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的現狀與展望
標本的采集及轉運是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分析前檢驗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正確的采集及轉運系統直接關系到致病菌培養的陽性率及正確率的高低,是臨床微生物檢驗成功的關鍵。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的現狀與展望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我國臨床微生物分析前檢驗現狀
目前,我國臨床微生物檢驗分析前檢驗領域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很多醫院都存在標本采集方式不正確、運送時間過長和儲存溫度不適宜等情況。近年來,隨著臨床微生物學者們的呼吁和相關學術討論的深入,臨床微生物分析前檢驗的重要性已經逐漸被醫學同行們所認可。目前我國臨床微生物學分析前檢驗的關注點主要集中于檢驗標本是否合格、有無進行不合格標本的退檢及與臨床的溝通等,而影響臨床微生物檢驗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標本轉送容器的質量卻很少受到關注。
與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免疫學和臨床血液學檢驗相比,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類型復雜,故轉運容器的制作與標準化也要復雜得多。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免疫學和臨床血液學檢驗以血標本為主,相關的標準化采血管的制作也已成熟并應用于臨床,對提高檢驗結果質量以及結果的標準化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微生物檢驗標本類型具有多樣性,有固體(如組織)、半固體(如糞便)和不同黏度的流體(如痰、膿、抽吸物、血液和尿液等)。因此,相應的存放樣本的容器形狀和大小也具有多樣性。基本上,在我國臨床微生物檢驗實際應用的標本轉運容器中,除了血培養瓶得到標準化和規范之外,其他類型的標本采集和轉送系統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如轉運容器密封性不夠、未達到無菌要求和容易出現泄露等,極大地影響了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質量。
由于不同標本黏稠度差異較大,臨床操作與相應的處理就比較困難。近年來這一難題已有所突破,通過液基微生物學將各種類型的微生物標本轉化為溶液,可以實現臨床各種標本的標準化,相關產品也不斷問世。而國內對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拭子和運輸系統的質量以及采集效率的關注很少,目前所采用的標本采集及運輸的工具較簡單,多為傳統的纖維拭子、普通的塑料無菌容器等,不能保證病原菌在運送過程中的活力,嚴重影響了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質量。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使用自動化的氣動物流標本傳輸系統,轉運容器密封性差,經常出現標本泄露,嚴重影響檢驗質量,檢驗人員也日益意識到標本轉運系統質量的重要性。同時,臨床微生物檢驗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是自動化,而目前五花八門的轉運容器無法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因此,現代檢驗的氣動物流標本運輸系統及臨床微生物檢驗全自動化發展方向均呼吁臨床微生物檢驗領域采用高質量的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
二、新型標本采集及轉運系統
1. 尿液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目前應用較多新型的尿液轉運系統主要為Uriswab尿液收集系統以及Vacutainer Plus Urine C&S Preservative Tubes。Uriswab尿液收集系統是主要由海綿拭子組成,海綿中含有硼酸和甲酸鈉的聚合物,接觸到尿液會進行活化,可減少運輸過程中出現菌群過度生長或過度死亡的現象。此系統操作簡單,安全且無泄漏,在冷藏或室內溫度下保持細菌生存力可達48 h。另一種新型的尿液采集轉運系統為Vacutainer Plus Urine C&S Preservative Tubes,它自帶凍干粉保存劑(硼酸緩沖液、甲酸鈉和硼酸鈉),可使尿液在非冷藏條件下儲存48 h。
2. 痰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痰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制作最大的難點為痰標本具有明顯的非均質性,細菌等成分的分布濃度很不均勻,故痰液稀釋在微生物分離培養中有重要意義。傳統的胰酶預處理痰液的方法,耗時較長,應用液在常溫下不易保存,且反復凍融容易失效,往往需現配現用。a-糜蛋白酶溶液消化所需時間更短,但成本較高。新型的痰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采用的是SL solution來進行痰標本液化,其有效成分是二硫蘇糖醇(dithiothreitol, DTT),其溶解痰液的溶劑裝在無菌塑料管里,無須再進行水化,且其在室溫下穩定,保質期長,可以隨取隨用,方便檢驗人員的臨床操作。
3. 糞便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FecalSwab是一種采集、運輸、儲存便樣的轉運系統,其配方是為保持腸桿菌科細菌的生存力而特別設計。其專門設計的植絨拭子,可以精準地采集標本。用途較廣,樣本可以直接在血培養皿上進行畫線或者分離,也可以分為等份試樣后轉移至選擇性增菌培養液中再進行操作,可用于PCR。有研究表明,FecalSwab在保持糞便中病原體活力方面較Eswab及其他常用的轉運系統(如干燥容器及Amies凝膠拭子)有明顯優勢。
4. 細胞及核酸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Cymol是一種用于細胞及核酸的運輸和儲存的轉運系統。三種酒精混合液有利于標本的保存,并可抑制普通菌群過度生長;|可保持核酸的穩定性,可通過基于RNA與DNA的分子核酸檢測,檢測人乳頭瘤病毒、衣原體和淋病奈瑟菌。Enat是一種為分子生物應用而設計的運送核酸的系統,配方中加入了去污劑,保證樣本達到穩定狀態。還可對傳染性病原體進行滅活,降低檢驗人員接觸未知病毒的風險。
5. 病毒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新型通用病毒采集運輸系統可用于病毒、支原體、衣原體及脲原體的采集運輸?稍谑覝鼗虮(2-25 ℃)儲存病原體至少48 h。含有低溫防護劑用于病毒及支原體在冰上的保存,基質內含抑制細菌及真菌生長的抗菌藥物以防止污染。
6. 其他轉運系統:2005年研發的Eswab拭子,是目前微生物技術較先進的運輸系統,它能在室溫和冰箱溫度下保持需氧菌、厭氧菌和苛養菌生存力長達48 h,是一種多用途液基采集儲存系統。Eswab由一個植絨拭子和一個1 ml的Amies液體管組成使樣本采集過程的損傷變得更低,并且能收集更多的樣本,立即洗脫進液相中以進一步多重分析。有學者報道:Eswab中病原菌的復蘇率是其他轉運系統(MaxV和Remel BactiSwab)的十倍以上。
三、不同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比較研究
目前,關于不同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的比較研究,只有來自國外學者的研究資料。不同的病原菌、轉運溫度及轉運時間對于轉運系統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用無炭的Amies瓊脂凝膠轉運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活力最長可達18 d;Gladstone等對105篇文章做出的Meta分析顯示:對于肺炎鏈球菌的轉運,尼龍植絨拭子在標本的吸收和釋放方面有較好作用;而在轉運介質方面,WHO推薦的牛奶、胰蛋白胨、葡萄糖、甘油組成的介質(STGG)比只有牛奶,葡萄糖及甘油組成的介質(SGG)有較高的復蘇率。在對于厭氧菌的轉運過程中,采用Eswab轉運的標本,其細菌的復活率都明顯高于MaxV系統和RBS系統。Hirvonen和Kaukoranta對12株ATCC標準菌株及328株臨床糞便標本的研究發現:Eswab和FecalSwab優于傳統的標本轉送系統(Amies gel swabs和dry containers),Eswab更適合糞便標本的采集與轉送,但FecalSwab在不同溫度的標本保存方面具有較明顯的優勢。
在不同的環境下宜選擇不同的轉運系統。有研究發現同是針對厭氧菌的Port-A-Cul轉運系統
與COMP傳統轉運系統,在4℃時,兩者在保持細菌活力方面都具有較好的作用;而在室溫下,Port-A-Cul轉運系統就比COMP傳統的轉運系統有明顯優勢。當樣品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或冷藏時,ETA比Amies和Stuarts培養基有較明顯優勢。
四、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在多重耐藥菌株分離中的應用
新型的轉運系統對于多重耐藥(Multidrug resistance, MDR)菌株的分離有重要的意義。有研究表明,Eswab在轉移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時,其在0、1、24和48 h的復活率均明顯高于普通的標準轉運系統(standard swab system, SSS)2倍以上。即使是在轉運時間延長或者接種液較少的情況下,Eswab轉運的標本,其病原體仍然能保持較高的復活率。在冰凍的情況下,接種可至少延遲2周。Lerner等學者成功將Eswab轉運系統用于碳青霉烯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arbapenem-res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分離培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Smismans等將Eswab轉運系統應用于MRSA菌株的分離,并取得了Venturi swab轉運系統3.6倍的標本采集與復蘇效率?梢姡滦蜆吮静杉c運送系統在多重耐藥的分離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的未來發展展望
近年來,微生物檢驗的標準化和自動化已成為各個實驗室的發展方向。自動化的檢驗能夠提高檢驗質量,提高檢驗效率,減少人為誤差,并能夠節省人力,提高生物安全性等。采用方便、快捷、高性能的標本轉運系統在自動化的進程有重要意義。標本采集與運送系統領域未來的發展與研究將集中于:(1)進一步立足臨床需求,開發與完善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提升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2)進一步評估不同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在不同目標病原菌、不同標本運送溫度和不同儲存溫度下的差異,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合所在實驗室的轉運系統;(3)研究不同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在感染控制中的應用,特別是多重耐藥菌的分離。
我國臨床微生物學家對微生物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加強了重視,各個醫院也都意識到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的重要性,制定了微生物標本采集手冊與轉運系統相關的操作指南。目前,制約標本轉運系統的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臨床微生物檢驗的收費問題。國內的微生物檢驗成本較高,收費較低,缺乏資金使得微生物實驗室在改進標本采集和轉運系統的過程中舉步維艱。筆者建議在目前的收費系統中增加單收材料費,這有利于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的提升。希望本文的介紹可以推動各種新型轉運系統在我國臨床微生物檢驗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提升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質量,促進微生物檢驗標準化及自動化的發展。同時,也希望中國臨床微生物學者積極關注新型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進行臨床研究、評估與應用,并總結相關經驗與資料,向國際同行展示來自中國的循證臨床微生物學資料,提升中國臨床微生物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與轉運系統的現狀與展望】相關文章:
微生物檢驗標本采集規范06-05
微生物檢驗的標本采集和運送原則10-09
微生物檢驗標本采集和運送原則08-18
微生物標本采集指征有哪些07-24
臨床檢驗標本的采集知識大全201710-09
微生物檢驗標本的正確采集及注意事項09-26
臨床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采集和處理10-31
血液檢驗標本采集方法07-20
血液標本采集影響因素09-15
血液檢驗標本的采集方法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