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隧道安全施工措施及要求
1、洞內通風與照明(通風機裝設專用電表、專人值守、照明要保持洞內明亮,及時補充損壞的燈泡),隧道未貫通前,洞內施工時,通風機24小時開啟通風,原則上通風口距離掌子面不高于15米,風口風量滿足洞內人員新鮮空氣的需求;道路灑水降塵,降低洞內施工職業危害。
2、現場配電箱必須配備箱蓋并上鎖(下班后),上班期間,只將箱門關上,鎖掛在箱門上;電線全部要架空并包扎好電線接頭。
3、施工現場安全標志、標牌要正確樹立、懸掛。
4、施工現場材料堆放要整齊,杜絕亂堆亂放等現象。
5、施工現場材料堆放場地使用原材料標示牌,并樹立整齊、規范。
6、洞內爆破時,持證爆破人員接線、起爆、檢查,爆破安全員現場監管;運送爆破器材用專用車輛,不能使用摩托車,人工運送,必須分開起運,不能一人同時拿炸藥。
7、洞內出渣車輛行駛速度不能太快,須限速行駛(10-20km/h)。
8、電線路架空時必須要規范線路,不能相互纏繞、不能多臺機器共用一個配電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電,并裝設電器開關熔斷斷路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固定配電箱懸掛規范,距地不低于1.4m,移動式配電箱要有支架,并樹立,距地不低于0.8m。
9、掌子面、下導坑要依據施工技術要求保證安全開挖,嚴禁超開挖,嚴格執行地質超前預報,了解施工前方地質狀況并及時提出安全處置方案;初支施工中,根據不同的圍巖情況檢查鎖腳錨桿、系統錨桿、拱架等剛性支撐是否滿足安全要求及設計施工基本要求,防止初支變形造成坍塌;及時封閉仰拱及跟進二襯施工,形成封閉環,保證洞內后期開挖施工安全。
10、洞內、洞外機具及材料必須分開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分開存放;氧氣瓶與乙炔瓶間隔距離5米以上,不能倒置,不能用液化氣代替乙炔。
11、施工住宿區域要干凈整潔,不亂扔垃圾及亂排污水;食堂生熟要分開,不使用腐爛、變質食物。住宿區域內電器線路搭設要規范,無私接亂接、接頭暴漏等現象。設漏電空氣開關,裝入配電箱,插板固定牢固。移動插板防止觸電。住宿區域禁止采用大功率電器做飯等。住宿區域內的防火問題的查看和處理。
12、全面清理特種作業人員(焊工、電工、機械作業人員、爆破專員),無證不得作業。
13、瓦斯隧道的安全防范措施:低瓦斯(濃度低于0.5):加強通風,洞內不得有明火,焊接等動火需辦理動火審批(在瓦斯檢測濃度較低時及通風良好時施焊),洞內的明火防火問題(洞內抽煙、烤火等),洞內的電氣線路的短路造成的火花的防范(安裝漏電斷路器、更換老舊線路、采用電纜線、電線掛于洞壁、防止線路被車輛等來回碾壓等);高瓦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14、隧道出入洞登記制度的規范(出入洞進行登記,交接班必須有記錄)。
15、隧道放炮執行“一炮三檢”記錄,爆破時要有專人警戒并放哨和設立警戒區域;洞內爆破人員撤離安全距離不低于200米;爆破完成后15分鐘以后進洞檢查。
16、臺車車架有坑的地方作業點必須照明明亮。
17、洞內噴漿、開挖等班組禁止洞內睡覺。
18、施工用電線路安全問題(避免傳電、導電事故發生)開挖臺車、臺架上裝設漏電開關及電器開關熔斷斷路器(閘刀開關)。
19、洞內每個工序建立交接班制度,形成交接班記錄。
20、行車問題:注意坑道、臺車位置、人員密集區域,棄渣場指揮人員的安全。
21、洞外施工的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障安全使用,防止傷人,變壓器周邊禁止進入靠近,防止高壓觸電。
22、正確使用、佩戴安全勞動保護用品,遵章守紀,不違章、冒險作業、不違章、冒險指揮。
【隧道安全施工措施及要求】相關文章:
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05-29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要點方式03-06
施工項目安全管理措施(精選)05-29
隧道高邊坡施工技術措施「完整版」02-27
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則和措施10-18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大全03-06
施工安全技術方案措施編制03-04
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05-22
施工機具安全標準化要求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