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出版社編輯審讀心理分析
編輯同任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一樣,其心理活動與心理結構就是建筑在這七種特征之上,下面整理了關于出版社編輯審讀心理分析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趨望心理
就稿件而言,編輯與作者的心理需求是一致的,因為在許多情況下,編輯為此付出的辛勞往往不比作者少,這種需求自然產生“趨望心理”。所謂趨望心理,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是編輯的第一欲求心理,是期待著述者和編輯的共同成功、圓滿。
審讀者對稿件的感知,首先注意到選題設計的實現,繼而審讀聚焦在目標的指向和集中上。審讀注意在初審過程中,通過感知覺,分散到內容挖掘、結構安排和行文合理等方面,以審讀注意作先導,引發審讀情緒。
審讀注意有著獨有的心理機制:審讀者在選題的“藍圖”背景下,總是去主動配合并本能地對比自己的期望值。以求實、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去尋找著述者的創新之處,這一心理反應機制是建立在各種知識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與原來心理準備差距過大,就會引起審讀情緒波動,失落、悲觀的反應相繼出現;如果超出原期望值,又可能會喜而忘憂——減少對稿件客觀評價中的理性。審讀心理的成熟度、主客觀條件、情況的變化必然影響著審讀注意和審讀情緒。它隨審讀者個人的自控心理狀態表現出不同心理反應。在趨望心理的左右下,最需要保持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這就必須培養起一定的審讀意志。
審讀是編輯最經常、最重要的案頭工作。無論是在紙面上還是在計算機上,終年幾十萬甚至逾百萬字的審讀工作量總是要完成的。在緊迫中面對堆積如山的稿件,巨大的壓力與心理負荷隨之產生。審讀的過目方式不同于通常的閱讀,閱讀時的目力是跳躍式的,孰快孰慢關系不大,影響也相對有限,速度要比審讀中的“ 讀”快上許多倍。讀者的閱讀心理狀態一般是輕松的,是為了解、學習、愉悅、享受,至多是琢磨、揣度。審讀者則不同,他必須從頭至尾對稿件進行逐次“掃描”,一字一句,乃至一筆一劃,都要細細分辨,同時還要聯系到總體及稿件各個部分,往往一心要“多用”,因為把關人和傳播者的職責要在此體現。易倦、煩躁、麻木、淡漠等消極心理情緒最易伴隨審讀而生,這就需要有頑強的審讀意志。
因此,要預先調適好心理的趨望值,預先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以客觀冷靜的心態把握稿件本質與內涵,堅持從整體出發看待稿件的求實、求新、求異之處,這是在審讀過程中堅定審讀意志、平衡審讀情緒、強化審讀注意的有效做法。主動調整趨望心理,有著普遍的社會意義,好的愿望未必在過高的心理期待中出現預期的結果。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的“大躍進”“總路線”“人民公社”,就是以迅速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超速發展經濟的愿望為發端的,決策者的趨望心理顯而易見,作為一個重要原因,恰恰是因為這種心理認知的失誤,導致了國民經濟空前的大倒退,欲速則不達,反倒走向反面。對審讀而言,建立相應的心理準備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否則由于趨望值失衡,分散審讀注意,干擾情緒,使原本的心理需求出現偏差,弱化了審讀意志,甚至難以將審讀認真地進行到底,就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二、自惑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選擇和判斷事物的過程中,信息越密集、比較度越高、選擇的參考系數越大,人的心理狀態就會越趨復雜,越難以把握。出現猶豫、迷惘、左右為難的心理反應,出爾反爾,對已經認知的事物久議不決,甚至把經過反復實驗論證、已被確認無誤的結論推翻,這就是自惑心理。
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精彩的一幕“空城計”,讓我們充分看到司馬懿的自惑心理,在那樣的優勢下,他猜忌、猶疑、舉棋不定,錯失了必勝的良機。雖然作者羅貫中的神來之筆,主要是為了突現諸葛亮的大膽、果斷、沉穩和睿智,但我們從心理分析的角度觀察,不難發現正是“老謀深算”,了解了諸葛亮太多的信息,才導致司馬懿產生自惑心理,決戰中猶疑不決。在控制自惑心理上,司馬懿反倒不如他魯莽的兒子。自惑心理并不為編輯出版領域里所獨有,而是一種廣泛而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在長期的審讀過程中,編輯越是積累經驗,越是知識信息豐富,就越容易產生自惑心理。
產生錯誤判斷的因素很多,自惑心理是很主要的一方面。自惑心理所導致的心理失衡和判斷失誤,從思維的角度去看,往往是在大量信息沖擊之下,從發散轉向收斂,呈一種自抑傾向。心理反應呈逆向發展,極易“越想越偏”,形成單向比較,在認知和注意方面都會出現偏向,盲目進行分析,甚至邏輯和想象也都被扭曲。在審讀過程中,大量的稿件和有關的信息,實際上對審讀者形成了相當的心理壓力,保持清醒的記憶和信息應激的反應能力,是化解自惑心理的有效調適手段。
三、定勢心理
科學文化的發展是以知識和信息不斷積累為前提的,而編輯出版的社會分工就是將它們積累傳承。任何在科學文化上的探索與創新,都不會離開前人的積淀,這樣就形成了知識和信息的聯系與繼承。任何人、任何時代和任何社會都必然在繼承之后,才能夠發展和創新。
歷史的經驗表明,對知識的繼承有著天然的合理和當然的局限,正如恩格斯所說,“事實上,世界體系的每一個思想映象,總是在客觀上被歷史狀況所限制,在主觀上被得出該思想映象的人的肉體狀況和精神狀況所限制”[1]。一種科學或一門學科的知識,總是在它長期積累過程中留下它固有的架構和體系,從而形成 “定勢”。它既有能夠充分反映事物客觀本質的一面,是積極的;又有可能隱含著某種認知上不完整、不很深刻的一面,是消極的。比如,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是逐步接近的。一個定律或一種學說往往只適用一定的范圍,只能在一定條件下才較為正確。如果條件變了,或范圍擴大了,就必須修改或推倒重來——形成新的認知。
思維定勢表現在心理機制上,就形成了定勢心理。所謂“定勢心理”,就是指對相應的事物已經預置了相應的心理準備狀態,它往往影響甚至決定同類后繼的心理活動。一般說來,按照一種預先限定的概念、印象、模式和傾向去認知現實、反映現實,帶有強烈的趨向性。這種心理定勢的負面效果,可能并可以干擾正常的感知覺,影響記憶的準確,分散注意力等。構成它的有兩類:一類是發生過的經驗,可以制約同類后繼的認知程度,影響著方向和速度;另一類包括起著動力作用的心理因素,如情緒、興趣、需要、個性、習慣和價值觀等。諸多心理因素相配合,構成了定勢心理的準備狀態,對認知的組織整合產生著重要的作用。它往往以一種固定的傾向去看待客觀現實,產生出“定勢效應”。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告誡人們,“單憑經驗性的觀察決不能充分地證明必然性” [2]。譬如,世間的魚在我們的認知中,都是用鰓來呼吸的,而在南美洲就發現了用肺呼吸的魚。那么,“魚類都用鰓來呼吸”的結論就不成立了。 在審讀中,正確把握心理定勢很重要,一方面,編輯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作充分鋪墊,而在另一方面編輯又要隨時準備排除定勢心理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在通常情況下,當稿件的內容與審讀者的定勢心理比較一致的時候,往往就容易得到編輯認同;反之,特別是在與固有概念和固有理論發生沖突時,就可能遭到排斥、否定。
定勢心理還可能讓審讀者感知麻木,視而不見。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可以說是千古絕唱,如果從幾萬首唐詩中精選出十首、二十首代表作的話,就應該包括它。“月落烏啼霜滿天 / 江楓漁火對愁眠 / 姑蘇城外寒山寺 / 夜半鐘聲到客船。”就是這樣一首代代傳頌、家喻戶曉的名作,直到歷經千年之后才有人開始細細考辨它的詮釋。“烏啼”,近現代以來都注釋為“烏鴉叫”,“愁眠” ,歷來都看作滿懷惆悵的心緒郁郁而眠。以“朦朧”“含蓄”“模糊”的意境去理解它。但是,無論如何從道理上也講不通:那就是一般鳥兒(特別是烏鴉),夜里是不會叫的。還有,所謂的“對愁眠”,指的是對誰?一個人?兩個人?等等。學界雖然也表示過疑惑,但終究沒有個合乎邏輯的解釋。20世紀80年代初期,上海的兩位編輯為此到楓橋一帶考察,想探個究竟。經過詢問當地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在楓橋以西的數公里處還有座小橋,叫作烏啼橋,一百多年前坍塌了,人們漸漸忘記了它的存在。而楓橋對過不遠處的一座山,古來就叫愁眠山。這樣,一首詠景寓意詩的注釋疙瘩解開了,人們不難體會到有靜有動的意境。無獨有偶,另一首極品唐詩,王之渙的《涼州詞》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 ,也被著名科學家竺可楨提出可能誤傳的質疑。道理有二:其一,從地理位置上看,黃河幾乎可以說與涼州毫不沾邊兒,大手筆的王之渙絕不會費此閑筆去東拉西扯;其二,作為物候學家、氣象學家的竺可楨,深知自古以來在涼州一帶常見沖天的龍卷風及沙塵暴,可以推斷,當年王之渙不會看不到。因此,他認為,“ 黃河”乃是“黃沙”之誤。我們再根據草書的寫法去設想誤傳的因由,就更多了一層道理。否則,“黃河遠上白云間”是個什么景象?僅用“浪漫”二字是怎么也解釋不通的。
多少年來,人們的心理定勢導致了守成思維,不敢懷疑前人的一字一句,將錯就錯的現象比比皆是。
我國戲劇家曹禺,以他的《雷雨》《日出》等名作,奠定了他在中國戲劇文學史上不朽的地位。評論家們對他任何作品的評價幾乎都高得不能再高。然而,曹禺的老友,畫家黃永玉卻給他寫了一封批評信:“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里,你為勢位所誤!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得也不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籮的雋語都消失了……”黃永玉越過定勢心理的障礙,冷靜地審讀出曹禺解放后作品的缺失。
四、從眾心理
從眾可以說是人的一種本能。從遠古以來,人類只能以群體方式相互扶助而生存,面對大自然嚴酷的環境以及適應的需要,離群索居往往就是自取滅亡——千萬年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于是,從眾基本上成為人在需要上的本能。
直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M·謝里夫做了經典性的心理實驗,證明了人是有從眾心理的,才確立了公認的人類從眾心理機制。嗣后,一批又一批的心理學家還在以不同的試驗方式和手段繼續證明著從眾心理。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從眾心理非常直觀,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不能相交”這條幾何公理一樣,無需作出繁復的論證,誰都不會有異議,因此,從眾已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從眾現象甚至被高置于社會生活的最高層面上,“少數服從多數”,早已成為一種廣泛的政治決策原則和行政管理手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就與生俱來地自發自覺地執行“從眾”的行為規范。
作為個體的人,從眾的社會潮流形成了巨大壓力和影響力,自惑心理陡增,懷疑自我,動搖意志,將有意注意轉移到感知的其他認知點上。這時,感知覺就可能會錯位,甚至不相信個人感官所感受到的結果。在心理上產生的巨大壓力之下,人們往往違心地否定自己的判斷和追求,這是隨處可見的社會現象。
從眾心理往往使人屈從于群體的壓力而抑制個人的感知、思考和創見。在科學文化領域里,這種從眾心理導致的遲滯、倒退乃至扼殺新生事物的事例就更是屢見不鮮了。只要我們稍稍留意一下身邊的情況,處處都可以看到從眾心理在作祟。例如,至今一篇又一篇的新聞出版作品中,還印著“俸祿”“皇糧”“狀元”“ 清官”“衙門”等代表著封建皇權遺跡的字樣,這種比附實在是不倫不類,甚至還增加點諷刺的意味?墒,長期以來,人們已習慣與麻木了由傳統文化(本身就附有封建皇權的強勢)帶來的從眾傳播方式,不加分析,不多加思考,習慣了以訛傳訛地接受,繼而去再傳播。
從眾心理的影響力主要源自權威、群體行為和干擾信息流上。從眾心理對審讀而言,既有積極作用又會產生消極影響。它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集思廣益,可以獲得更多的有關知識信息,能給認識、分析和判斷提供更有價值的參照和思考,但關鍵在于“度”的把握。然而,從眾心理的負面作用和消極影響卻是巨大的,其中最為主要的,在于弱化了審讀中編輯的主體意識,使審讀心理處于被動的狀態,自然也削弱了編輯的創造力。
在審讀過程中,編輯注意調適心理狀態,擁有充分的自信,堅持本身的價值觀和判斷標準,就顯得異常重要。一般說來,從眾現象和主體個性有著密切關系,帶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審讀者應該適當地控制情緒,克服優柔寡斷、瞻前顧后的心理反應,當斷則斷;同時,也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堅持積累相關專業知識和信息,盡量多地掌握審讀時所依托的客觀依據,特別要注意審讀過后的“第一印象”。從心理結構及反應上看,人們在經過認識、分析、推斷、想象等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以后,“第一次”最具新鮮感,也最易引起有意注意,印象往往也最為深刻。超常的應激心理反應也經常在起作用,它雖然帶有一定的直覺成分,可能會有某些偏差,但在多數情況下,是有其科學依據和心理依托的。因此,不要輕易推翻自己的審讀結論,特別是不要輕易推翻最初的審讀結論。
五、有關審讀的其他心理
審讀時的心理反應遠不止上述種種,編輯在審讀中所遇到的情況是復雜而多變的。在一般情況下,還有愉悅心理、渴求心理、遷就心理、輕慢心理、應付心理、憂懼心理、依恃心理等,各種心理反應互生、互動、互存、互斥,往往是心理反應的集合。各種心理變化結合在一起,在某一反應中,一種心理傾向壓倒其他心理傾向,主導了心理反應,并將它表現在行為上。
更多的情況則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在愉悅、渴求中,以伯樂的心理需求去尋覓稿件的過人之處;也可能會有遷就、應付,在趕任務或很不情愿的情況下接辦上級交辦的平庸稿件時,不免如此;對名人、專家的稿件,惟恐意見失當,懷有一定的敬畏心理;對幼稚無奇的來稿有時會輕率處理,產生出輕慢心理;因為審讀采取的是初審、復審、終審的“三審制”,各審次之間、個人審讀與出版集體之間,或多或少地產生一種依恃心理;而審讀又是把關的最重要一環,在審讀中甚至審讀過后,編輯(特別是總編輯)還可能出現一些憂懼心理:因為想不到的某一點審讀失當或疏漏,就可能產生難以挽回的影響和損失。
分析、研究并揭示、把握審讀中編輯的心理活動,應該是審讀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任何心理現象都是客觀事物及其之間的聯系在人腦中的反映,就審讀而言,編輯所作的任何判斷和決策,也都包含著綜合復雜的心理反應,而這些心理反應的影響甚至主導了審讀的最終結果。
【出版社編輯審讀心理分析】相關文章:
消費者心理分析03-16
對中學生心理輔導的感悟分析03-11
女大男小的婚姻心理分析03-31
圖書編輯與期刊編輯的區別02-28
2017心理學專業就業前景及分析02-25
出版社的經營管理11-08
俄羅斯留學所需要的心理準備的分析02-21
心理咨詢師《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02-27
女子防身的使用原則、動作要領以及心理分析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