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弟子規國學禮儀守則
凡為人要識道理,識禮數。在家庭事父母,入學堂事先生。并要恭敬順從,遵依教誨。與之言則應。教之事則行。毋得怠慢,自任己意。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弟子規國學禮儀守則,歡迎閱讀。
總 則——《弟子規》
凡為人要識道理,識禮數。在家庭事父母,入學堂事先生。并要恭敬順從,遵依教誨。與之言則應。教之事則行。毋得怠慢,自任己意。
專心看字,斷句慢讀。須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視東西。手弄他物。
細 則
居處必恭。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不睡懶覺;洗漱迅速,內務整潔。坐必直身正體,不得仰斜。男女不雜坐。就寢后不說話,安靜入睡;睡眠不仰不伏,右臥如弓。
步立必正。行不中道,立不中門。步履穩重從容,腳步輕盈,不可左右搖擺,跳躍、奔跑。路上不嚼食物。立必端正勿跛足,亦不可隨便倚靠。
視聽必端。目不斜視,仰為驕,俯為戚。課堂聽課或老師、長者與言,須聚精會神,專注敬聽,應端坐或恭立。
言語必謹。常當緘口靜默,不得輕忽出言。戒閑話、雜話,是非之言。怡吾色柔吾聲,不高聲喧嘩追鬧,擾亂他人視聽。言談對話,應答時,眼睛必顧望對方。家長老師批評責備,不可頂撞,姑且緘默,有必要時,事后再私下解釋。 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他人正談話,不在中間插言。不論人長短,不花言巧語,不浮言嬉笑,不臟話惡口,不與人吵架。
容貌必端。衣冠必整。真誠待人,微笑迎人。情緒平和,不喜形于色,大喜大怒,不怨天尤人。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噴,吐痰。冠必正,鈕、鏈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著衣勿使偏斜。不坦胸露體,不奇裝異服。
食飲有節。食無求飽,食適可,勿過則;不貪味,不吃零食,不挑食,不剩飯菜,不喝有色飲料。端正持碗,用筷就餐,以食就口。食勿響舌,咽勿鳴喉。食以不言為要。咳嗽必轉身向后,或以手捂口,不對人剔牙。
出入必省。不得遲到早退,有事須請假;出告反面,返校須守時。上課期間不得隨便出教室,必出,須向老師報告。
讀書必專。必正心肅容,不得目視他處、手弄他物,心眼口,信皆要。不強記強背,誦讀須詳緩看字,字字分明,不可誤字、少字、倒字,熟讀成誦。寬為限,緊用功。記遍數。遍數已足. 而未成誦. 必須成誦. 遍數未足. 雖已成誦. 必滿遍數。一文已熟,方讀一文;一書已熟,方讀一書。非圣賢之書. 勿讀。無益之文. 勿觀。規定以外的書,必須征得老師同意方可閱讀。
寫字必敬。字跡端正,不可潦草;握筆、身坐姿勢端正。愛惜經典、書籍,不折頁經書。習練書法須專心致志,用心體會,愛惜文具。敬字惜紙。
幾案必潔。座位按序,不得擅自調換。幾案整潔,書籍迭放有序。桌上不得擺放雜物,不慎污染桌面須隨即潔凈。事不論緩急,離座時須將書合好,擺放整齊,收好筆,方可離開。
教室必凈。按序值日。離開座位前,須將座椅放入桌下。不可隨起隨走,不可桌椅歪斜不正。不可亂扔紙屑垃圾,隨掉隨撿,保持周圍干凈。課余不許大聲喧嘩,須輕聲細語,不擾旁人。不帶手機或其他玩具。
相呼必序。同學之間,稱年長者為學長,對年齡相近、年幼者可直稱其名。不可亂呼“喂”、“你”等不敬之辭。不對任何人取綽號。
進退有度。鞠躬須 90 度,動作恭敬徐緩。上下課進出教室必向孔夫子像鞠躬,行走步履輕盈。平時路過教室亦須心存恭敬,不可隨便。路遇老師、長輩須鞠躬行禮,稱老師好、您好,并讓路于旁。路遇同學須點頭微笑示意,互稱你好,對學長應稱您好。請教老師問題,須待老師空閑時。到老師面前先鞠躬行禮,然后恭敬請教。事畢,亦當鞠躬致謝,徐退。老師、長輩呼喚,應勿緩;命,行勿懶;教,須敬聽;責,須順承。
【拓展】弟子規簡介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編寫的三言韻文,依據孔子部分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范,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并分為七個科目,即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于德育修養,學文屬于智育修養,全文總計360句,1080字,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道德品性、處世之道等。
《弟子規》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孝悌。
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滿清作為少數民族的統治階層出于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儒家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
李毓秀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圣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范:敦孝悌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薦舉山林隱逸、十六年開設明史館、十七年的薦舉博學鴻詞,網羅名士,弘揚儒學。這些舉措都促進了儒家的發展,《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國學禮儀守則】相關文章:
國學經典《弟子規》全文09-15
國學經典禮儀之士喪禮03-25
辦公文秘守則05-10
對國學經典的感悟04-13
國學經典朗誦稿04-01
國學經典的孝道文化12-27
國學《大學》原文09-07
美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要點11-16
《弟子規》全文解釋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