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學人物:元詩四大家
元朝雖然是一族執政,但是也出現了不少文人,元朝以元曲最為著名,但是其詩歌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比方說被稱為“元詩四大家”的四為詩人,他們的詩歌代表了元朝詩歌的最高成就。
元朝進入王朝中葉以后,由于儒學得到官方的尊重,科舉得到恢復,社會文化進一步“漢化”。在這樣的背景下,這時的詩壇有一種“盛世之音”的風味,其主要代表就是有“元四家”之稱的虞集、楊載、范梈和揭傒斯。四人是延祐詩風最主要的體現者,同時也被認為是元朝最具代表性的詩人。
虞集像
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道園,晚稱翁生,少時在墻壁上題寫邵雍詩,并名書舍為“邵庵”,故世稱邵庵先生。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孫,祖籍仁壽(今屬四川),宋亡后隨父遷居臨川(今屬江西)。成宗大德初年至大都(今北京),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泰定初,任國子司業,遷秘書少監,后拜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文宗時,為奎章閣侍書學士,曾奉旨修撰《經世大典》。文宗駕崩后,回歸故里。居家16年,至正八年(1348)卒,謚文靖。
延祐年間,虞集與楊、范、揭號稱文章四大家,而以集名聲最著!端膸炜偰刻嵋吩u云:“有元一代,作者云興。大德、延祐以還,尤為極盛,而詞壇宿老,要必以集為大宗。”他的詩以典雅精切著稱,描摹自然景物大都體物細致,刻畫工整,詩境清雅恬淡。描寫江南春景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就出于他的手筆。抒寫興亡之感和個人身世之慨也是虞詩的一個內容,如著名的《挽文丞相》,通過追挽宋丞相文天祥,表達對南宋政權覆亡的哀悼,感情沉痛深切,在當時漢族知識分子中引發了相當強烈的感情共鳴。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
云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挽文丞相》)
著有《道園學古錄》五十卷、《道園遺稿》六卷等!对娺x》收錄虞集詩歌383首,散曲僅存《折桂令》一首。
楊載行書《水龍吟詞卷》
楊載(1271—1323),元代著名文學家。字仲宏,浦城人,后徙杭州。年四十,以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后調海船萬戶府照磨。會元仁宗復行科舉之制,遂登延祐二年(1315)進士,授承務郎、饒州路浮梁州事。官至儒林郎、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
楊載主要活動在大德、延祐年間(1297—1320),在當時文名頗大,趙孟頫等人對他極為推崇。在“元四家”中,楊載多一些浪漫的詩人氣息。《元史》本傳說他“為文有跌宕氣”,他的詩也是如此。但他的放浪是很有分寸的,常體現為一種瀟灑,一種富有雅致的意境。在送別友人時,想象“卻到江南春水漲,拍天波浪泛輕鷗”(《送人二首》);或者回到久別的故鄉,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小艇欲行無遠近,不愁歸醉要人扶”(《宿浚儀公湖亭三首》)。
楊載講究詩法,推崇漢、魏、盛唐詩歌,認為學詩應由此入門,提倡“詩當取材于漢魏,而音節則以唐為宗”。各體詩中均有佳作,最為人傳誦的是七律《宗陽宮望月》,被人稱為楊詩中的“絕唱”。
老君臺上涼如水,坐看冰輪轉二更。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風露寂無聲。
蛟龍并起承金榜,鸞鳳雙飛載玉笙。不信弱流三萬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宗陽宮望月》)
在虞、楊、范、揭四家中,楊詩流傳下來最少,散文也已喪失殆盡,因楊死時其子尚幼,殘稿流落,無人編次。今傳詩集《楊仲弘集》八卷,另有《詩法家數》一卷。
《范德機詩集》書影
范梈(1271—1330)字梈父,一字德機,湖廣清江(今屬江西)人。家貧早孤,然天性聰明,性好詩文。年三十六,始游京都,文名大噪。后以朝臣薦,于元大德間任左衛教授,升海南海北道廉訪司照磨。后為翰林供奉,改閩海道知事。至順元年(1330年)以疾卒,年五十九。
范梈詩大多寫日常生活和朋友間來往應酬,詩風情韻悠揚,意境清遠。他稱贊漢、魏,學習顏、謝,批評“組繪麗群巧”的詩風!对娺x》初集《范梈小傳》稱其:“為文雄健,追慕先漢古詩,尤好為歌行,工近體。”揭傒斯曾為范梈詩集作序,也稱范梈“尤好為歌行”。今存詩集中歌行體約占四分之一,呈現出多種情調和色彩,有的奔放(如《凌云篇》);有的含蓄(如《轆轤怨》);有的怪誕(如《十一月一日颶風后奉和廉訪使》);有的憤懣(如《掘冢歌》)。清《元詩別裁集》收范梈七古三首,固然是著眼于“弗墜唐音”,卻也甚有見地,其中《題李白郎官湖》一首,于范槨的詩歌創作見解和實踐都有代表性。除長篇歌行以外,范梈還擅長五古,他曾說過:“五言在王國,安所雕琢工”(《詠古》)。
當時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來相迎。畫船吹笛弄《淥水》,何意芳洲遺舊名。唐祠蕪沒知何代?惟有東流水長在。黎侯獨起梁棟之,仿佛云中昔軒蓋。南飛越鳥北飛鴻,今古悠悠去住同。富貴何如一杯酒,愁來無地酹西風。大別山高幾千尺,隔城正與祠相值。青猿夜抱月光啼,掛在東湖之石壁。黎侯本在斗南家,枕戈猶自憶煙霞。只擬將身報天子,不負胸中書五車。昨者相逢玉闕下,別來幾日秋瀟灑。黃葉當頭亂打人,門前系著青驄馬。君今歸去釣晴湖,我亦明年辭帝都。若過湖邊定相見,為問仙人安穩無。
(《題李白郎官湖》)
所著詩文多傳于世,有《范德機詩集》七卷,另有署名為范梈的詩法著作《木天禁語》、《詩學禁臠》。
揭傒斯像
揭傒斯(1274—1344),元中期文學家。字曼碩,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幼時家境貧寒,刻苦讀書,早有文名。延祐初,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升應奉翰林文字,遷國子助教。天歷初,擢為授經郎。又與修《經世大典》,特授藝文監丞,參檢校書籍事。元統初,遷翰林待制,升集賢學士。改翰林侍講學士,同知經筵事。至正初,詔修遼、金、宋三史,任總裁官。卒追封豫章郡公,謚文安。
揭傒斯詩長于古樂府選體,七律清婉麗密,有“三日新婦”、“美女簪花”之喻。較之元詩四家中的其他三家,他的詩歌內容更為豐富,風格也不盡一致。錢基博《中國文學史》稱道其古詩“擅有左思之風力,發以明遠之警挺,卓落為杰”,律詩絕句“亦婉秀頓挫,綽有筆意,不僅風神獨絕”。
兩髯背立鳴雙櫓,短蓑開合滄江雨。青山如龍入云去,白發何人并沙語。
船頭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鳴篷下坐。推篷不省是何鄉,但見雙雙白鷗過。
(《夏五月武昌舟中觸目》)
著有《揭文安公全集》十四卷,為其門人燮理溥化校錄。另有《補遺》一卷、《詩法正宗》一卷,《詩宗正法眼藏》一卷。
【國學人物:元詩四大家】相關文章:
國學常識之元詩四大家05-16
國學人物:漢賦四大家08-30
國學人物:元嘉三大家08-30
國學人物:吳中四杰08-30
國學人物:嚴復08-31
楷書四大家介紹12-12
南宋四大家介紹08-12
對國學經典的感悟04-13
國學常識:唐代四大女詩人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