筋、共同討論、動手制作,最后把墻面布置得很漂亮。這符合幼兒園環境創設的( )原則。
A.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
B.發展適宜性
C.開放性
D.參與性
答案:D
考點歸納
1.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
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要體現環境的教育性,即環境設計的目標要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并符合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創設環境時,要以目標為依據,把教育目標落實到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及其每一項具體的活動中。
2.發展適宜性原則
從一般年齡特征來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具有明顯的身心發展特點上的差異,他們所需要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征為其提供適宜的發展環境。同時,環境的創設不僅要考慮到幼兒的共性,也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要讓每個幼兒都能在不同的環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發展。
3.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合作、共同參與的過程。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過程的意義體現在:培養幼兒的主體精神;發展幼兒的主體意識;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4.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把大、小環境有機結合,形成開放的幼兒教育系統。通過大、小環境的配合,主要是學校與家庭、社區的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同心協力,培養適合新時代要求的幼兒。
5.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不同地區、不同條件園所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簡。貫徹經濟性原則的具體做法就是少花錢多辦事,應當注意根據本地區、本園的實際情況,把錢花在有利于幼兒的發展上,花在提高教育的質量上。
考點三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方法
考點預測
幼兒園戶外的器械設備要符合幼兒的( )。
A.身材高度
B.智力水平
C.活動能力
D.身材高度與活動能力
答案:D
考點歸納
1.戶外環境的創設
(1)地面
地面以堅實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為宜。
(2)器械設備
①器械設備要符合幼兒的身材高度與活動能力。
②器械設備以木材、輪胎、繩網、塑鋼等材料為宜,另外,器械設備要安裝牢固,定期檢修維護。
③器械設備的數量與場地面積之間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3)游戲場地的結構
①在設計游戲場地時,應該考慮活動的動靜交替和每個幼兒的不同需要。
②幼兒園的游戲場地,應當在促進動作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同時,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尤其是想象力、創造性的發展。
③在設計游戲場地時,要盡量利用地形地貌的自然特點,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工修飾,讓幼兒在接近大自然的環境中愉快地游戲。
(4)綠化
戶外環境要進行適當的綠化,一方面可以美化環境,改善幼兒園小氣候;另一方面也為戶外活動場地提供遮蔭,使幼兒在夏天也能到戶外活動。
2.戶內環境的創設
(1)面積與空間利用
①足夠的空間是幼兒在戶內開展各種活動的必要條件。
②在面積既定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空間,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家具、設備,為幼兒騰出活動空間。
(2)戶內環境的結構
一個結構良好的戶內環境應符合的標準為:①活動區數量、面積適宜;②各活動區的活動互不干擾;③安全、衛生;④幼兒有獨處的地方;⑤對幼兒的行為具有控制的作用。
(3)壁面布置
①要配合課程內容,體現一定的教育目的。
②要讓幼兒參與。
③主要觀眾是幼兒。
④要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間等造型要素之間的和諧性。
⑤要考慮幼兒的審美趣味,富有兒童情趣。
⑥壁面要定期更換,保持整潔清新。
考點四 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作用
考點預測
指導幼兒解決紛爭、困難或情緒問題是教師在( )中起到的作用。
A.準備環境
B.控制環境
C.調整環境
D.變換環境
答案:B
考點歸納
準備環境、控制環境、調整環境,這是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重要作用。
1.準備環境
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快樂、更輕松地學習和游戲,教師必須準備一個與教育相適宜的環境,這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教師在準備環境時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讓環境蘊含目標;(2)增加幼兒的興趣;(3)增強幼兒的參與意識。
2.控制環境
教師能夠通過對環境的控制來激發、保持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幫助幼jL利用環境的條件來發展自己。
教師控制環境大致分為幾個環節:(1)誘導幼兒進入活動;(2)幫助幼兒展開活動;(3)指導幼兒解決紛爭、困難或情緒問題;(4)幫助幼兒結束活動。
3.調整環境
教師必須保持高度的敏感,隨時審視環境,經常調整環境,使環境處于適宜幼兒發展的最佳狀態。
考點五 常見的活動區類型及其功能
考點預測
顏料、蠟筆、橡皮泥、剪刀、紙張等材料應該投放到( )。
A.美工區
B.圖書區
C.沙水區
D.建構區
答案:A
【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輔導題】相關文章: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題10-17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08-31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題10-22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試題09-09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題(附答案)08-14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型及答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