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公衛助理醫師《生物化學》蛋白質的化學知識
2017年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腳步正在慢慢的靠近。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復習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生物化學科目關于蛋白質的化學的知識。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蛋白質的化學的知識,歡迎閱讀。
第一節 蛋白質的分子組成
一、蛋白質的元素組成
主要有 C、H、O、N、S。
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為16%。
二、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
蛋白質在酸、堿或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終水解為游離氨基酸(amino acid),即蛋白質組成單體或構件分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種,但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僅20種(稱編碼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有共同的結構特點:
1.氨基連接在α- C上,屬于α-氨基酸(脯氨酸為α-亞氨基酸)。
2.R是側鏈,除甘氨酸外都含手性C,有D-型和L-型兩種立體異構體。天然蛋白質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
(二)氨基酸的分類
1.按R基的化學結構分為脂肪族、芳香族、雜環、雜環亞氨基酸四類。
2.按R基的極性和在中性溶液的解離狀態分為非極性氨基酸、極性不帶電荷、極性帶負電荷或帶正電荷的四類。
帶有非極性R(烴基、甲硫基、吲哚環等,共9種):甘(Gly)、丙(Ala)、纈(Val)、亮(Leu)、異亮(Ile)、苯丙(Phe)、甲硫(Met)、脯(Pro)、色(Trp)
帶有不可解離的極性R(羥基、巰基、酰胺基等,共6種):絲(Ser)、蘇(Thr)、天胺(Asn)、谷胺(Gln)、酪(Tyr)、半(Cys)
帶有可解離的極性R基(共5種):天(Asp)、谷(Glu)、賴(Lys)、精(Arg)、組(His),前兩個為酸性氨基酸,后三個是堿性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質
1.一般物理性質
α-氨基酸為無色晶體,熔點一般在200 oC以上。各種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別很大(酪氨酸不溶于水)。一般溶解于稀酸或稀堿,但不能溶解于有機溶劑,通常酒精能把氨基酸從其溶液中沉淀析出。
芳香族氨基酸(Tyr、Trp、Phe)有共軛雙鍵,在近紫外區有光吸收能力,Tyr、Trp的吸收峰在280nm,Phe在265 nm。由于大多數蛋白質含Tyr、Trp殘基,所以測定蛋白質溶液280nm的光吸收值,是分析溶液中蛋白質含量的快速簡便的方法。
2.兩性解離和等電點(isoelectric point, pI)
氨基酸在水溶液或晶體狀態時以兩性離子的形式存在,既可作為酸,又可作為堿起作用,是兩性電解質,其解離度與溶液的pH有關。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離成陽離子和陰離子的趨勢和程度相等,成為兼性離子,呈電中性,
此時溶液的pH稱為該氨基酸的等電點。
3.氨基酸的'化學反應
氨基酸的化學反應是其基團的特征性反應。
(1)茚三酮反應
所有具有自由α-氨基的氨基酸與過量茚三酮共熱形成藍紫色化合物。
(2)與2,4-二硝基氟苯(DNFB)的反應
三、肽(peptide)
1.肽鍵與肽鏈
一個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的α-氨基脫水形成的酰胺鍵稱為肽鍵。多肽鏈的方向性是從N末端指向C末端。
肽分子中不完整的氨基酸稱為氨基酸殘基。肽按其序列從N端到C端命名。一般10肽以下屬寡肽,10肽以上為多肽。
2.生物活性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
是由Glu、Cys、Gly組成的一種三肽,又叫γ-谷氨酰半胱氨酰甘氨酸(含γ-肽鍵)。
第二節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
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primary structure)
蛋白質一級結構是空間結構和特異生物學功能的基礎。
二、蛋白質的二級結構(secondary structure)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是指其分子中主鏈原子的局部空間排列,是主鏈構象(不包括側鏈R基團)。
兩種主鏈原子的局部空間排列的分子模型(α-螺旋)和(β-折疊)。
1.肽單位
肽鍵及其兩端的α-C共6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組成了肽單位(所在的平面稱肽鍵平面)。
肽鍵C—N鍵長為0.132nm,比相鄰的單鍵(0.147nm)短,而較C=N雙鍵(0.128nm)長,有部分雙鍵的性質,不能自由旋轉。肽鍵平面上各原子呈順反異構關系,肽鍵平面上的`O、H以及2個α-碳原子為反式構型(transconfiguration)。
2.α-螺旋
α-螺旋是肽鍵平面通過α-碳原子的相對旋轉形成的一種緊密螺旋盤繞,是有周期的一種主鏈構象。其特點是:
② 螺旋每轉一圈上升3.6個氨基酸殘基,螺距約0.54nm
、谙噜彽穆萑χg形成鏈內氫鍵,氫鍵的取向幾乎與中心軸平行。
③螺旋的走向絕大部分是右手螺旋,殘基側鏈伸向外側。R基團的大小、荷電狀態及形狀均對α-螺旋的形成及穩定有影響。
3.β-折疊
、 相鄰肽鍵平面間折疊成110度角,呈鋸齒狀。
② 兩個以上具β-折疊的肽鏈或同一肽鏈內不同肽段相互平行排列,形成β-折疊片層,其穩定因素是肽鏈間的氫鍵。
、 逆向平行的片層結構比順向平行的穩定。
α-螺旋和β-折疊是蛋白質二級結構的主要形式。
4.β-轉角
5.不規卷曲
6.超二級結構和結構域
三、蛋白質的三級結構(tertiary structure)
指一條多肽鏈中所有原子的整體排布,包括主鏈和側鏈。維系三級結構的作用力主要是次級鍵(疏水相互作用、靜電力、氫鍵等)。在序列中相隔較遠的氨基酸疏水側鏈相互靠近,結合蛋白質的輔基往往鑲嵌其內,形成功能活性部位,而親水基團則在外,這也是球狀蛋白質易溶于水的原因。
四、蛋白質的四級結構 (quaternary structure)
有些蛋白質的分子量很大,由2條或2條以上具有獨立三級結構的多肽鏈通過非共價鍵相互結合而成,稱為蛋白質的四級結構。構成四級結構的每條多肽鏈稱為亞基 (subunit),亞基單獨存在時一般沒有生物學功能,構成四級結構的幾個亞基可以相同或不同。如血紅蛋白(hemoglobin,Hb) 是由兩個α-亞基和兩個β-亞基形成的四聚體。
五、蛋白質分子中的化學鍵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由共價鍵形成的,如肽鍵和二硫鍵。而維持空間構象穩定的是非共價的次級鍵。如氫鍵、鹽鍵、疏水鍵、范德華引力等。
第三節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一、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一)一級結構是空間構象的.基礎
如果一級結構未破壞,保持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就可能回復到原來的三級結構,功能依然存在。
(二)種屬差異
(三)分子病
鐮刀狀紅細胞貧血病。
二、蛋白質空間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礎,空間結構變化,其功能也隨之改變。
38 【大 中 小】0
第四節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和氨基酸相似,有兩性解離及等電點、紫外吸收和呈色反應。還有膠體性質、沉淀、變性和凝固等特點。
一、蛋白質的高分子性質
蛋白質的水溶液具有親水膠體的性質。顆粒表面的水化膜和電荷是其穩定的因素,調節pH至pI、加入脫水劑等,蛋白質即可從溶液中沉淀出來。
透析法是利用蛋白質不能透過半透膜的性質,去掉小分子物質,達到純化的目的。
大小不同的蛋白質分子可以通過凝膠過濾分開。又稱分子篩層析。
二、蛋白質的兩性解離
蛋白質和氨基酸一樣是兩性電解質,在溶液中的荷電狀態受pH值影響。當蛋白質溶液處于某一pH時,蛋白質解離成正、負離子的趨勢相等,即成為兼性離子,凈電荷為零,此時溶液的pH稱為該蛋白質的等電點。pH>pI時,該蛋白質顆粒帶負電荷,反之則帶正電荷。在人體體液中多數蛋白質的等電點接近pH5,所以在生理pH7.4環境下,多數蛋白質解離成陰離子。少量蛋白質,如魚精蛋白、組蛋白的.pI偏于堿性,稱堿性蛋白質,而胃蛋白酶和絲蛋白為酸性蛋白。
三、蛋白質的變性、沉淀和凝固
蛋白質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空間結構被破壞,導致理化性質改變,生物學活性喪失,稱為蛋白質的變性(denaturation)。
蛋白質變性的本質是多肽鏈從卷曲到伸展的過程,不涉及一級結構的改變。變性作用不過于劇烈,是一種可逆反應,去除變性因素,有些蛋白質原有的構象和功能可恢復或部分恢復,稱為復性(denaturation)。
蛋白質變性的主要表現是失去生物學活性,變性蛋白溶解度降低,易形成沉淀析出;易被蛋白水解酶消化。
蛋白質自溶液中析出的現象,稱為蛋白質的沉淀。鹽析、有機溶劑、重金屬鹽、生物堿試劑都可沉淀蛋白質。鹽析沉淀蛋白質不變性,是分離制備蛋白質的常用方法。如血漿中的清蛋白在飽和的硫酸銨溶液中可沉淀,而球蛋白則在半飽和硫酸銨溶液中發生沉淀。乙醇、丙酮均為脫水劑,可破壞水化膜,降低水的介電常數,使蛋白質的解離程度降低,表面電荷減少,從而使蛋白質沉淀析出。低溫時,用丙酮沉淀蛋白質,可保留原有的生物學活性。但用乙醇,時間較長則會導致變性。重金屬鹽(Hg2+、Cu2+、Ag+),生物堿與蛋白質結合成鹽而沉淀,是不可逆的。
凝固是蛋白質變性發展的不可逆的結果。沉淀的蛋白質不一定變性(如鹽析)。
四、蛋白質的紫外吸收和呈色反應
蛋白質含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長處有特征性吸收峰。
例題:
1.測得某一蛋白質樣品的氮含量為0.40g,此樣品約含蛋白質多少?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兩個羧基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 B.賴氨酸 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維持蛋白質二級結構的主要化學鍵是:
A.鹽鍵 B.疏水鍵 C.肽鍵 D.氫鍵 E.二硫鍵
參考答案
1.B 2.E 3.D
【公衛助理醫師《生物化學》蛋白質的化學知識】相關文章:
2017年公衛助理醫師《生物化學》科目關于酶的知識03-08
2017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生物化學》試題及答案01-21
2017公衛助理醫師考試《生物化學》模擬試題及答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