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地理的復習資料
初中地理眾多的人口章節復習資料
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口東多西少。
眾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95億,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國人口增長較快 初中語文,兩次人口增長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①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跁嬎闳丝诘拿芏(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2、人口東多西少: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積57%,人口僅占6%。
溫馨提示:我國的東西人口分界線是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騰沖縣。
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之農業功能
【—八年級地理之農業功能】,農業系統的生產力不是單一指標,不同于一般的單位面積產量,而是一組指標體系。從計量標準上包括生產產品數量、轉化的效率與平衡狀況。
系統的能流
當把農業生產看作各種農業生物對太陽輻射能的吸收、固定、轉化體系時,人為調節控制系統可以看作是人類通過自己的勞動,耕畜、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的使用,種的改良以及燃料、電力的消耗等,來促進和調節太陽能的吸收、轉化,以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與品質。人勞動的消耗為每小時175千卡,役畜使役約每小時2400千卡,化肥純氮生產約每千克17600~18400千卡,農藥、農業機械、柴油、電力等也都可以用能量計算。這些能量是太陽能以外的補加能量。另一方面,各種農畜產品也可以用能量計算,如小麥為每千克3755千卡,大豆為每千克4942千卡,蘋果為每千克620千卡,牛肉為每千克2070千卡,鯉魚為每千克1150千卡,馬尾松的木材為每千克4922千卡等。農業系統輸出的各種農產品與輸入的補加能量的能量值及其比值(能量的產投比)均可定量計算,均為評價農業系統生產力的重要指標。
農業發展戰略是針對不同地區的特點,研究在化學化、水利化、機械化等方面如何分配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補加能量)才能取得更多的農產品和更高的轉化效率。當不同地區環境系統的太陽輻射能量、人為調控系統的補加能量、生物系統生產出的農畜產品所含食物能量均為已知數值時,當不同地區農業系統的結構組合關系基本了解時,就可以對每一個系統、子系統的轉化進行定量分析,揭示其能流的運轉特點,進而探討其改進的途徑與潛力?梢哉{整結構比例,把農林牧漁的大農業作為一部“機器”加以檢修、改造、安裝,以求得產量與轉化效率的最佳方案 初中化學。
總結:提高農業系統的生產力不能只追求提高某一部門的效率,也不是簡單地同等地提高各部門的效率,提高農業內部每一部門效率的基礎。
初一地理知識點之地球儀上的經緯線
【—初一地理之地球儀上的經緯線】,在地球表面上,凡與赤道相平行的圓圈,就稱為緯線圈或緯線。
地球儀上的經緯線
。1)緯線與緯度 人們把地軸的中心叫地心。通過地心且垂直于地軸的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圓圈叫赤道。由于赤道面垂直于地軸,而所有緯線都與赤道相平行,所以任何一條緯線都代表地球上的東西方向。
地球上某一點的緯度,就是該點代表重力方向的鉛垂線與赤道面的夾角。這個夾角,在赤道為0°,在北京約為40°,在南北兩極為90°。自赤道到南北兩極的緯度分別有0°至90°。由于赤道面把地球等分為兩部分,赤道以南稱為南半球;赤道以北稱為北半球,所以,緯度也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赤道以北稱北
緯,用“N”表示。為了研究某些問題方便起見,我們稱0°~3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低緯度;30°~6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中緯度;60°~9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高緯度。
。2)經線與經度 通過兩極并和赤道相垂直的大圓圈,稱為經線圈或經線,也稱子午線。由于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又與緯線相垂直,所以任何一條經線都代表地球上的南北方向。
地球上某一點的經度,就是該點所在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之間的夾角。這一夾角相當于這兩個平面所夾的赤道弧在地心所張的角度。本初子午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以西稱西經 初中數學,用“w”表示。地球圓周為360°,所以東西經各分180°。
。3)經緯網 地球上兩個不同的地點,可以有相同的緯度或經度,但不可能既有相同的緯度又有相同的經度。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相應的經緯度來表示。例如,北京位于赤道以北40°,本初子午線以東116°,北京的地理坐標就是40°N,116°E;利馬(南美洲秘魯的首都)位于赤道以南12°,本初子午線以西77°,利馬的地理坐標是12°S,77°W。
每個的代碼——經線代號(東經 )E,( 西經)W。 緯線代號( 北緯)N,( 南緯)S。
提高初中地理課堂實效性初探
在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我有機會與學生們共同探討、研究,達到教學相長。下面我就如何引導學生從知之到好之,從好之到樂之,提高初中地理課堂實效性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基礎
進入初中,學生學習的科目增多了,有的學生對地理不重視,老師遇到這樣的問題難免會生氣,但發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很逆反,老師某一句無意的牢騷就有可能會引起全班同學的不滿。其實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應當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告訴每名同學地理學科的重要性,既沒有讓課堂上開小差的同學難堪,又能使全班同學引以為戒。初中生的年齡段就注定思想波動非常快,思想工作可能得長期反復強調。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關鍵
思想工作能夠讓學生認識地理學科的重要,但怎樣才能讓學生把這一科學好呢?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許多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對火山、地震、宇宙、星空、月相、外星生命等地理學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不防在授課前吊吊他們的胃口,告訴他們這些知識都屬于地理學科的范疇,想了解嗎?就要先夯實基礎,把我們初中階段的知識學扎實,有的時候總讓他們望梅止渴也不是辦法,不防在課堂上適當提供一些相關資料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分組探究式教學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良方
在多數同學對地理學科已經略有興趣的基礎上,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個小組,自選組長負起責任,在課堂上合作探究,難點問題老師適當點撥,給每名同學展示的機會,把各組探討結果匯總,教師負責總結,最后進入以小組為單位的“當堂知道”競賽,把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以題目形式再現,成績累計。由于十三四歲的孩子都很爭強好勝,不服輸,都想贏,這樣組長就會在賽前督促每名組員掌握當堂知識點,避免丟分。不論哪個小組分低了,組員都會給答錯題的同學壓力。久而久之學生們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跟上老師的步伐,提高了分析、歸納、總結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在學習上更加自信。
四、教學導學案的充分應用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捷徑
學生分好了小組,必須及時給他們分配任務,這樣的任務需要在教學導學案中體現,我所設計的學案一般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項目是教學目標,讓每名同學在閱讀教材之前都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知道我們要做什么、學什么、會什么,每節課的知識點都不很多,現在的孩子又一個賽一個的聰明,完全可以學精學透。第二部分為自主學習,把書上重要知識點,以填空、選擇等形式呈現,旨在讓同學們重讀教材,形成知識網絡。第三部分是合作探究,這里題目的設置大多為讀圖分析題,這樣的題目對于初學者都是有相當難度的,小組的合作就會發揮極大的優勢,組內每名同學各有分工,各顯所長,經過多次磨合后,同學們的合作意識逐步提升,同時體會個人成就感。
五、分組競賽,及時反饋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保障
在大班型的課堂教學中,學案制的應用有可能會引起個別同學開小差,游離于課堂以外,這時老師的調控就要起到相當作用。怎樣能讓每名同學都開心地投入到課程學習中,分組競賽、及時反饋是我在課堂常用的對策。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可塑性極強,同時又爭強好勝,把他們分成小組進行競賽,練習題均為本課內容,只要認真學習就不會為本組丟分,這種情況下,每名同學都會為本組的成績而努力,做到堂堂清,自然就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總之,地理課堂教學要提高實效性,需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把他們吸引到課堂中來。
世界地理試題之天津近區域圖
【—世界之天津近區域圖】,天津,簡稱津,中國第三大城市。天津位于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中國北方最大沿海開放城市。
讀某城市A及附近區域圖,回答4—6題。
4.下列城市的形成區位與A相似的是
A.天津 B.石家莊 C.休斯敦 D.芝加哥
5.關于城市A所在區域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高溫少雨 B.地形崎嶇,多高原山地
C.海洋性氣候顯著,全年溫和多雨 D.沙漠廣布,多內流河
6.A城市所在國家
A.多優良港灣,海洋運輸發達 B.鋼鐵工業為其主導產業,資源能源豐富
C.僧侶眾多,佛教盛行 初中語文 D.經濟作物以黃麻生產為主,是世界上優質黃麻的主要產區
總結:中國北方最大沿海開放城市。天津位于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也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儀復習資料精講
【—地球和地球儀精講】下面是老師對地理中地球和地球儀知識的復習資料內容講解,同學們好好學習下面的知識哦。
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喊霃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
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初中化學。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以上對地理中地球和地球儀復習資料的內容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預祝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
初中地理復習資料之語言知識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初中地理的復習資料】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美國復習資料09-22
初中地理高原復習資料06-24
初中地理復習資料大全09-28
初中地理復習資料總結07-16
初中地理考試復習資料匯總09-07
初中地理復習資料總結歸納09-09
初中地理會考復習資料06-19
初中地理復習資料:霜的形成10-25
初中地理關于的英國復習資料08-10
初中地理復習資料之有霧的原因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