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書筆記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兩部重磅作品。問世以來不僅在學術圈反響強烈,更引起大眾廣泛興趣,比爾蓋茨、Facebook扎爾伯格,還有我們北大懷有鴻鵠之志的林校長都推薦此書。作者1976年生于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
下面是我在聽這兩本書的時候在一個讀書群里的一些支零破碎的分享,或許可以引起你閱讀的興趣。
這本書并不是一本編年史,甚至很少有關于歷史事件本身詳盡的描述。作者在融匯了人類歷史、科學、文明認知的基礎上,對人類歷史進程的歸納、總結、思考,試圖從中找到規律性的東西,進而推演人類文明發展的明天。
在思考方式上,我覺得該書更接近哲學,特別是《未來簡史》。以史為鑒,在歷史的塵埃中探索、歸納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進而展望社會發展的未來。這些說到底是對人自身和周圍世界,以及他們相互作用間的思考,應該屬于哲學的范疇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哲學上的問題被科學解開,未來的“哲學”想必會是今日哲學、科學、甚至宗教的融合。在我看來,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反應了現代人對人類社會發展理性的思考以及推演,其思考的本質更像哲學家,總結歷史僅是手段。
在兩部書中,作者反復論證一個貫穿始終的觀點:信仰(并非單指宗教信仰,而是對一切人類憑意識創造出來的概念的信任和服從,比如金錢、國家、公司、宗教、主義等等)讓人類可以大規模合作,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并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和進化進程。說白了就是精神的力量無比強大,人類其實是一直在別人和自己的忽悠中前行。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了我們自己?書中讓我們了解到現代人的祖先智人如何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進行種族清洗,成為唯一存活下來的一支。與此相比,在伊甸園里偷吃個蘋果那根本就不算個事兒。如果人類有原罪,這才是原罪!書中還有個有趣的說法:愛說閑話(gossip) 讓智人更聰明,從而滅了其他人類。
在后農耕時代,人類對記賬的要求催生了文字及數字符號的發明,而在計算機時代0、1兩個數字又構成了所有數字信息的基礎。阿拉伯數字實際是印度人最初發明,然后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但書中說小麥馴化了人類那段就很扯了,好像小麥有意識似的。
貨幣、帝國、宗教對人類融合的影響及塑造是非常有趣的一些章節。特別是宗教部分,更激起人對一些相關話題的濃厚興趣,比如像基督教這樣在早期可以說是充滿暴力的一神教,最終為什么會完勝相對寬容的.多神教,是歷史的機緣巧合還是必然,甚至是切合了一些人性中更深層的東西。
個人覺得這類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它引發人的思考,其知識性的敘述甚至結論性的成果都不是我關注的重點。在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思考的誠意,覺得他是在認真思考那些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課題和現象,并不是以偏概全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
聽到近代部分,越來越有趣了。科學和帝國相互助力,終于使西方文明今天能夠主導世界,資本對戰爭及世界格局影響,加速了人類社會發展。對人們常說的“花明天的錢”真是有了更深一點的理解。
《人類簡史》讀后感:其實這本書一點都不枯燥晦澀,跟著作者一起沿著人類發展的軌跡思考背后的動因,是個很有意思的過程。
特別喜歡書的后半部,書中很多討論都不局限于歷史的范疇,比如關于幸福和人生意義的討論,以及一些大膽的預想:在科學的助力下人類可能最終脫離生物進化的軌跡,走入滅亡或者永恒。聽完之后突然覺得人生的意義或者說使命,會不會就是造出能最終能夠替代自己的機器?隨著科學裂變式的發展,人類可能最終解開生命和思維(靈魂)的秘密,那時候宗教和哲學是不是就都失去里存在的意義和基礎?是一本讓人讀完開始思考的好書。
開始聽《未來簡史》,那只從樹上下來的猴子,先是進化成了人,隨著科學的進步逐步擺脫了饑餓、瘟疫、戰爭的威脅,開始探索長生不老的奧秘,妄想成神啦。
第二章更多是探討人與自然,特別是人和動物的關系。這一章不像是在談論未來,更多的是回顧農耕時代,人類在封神路上是怎樣一步步把自己當作了眾生的神。
后續幾章對宗教做了更多的反思。聯想作者來自以色列,也許對宗教的反思才是作者在這本書得真正想表達的吧。其中有一句話印象特別深:Religion is a deal while spirituality is a journey. (宗教是一宗交易,靈性時一段歷程。)它好像突然讓我讀懂了《少年派傳奇漂流》里PEI對不同宗教的嘗試探索過程的敘述,那其實就是描寫一段spiritual journey,精神的歷程。
《未來簡史》這本書的特點就是深入淺出,在闡述一個新的觀點之前,總是會對相關的背景知識做足夠的介紹,讓讀者可以把握脈絡。
特別喜歡作者對人本主義的闡釋。作者把宗教的最終歸宿交給了科學,把人類的發展歸納味數據處理能力的發展,并預言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物/互聯網會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或者說上帝)。這樣的預言,以及作者對意識、靈魂的闡述注定是充滿爭議的。
這是兩本本讓人讀完開始思考的好書。閱讀收獲不僅在于獲得了多少知識,更在于跟著作者做了多少思考。
Religion is a deal while spirituality is a journey. 閱讀這兩本書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 spiritual journey.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2
開篇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本書的作者。作者名叫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人,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可見其為青年怪才,目前是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此書雖說叫簡史,卻不是一本史書,作者通過將自己世界觀的線索連接起來,以獨特視角,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當代人的價值體系。另外,此書內容豐富、語言生動,不如一般的史書枯燥乏味,而書中很多內容分析之精妙、觀點之大膽、角度之奇特令人拍案叫絕,本書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人類的歷史,而是作者從各類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觀念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哲學和人類的基本思考。作為知識比較零碎的我們,讀此書再合適不過了。
此書告訴我們,我們從動物到上帝的轉變過程中有三個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而貫穿始終的是不可缺少的三個能力,分別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思辨推理的能力以及認知自我的能力。這三個能力中最令我感覺腦洞大開、新穎獨特而思考后又產生非常強烈共鳴的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我也將著重與大家分享對于這個內容的思考和體會。
人類的起源智人原本也屬于動物的某個科,為什么和黑猩猩、巨猿從此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原因在于認知革命的影響,所謂認知革命是智人的認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認知革命之后,人類有了靈活運用語言和八卦周圍事情的能力。社會學研究指出:借由八卦來維持的最大“自然”團隊大約是150人,只要超過了這個數字,大多數人就無法真正深入了解。即便是今天,人類團體還是繼續受到這個神奇數字的影響,社群超過150人后,連接的緊密度下降,許多成功的家族企業也是因為規模越來越大,開始雇傭更多人時遇到危機。八卦是最原始的合作基礎,現在的新聞頭條最多的莫過于某某明星又出軌了,于是人們群起而攻之,一時間大家同仇敵愾,宛如親密無間的朋友。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學校里,你總會發現有那么一群親密的小群體,他們掌握著周邊所有的八卦信息,風吹草動,草木皆兵。即使是兩個核物理學家坐在咖啡館里,他們也更愿意討論哪個人想當上系主任或院長,而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什么人人都喜歡八卦?因為八卦傳遞了群體的社會關系信息,這種信息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讓大家知道誰可靠,誰不可靠,討論八卦本身也增進了成員間的親密程度,從而有利于組織社會活動。合作的基礎在于了解與信任。黑猩猩通常幾十只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小族群,這些猩猩之間十分親密,會一起打獵,一起抵抗外敵。族群之間的猩猩每天都得花上大量時間親密接觸,像是擁抱、撫摸、接吻、理毛、相互幫助!叭绻紱]碰過面、沒打過架、沒相互理過毛,兩只黑猩猩就不知道能不能相互信賴,對方值不值得幫助,也不知道誰的階層比較高”。黑猩猩之間就是靠這種高親密的接觸,從而構建起的熟人社會。由于它的社交成本太高了,因此族群成員數量不可能過大,一般維持在20~50只之間。
八卦本身除了傳遞事實本身,還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當隨著時間的推演,八卦便上升成一種虛構的故事。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秘訣在于人類能創造并且相信某些“虛構的故事”,虛構故事是大規模合作的號角。眾所周知,智人的語言并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種語言。每個動物都有著某種語言,比如螞蟻通過觸角說話傳達食物位置,青猴能夠準確喊叫警告獅子的靠近,鸚鵡也能夠學舌。但這些語言功能,包括螞蟻與蜜蜂的,都僅停留在描述性語言,用于傳達身邊環境的信息,沒有八卦能力,更不可能討論與相信不存在的東西。而“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如果你跟一只猴子說,如果你把手上香蕉給我,我將帶你去香蕉天堂,那里有吃不完的香蕉,它還是不會放手。對于它們而言,時間是寶貴的,拿來向不存在的守護神禱告豈不是一種浪費?何不把握時間吃飯、睡覺、親親抱抱?但是智人相信了虛構故事,就像是吃了《圣經》里那顆知善惡樹的果實一樣,它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更重要的是“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不僅是部落的守護神、《圣經》的《創世紀》、龐大的帝國夢、現代的國家等等。因為我們共同相信這種虛構故事,于是合作的基礎不再僅僅存在于熟人之間,相互不認識的陌生人也可以彼此信任,一起合作。一個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但成百上千、成千上萬的人團結在一起,便能削山填海、改變世界。法律是虛構的故事,它支撐起帝國的構建。公元前1776年的.《漢謨拉比法典》是幾十萬古巴比倫人的合作手冊;公元1776年的《獨立宣言》是現代數億美國人的合作手冊。無論是《漢謨拉比法典》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還是《獨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都是虛構出來的人類秩序。古巴比倫人對階層社會深信不疑,于是有了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奇跡;美國人對生而平等的深信不疑,于是創造了繁榮的現代文明。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得以突破人數的限制,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農業革命讓人能夠開創出擁擠的城市、強大的帝國,接著人類開始幻想出關于神靈、祖國、有限公司的故事,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鏈接。國家、法律、宗教、金錢、公司、商業市場本質上都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虛構故事。這一切都是黑猩猩、巨猿所做不到,而他們至今都保持著較小規模的合作方式,始終無法得到突破。
我認為從古至今,“虛構”故事的能力都是極為重要的。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這里給虛構打了雙引號,我理解此虛構的含義并不是我們理解的一般含義。首先,你得有“虛構”的故事內容,再者你得使用各種宣傳方式去讓人信服你的故事,按照你設計的故事路線去行動,這些說起來簡單,但是能做到卻是相當困難的。這可以擴展到一個人的敘述能力、演講能力、感染力、影響力……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都和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人品修養、知識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盡力去提升貫穿我們人生生涯的“虛構“故事的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3
《人類簡史》真是一本奇書。按照書中(中文版)的《序》中所評價,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歷史書了:沒有講什么偉人和大事件,有的只是一些哲學觀點。
但這跟我對歷史的理解非常接近了——我理解中的“歷史”,就是指研究過去整個社會的學科,史學、社會學、哲學、宗教、國學、政治學、經濟學、科學,應該都有涉及,包羅萬象。學歷史要學什么?微觀來說,是復雜的人性;宏觀來說,是大局歷史觀。無論在哪方面有所收獲,都是讓人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傳統的歷史書,在微觀上或許表達的不錯,但涉及的大局歷史觀,就需要自己從那些支離破碎的微觀故事中去逐個提煉,經常顧此失彼,有入寶山而空手歸的感覺!度祟惡喪贰穭t剛好相反,全書基本不講微觀,而是講所有的篇幅都聚焦在了大局歷史觀上,并且達到了驚人的高度——至少在我看來,如是。
書中披露的歷史觀點很多,而且都極其精彩,我摘了其中自己比較有感覺的幾個,錄在最后;并把其中最有感悟的一點作為此篇筆記的主體——”欲望構建的秩序“。
書中貫穿全篇的一個核心思想是:人類社會是由基于想象認同的文化構成的。這種由想象而構建的文化,突破了人腦生理制約的“150社交法則”,使得人類組織可以無限膨脹。
對我比較有觸發的是其中的兩個要點:
1)社會秩序的本質,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思想連接;
2)構建秩序的文化,最終以“個人欲望”的形式體現在每個成員身上。
比如說公司。
管理學上反復強調,好的公司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企業文化,包括愿景vision、價值觀及其配套的企業制度;甚至像阿里巴巴那樣的公司,還專門設立有HRBP這樣一個部門,用于維護公司的價值觀和考核。這個價值觀,就是將公司成員連接在一起而形成合力的“思想連接”。所以,評價一個公司是否優秀,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看其企業文化(當然不是指寫在紙面上的那幾個字,而是真正體現在這家公司日常執行的、真正表現出來的文化):
是否讓每個人成員真心認同,并愿意為之付出自己的心血?-這就是孫子兵法中的.“人”和“法””。
是否能團結更多的人?包括公司內部和外部,甚至顧客。-這就是孫子兵法中的“道”。
是否能跟更大的社會單元中的思想產生協同效應?比如城市、國家、文化圈,甚至時代背景。-這就是孫子兵法中的“天”和“地””。
那么,如何去定義或者說尋找這個思想?這不是由創始人決定的,而是來自公司的顧客和用戶。深入了解你的顧客,感知他們的欲望和價值認同傾向變化,取其最大集約數或某個特別的子群體,總結后就是最恰當的“思想”——這就是我認為的:“入微”是看到未來的一個望遠鏡。
再具體一點,如何來評價一個團隊成員符合或認同企業文化?其實也一樣,了解他看重什么?又追求什么?跟公司所定義的文化有多大的出入?即可。
之所以可以這么操作,是因為文化在每個人身上的體現,就是“欲望”。比如我們當下這個社會,經濟掛帥,所以錢財的多少就成了衡量每個人成功的最簡單直接的標準;也如同體制內學校中的學生,學習成績是評價孩子的首要因素。
當然,這種思想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會出現反思和求變——這個變化的人數占比,就是“勢”。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4
人類是殘忍的,只是偶然主宰了地球,因為有了認知有了集體想象,所以人類得以從動物之中脫穎而出,由于農業革命,人類得以大規模繁衍,在這過程中塑造適合的生存環境,有些物種因此遭殃,因為科學革命,人類越來越復雜,生活的巨輪越來越難以控制難以理解。
人類是殘忍的,可是如果不是人類,獅子口中的羔羊,弱肉強食的叢林,難道就不殘忍嗎?人類是殘忍的,可是人類幸福嗎?歷史上種種的苦難與無聊的廝殺,苦苦思索也不知為何。
全新的角度去認識世界認識人類,有些角度真的很新奇,就比如說不僅僅要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待一件事情,如果從其他動物呢?是人馴化了小麥,還是小麥綁架了人類呢?書里說了好多對于人類來說難解的問題,困惑。
這世界上應該沒人知道生命到底有什么意義,快樂到底是生理功能還是內心感受,似乎每一種說法都有可以理解的地方,然而似乎每一種推到最后都讓人覺得沒有意義。這世界上沒有真理,但是我們卻一直苦苦尋找,人的生命也完全沒有意義~
最終我覺得還是佛教更加超脫,無需追求快樂,無需追求良好的主觀感受,無需追逐意義。存在的一切只是存在的一切,沒有好壞,沒有貴賤,沒有快樂和痛苦,也沒有意義之說。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5
20xx年春節,我在回家的高鐵上,開始閱讀慕名許久的一本書——《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書的推薦序中有這樣一段話:“赫拉利無疑是痛恨‘人類中心主義’的,在他看來,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來應該成為宇宙間‘正能量’的智人,變成了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結果給地球生態帶來了一場‘毀滅天地的人類洪水’。他對人類完全無視家禽家畜的感受,用種種變態的養殖方法獲取美味的行為提出的幾乎聲淚俱下的控訴,顯然不是故作矯情,而純粹是出于一種大慈大悲!北藭r,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假如人類都能聽從《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作者赫拉利的教誨,尊重自然,也許就不會發生病毒的跨物種傳播,也許就能從根本上避免這場災難。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具體是一本什么書呢?簡介中講到:這是一部從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10萬年前,我們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全書的三大線索理清人類發展脈絡,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歷史。認知革命使得人類成為想象的共同體,農業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科技革命最終將使人類成為神一樣的存在。人類通過講故事的能力將彼此連接,有效協作,國家、宗教、企業是虛構的現實。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發展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我們是如何由原始時代的智人,逐漸發展成為現代人類?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脫離原來的混沌到如今的智慧,內因的推動可能是一種非自然化的東西,也就是一些虛幻的概念。這些概念是怎么產生的,以及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作者在他一步一步的推論中,向我們闡釋他的理解。
智人創造概念,走到食物鏈頂端
人類語言最獨特的功能,是能夠創造并傳遞一些不存在事物的信息。人類能講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事物,并且講得栩栩如真。創造概念,傳播想象,共同相信,讓智人可以集結群體,靈活合作。對比來看,動物只能傳達簡單的信息,因此合作僅限于特定的群體關系中。語言和創造出來的概念,比如民族、國家、宗教、信仰、金錢等,使得人類能夠大規模的合作,鏟除危害人類的物種,從而走到了食物鏈頂端。復雜語言、八卦能力、虛構故事,這三個互補的理論是認知革命的三個維度,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對智人征服世界并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動物來說是最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條分界線,將生物學與歷史劃分了開來。認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實只是一種普通動物,所有發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論來解釋。然而從認知革命開始,生物學的模型和解釋不再充分,我們還要開始考慮各種故事,建構歷史的敘述,才能為智人做過并依舊在做的事作出解釋。
歷史在不可逆轉中偶然前行
農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人類能收獲更多的食物,養活更多的人,而這也導致更多的人都固定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勞作。雖然更多的食物可以養育更多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因此就需要更加艱辛的勞動。作者赫拉利認為農業革命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未必是一種進步,雖然農業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能生活得更好。隨著人口大量增長,產生了一群“地主”,受地主的壓迫,農民的工作比之前時代的采集者更為辛苦,自由可支配的時間更少。因此農業革命對于當時絕大部分人來說,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按照作者的假設,農業革命并不意味著幸福。那么,人類還能回到采集狩獵時代嗎?歷史既然選擇了某一個方向,這一選擇很難說是偶然還是必然,但終究是回不去了。作者舉了一個現在生活的例子:一個大學畢業生發誓努力工作,爭取在35歲的時候就退休?墒牵斔娴搅35歲,他能放下背負的房貸、車貸,放棄現在的一切,靠到野外采果子挖樹根為生嗎?顯然不能,只能繼續努力,辛苦工作。這是因為人類關于生活必需品和生活意義的概念都在變化,原來以為是奢侈品的東西變成了現在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類很難徹底回歸過去。
金錢、帝國和宗教是改變人類社會的三大重要因素
金錢,人類社會物質增長上重要的虛擬概念。剛開始的人類是以物換物,后來隨著群體的擴大,貝殼等作為貨幣開始流行起來,這就是最初錢的概念。但是貝殼等在不同的區域交換依然很不方便,隨著世界貿易的擴大,紙幣就順理成章登上了歷史舞臺。然而,一張本來沒有價值的紙幣,怎么才能讓群眾信任它?在穩定發展的時代,大家都相信它是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當社會混亂經濟低迷的時候,紙幣就可能成為一張廢紙,因為此時的人們失去了對它使用的信心。
帝國,人類組織架構和管理上的虛擬概念。帝國統一世界,其原來的宗旨是統治全人類,為人類的福祉而努力。而事實上,古羅馬帝國、蒙古帝國等,其最初形成的原因可能基本都是因為搶占自然資源而開始的戰爭,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眾多人類喪命,不少文化消失。
宗教,人類精神和信仰上的虛擬概念。無論是泛神教、多神論、一神論,相信的都是神靈或者超自然的對象。各種宗教,在人類歷史和文化的進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對于自然現象的不理解,在精神世界的各種困惑,都可以寄托在宗教中,得到暫時的指引和解脫。
這三個概念都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是一種虛幻的、本身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它們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且依然存在著。
人類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快樂嗎
今天,人類所享有的物質生活,在過去可能只存在童話里。但是,我們真的更快樂了嗎?快樂的化學成分是什么?快樂是物質還是感覺?快樂又該如何計算?降低自己的期望,就能更快樂嗎?如果經濟增長和自立自強并不會讓人快樂,又何必將資本主義奉如圭臬?最終,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這本書,作者看待人類的政治、歷史等的辯證思維,啟發了我們去思考人類的本質。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6
花了兩天時間拜讀了最近超熱的一本書《人類簡史》。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當時我是比較排斥的,用這么薄的一本書來描述人類的歷史,有點異想天開?赐陼,我路轉粉了,不由得為作者宏大的思維所拜服。
這本書整體來說,是緊緊抓住了一點,就是"趨勢"。
人類由動物發展為上帝,一共是經歷了三次大的趨勢浪潮:
第一次趨勢是"認識革命",使得人從食物鏈的最底層走向了最高層。
第二次趨勢是"農業革命",使得人口極大的提升,占領了全世界。
第三次趨勢是"科技革命",正是我們現在所在經歷的這個時代。
這里想著重談一下科技革命的時代,也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書中指出,科技革命時代的趨勢是資本和科技的循環,資本投入科技,產生超額產出之后,再循環投入科技,從而產生了指數級爆炸式的增長速度。這個循環成立的關鍵就是不斷涌現的科技發現,500年來,科技也從來都沒有辜負過我們。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列舉了現今世界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品牌,我細細一數,居然發現一大半是科技公司。我也看到了身邊很多的例子,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因為這個已經不是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剛需。
書中還提到了銀行的重要作用。在傳統社會關系中,如果A看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然后拿著計劃向B去借錢,B是不會借的。但在科技革命的時代里這個關系發生了變化,科技資本的高速循環,推動整個社會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對未來的樂觀心理,在這種樂觀心理的'驅動下,B就有可能借錢給A,無數的機會就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社會也因此進一步加速發展。這個角色B往往就是銀行。作為一名銀行科技員工,我突然產生了一種很強的使命和責任感,原來我們日常一點一滴的工作,是可以和時代的發展聯系起來的,而且這個基礎的使命也能給職業發展以指引。
聽說目前《人類簡史》這本書的閱讀主力是創業者們,因為創業本質上就是一個追趕趨勢的過程,而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晰的理清這一點。我覺得對趨勢的了解對每個人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一部分解答為何而工作這個關鍵的命題,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本書,得到成長。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7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讀起來更像哲學而非歷史學的著作。此書涵蓋世界范圍內的人種,生物,進化,語言,宗教,科學,文化,戰爭,地理,社會,心理,經濟,科技前瞻,政治格局以及生命意義等所有和人類歷史相關的一切,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解釋最復雜的問題,讓宏觀的歷史現象以微觀的狀態現實呈現,再還原回到浩渺的歷史塵囂當中,讀者頃刻間使用上帝視角審視,轉眼又墜入蕓蕓眾生中與之并肩,你既不是旁觀者,也非實際參與者,然而卻能窺視到人類祖先的思想行為,了解他們如何推動歷史巨輪滾滾向前,了解當下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這樣反思下來,很多問題能夠茅塞頓開。作者思想中立,不偏不倚,確信此書內容對的'起《人類簡史》這個名字。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學教授。驚訝于作者學識之豐富,邏輯之嚴整,心思之細膩。但更讓人驚訝的卻是作者并非想像中的研究歷史一輩子的耄耋老者,而是1976年生人,可謂青年才俊了。如果非要給此書一個評價,那我只能說很幸運翻開了這本書,并且急于想讀《未來簡史》了。
另:本書譯者也是妙語連珠厲害角色。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8
作者尤瓦爾.赫爾利,1976年生人,以色列歷史學家,牛津畢業,希伯來大學做歷史學研究,20xx年出版《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他本人是歷史學家,但是其書中融合了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生物學等諸多學科知識。
書中用幾近于上帝之眼的高度,俯瞰人類從東非一個普通動物發展到目前地球的控制者,地位直追造物神的歷史歷程。主要經歷了三件事,一是認知革命,從猴子到統治者,二是農業革命,從打獵到帝國,具有了文明,三是科學革命,推動發生驟變。
一、認知革命
大概在600萬前,猴子作為全部人類祖先出現在地球上,250萬前,出現大批人類,包括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羅人、匠人、智人等多個人種,人一開始是非常弱勢的狀態,人最早用石器就是吃骨髓,在各類動物之后吃剩下的,同時人的身體不行,直立行走后骨盆變窄,生育風險很大,人類容易早產,同時需要父母好幾年生養。大概30萬前,人類學會用火,森林燒完后,可以食用熟食,原先吃生肉,需要消化很長時間,同時人的用餐時間變短,使得有時間思考、發明工具,大腦開始有營養,腦容量開始增加,也造就了智人走向食物鏈頂端。
大概7萬前,基因突變,智人語言發生巨變,描述那些沒有發生的事情,出現復雜的語言,調動更多的人來一起工作,同時部落中發現藝術品,有想象了,開始消滅其他生物,他們從東非出發,跨海,到澳大利亞。造圖騰、造藝術品。語言和想象力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因為僅有利益是無法長久的,分肉無法長期,但是有想象力、有圖騰后,塑造出神后,原始人戰戰兢兢,心靈上有依靠,形成以虛構前提形成的組織團體。這就是認知革命帶來意義。
企業,有實體,但是什么是公司,公司不是資產,不是人,公司其實人們虛擬出來,相信有公司存在,對所有人有保障,都相信,如果大家都不相信,沒有信譽了,信任不再了,公司就不再,所以人和動物之間的認知,人開始相信一些不存在的東西,強大,成為人類的洪水,開始摧毀其他物種。以澳洲大陸,大型類動物都比較笨,兩百公斤、兩米高的袋鼠,24種大動物23種滅絕,一是智人火燒的比較多,二是大動物生育期長,繁衍期跟不上,美洲大陸也一樣。那個年代的原始人,相對事物比較充裕,因此現代人對甜食很喜歡,因為原先甜食很稀缺。
這就是完成第一個革命,認知革命,統治地球。
二、農業革命—史上最大騙局
實際上當人類從狩獵到采集后,平均壽命下降,痛苦,辛苦,而打獵為生,相對幸福,不需要靠天吃飯。
9000年前,種小麥,每天擔心天氣,變得焦慮,小麥需要呵護,需要用水、除蟲,人開始彎曲、插秧,辛苦勞作,人體開始出現大量疾病,營養不良,吃小麥、面糊等,小孩死亡率提高,但人口數量提高。因為打獵時需要遷徙,生孩子不方便,而農耕時,因此是小麥馴服了人類,成為地球上的植物,基因大幅提高。
打獵時戰爭不多,而農業時代的土地成為戰爭焦點,出現大量暴力行為,對于個體而言,人的福利大幅下降。因此,從經濟上將,做農民是不經濟,而推動這種變化的可能是基因,人不是重點,而是基因,基因為了更大、更多的擴大范圍,人是載體,只是基因的需求,基因讓你吃得多,而脂肪多在于生育,一個女人生完孩子快速老化,基因認為你已無用。(自私的基因)
狗、豬、雞,數量很多,但福利很差,雞可以8-10年野化,而現在雞幾個月,公元前1萬年,全球有500-800萬人,公元一世紀,2.5億人。史前人比現在聰明,沒有工具即可判斷天空、動物,但對大自然非常了解,而農業社會,只關心小麥,量的增加,增加了人口,催收了食利階層。大規模、政治、戰爭等的基礎,富裕糧食的出現,使得階層出現,歷史、哲學等,法律、教育、國家,都是想象出來的東西,圍繞這些東西,建立了帝國時代。農業社會對基因有幫助。這時候出現了記憶過載,各大文明出現文字、語言、數學,人類歷史進入分久必合,大部分是合的,越來越融合的趨勢,主要由三件東西組成,一是宗教,多神、一神、無神,即宗教的法則,二是國家,主要是帝國的愿望,三是貨幣和經濟,表示為金錢的味道。
公元前1萬年,有數千個宗教,公元前20xx前,只有數百個,而公元1450年,將近9成人緊密一起,今天,接受了同一套地緣政治,沒有國家被吞并,法律、科學,趨同,人類向更緊密發展。
三、科學革命
第三個科學革命,假如500年前人到現在,會嚇死,近幾百年發生巨大變化。1500年,人類力量有巨大成長,具體
人口從5億-70億
產值2500億美元—60萬億 240倍
卡路里13萬億卡-1500萬億 115倍
發現自己的無知。這里主要來自科學革命,過去信神、變成科學,這里有三個前提:
1、人們愿意承認自己無知,
2、以觀察和數學為依據,有數理化統計,
3、把理論轉化成新的應用,
1744年,蘇格拉長老會想成立養老基金,用概率論的`做法,運用出生、死亡年齡的概率,測算930人,每年死27,18人有遺孀,沒有遺孀5個人有孤兒,有的里面2人有孤兒,遺孀里還有再婚的。牧師每年交2磅12先令2便士,遺孀一年能拿10磅,選擇年繳6磅11先令3便士,遺孀能拿25磅。經過計算后,1765年,總資本為58348磅,實際上為58347,F在1000億磅,蘇格蘭遺孀基金。所以,科學是生產力。
科學和帝國的聯姻,遠航200天,都要寫遺囑,有風俗,吃柑橘可以防壞血癥,主要是vc,哥倫布、麥哲倫航海開始盛行,歐洲航海是帶著好奇心、掠奪的,帶著科學家,國王貴族出錢,探險家掠奪;而中國、波斯是帝國施舍,這里殖民過程,大幅人口被殺,無論這幫人和你說什么,你都不要相信,他們只是要搶你的東西—印第安人。
每次航行,都會發行股票,很多人會買,這里就是信用的發明,過去從生產道收益,現在開始循環,資本主義出現了,收益不要存著,要流動,全部人都參加投資。
西班牙衰弱,打仗太多,信用下降,荷蘭后來起來,靠的也是信用,后來英法起來了
工業的巨輪。過去歷史,我們只能通過人類或動物的身體進行能量轉換,吸收食物中封存的太陽能,再轉換成為肌肉運動,用以拉車或犁田。直到蒸汽機的發明,人們才洞悉能量轉換利用的秘密,開始深深著迷于使用機器和引擎轉換各種能量。使得人類歷史第一次實現了生產超過了需求,所以有了消費主義。
后續:
永遠的革命
智人通過一場場革命,越來越不受自然控制,甚至全面改變了自然的生存狀態。但是人類的心理也在被改變,工業化的精確時間,統治了人們生活,社群和家庭被弱化,市場和國家成長越來越大,。同時人類力量空前強大,但是到底是更加快樂還是痛苦,我們擁有堪比造物主的能力,但是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變化,如果有神的力量,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人類就危險了。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9
人們閱讀的目的有很多,比如豐富情感生活的小說,比如豐富閱歷的游記,比如傳播知識的科普文章,更不用說還有誰都不想看的教科書,誰都離不開的工具書。無論它文字風趣流暢,還是內容艱深晦澀,必有吸引你的地方讓你完成這一次的閱讀體驗。
但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一本書,似乎是其中的一個另類。說它是科普,似乎不太說得上,說它是哲學,似乎離得更遠,說它是歷史,好像也不太靠譜。它似乎是在用生物學的方法研究一個歷史問題,得出的卻又是類似于哲學的結論。但就是這樣一本書,吸引了無數的讀者趨之若鶩,一度盤踞在熱讀排行榜的前幾名很久。最近,終于有機會讀到這本由以色列人尤瓦爾·赫拉利主做的《人類簡史》。
在讀書之前,不由得為自己知識儲備量的匱乏感到擔心,畢竟人類是一個多么龐大的命題啊,但是真正開始閱讀才發現,這種擔心并無必要,文字淺顯易懂,而內容生動鮮活,雖然很多內容仍然缺乏現實證據,但分析推理絲絲入扣,引用的內容豐富而不雜亂,讓你一方面慶幸自己還跟得上作者的思路的同時,對他術中所涉及的知識面的廣度感到驚嘆。作者似乎正在帶著你從人類發展的長廊中信步走來,從史前的歷史、人類的演化、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經濟、宗教、政治,無不涉及,讓人眼花繚亂,卻篤信無疑。
作者用類似進化論的生物學方法來研究人類的發展歷史,在自然選擇的剃刀下,似乎一切發展的`道路都是自然選擇產生的,似乎是只要給定了初始條件和演化法則,就可以計算出來的一般。人類發展的浩瀚歷史就這樣被抽絲剝繭,提綱挈領的分成了短短的幾個階段,清晰、明了,一目了然,雖不涉及具體的歷史事件和某一時期的波瀾壯闊,但這不正是簡史所應有的態度嘛。
作者似乎非常擅長從一些我們平時注意不到或者習以為常的方面發現爆炸性的結論,開篇不久,作者就提出智人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會使用語言描述虛構事物是我們在競爭中獲勝,從而達到食物鏈頂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種講故事的能力是構成我們人類現今社會政治、經濟等一系列偉大成就的基石。乍一聽似乎匪夷所思,但作者很好的把握了讀者的內心,正是利用這種好奇,吸引著讀者一步一步跟著他的思路進入了人類歷史的迷宮之中。
在對人類歷史發展到如今做出了精彩評述之后,作者還對人類發展的未來或者說結果給出了大膽的預測,看了讓人不寒而栗。至于究竟是什么,這里不便劇透,就期待大家讀完之后有自己的看法了。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0
這本書是尤瓦爾·赫拉利編寫的,主要是從10萬年前到21世紀的人類發展史。
書里面觀點特別獨特,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在書中第十九章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里,描寫了人類生命的意義。
從我們所知的純粹科學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命本來就完全沒有意義。人類只是在沒有特定目標的演化過程中,盲目產生的結果。人類的行動沒有什么神圣的整體計劃,而且如果整個地球明天早上就爆炸消失,整個宇宙很可能還是一樣這么繼續運行下去。,我們還是不能排除掉人類主觀的因素。但這也就是說,我們對生活所賦予的任何意義,其實都只是錯覺。不管是中世紀那種超脫凡世的生活意義,或是現代人文主義、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本質上都完全相同,沒有高下之別。像是可能有科學家覺得自己增加了人類的知識,所以他的生命有意義;有士兵覺得他保衛自己的國家,所以他的生命有意義。不論是創業者想要開新公司,或是中世紀的人想要讀經、參與圣戰、興建新廟,他們從中感受到的意義,都只是錯覺與幻想。
其實就像書中說的這樣的,生命意義是個人自我的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認知,也就會產生不同的生命意義的理解,所以我覺得愛因斯坦說的那句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說的特別好,因為意義這個東西源于個人,所以你自己才是最了解他的。
在書中第二十章智人末日里提到,有三種方式了能讓智慧設計取代自然選擇:生物工程,仿生工程與無機生命,并且這這里說明了很多科幻小說描寫未來的場景就是宇宙飛船和人工智能這些,并沒有考慮到生物工程,當一個人比我們各方面都強10倍的時候,雖然他是來自于我們但是其實他已經是新的物種,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他會如何面對我們。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1
這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很高,讀了一些之后,我發覺本書和以前讀過的歷史書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如胡適先生所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的想法有些天馬行空,想常人之未能想之事,可是他的假設又是在現有的證據上做出來的,也不能說他不對,能將歷史寫得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的書難怪可以獲得好評和眾人推薦。
赫拉利的《人類簡史》第一章節認知革命
第一章節主要講述的是石器時代甚至更久遠的歷史,作者通過研究智人和其他人種的區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大規模的人類合作以虛構的故事為基礎。人類最開始因為自然原因限制而處于孤立狀態,即使又氏族也只是小范圍內部的交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不斷進化,技能的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逐漸密切。僅靠以前的溝通能力不足以維系大規模人群,這時候人類的智慧發揮重要作用,利用虛構故事的方法,并使人們相信,從而有了共同的信念,凝聚力也就產生了。
作者指出,想了解人類的天性、歷史、心理,就得想辦法回到那些狩獵采集的祖先頭腦里面,看看他們的想法?墒俏覀冞沒能達到看到人思維的水平,但可以從他們遺留下來的痕跡推測他們的想法,分析還原當初的生活習性。有專家說,那個時代是最初的富裕社會。在我們的印象里,他們應該是過得很貧乏,無聊的日子,可實際上是他們有健康和多樣化的飲食,相對較短的工作時間,少有傳染病的發生。這些和現代的我們比起來,聽起來生活質量很好。因為人內心的滿足最重要。很多人發現如今雖然安居樂業,吃飽穿暖,但是精神上很空虛,加班時間長,身體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從另一方面看,我們的科技進步和物質水平發達,加上醫療設施技術進步,壽命也比他們的長,還有各種娛樂設施。但是這些還是要看個人的心理。
人類社會終究向前發展,而且更新換代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是我們還是要適當的時候慢下來,回想一下,這些東西真的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我們真的能快樂和幸福嗎?如果只是為了滿足某些少數人不正當的私欲,我們應該學會抵制,進步需要向好的方面發展。
第二部分之農業革命
照我們常人理解,人類從過去的采集狩獵到農耕文明,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從前居無定所,食無定時到有固定的住所,依靠耕種獲得食物,人口存活率大大增加,人口數量超過幾千年前的總數。可作者卻認為這是一個極大的騙局,當人類的歷史發展演變到這個地步,意味著人類離滅亡不遠了,這是為什么呢?
農業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量好不代表吃得更好,過得更有限,反而只是造成人爆炸,產生一群養尊處優驕生慣養的精英分子。以至于后來的歷史只告訴我們極少數人在做什么,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當人口數量增長到一定的數目,我們的記載就要有所取舍,不可能記錄全部人。而且大部分人都做著千篇一律的事,也不便于記錄,只能選擇特殊的人特殊事件記載。這也是無可奈何之據舉,也難以用其他言語來反駁。平等和公正,二者不可兼得。
歷史的發展軌跡就是如此,最開始因為生產資料的有限,人們只能采取等級制度,保存小部分人的生存,而大部分人作為犧牲品,為歷史所淘汰。之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創造更多的物質,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而人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升,倡導全世界的人平等,排除等級制,人人享受基本權利,然而還有一些權力無法讓全體人得以實現。因為資源終究有限,但人的覺悟在不斷提高,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第三部分:人類的融合統一
歷史背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那段時期。僅僅是單純的農業已經無法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欲望,加上各領域的主日益強大,為了利益紛爭而大動干戈,如果一味固守傳統,只能落后于世界,倒不如闖出一番新天地,另辟蹊徑,增加自己的財富。
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帝國和資本。帝國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民族是判斷帝國的一個標準,不僅僅包含一個民族,而是在廣袤的領土上擁有多個民族。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領土一大,所需要管轄的范圍變大,利益的維護變得重要,需要詳細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條文予以保障,還要依靠武器增加國防實力。這就需要資本進行支持,所以財富增長,人們對于物質的渴望也促使自己想盡辦法發財致富。甚至不惜犧牲他人的生命作為代價,引發了萬惡的資本積累。最后,還有文化因素的促進功能,宗教改革,也讓人們的思想有所改變,放棄了過去的苦行,禁欲,而是解放人性,追求現實幸福。
今天閱讀完了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是本書的副標題,可是作者并不認同這以觀點,這只是大部分人所以為的,人類征服了全世界,以后將征服全宇宙,人不再是如動物一般的,而是他們的主宰,人就是萬物的.上帝。可作者卻反對這一觀念。本書他羅列了各種歷史事件,看上去人類很偉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可是他仍然反對以人類為中心的歷史觀念。本書的重要意義就是思考人之為人,認識你自己。
第四部分: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全球通史》主要是以1500年作為分水嶺,該作者的歷史思路是講述1500年以前和1500年之后的歷史大事件。因為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過去需要幾千年才取得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短短幾百年就做到了其發展量,還超出幾千萬倍。作者或許是參考了這一數據。當人類發明了蒸汽機以后,開啟了工業革命,世界的發展就一發不可收拾。如果是8世紀的人穿越到14世紀或許沒有不適應,環境基本熟悉,而倘若是14世紀的人來到20世紀,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瘋了,完全陌生的世界,措手不及。然而這些科技的發展也不是沒有弊端的,特別是如今的智能時代,一旦人類發明出比自己還聰明的生物體,我們該何去何從?
正如作者所言,他特意研究了人們的快樂。他發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的幸福滿足并沒有很大的變化,即使我們能發明這樣那樣神奇的玩意。甚至他認為我們比過去的人更加不快樂。也許是現在的我們要求太多,物質欲望太強烈,一旦沒有辦法實現,終身抑郁?鞓返拿卦E其實就那么簡單:知足常樂!無論是古人還是現在的人,窮盡一生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可惜很多時候我們難以踐行,而飽受痛苦的折磨。
個人感悟
本書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人類的歷史,而是作者從各類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觀念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哲學和人類的基本思考。
首先,作者認為過去的人類并不比現在的人類過得差,他們比現在的人類可選擇的食物種類更加豐盛,人也更為自由,平時通過采集和狩獵可獲得鍛煉,也不易于感染群體性疾病。當人的負擔過少,欲望較少,人也會更加的快樂和容易滿足。
其次,他提出這樣的一個觀點:農業革命是歷史上的最大騙局。表面上看,人類通過大面積耕種,大規模的生產,使得人口激增,并不斷發展壯大,實際上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資源環境的破壞,各種政治權術以及殘酷的戰爭,最主要的是人類的自由被大大束縛于土地之上,蕓蕓眾生耗盡心血產出的糧食也提供給某些精英分子,而他們卻史上無名,為他人做嫁衣。
最后是他對于人類的未來之思考。人類無論處于哪個時代,都應該思考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人之為人的基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如果我們不能認清人之為人的特點,人類的獨特性,一旦我們發明出比我們更聰明的物種,我們該何去何從?
看本書,重要的不是說了什么,而是讓我們可以思考什么,這是本書的魅力所在。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2
《人類簡史》;這本書開場就給我一個震撼,那就是其實人類發展史上分別存在著:東非直立智人、歐洲尼安德特人,亞洲魯道夫人、印尼索羅人這幾大類人群 (年代從220萬到100萬年前),其中從智力和體力最強大的是尼安德特人,但在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直立智人用了十萬年滅絕了其他幾類人種,最終統治了全球,所以我們今天的人類主要是智人的后來(在DNA中以智人為主,雜交著少量其他人種)!那么為什么是智人獲得最后勝利呢?因為智人提前完成了認知革命,迅速從一個普通物種完成了智慧物種的飛躍(人類發展至今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認知革命-10萬年前開始、農業革命--1.2萬年前開始、科學革命 --500年前開始);那么什么是認知革命呢?認知革命就是把抽象概念變成可理解的內容,比如當一個智人捕獵者看到“河邊有個獅子”他能把這個圖面轉為一種抽象概念去傳遞給其他族人,族人們能理解他想表述“河邊有一個獅子”概念后一起與他合作捕獵,這個過程就是認知;其實認知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語言溝通;人類之所以能夠超越其他生物成為地球統治者,原因就在于人類學會用語言溝通來完成陌生人之間的分工合作,然后通過分工合作來贏得生存;最有趣的是,人類在完成語言溝通中使用最多是進行“八卦”,這種八卦能力傳遞了大量智人社會關系的信息,從而把個體的人凝聚成為一個團體(比如說同學會),而團體如果加上某種共同約束力就成為組織了(同學一起開公司,有了投資人和股東),那么這種共同約束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虛構故事”或者叫“集體想象”--這在現代企業組織里就叫做(品牌故事或者愿景規劃);智人社會能進化到部落就是通過八卦,而部落進化到原始王國就是靠神話故事、英雄傳記等“虛構故事”;讓我驚奇的是,原來所有現代組織的構建基礎就是靠溝通和把溝通升級而來,但在書中還帶出一個所有組織的規模限制--150人,這不由得想到羅輯思維也講到現代互聯網公司最大規模不能超過150人,因為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靠人際關系的管理會僵化,人的主觀能動性會被機械化的流程所約束;
當人類完成認知革命后繼續生活了近兩百萬年,但在1.2萬年突然發生了全然改革,就是從采集和狩獵食物改成操縱動植物的生命--馴化,這就是農業革命中最顯著的兩大特征--種植(對植物),畜牧(對動物);但書中談到最顛覆的觀點就是,人類以為馴化動植物讓自己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比如小麥、養羊等,但真實可能是處于演化弱勢群體的小麥、羊反過來通過馴化了人類而獲得生存并逐步滅絕其他物種;人類引以為豪的農業革命是一種進步,有可能是一個自然的`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個陰謀;仔細思考一下,狩獵時代的人類更強壯、更敏捷、生存能力更強大、活動范圍更廣大,好像今天的獵豹;但農耕時代的人類更辛苦、更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動范圍更狹小,好像今天的螞蟻;因為人類被農作物、蓄養的動物束縛在某種狀態中,某片區域中!在農耕社會的很長一段時期,人類的總量和壽命并不比狩獵社會的人數多,壽命長;也許,農業革命恰恰使人類弱化、退化(當然從生物學角度)!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3
本讀書筆記來自《人類簡史》第一章。關于人類腦容量大的部分 ,直立行走的部分和使用火的部分可以讀一下,很有意思。這一篇和上一篇講解的都是關于人類認知革命的事情。
第一張說到智人造成了其他物種的滅絕,為什么?因為智人有其他人種所不具備的能力——語言。
在距今7萬年前到3萬年前,智人創造了船,油燈,弓箭和針。同時,也出現了宗教,商業和社會分層。
為什么智人可以有這么多成就呢?因為人類智人通過基因突變產生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智人學會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思考。智人的語言也因此產生。
智人的語言的特殊之處在于,可以用有限的聲音來組合無限多的句子。并且有不同的意義。這是第一種理論。
第二種理論是:智人的語言主要作用是用來說“八卦”,說“壞話”。這點在現在看起來是一種陋習,但在當時卻是有利于維護一個群體比不可少的方式。因為那個時候這種技能是可以知道誰比較靠譜。進而更好的籠絡人心,維護當時部落的持續擴大。智人借此發展出更加緊密,更復雜的合作方式。
想想也是,誰還在吃飯的時候聊工作呢?都是說誰和誰是不是有情況。坷习迨遣皇窃摪l年終獎了,發多少之類的話題。
但是,這都不是人類語言的特殊之處。
人類語言的特殊之處在于,能夠傳達一些不存在的東西,而且講的跟真的一樣。例如:
“獅子是我們的守護神”。
“上帝會保佑著你”。
“愿圣光護佑者你”。
當然虛構不單單可以一個人想象,還可以讓其他人一起“想象”。編制出各種各樣等我故事。例如:《圣經》的《創世紀》。這樣虛構小二故事賦予人類一種新的能力就是:我不但可以和熟人進行合作,我還可以跟相信某個故事的陌生人一起合作。這個很重要的。
人類的通過語言最多可以微信150人的群體。當人數在150人一下的時候,人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規定就可以運轉流暢了。但是一旦超過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問題。那么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講一個故事,讓大家都相信。
多年來,人類已經編制出一個極其復雜的.故事網絡。這種故事學術上叫做“小說”,“社會結構”或者“想象的現實”。
從那個時候起,人類就生活在兩個世界了,一個是現實的;一個是人類想象的。直到現在。
智人自從認知革命以后,人類還有一種能力,那就是:根據變化需求迅速調整行為的能力。而其他動物則是基于基因的。舉個例子:
法國從帝國編程共和制只需要一場“法規大革命”;中國從“封建制”到“共和制”也只需要一場辛亥革命。一場聲勢浩大的歌名,就能把人們從幾千年的“封建帝制”轉換成“共和制”。這是其他物種不曾擁有的能力。
這些故事現在是我們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一直生活在故事里面。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4
《人類簡史》是一部不長的書,卻按時間順序梳理了從智人出現到當今又到未來的人類發展全過程。書中確定了人類歷史的三個關鍵節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
認知革命是指在距今7萬到3萬年間,人類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能夠通過語言傳遞事實和信息。認知革命以前,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與其它動物并無太大區別,風餐露宿,捕獵、采集為生,要躲避其它猛獸的襲擊。認知革命以后,傳說、神話、神及宗教出現,人與人之間通過這些虛擬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協作和活動的范圍大幅擴張,部落的規模擴大、能力提升,開始成為自然界的主導力量,甚至具有滅絕其它物種的能力。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只有生物學上的特征,之后便產生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的人類歷史。
農業革命是指大約1萬年前,人類通過種植、馴養等方式,由捕獵、采集的游牧生活轉向在定居在永久聚落里。通過發展農業,人類獲取食物的來源更有保障,為養活更多的人創造了條件。人口大量增加,人類開始定居,農業社會形成。在這過程中,由于農業產品的差異,出現了商品交換;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出現了統治階層;進而出現了村鎮、城市和王國,也創造了更多充滿智慧的文化產物,金字塔、漢莫拉比法典、百家爭鳴……人類活動越來越復雜多樣,文字在記錄這些歷史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后人得以了解農業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關于農業社會,書中提出了兩個有趣的悖論。第一個是到底是小麥利用了人類,還是人類利用了小麥?農業社會以前,人類居無定所,小麥只是一種普通的野草。在小麥作為糧食的價值被發現后,人類開始大規模種植小麥,人類數量才得以大量增加。伴隨這一過程的是小麥從普通作物一舉成為遍布全球的主要作物,約占據225萬平方公里。從生物角度看,一個物種繁衍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則意味著這種物種在物競天擇中取得了成功;反之,則瀕臨滅絕的物種則意味著物種的失敗。因此,人類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活動對人類的繁衍和發展的確有很大作用,但同時小麥自身也因此獲得了物種的大發展。我們可以說是人類利用小麥加快繁衍生息,但從小麥的角度來看,卻是小麥利用人類擴張到全球。這是個很新穎而有趣的角度。
第二個是人類大規模耕種到底增加了幸福,還是減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規模農業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的糧食,免于饑餓的痛苦,也使人類得以定居并發展出商業和文化,無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農業耕種使得人類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縛了,不得不日復一日地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農業生產,比游牧采集為生的辛勞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看來,人類原本為了增加幸福而進行的農業活動,反而使得農民勞累不堪,難言幸福。這確是件吊詭的事情。
科學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伴隨著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這兩大引擎,科學技術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使得人類逐漸發現世界、認識世界并征服世界?萍嫉陌l展尤其是基礎科學的發展,依賴于政府的大量投入。近代歐洲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為科技的進步奠定了經濟基礎。對黃金的.需求直接促成了新大陸的發現和航海技術的發展,帝國的支持和擴張需求為科技快速發展插上了翅膀,而國家間的戰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更是猛烈地推動科技前進?茖W、產業和軍事科技水乳交融,從此世界急速發生改觀。讀書筆記,科技如今不僅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甚至可以通過生物工程等手段扭轉自然的力量。核武器的研制,原本是為了摧毀,如今卻因為對其的忌憚反而促成了各國間形成整體和平的良好局面,這也是科技帶來意料之外的一大好處。當然,科技的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高強度快節奏的生活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信息的泛濫增加了人們的焦慮和壓力,生態和環境日益脆弱,等等。無論如何,人類發展已經與科技發展息息相關,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生物工程、量子通信……未來世界的模樣必然是由科技所塑造的,也必然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單單是把人類歷史此般概述一遍,這本小書遠不能在20xx年出版后的短短幾年內風靡全球,為人津津樂道。書中闡述想象的世界的獨特視角,則是構成本書獨特魅力的另一絕妙之處。
本書關于想象構建人類活動的描述并非獨一無二。安德森早在1984年出版的《想象的共同體》中就闡述過最初民族和國家的形成過程中,由于地域的隔絕和交通的不便,跨地區的溝通聯系很少,民族和國家的概念更多地存在于人類的想象之中。
《人類簡史》對此進一步延伸,闡述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產物,并以此作為貫穿人類歷史的一條主線。
最初的想象源于人類對大自然的無知,形成了諸如宗教、神靈和圖騰等信仰,這種存在于大腦中的意識恰恰是區別一個族群與另一個族群的標志,族群就這樣被想象出來了。隨著一個地區或族群人口的增長,規范人際活動的秩序和規則逐漸形成,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尊卑貴賤。這種人們最初想象形成規則經由國家政權確立,就成為了必須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法律制度。
再來看經濟,經濟活動最基本的元素是貨幣。早期貨幣的形態千差萬別,金銀、珠寶、貝殼等很多東西都能充當貨幣的功能,而賦予這些物品商品交換媒介功能的正是人們的觀念——對貝殼貨幣價值的一致認可。例如在監獄里,由于大家的認同,香煙也能成為通用的貨幣。當今的貨幣的想象成分更甚。原本毫無價值的紙張,政權聲稱以國家實力為支撐確認其具有其面值所代表的購買力,便成為全國通用的貨幣,美鈔甚至在全球范圍內為人所接受,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每個人都想象他人同樣能認可這一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所以說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功能是基于人們的想象而形成的。經濟活動的規則也并非是天然存在的,而是由商人們長期交易逐漸達成的共識。到底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還是先交錢或先交貨?買到的貨物質量不合格,能否退貨或退款?企業破產了,企業負責人是不是要自己掏錢抵償公司債務?要進行交易,雙方必須想象對方會遵守同一套規則;成立公司,必須要想象其他人會認可公司背后所代表的一套制度體系和規則設定。圍繞在大家周邊的每一個品牌實際上也是一種想象。大家看到iPhone,立馬想到時尚和品質;看到Nike和Adidas,就聯想到運動;看到勞斯勞斯,就想到奢華……我們不需要親身使用這些品牌,它們所代表的內容就留存在腦海里了。離開了這些規則、公司、品牌的經濟注定是無法進行的。
金融體系也是建立在想象基礎之上,最典型的就是銀行的賬戶金額。銀行具有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存100元在銀行,在保留一定比率的準備金后,比如說10%,剩下的90元又被銀行貸給其它人,這樣原本的存在銀行的100元就變成190元。如此進行無限次數的存貸,最終銀行賬戶的金額合計是1000元。這1000元只是賬面上的數字,如果大家都去取錢的話,銀行是給不出的。所以說儲戶賬戶里擁有的資金有一部分是想象出來的,銀行必須依賴于儲戶的這一想象,才不至于出現擠兌的情況。
至于文化,本身就有許多是純想象構成的,而那些基于事實的描述也一定是帶著想象的成分,因為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想象的結果!白雷印币辉~很容易為大家理解,可能最先印入腦海的是一張四方的八仙桌,但它代表的物體本身的形態可能是各式各樣的,或許是石頭材質的,或許是缺了腿的,或許桌面上擺了一束花……但我們在描述的時候,人為略去了一些信息,這種重塑的過程就是一種想象。
想象構建了民族、社會、國家,想象構建了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規則,想象構建了公司、品牌、金融……想象構建了政治、經濟、文化,構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構建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類簡史》的確是一本簡史,它簡單不是因為對人類歷史浮光掠影,而是因為它以想象這一新穎的視角貫穿了人類發展的三個階段,層層推進、邏輯一致,撥開歷史迷霧、化繁為簡,令人讀后思路為之開闊、耳目一新。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15
此書的部分以前上學時大致也熟悉了些,小時候懵懂好奇的關注點是自己的由來,我們的祖先長什么樣,而如今考慮的確是我們如何與這個社會友好生存的問題,自己的前途在哪?怎么在這個進步的社會上生存發展?不同的年齡段讀此書會有不同的看法。此時我的想法也只某段稚氣未干年紀的看法......
從人類認知革命的開始,殘殺、搶掠、爭領土,以及人類私心對權利的迷戀慢慢開始進化,這些都是自然演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人類進步的結果,工業革命到現今社會,人類的領導權也在不斷擴大。
以前針對鬼神論的看法都會有莫名的恐懼并且無知的相信它的存在,現在才明白宗教的大肆宣揚只不過是政治權利下的產物,來教導人類棄惡揚善,倡導文明社會,改變以前從祖先輩們留下來的那點兇殘習性。
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的行為模式慢慢開始被束縛,兩點一線的生活慢慢演變成新的問題,以致于現在的人類開始思考怎么能讓自己快樂,亦徒生自己行為下只對自然一味索取卻無所回報的悔悟。但慶幸某些人的'覺悟,有時候城市呆久了就想去自然界里舒展下祖輩們留下來的這點沒被磨滅掉的自由自在,不愿被框縛的習性,好好珍惜還未我們破壞的自然,人類終將依賴它的存在,F在的人類,下至每個人都需學會和自然和平共處,我也將善待我所擁有的一切。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05-22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范文08-26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精選12篇)08-17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9篇)03-21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通用16篇)08-03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13篇)12-02
時間簡史的讀書筆記02-16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12-13
未來簡史讀書筆記09-30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