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進口業務工作流程
業務跟單:對客戶進行跟進。尤其是已對本公司的產品已有了興趣,有購買意向的人進行跟進。以締結業務,簽定合同為目標的一系列活動。對外叫業務員或業務助理。
一、進口業務操作流程
(一)進口貿易的分類
進口貿易按其性質、特點、方式等分類有多種劃分形式。如有:直接進口、間接進口、第三國轉口;一般貿易進口、加工貿易進口;貨物進口、設備進口、技術進口;一般關區進口、保稅區進口;需要許可證(自動登記)進口、不需要許可證(自動登記)進口;指定商品企業進口、非指定商品企業進口;國家調撥進口、易貨貿易進口和專項外匯進口;自營進口、代理進口等。
(二)進口業務工作流程
進口貿易跟單流程主要環節有:進口業務的交易前準備、進口合同的簽訂、進口合同的履行、進口業務的后期管理等。
二、進口業務的交易前準備
開展進口業務的企業需具備對外貿易經營權,涉及國家指定商品進口的,需事先獲得政府有關部門的經營許可,如原油、成品油、化肥、煤炭、危險品、鐵礦砂、汽車等商品的進口許可。凡涉及國家指定商品經營的,需按規定辦理指定商品經營審批。沒有獲得批準的企業不能從事這類商品的進口。
(一)尋找和選擇國外供應商。
1.選擇進口商和供應地。
2.資信調查及內容。資信調查的內容包括:客戶公司的成立年份、經營性質、注冊資金、股權結構、經營業績、經營商品、銀行信用、支付能力、員工人數、主要負責人、聯系人、聯系方式及是否有網站等。
3.資信調查的渠道。跟單員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國外供應商的資信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客戶自我介紹、網上搜尋查證、向中國駐當地商務處函電咨詢、通過中國銀行等機構進行資信調查等,以防止有些供應商資信不佳,利用劣質商品、甚至偽造單據,騙取貨款,使進口商受損。
4.緊急報告制度。在得知客戶發生經營異動或經營糾紛等情況后,跟單員應及時向進口業務經理及公司領導報告,暫停或放緩業務;對于有跡象表明客戶將申請破產倒閉的,應立即停止業務,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
(二)進口商品(設備)業務調查
1.商品調查。
2.行情調查。
3.進口業務環節調查。
4.對自營進口的國內銷售客戶或代理進口的委托客戶情況資信調查。
5.貿易方式調查。
6.進口到貨控貨情況調查。
7.國內銷售提貨付款方式調查。
8.業務風險控制調查。
9.進口商資金準備情況了解。
10.進口成本及自營業務收益估算調查。
(1)進口成本估算。通常而言,商品進口的主要費用有:銀行費用、保險費用、運輸費用、檢驗檢疫費用、海關稅費、碼頭費用和其他費用等。
(2)自營進口業務收益估算:
①購銷差價。
②經營利潤。
11.其他需要調查掌握的內容。
在此基礎上,跟單員進行綜合分析,作出進口業務可行性評估或報告,也可以此編制企業內部進口業務審批報告。
(三)申請進口許可證
1.進口業務涉及的進口核準及許可事項。主要有:進口許可證核準;自動進口許可證核準(非外商投資企業);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審核;加工貿易業務批準證審批;加工貿易進口保稅料件內銷審批;辦理易制毒化學品進口許可證;辦理機電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審核進口單位上報的特定產品申請;辦理技術進口合同登記證出證;自由進口技術合同登記;外商投資企業自動進口許可證;外商投資企業關稅配額商品(棉花、羊毛、天然橡膠、糧食類、食糖類、成品油、鋼材、氧化鋁)加工貿易業務審批;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減產配額商品保稅進口料件內銷審批等。
2.對于需要進口許可證的商品,必須在進口前向商務部或各省、市(自治區)外經貿或相關部門辦理進口許可證等批件。進口業務跟單員需要及時掌握有關進口許可證政策變化情況。
3.申領進口許可證應提交的一般文件、資料和進口許可證管理基本要求。
(1)《進口許可證申請表》。申請表(正本)需填寫清楚并加蓋企業公章,所填寫內容必須規范。
(2)申領企業的公函或申領人的工作證,代辦人員應出示委托單位的委托函。
(3)第一次辦理進口許可證的申領單位,應提供商務部或省、市(自治區)外經貿部門出具的企業外貿經營權文件(復印件)。
(4)進口合同、進口商品說明書等。
【進口業務工作流程】相關文章:
進口貨物轉關業務流程08-13
進口報關流程08-13
進口報關的流程07-07
食品進口報關流程08-28
木材進口報關流程09-25
紅酒進口報關流程09-08
食品進口報關流程詳解10-22
危險品進口報關的流程09-26
石材進口報關的流程和費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