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印度古典舞-婆羅多舞
婆羅多舞(Bharatha-natyam)是最具代表的印度古典舞,是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傳統舞蹈,為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婆羅多舞在南方的發展,與南方各廟宇里的神奴有密切關系,傳說仙人婆羅多是這個舞蹈的祖師。婆羅多代表Bhava(情緒)Raga(音樂)Tala(節拍)Natyam(動作),非常清楚的表明婆羅多舞蹈是由情緒、音樂、節拍組合的舞蹈藝術
印度學者認為,這個舞蹈淵源于北印度的雅利安文化,但在南印度得到了發展和完善。
婆羅多舞歷史悠久,遠在公元3世紀就有關于這種舞蹈的描述。進入20 世紀后,經過無數藝術家的不懈努力和大膽創新,他們不僅從印度古老的廟宇里保存下來的石刻、壁畫、碑文 里,臨摹再現了濕婆神(LordShiva)- 宇宙舞之神的108種舞蹈動作,經過創新,使古老的婆羅多舞 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
婆羅多舞蹈服飾非常精致講究,常被視作是用金子制成的服飾,非常華麗,舞蹈包括祈愿和奉敬神的舞蹈段子外,還有純舞蹈類的“查帝-史瓦爾瑪”(Jathi-Swarma)和抒情詩歌為主的“ “沙巴達瑪士”(Shabdamas)和純 舞蹈類的“歐比希那亞”(Obhinaya)、“堤拉那”(Thi-lana)等,舞者要在不同的情景里十分熟練而優雅的交替轉換動作、配合豐富的面部表情、情緒和各種手語,彰顯婆羅多舞蹈的精致和難度。由于觀眾完全可以通過舞者的手勢、眼睛、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音樂節拍的快慢來讀懂舞者所要敘述和表達的思想、情緒和故事 ,因此,也有人稱婆羅多舞蹈為“啞舞”。
婆羅多舞是印度五大古典舞蹈形式之一,它的源頭可追溯到2000多年之前由圣人Bharata撰寫的Natya Shastra中的描述。婆羅多舞這種舞蹈形式起源于泰米爾納德邦的廟宇舞蹈。
人們認為婆羅多舞是一種火舞——是火元素在人體上的一種神秘顯現。婆羅多舞的動作模仿搖動的火苗。而舞蹈中把動作分為兩類,一類稱為Lasya,代表了女性優雅的線條,另一類稱為Tandava(濕婆神的舞蹈),代表了男性陽剛的動作,這和中國的陰陽學說具有類似之處。婆羅多舞廣為流傳,全世界不論男女,很多人都在練習這種舞蹈。
婆羅多舞主要有兩方面組成——NRITTA(純粹的舞蹈)和NRITYA(表現的舞蹈),而舞蹈以其優雅、純粹、柔和、如雕塑般的姿勢而著稱于世。舞蹈中手部和足部的動作都有著嚴格的規范和定義。而婆羅多一詞中,Bharata代表了Bha-Bhava即表情的意思,Ra-Raga是旋律和音樂的意思,Ta-Tala是節奏的意思。婆羅多舞的豐富多樣的形式,使其無論表達古代還是現代主題,都游刃有余。
【印度古典舞-婆羅多舞】相關文章:
婆羅多舞起源的知識有哪些?06-16
印度古典舞卡塔克的發展方向07-11
古典舞中的基本功古典舞腰部訓練01-12
印度四大古典舞蹈02-02
古典舞的基本訓練08-07
古典舞需要的能力10-15
古典舞的練習技巧02-26
經典古典舞音樂大全06-29
古典舞的訓練特點01-18
古典舞訓練的要求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