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職教育碩士有效三輪復習法
一、總原則:
1.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學習,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生考試既是對考生本科階段所學內容的檢驗,又是對是否具有從事進一步專業研究的潛能的考察。因此大綱中明確規定考核目標為大學本科階段所學的本學科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以及熟練地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要全面復習,在教育心理學知識體系中要有所側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論闡述是教育心理學的精華和熱點,使用性也較強,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復習。
3.知識掌握要扎實、熟練,不能似是而非。大綱規定考核題型多,題量大,時間短,考生只有具備扎實熟練的基礎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
二、復習方式
可以進行三輪復習:
第一輪重視基礎知識的建構,建議的方法是把書本上的知識結構,綱要化,比如:
教育學專業教育心理學的緒論部分可以總結成:
一、緒論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和教師心理四個方面。
(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兩大任務:教育理論探索和教學實踐指導
三大功能:描述與測量(方法);解釋與說明(理論);預測與控制(實踐)
(三)教育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1、教育心理學的起源
(1)古代思想起源
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柏拉圖:知識即回憶。
里士多德:人的記憶遵循三條聯想律:相似律、相對律和鄰近律。
(2)近代思想起源
十七世紀,洛克提出白板說。
十七世紀,夸美紐斯首次提出兒童學習能力存在年齡差異。
十八世紀中葉,盧梭出版《愛彌爾》,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
十八、十九世紀,裴斯塔洛齊倡導教育的心理變化;赫爾巴特首次提出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艾賓浩斯研究學習與記憶。
2、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
(1)作為獨立學科的初創時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前)
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教育心理學領域中逐步形成了兩種對立的學習理論流派:行為主義和格式塔學派。
(2)發展時期(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末)
這時的教育心理學尚未成為一門具有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占據了主導地位。
(3)成熟時期(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
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具有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在形成。西方教育心理學比較注重為學校教育服務。認知學習理論逐漸進入了發展與興盛的時期,發展起了認知結構理論和信息加工理論。心理學中出現了另一種思潮-人本主義。
第二輪的復習方法性和策略性更為重要,因此這里詳細介紹幾種復習方法:
1.變換復習順序
由于教育心理學在理解上比教育學和中外教育史略有難度,所以在第一輪的復習中,,復習科目的順序可以是: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這樣可以保障分值大的科目的復習效果。第二輪復習時可以把教育心理學的復習放在前面,這樣可以在第一輪剛看過的基礎上立即復習有助于強化復習的效果。也可以把后面時間留給分值更大的科目。
2.變換復習方式
、購土曨}法:可以借助課后的復習題,進行搜索式復習,若發現不會的問題可以增強復習緊迫感,也使復習更有針對性和重點。使用復習題法,要注意復習題的質量和針對性,不然會因為復習題的偏差誤解了考試的方向。
、诳季V法:可以對照考綱進行提問復習,同時應特別關注08考綱與07考綱的不同之處,調整復習重點,彌補第一輪復習的不足。
、鄹拍罘ǎ涸诘谝惠啅土暤幕A上,第二輪復習時尤其要注意澄清模糊概念,比較類似事件的相同與不同點。如: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如何區分等。
第三輪的復習主要是為了臨場應戰,所以要抓住主要知識點進行復習,不可貪多貪全,建議可以對考綱中的知識點進行篩選,如關注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論闡述。
【在職教育碩士有效三輪復習法】相關文章:
2016年教育碩士有效復習法01-11
在職教育碩士復習方法和復習重點01-12
在職教育碩士聯考整體復習規劃01-12
在職藝術碩士復習規劃01-13
在職藝術碩士復習試題及答案01-11
在職藝術碩士強化階段復習策略01-11
在職教育碩士考試復習備考三步走01-12
在職教育碩士教育學備考01-11
小升初語數英三輪復習法要點說明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