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八年級生物第七單元復習資料
初中八年級生物單元七復習資料
同學們初中八年級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的生物復習工作開始了,請趕快準備吧,認真做好復習。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見本資料的第4頁)
2.無性生殖(看圖記憶)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條,把枝條的下部插入濕潤的土壤中,在適宜的溫度下,不久,枝條下部長出不定根,上部發芽,最后長成一個新個體。
天竺葵、葡萄、月季
2)嫁接: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接穗 芽接 枝接
關鍵:確保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3)組織培養:
(1)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植物體的任何一個活細胞,在適宜的條件下,都有分化并發育成完整植物體的能力。
(2)組織培養的過程:
人工配置的營養物質 ,分化出根和芽, 移栽 ,植物組織 ,愈傷組織,試管苗,植物體
(3)組織培養的優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無病毒的植株;不受季節的影響;易于誘導變異,有利于科研與生產。
二.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看圖記憶)
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家蠶的生活史:卵、幼蟲、蛹、成蟲
變態發育: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
2.其他昆蟲的發育
1)完全變態發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蠅、蚊。
2)不完全變態發育: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例如:蝗蟲、蟋蟀、螻蛄、螳螂。
三.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青蛙生殖和發育的特點:都在水中進行,有性生殖水中產卵,體外受精,變態發育。
2.發育過程:受精卵,蝌蚪 ,蛙 ,成蛙。
3.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環境被污染不利于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四.鳥類的生殖與發育(看圖記憶)
1.鳥卵的結構:
卵殼 保護內部結構
卵殼膜
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養料
卵黃膜
卵細胞 卵黃:提供胚胎發育用的養料
胚盤:含細胞核,胚胎發育的部位
卵黃系帶:固定卵細胞
氣室:提供空氣
2.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求偶 ,交配,筑巢,產卵,孵卵, 育雛。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生物性狀: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統稱為形狀。
2. 相對性狀:遺傳學把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
3. 分析資料《轉基因超級鼠的實驗》得出結論: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二. 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
1、染色體:細胞核內存在的一些能夠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數量: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內的少一半
遺傳物質:DNA
基因:遺傳物質中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
2.基因經精子或者卵細胞的傳遞
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減半(22條+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復。
三. 基因的顯性與隱性
1、基因是成對的,有顯性和隱性之分
2、當成對的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顯性基因的性狀表現出來。
3、禁止近親結婚原因:產生的后代增加患遺傳病的機會。
四. 人的性別遺傳
1. 男女染色體的差別:男性為22+xy 女性為:22+xx
2. 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五. 生物的變異
1、變異的定義: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
根據遺傳性分 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不遺傳的變異:由外界環境影響引起的
2、類型
根據對生物個體的意義分 有利變異:有利于生物生存的變異
不利變異:不利于生物生存的變異
3、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培育生物新品種
高產奶牛、高產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
原始大氣:沒有氧
2、條件 能量:高溫、紫外線、雷電
原始海洋:生命的搖籃
二. 生物進化的歷程
1.植物:原始藻類植物,原始苔蘚植物,原始蕨類植物 , 原始種子植物
2.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原始的魚類 ,原始的兩棲類 ,原始的爬行類 ,原始的鳥類,原始的哺乳類
3.生物進化的特點: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三. 生物進化的原因
1、證據:化石
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規律:
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以水生生物為主;
越晚近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以陸生生物為主。
2、原因:
人工選擇:根據人類的需求和愛好,經過不斷地選擇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種的過程。
自然選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者生存下來,不適者被淘汰。
初中八年級第七單元復習完成了,你做的怎么樣了?可以考核一下自己的。
七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細胞的生活
下面是對生物中細胞的生活的知識復習資料講解,希望下面的復習資料知識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的學習。
細胞的生活
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燃燒):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典型例題:
1.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又能將其不需要的物質擋在外面,這主要是由于(D)
A.細胞壁具有保護細胞的功能 B.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的功能
C.液泡與吸水和失水有關 D.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4.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葉綠體
葉綠體: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光合作用)
光
線粒體
線粒體: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
※典型例題:
1.葡萄糖進入細胞后會在哪個結構中被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D)
A.細胞膜 B.細胞質 C.葉綠體 D.線粒體
5.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
二、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1.遺傳信息:受精卵內具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是由父母傳下來的,因而叫做遺傳信息
2.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
①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存在于細胞核中,具有雙螺旋結構
②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
3.染色體
①染色體位于細胞核中,由于易被堿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②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
③每一種生物的細胞核中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
④染色體數量的恒定對生物正常的生活和傳種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⑤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的,每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
典型例題:
1.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三者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C)
A.DNA主要在染色體上 B.基因在DNA分子上
C.一個染色體上有很多個DNA分子 D.一個DNA分子上有很多個基因
2.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D)
A.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B.DNA能控制生物物體的形態和生理特征
C.每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D.蛋白質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4.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圖:
5.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6.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整體
三、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使細胞的數目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
典型例題:
1.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A.細胞分裂的結果使細胞越來越小
B.細胞的生長是有限的
C.新細胞體積很小,從環境中吸收養料逐漸長大
D.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
3.細胞分裂的過程
①染色體進行復制
②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③細胞質分成兩份
④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形成兩個新細胞
4.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而且新細胞核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也是一樣的。
上面對細胞的生活復習資料的知識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哦,加油。
七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觀察動物細胞
對于生物中觀察動物細胞的內容講解,希望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
觀察動物細胞
1.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4.《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使用生理鹽水的作用:保持細胞的正常生理狀態。
希望上面對觀察動物細胞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預祝同學們考試成功。
七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觀察植物細胞
觀察植物細胞知識,同學們還熟悉吧,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觀察植物細胞
1.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三種:
切片——用生物體上切取下來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如細菌培養液、血液)經過涂抹制成
裝片——用生物體上撕下來的或直接用個體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霉等制成
以上三種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臨時的(臨時玻片)
2.《觀察植物細胞》實驗制作的是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
3.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①細胞壁:支持、保護
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④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⑥液泡:在細胞質中,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
4.實驗避免出現氣泡的方法: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一
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5.《觀察植物細胞》實驗中使用稀碘液的作用:便于尋找和觀察細胞,可使細胞結構看得更清楚。
典型例題:
1.用解剖針挑去少許番茄果肉制成的玻片標本叫做(A)
A.臨時裝片 B.臨時涂片
C.臨時切片 D.永久涂片
通過上面對觀察植物細胞復習資料的知識學習,相信同學們對上面的內容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哦。
七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練習使用顯微鏡
下面是對練習使用顯微鏡復習資料的內容講解,希望給同學們的學習很好的幫助。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①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2.顯微鏡的使用
①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
②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顯微鏡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3.目鏡長的放大倍數低,物鏡長的放大倍數高。顯微鏡放大倍數越高,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少且變暗。
以上對生物學習中練習使用顯微鏡知識,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哦。
初一生物復習資料: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下面是對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的知識學習,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老師提供的復習資料學習。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上面對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復習資料的知識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上面的知識一定能很好的給同學們的學習幫助的哦。
【初中八年級生物第七單元復習資料】相關文章:
初中的生物復習資料06-14
初中政治單元復習資料06-18
初中生物的復習資料09-05
初中生物復習資料之生物的進化06-30
初中生物總復習資料09-16
初中生物《細胞的生活》復習資料05-22
初中生物植株生長的復習資料09-23
初中生物會考復習資料大全07-04
初中生物復習資料之細胞的生活08-09
生物的多樣性中考生物復習資料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