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認證CCNA認證試題中文版
思科認證是由網絡領域著名的廠商--Cisco公司推出的。是互聯網領域的國際權威認證。思科認證有CCNA、CCDA、CCNP、CCDP、CCSP、CCIP、CCVP、CCIE(又分為針對路由和交換;語音;存儲網絡;安全;電信運營商)等多種不同級別、不同內容、不同方向的各種認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相關試題,供大家參考練習。
1、目前,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LAN標準是基于()的以太網標準.
(A) IEEE 802.1
(B) IEEE 802.2
(C) IEEE 802.3
(D) IEEE 802.5
答案:C
參考知識點:
現有標準:
IEEE 802.1 局域網協議高層
IEEE 802.2 邏輯鏈路控制
IEEE 802.3 以太網
IEEE 802.4 令牌總線
IEEE 802.5 令牌環
IEEE 802.8 FDDI
IEEE 802.11 無線局域網
記住IEEE802.1-------IEEE802.5的定義
以太網是一種計算機局域網組網技術。IEEE制定的IEEE 802.3標準給出了以太網的技術標準。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以太網是當前應用最普遍的局域網技術。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網標準,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以太網的標準拓撲結構為總線型拓撲,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網(100BASE-T、1000BASE-T標準)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沖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網絡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換機(Switch)來進行網絡連接和組織,這樣,以太網的拓撲結構就成了星型,但在邏輯上,以太網仍然使用總線型拓撲的C***A/CD介質訪問控制方法。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或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個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協會。建會于1963年1月1日。總部在美國紐約市。在150多個國家中它擁有300多個地方分會。目前會員數是36萬。專業上它有35個專業學會和兩個聯合會。IEEE發表多種雜志,學報,書籍和每年組織300多次專業會議。IEEE定義的標準在工業界有極大的影響。
下面列出:IEEE802.3以太網標準
802.3--------- 10Base以太網標準
802.3u-------- 100Base-T(快速以太網)
802.3z-------- 1000Base-X(光纖吉比特以太網)
802.3ab-------- 1000Base-T(雙絞線吉比特以太網)
2、對于這樣一個地址,192.168.19.255/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這是一個廣播地址
(B) 這是一個網絡地址
(C) 這是一個私有地址
(D) 地址在192.168.19.0網段上
(E) 地址在192.168.16.0網段上
(F) 這是一個公有地址
答案:CE
注:IP地址中關鍵是看她的主機位,將子網掩碼劃為二進制,1對應上
面的地址是網絡位,0對應的地址是主機位
192.168.19.255/20劃為二進制為:
11000000.10101000.000100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主機位變成全0表示這個IP的網絡地址
主機槐涑扇?表示這個IP的廣播地址
RFC1918文件規定了保留作為局域網使用的私有地址:
10.0.0.0 - 10.255.255.255 (10/8 prefix)
172.16.0.0 - 172.31.255.255 (172.16/12 prefix)
192.168.0.0 - 192.168.255.255 (192.168/16 prefix)
3、Quidway系列路由器在執行數據包轉發時,下列哪些項沒有發生變化(假定沒有使用地址轉換技術)?( )
(A) 源端口號
(B) 目的端口號
(C) 源網絡地址
(D) 目的網絡地址
(E) 源MAC地址
(F) 目的MAC地址
答案:ABCD
參考知識點:
路由功能就是指選擇一條從源網絡到目的網絡的路徑,并進行數據包的轉發。路由選擇是實現高效通信的基礎。在運行TCP/IP協議的網絡中,每個數據包都記錄了該數據包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路由器通過檢查數據包的目的IP地址,判斷如何轉發該數據包,以便對傳輸中的下一跳路由作出判斷。如圖1所示:數據包在經過路由器1、2、3的轉發過程中,其所包含的目的IP地址不會發生變化,而沿途的每臺路由器會將數據包內的目的物理地址改為下一跳(傳輸中的下一臺路由器或是目的站點)的物理地址,并將該數據包發送到這個物理地址所在的物理鏈路上。整個路由尋址過程如圖1所示。圖1 數據包通過網絡時,其物理地址改變,而目的IP地址保持不變;端口是用來表示服務的,目的和源端口都是不會改變的。
4、下列所述的哪一個是無連接的傳輸層協議?( )
(A) TCP
(B) UDP
(C) IP
(D) SPX
答案:B
參考知識點:
TCP/IP傳輸層的協議有:TCP/UDP NETWARE的IPX/SPX中傳輸層的協議有:SPX
面向連接的協議是可靠的傳輸使用三重握手機制如TCP和SPX面向無連接的協議是不可靠的傳輸如UDP,但傳輸速度快,常用在在線視頻。O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分為7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TCP/IP參考模型
是因特網(Internet)的基礎。和OSI的7層協議比較,TCP/IP參考模型中沒有會話層和表示層。通常說的TCP/IP是一組協議的總稱,TCP/IP實際上是一個協議族(或協議包),包括100多個相互關聯的協議,其中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是網絡層最主要的協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是傳輸層中最主要的協議。一般認為IP、TCP、UDP是最根本的三種協議,是其它協議的基礎。IP定義了數據按照數據報(Datagram)傳輸的格式和規則;TCP是提供可靠服務、面向連接的協議;UDP是不可靠、無連接的協議。TCP建立在IP之上(這正是TCP/IP的由來),定義了網絡上程序到程序的數據傳輸格式和規則,提供了IP數據包的傳輸確認、丟失數據包的重新請求、將收到的數據包按照它們的發送次序重新裝配的機制。TCP 協議是面向連接的協議,類似于打電話,在開始傳輸數據之前,必須先建立明確的連接。 UDP也建立在IP之上,但它是一種無連接協議,兩臺計算機之間的傳輸類似于傳遞郵件:消息從一臺計算機發送到另一臺計算機,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連接。UDP中的Datagram是一種自帶尋址信息的、獨立地從數據源走到終點的數據包。UDP不保證數據的傳輸,也不提供重新排列次序或重新請求功能,所以說它是不可靠的。雖然UDP的不可靠性限制了它的應用場合,但它比TCP具有更好的傳輸效率。
5、以太網交換機端口的工作模式可以被設置為( )
(A) 全雙工
(B) Trunk模式
(C) 半雙工
(D) 自動協商方式
答案:ACD
【思科認證CCNA認證試題中文版】相關文章:
思科認證CCNA認證試題及答案中文版03-25
思科認證CCNA認證考試簡介06-08
2016思科認證ccna詞匯中文解析03-06
2016年思科認證CCNA報考指南03-12
關于CCNA認證03-08
思科認證考試試題(筆試)03-30
思科認證方向03-19
思科認證分類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