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手足口病癥狀及預防控制指南2017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這個問題是需要寶媽寶爸平時要注意觀察,小兒手足口是一般都有2~8天的潛伏期,而且潛伏期期間也會傳染的哦,手足病初期發病癥狀類似感冒,如咳嗽、嘔吐、惡心、發燒等,且發熱情況可持續4~5天。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手足口病的預防知識,歡迎閱讀。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前一段時間朋友家的小孩被傳染了手足口病,當時朋友很緊張,孩子臉上長了好多疹子,我也超級緊張,因為我們家寶寶之前和他家孩子一起玩過,以防萬一看了很多資料,現在也算是了解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
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5歲以下年齡段)。主要表現為手足口等幾個部位的皰疹。引發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種,其中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如果感染EV71病毒,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較高
【手足口病嚴重嗎?】
大部分的這個病不嚴重。約80%是較輕的,不需要住院,適合在家治療,防止交叉感染。手足口病伴隨著發熱或者不發熱的情況,通常都能在一周內會康復。只有個別病例可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更加嚴重的導致死亡,但這個比率占的比較少。
【有沒有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還沒有手足口病的疫苗,但只要做好手足口病預防,了解相關的手足口病的預防知識應該問題不大。關于手足口病吃什么藥?專家是說用中醫藥治療方法和食療比較好。
【手足口會有哪些并發癥?】
較為嚴重的寶寶會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干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肺出血等。一般是這種情況是在寶寶發熱不退,持續發熱引發的。
【手足口病會留疤嗎?】
普通的只有皮疹的話是不會留疤的。
【手足口病多發季節是什么時候?】
其實每個季節都會發生,手足口在每年的春夏季節開始爆發,流行大多為季節夏季、秋季。
【手足口病有什么特點?】
有四個特點,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答:寶寶可能會吃到有病毒或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或者被其他患者感染。只要避開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就可以了。
【手足口病會得兩次嗎?】
感染同種型號的病毒可以終生免疫。如果媽媽之前得過手足口病的話,那有喝母乳的寶寶,有著母乳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和疹子有什么不一樣?】
手足口病主要病癥是在手、足長出綠豆大小水泡、半球狀,泡壁薄、里面澄清、呈珠白色。嘴巴的上腭、頰部、齒齦及舌部出現疼痛性小水泡,很快潰瘍,四周有紅暈。手足口病的皰疹是不癢的,而疹子是會癢的。
【哪些是手足口病的易發人群?】
5歲以下(含5歲)嬰幼兒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統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發病,也無任何癥狀。但感染后會傳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護,避免傳染給孩子。
二,手足口病潛伏期和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潛伏期:
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為2~8天,前期癥狀通常伴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而且手足口病在潛伏期也會傳染,需要注意哦!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高發期,生了手足口病的寶寶和隱性感染的寶寶為主要的傳染源。
1.皰疹液:手足口病的皰疹液在破潰時會溢出大量病毒,所以在接觸得了手足口病寶寶時,需要注意。
2.空中飛沫: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手足口病毒也會通過空氣來傳播。
3.糞便:在病后數周內,在寶寶排出的糞便中仍有病毒存在。
4.交叉感染:在流行期間,在人群密集地,幼兒園和托兒所等容易受到感染。人群密切接觸是該病重要的傳播方式。
5.飲食: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6.物品:被污染的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
7.不合格醫院器械: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
三,小兒手足口病癥狀
為了讓寶媽們在寶寶患手足口病時能夠應對自如,讓寶媽更了解手足口病的癥狀和護理,寶媽們快來參考吧!萬一寶寶不小心患手足口病,新手媽媽也不至于驚慌失措。
小兒手足口病普通的發病周期在一周左右,而且大多患兒為突然發病。了解手足口病初期癥狀,能幫助媽媽們盡早做好防治與護理工作。
手、足、口各部位的疹子不一定都會同時出現在生病寶寶身上。這種疹子叫做皰疹,就是高出皮膚表面有隆起,內有清亮或渾濁的液體,不會感覺到癢。通常發于手、足、口、臀四個部位。
普通手足口病基本的癥狀為: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內出現皰疹。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內側及會陰部,有時候也會在膝、肘部等都會出現。同時生手足口病的寶寶還會伴隨煩躁、咳嗽、頭痛、流鼻涕、哭鬧、流口水、厭食等癥狀。
發熱:
大多數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伴隨發熱持續1~2天,發燒的體溫大約在38℃左右(寶寶的正常體溫和大人是一樣的,都在36~37℃),并且出現丘疹或皰疹。(如有體溫持續不退,持續高溫,建議盡早就醫,以防引發并發癥。)
厭食:
在口腔兩頰粘膜與唇內舌邊軟腭(如下圖)也散在有紅斑與皰疹,口腔皰疹易破潰出現潰瘍,所以在吃東西格外疼痛,患兒因而出現拒絕進食,流口水等癥狀。因此建議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口腔:
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有疼痛,像綠豆大小散落在口腔內的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于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 同時口腔里的水皰很快破潰而形成灰白色的小點或灰白色的一層膜其周圍有紅暈,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結痂。
手足臀皰疹:
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斑丘疹(下圖)或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后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然后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干燥、脫掉。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后消退。除手足口外,亦可見于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于軀干及四肢,數天后干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重癥患兒手足口病癥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這種病癥大多數持續高熱,病情發展迅速,多在發病后3~5天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嚴重并發癥,并可引起死亡。
(1)呼吸系統表現為: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濕羅音;
(2)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癥、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3)循環系統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gàn),血壓升高或下降。
發紺是指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和粘膜呈青紫色改變的一種表現。
總結:
普通患兒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后良好,無后遺癥。家長應細心觀察嬰幼兒的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等癥狀就應及時上醫院,以排查出健康隱患。
看了手足口病癥狀,媽媽們就能更好的了解手足口病的各種癥狀,為寶寶做好各項護理工作。
【兒童手足口病癥狀及預防控制指南】相關文章: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防治知識07-12
手足口病的癥狀及預防知識201704-27
手足口病預防措施大全10-28
手足口病預防及健康教育宣傳知識05-12
夏季手足口病的知識及預防措施07-25
手足口病預防及健康教育宣傳知識大全02-26
手足口病如何護理08-28
手足口病防治小知識「最新」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