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品安全小常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對人體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損害的危險都不存在,是一個絕對概念。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食品安全小常識,歡迎閱讀。
1.食品安全的定義以及食品質量主要有哪幾項基本要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對人體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損害的危險都不存在,是一個絕對概念。
食品質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有營養價值;
(2)有較好的色、香、味和外觀形狀;
(3)無毒、無害,符合食品衛生質量要求。
2.什么是食品污染?有哪些環節導致食品污染以及其防制措施有哪些?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物質的侵襲,致使食品的質量安全性、營養性和或感官性狀發生改變的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化學物質的不斷產生和應用,有害物質的種類和來源也進一步繁雜,食品污染大致可分為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三大類。
食物從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烹調等每個環節,都可能受到環境中各種有害物質污染,以致降低食品營養價值和衛生質量,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導致機體損害,常表現為:
(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病變;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機體的慢性危害。
食品污染的防制主要有:
(1)開展衛生宣傳教育;
(2)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全面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律和國家衛生標準;
(3)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食品衛生監督,把住食品生產、出廠、出售、出口、進口等衛生質量關;
(4)加強農藥管理;
(5)災區要特別加強食品運輸,貯存過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種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發生。
3.你知道什么是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及有機食品嗎?
綠色食品并非特指那些"綠顏色"的食品,而是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它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水產、肉類。綠色食品分AA級和A級:
A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獸藥及有害于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資料,而是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保護或提高產品品質,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A級綠色食品標準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并積極采用生物學技術和物理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要求。
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指采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并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無公害食品生產和技術標準和要求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準并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食品應當是普通食品都應當達到的一種基本要求。
4.食品保持期和保存期有什么區別?
保持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質量(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適于銷售,并符合標簽上或產品標準中所規定的質量(品質);超過此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薦的最終食用期)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質量(品質)可能發生變化,食品不再適于銷售和食用。
千萬不要購買超過保存期的預包裝食品:過了保質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過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要特別注意食品標簽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
5.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是當前世界上最突出的衛生問題。
6.食品中毒如何預防?
預防食物中毒要注意以下事項:
(1)洗蔬菜水果最好先用水浸泡,再仔細清洗。
(2)選購包裝好的食品時,要注意包裝上的有效日期、生產日期及要求保存環境。
(3)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潔干凈,加工、盛放生食與熟食的器皿應分開使用。加工、儲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
(4)正確烹調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動物性食品、生豆漿、豆角等必須充分加熱煮熟方可食用。
(5)冰箱等冷藏設備要定期清潔,冷凍的食品如果超過3個月最好不要食用。
(6)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誤食誤用。
(7)不要采集、食用不認識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8)在外面吃飯,盡量不要到無證飲食場所。
(9)腌菜時選用新鮮菜多放鹽,至少腌30天以上再食用,現腌的菜,最好馬上就吃。
(10)食用海味產品必須采用正確的烹調方法,炒熟燒透,生吃海產品應洗干凈,用食醋調著吃,對預防食物中毒有一定的作用。
(11)不吃發霉的食物。
(12)盡量不吃魚膽。
7.突發性食品中毒應如何進行急救?
家中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服痛等癥狀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冷靜地分析發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采取如下三點應急措施:
催吐: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至2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后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
導瀉:如果病人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時間已超過2至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污染的食物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體質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毫升,加水 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服下。此外,還可采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如果經上述急救,癥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盡快送醫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病人應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食品安全小常識]相關文章:
1.2017年暑期安全教育小常識
2.《食品安全法》試題
3.2017中小學暑期安全教育防范小常識
4.中小學暑期安全教育防范小常識2017
5.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試題
6.食品安全法培訓試題(帶答案)
7.2017年食品安全法知識考試卷
8.新食品安全法培訓試題及答案
9.2017最新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
10.新《食品安全法》競賽試題
【食品安全小常識】相關文章:
炒菜的小常識06-17
健康飲食小常識05-25
關于咖啡的小常識07-15
紋繡的小常識07-06
咖啡入門小常識07-27
指甲護理小常識06-28
寵物美容小常識01-11
冬至養生小常識01-11
西餐禮儀小常識06-22
中醫養生小常識精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