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第三章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通用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1
最近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利用晚上入睡前的時間,本來是要養睡意,哪想這本書有癮?赡芎妥约恨r村生活經驗相關,書中描寫的人情世故就像自己小時候生活的場景,分析這背后的`原因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也處處閃耀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芒。費孝通先生寫這本書,是從小處開始,從生活瑣事開始,分析卻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另人嘆服。
講到鄉下人夫妻之間的相敬如賓,似乎總是隔著一層,似乎很少談笑風生、談情說愛就更是少見了,這很像很像農村夫妻之間的狀態,似乎相敬如賓、客客氣氣的,但這客氣背后確是禮法束縛而至的習慣。這隔膜,我是早就有所感悟的,但經這本書一點,就更真切了,像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了,但至于為什么,確沒見過什么人講出個所以然來,這本書給出了答案,對人的啟迪遠的很。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2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此書收集的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此書是關于社會結構本身及性質的分析,偏于通論性質,并以此作為一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的社會學。
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關鍵詞“鄉土”了,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至少在那個年代。鄉下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看去,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產生鄉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鄉土性質發生變化,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運用的分析方法看來是較普遍的,即從現象看本質。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為的差異,體現在我們的差序格局:中國與西方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系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融在集體中獨立平等的.個體。還有秩序的差異,有禮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較明顯,而西方則為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等方面要上升一個層面再論,這也是我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讀完《鄉土中國》,再看鄉村與城市、中國與西方,這兩對差異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人和人的相互關系、社會和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剪影。
作為一本社會學入門型的書,《鄉土中國》以典例論證解說,易于讀者接受。我讀過之后的確感受頗深,相信大家讀了也會有所體會。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3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站住社會學的角度對中國農村社會格局及其特征的闡述和解讀;鄉土中國,則是千百年來沉淀在華夏兒女血液里的一份濃濃的鄉土情。
有朋友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只要腳踩在泥土上,他就是踏實的,就有種想開懷大笑的快樂和輕松。我又何嘗不是呢!泥土,實乃根之所在。腳踩在泥土上,就是人回歸了本位,找到了根。有根的.我們,不會焦慮,不會浮躁,當然也不會有飄忽不定的虛無,我們享受著泥土給予根的滋養,當然是踏實和快樂的。
鄉土中國,雖有其“土”,卻是不加雕琢的自然美;雖有其“愚”,卻貴在不加掩飾的質樸。鄉土中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她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田園風光、包容的博大胸襟以及厚重的人文積淀,滋養著億萬國人的精神和靈魂。所以,失意時,回歸鄉土,古往今來,就是人們的最佳選擇。即使飛黃騰達,也要回歸鄉土,祭祖尋根。毋庸置疑,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不能割舍的鄉土情。
和費孝通先生一起走進《鄉土中國》這部社會學著作,就可以更深層次地理解中國的鄉土社會的基本格局、特征以及傳統社會的一些風俗人情等,也更能從根本上理解沉淀于中國人血液中的鄉土情懷。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4
這兩天在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在“差序格局”一章里面有這么一段關于東西方社會格局差異的很有趣的描述:他將西方社會的格局描繪為一種柴火捆的狀態。
這些一根一根的柴火,則是由個人組成的團體。這些團體有非常清晰的邊界:誰是圈子里的,誰是圈子外的。這個團體的責任與義務是什么。大家在這個社會框架下和而不同的組合在一起。費老把這種柴火捆稱為“團體格局”。
而在中國,關系則是完全不同的,費老將其描述為同心圓,或者漣漪。一圈一圈的是由不同的親疏遠近組成的。陌生人,點頭之交,半生不熟,熟人,近友,至親之類的。這個圈的最中心,則是自己。
這里可以順手解釋一個詞,即儒家的“人倫”。倫理的“倫”字即為這水波一圈一圈的形狀。后來被引申為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那么這兩個模型有什么引申出來的應用呢?一個就是“公”與“私”的問題。在西方的群體格局下這個界限是被明確規定的,即那一根一根的柴火彼此之間明確的邊界,這個是“權利”。在范圍內可以適當地講人情,但是范圍外則是權利問題。
中國的“公”根據費老的說法意味著人人都可以去占一下便宜,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的存在。而有趣的是在中國的“私”不是自私,而是“利群”。就是為我這個小群體來謀求福利的利益。所以對于在局中不顧公共利益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反倒有可謂是“無私”的動機。
但在傳統的漣漪結構里,這個圈的大小并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存在,而是極富伸縮性的。比如說“家”,究竟是配偶孩子的核心家庭,還是加上附近旁支的家族,還是把各路姑侄老表都算進去的龐大家族,到了最后一句“自家人”真喊起來,感覺天下一家也沒什么問題。
而在這個伸縮之中,人在結構里的關系是會產生巨大變化的?赡苌弦环昼娺熱乎的很,下一分鐘隨著重新劃定范圍就可以冷眼相向。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們至今依舊對人情世道冷暖如此敏感。
儒家一開始就沒打算跟這種思維方式過不去,他們只是加了一個字——“推”。所謂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我們對于小家的感覺推廣到更大的受眾范圍里去。而當所有人都被這一個個擴大的漣漪包裹的時候,就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里天下大同也就不遠了。
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感覺這套思維方式依舊在我們的文化里起著巨大的作用。大家還是會想要首先去照顧家人,一些想要改變世界受傷的人會想首先去愛那些愛著自己,真正重要的人。在這個里面都可以看到漣漪的界限與范圍。同時在同一個圈內的,往往會出現一些很麻煩的問題。既然都是在考慮親疏遠近,一些至親之人的博弈就會變得很麻煩,或許解釋了為何婆媳關系是中國自古的老大難。
同時也可以看出,這個模型里是沒有什么界限意識的。甚至沒有自己。所以很多父母含辛茹苦舍命付出的同時也對孩子橫加干涉。當我們批判這些社會問題的時候,或許這個里面也有很重的文化因素呢。
最后,可以看到在這樣一個格局下,對于公共事務是一個多重囚徒困境:誰不占便宜誰吃虧。但同時大家都占便宜就會導致這個系統的崩潰。所以必須要有強有力的道德來對所有人進行限制和約束,大家同時也要對破壞規則的人進行制裁或者輿論轟炸。
這些聽起來,似乎都沒有過時呢。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5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么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后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么躲避并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于城里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里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于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范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游走在茫然的空間里,也就難免有很多城里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6
對我來說,鄉野間的生活是一段難忘的童年經歷,傳統的鄉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精神世界中。最近,我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它讓我感覺像是回到了小時候,在書中精妙的語句描繪下,我仿佛又聞到了家鄉的味道。
書中所描述的鄉村社會,是一個充滿傳統習俗和規矩的'世界。作者從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角度深入剖析了鄉土社會的結構與特點,揭示了其內在本質和規律。他通過對土地、家族、婚姻、宗教、道德等諸多方面的討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完整而復雜的社會體系。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鄉土社會的魅力和價值。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世界里,人們彼此依存,共同生活,形成了一種親密而和諧的社會關系。
書中還探討了農村社會的一些問題,如土地流轉、農村教育、環境保護等。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民的生計和發展,也關系到整個國家和社會。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和支持農村發展,為農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發展機會。
總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于農民生活的紀實性著作,還是一本關于中國傳統農耕文化和農村社會的重要研究資料。費孝通先生用獨特的視角和精湛的語言,將中國傳統社會千絲萬縷的關系揭示得淋漓盡致。
讀完這本書,我看到的是真正有血有肉的鄉土社會。在日新月異的當下,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已不再像以前一樣那么關注土地、關注家長里短,但這樣的傳統文化依然代表著我們中國人的傳統。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它是我們文化的根。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鄉土本色。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7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對20世紀40年代后期中國鄉村社會所作的社會學研究。在本書中,費孝通先生從經驗出發,運用社會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治研究和分析中國的基層社會。在書中,他將基層社會定義為“鄉下人”或者“農民”,并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國基層社會的結構和特點,進而對中國傳統社會的結構及其變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鄉土中國》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尤其是書中的一句話:“中國的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人們依賴于土地和農作物為生,注重家族和社區的凝聚力和傳統。”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鄉土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的深厚底蘊和特點。
書中的`分析非常詳細和深刻,作者通過研究和分析中國的基層社會,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的特點和問題。例如,作者指出中國基層社會存在著家族和社區的凝聚力和傳統,這種凝聚力和傳統源于人們對土地和家族的依賴和忠誠。同時,作者也指出了中國基層社會存在著封建迷信和宗法制度等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鄉土中國的魅力和問題。作者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基層社會和文化傳統,同時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鄉土中國的重要性和挑戰性。
總的來說,《鄉土中國》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它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基層社會和文化傳統,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思考當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革。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8
時代在開展,社會的每一個方面都在變化,有些變化是進步,而有些變化那么很難界定其性質。如費孝通先生提及的,鋼鐵的城里人看鄉土的村落人,會因為其文化認知的相對缺乏而以為其“愚”,相應的,鄉土的村落人眼中,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鋼鐵的城里人,因為根本生存能力的相對缺失,也是“愚”的,這是時間推移和社會開展帶來的鄉土與城市的分歧,在起點,整個中國都是鄉土的,是真正的鄉土中國,而逐漸的,城市中國出現了,并且與鄉土中國向不同的方向在開展。在鄉土中國,封建禮教的遺存,家族體系的殘影,既束縛著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其完整精神構造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系男女關系的都不僅僅是生殖與繁衍的需要,更多的是了解,同樣的,維持整個人際關系體系的同樣是了解,相互了解與共同認識,傳統儒家觀念和道德倫理是同一片鄉土上的人們承受同一種意識的根底。鄉土社會是靠最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來配合個人之間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系是長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覺到是自然的。只有生死于斯的人群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人際關系和共同思維,其中各個人之間有著高度的了解,這一切就是鄉土觀念和鄉土情懷,其中最大的離心力,只不過是人的個體差異和必然的性別區分而已。
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系男女關系的都不僅僅是生殖與繁衍的需要,更多的是了解,同樣的,維持整個人際關系體系的同樣是了解,相互了解與共同認識,傳統儒家觀念和道德倫理是同一片鄉土上的人們承受同一種意識的根底。鄉土社會是靠最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來配合個人之間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系是長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覺到是自然的。只有生死于斯的人群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人際關系和共同思維,其中各個人之間有著高度的了解,這一切就是鄉土觀念和鄉土情懷,其中最大的離心力,只不過是人的個體差異和必然的性別區分而已。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及了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即沖突決定存在,生命的過程存在于克服阻礙之上,但鄉土中國并不認同這一點,或者說傳統中國并不認同這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處世哲學中,和諧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和優先等級遠遠高于個性的突破和個人的滿足,整個社會體系在遏制破壞秩序和穩定的因素時能夠爆發難以想象的強大凝聚力,或許這是一種對進步的阻礙力量,但這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中國現在正在全力推動法治社會的建立,這是應該的,科學的,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歷史前進的必然,但就傳統而言,鄉土一個人治的社會,這種人治并不停留在外表的個人集權和羊群效應上,在掌權者頭上是輿論,連天子都不敢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輿論的頭上是道德,是倫理綱常,費孝通認為這種人治其實是一種禮治,根據禮儀和道德來實現法律的約束力。道德與法律,有時候需要面臨取舍,但我認為更好的結果應該是融合,海洋法系的種種無奈已經說明了完全條文的法治是蒼白的,而封建社會的最終崩潰也說明完全唯心的禮治是無力的,法律的嚴謹與公正保證了人格的平等,而道德開展的繼承性與漸進性保證了社會進步的穩健。 時至今日,城市化成為中國開展不可阻擋的浪潮,但鄉村仍是中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鄉土的情懷那么是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柔軟部分,既包括對天然熟悉的故土的思念,也包括對那一種思維邏輯的認同,那一份敏感的不可觸碰。這是中國的現實,也是中國的特色,中國要開展,不可能犧牲甚至舍棄關于鄉土的這一份,無論是政策,還是感情。未來,無論是探索進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建立進程,還是開展有著更旺盛生命力的新農村,費孝通先生的這一部《鄉土中國》,和它所引發的對鄉土的思考,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值得熟讀和深思。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9
讀完這本《鄉土中國》,感觸頗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后確有萬條萬縷了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作者是大師級人物費孝通先生,書中提出了有關中國社會——鄉土社會的——的一些基本特點、基本概念,譬如所謂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中沒有法律產生的條件;鄉土社會的禮治、長老統治等等特點。……對于我這個剛剛對社會學發生興趣的初學者來說,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
說實話,這本書雖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書中的實質內涵的東西則并不是那么多。這本書一開始讀起來感覺十分的親切,因為自己就是從鄉村中出來的人,對鄉村本來就有一種熱愛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費孝通先生則通過理論層次的寫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將鄉村社會結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確實是費孝通先生的`獨到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就是里面通俗易懂的語言,跟霍金的《時間簡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處!
這本書引起了我其他幾個方面的思考:
1、《鄉土中國》的實質是什么?
2、費孝通先生本人及其其他學術成果有哪些,以及哪些東西怎么樣?
3、自己應該怎么學習社會學這門課?
4、社會學這門課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它和其他社會科學有什么關系?
5、如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能夠產生出若干部有影響力的學術著作?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值得自己去研究的一些問題!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10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向讀者們展示了中國傳統社會盤根錯節的組織關系。本人有幸閱讀了費老先生的作品,并有所感觸,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作者在這里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農民向土地索取生存所需,所以敬畏土地。農民聚集在一個空間內,無需具體的規范、原則,更習慣于通過超越語言地形式形成習慣,放在時間維度來看也就是禮俗。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于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說我們黨很早就認識到了禮俗、好古的鄉土社會特點。鄉村之于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動力;而革命之于鄉村,則是千年鄉村秩序和鄉村生活的大顛覆。在革命的邏輯中,這種顛覆是歷史的必然,合情合理;但在中國傳統農民生活的邏輯中,則是對現有的信仰、原則和傳統的背離或放棄。因此,現代革命進入鄉村的最大問題,是農民能否有決心背離傳統,親近革命和接受革命的問題。這正如黃琨研究所發現的:“貧困并不是農民參加革命的唯一理由,革命農民固然出于對物質利益的渴求,但傳統的價值判斷和道義準則仍在考慮之列,革命所面臨的風險也常使他們邁不出革命的腳步!迸c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強行改造相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人民的`立場,保護著人民的利益,想人民所想,這樣才成功地突破了這個千年傳統所積淀出來的心理和精神的“防線”。
而其秘訣在于:在努力使鄉村成為現代革命的舞臺,使農民成為現代革命的力量同時,也用現代革命的邏輯改變鄉村,改變農民。簡單地說,就是把革命動員與鄉村的革命性改造有機結合起來,在鄉村改造中動員農民;通過動員起來的農民實現鄉村改造。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11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于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后期的所作的一篇偉大的作品。雖然這本書距離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了,可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和閱讀這本書,還是頗有探究性和現實意義的。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我就萌發了一個疑惑,“鄉土中國”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了這次對中國社會的探索之旅。而我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本書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里發生作用!弊髡呤沁@樣解釋“鄉土中國”的,看完這個答案的同時,我又對這本書產生了滿滿的好奇,于是我便繼續探索下去了。
鄉土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起點。作者在書中的開頭部分就說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敝袊怨乓詠砭褪且粋農業大國,說到農業就離不開土地,說到土地自然也離不開勤勤懇懇的.農民。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土地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是珍貴的,因為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等都要依靠土地!翱糠N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在農民眼里,“土地”是位最近于人性的神?梢,“土地”對中國農民和中國社會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在看完作者對“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見解之后,我又往后看了其他章節,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差序格局》中水的波紋原理。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人際關系比喻成丟石頭而形成的同心圓波紋。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的時候,水面會出現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就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拿我們自己來說,家人永遠是我們最親近的人,而相對來說親戚和朋友就會顯得比較疏遠一點了。
此書中還有很多觀點和看法,作者自己也說“這種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看來還是值得觀摩的!睍芯哂鞋F實意義的觀點和作者敢于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們不斷探究和學習。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12
這本書最開頭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里長出過榮耀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如今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编l土中國,并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進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沖擊。中國消滅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轉變速率大、關系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舊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里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么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抵制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并非無理的抵觸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確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由于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系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好的答案。
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于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依據都可以從土地里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于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認真觀看觀看身邊的人,就會發覺,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于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全部的全部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著泥土的氣息,有著文化的投影。國人“內圣”人格取向,或者始終到近代中國照舊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扎在土里。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里。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期,如今真正的了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后農業國家轉向于先進的工業國家。本來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征。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沖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著,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所謂的城市綜合癥,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2 / 9
覺得自己沒有伴侶。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著一輩子老死家鄉,如今的人們想著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轉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先進的文明制服了落后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沖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晰是城市里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于斯,死于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
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愿望說不定更猛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轉變。本來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13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里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占著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著鄉間一切的閑事。他們象征著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奶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著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說,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著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以凇兑磺y忘》的電影里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這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里所占和所應當占的地位了。
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
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
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學習的能力。他的行為方式并不固執地受著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所支配。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復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于一種新的做法。
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在社會里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為規范的信念。它包括著行為規范,行為者的信念和社會的制裁。它的內容是人和人關系的行為規范,是依著該社會的格局而決定的。從社會觀點說,道德是社會對個人的制裁力,使他們合于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延續。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棉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然和主軸一樣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不但在大戶人家,書香門第,男女有著閫內閫外的隔離,就是在鄉村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梢姷默F象。我在鄉間調查時特別注意過這問題,后來我又因疏散下鄉,和農家住在一所房子里很久,更使我認識了這事實。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著多說話的”,“實在沒有什么話可說的”。一早起各人忙著各人的事,沒有功夫說閑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漢如果守著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說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沒有人的因素。
禮治社會并不是指文質彬彬,像鏡花緣里所描寫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禮并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不窮兇極惡的意思。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禮里被別人用火燒死,這是禮。又好像在緬甸有些地方,一個人成年時,一定要去殺幾個人頭回來,才能完成為成年禮而舉行的儀式。我們在舊小說里也常讀到殺了人來祭奠,那是軍禮。
親密社群的團結性就依賴于各分子間都互相的拖欠著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著回帳,意思就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別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去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著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群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實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釋是“無違”,那就是承認長老權力。長老代表傳統,遵守傳統也就可以無違于父之教。但是傳統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時間過程中也會進入長老的地位。如果社會變遷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親子之間,或是兩代之間,不致發生沖突,傳統自身慢慢變,還是可以保持長老的領導權。這種社會也就不需要“革命”了。
愛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欲望。這些欲望所引導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如果從上面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欲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盡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與他生存的條件。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里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延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14
“經典著作,總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 《鄉土中國》作為一本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版的著作,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缭桨雮世紀之多的書,仍在現今呈現在我們的必讀書單中,一定是有它對于中學生不可泯去的教育意義。讀完導讀部分,我也對《鄉土中國》這本書有了整體的把握。
社會學著作的類別,是在以前的閱讀中從未接觸到過的,因此,閱讀《鄉土中國》也是對自己的一項極大挑戰。一項覺得對自己很有意義的發現,就是費先生在闡述觀點時所運用的邏輯和層次。4個單元,14篇文章,看上去各自獨立,實則自成體系。從開篇《鄉土本色》統領全書,圍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社會”,逐層表達自己對于中國鄉土社會的見解和看法。有時間和空間,有傳統和歷史,有現代和世界……不同的緯度,不同的角度,構建出了費先生心中的鄉土社會。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由社會到家族……積累起了鄉土社會的理論大廈,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細讀精讀《鄉土中國》的念頭。這樣分明有內在聯系的層次,在感嘆費老師深厚文筆之余,也提醒了自己在以后寫作時需要注意的點。
讀完費老師的生平簡介,不禁驚艷于費老師的成就和榮譽。從出生到離去,費老師在95年間鑄就了多少令我震撼的輝煌。但最讓我欽佩的`還是費老師的一片赤誠之心。面對專制者的殘暴,演講時的費老師沒有退縮,而是發出了比槍聲更為響亮的呼聲:“不但在黑暗中我們要呼吁和平,在槍聲中我們呼吁和平!”字字句句擲地有聲,震撼人心,迸發出的是民族團結和平的力量!不禁讓我想到了聞一多先生的《紅燭》,我想,費先生的心,是實實在在和紅燭一樣“紅”吧!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闭菍M老師一生的真實寫照。相信在學習生涯中,能有一位這樣的引路人,我會更加目的明確,心有理想地大步前進!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 15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實地調查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寫下了諸多在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除了《鄉土中國》外,他還有《皇權與紳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曾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日本亞洲文化獎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旭東曾評價說,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吸引的不僅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們對于中國鄉村的理解,它的影響范圍可以說包括了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
全書一共由十四篇論文組成,是費孝通先生經過長期在鄉村地區的社會調研和考察整理出來的詳實資料。從解釋什么是真正的“鄉土”開始,他將鄉土社會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這些關系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用淺顯風趣的例子和語言生動得表達出來,并且糾正了我們對“鄉下人”的一些偏見認識。
本書并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讓我們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么意思,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在農耕文明長期作為發展主流的中國,許多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系,都對今天的中國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這些沿襲下來的鄉土特色是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說:“這本書并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么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么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么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說,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系,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上世紀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職,教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但是他不愿意“照本宣科”地為學生授課,而是希望能夠和學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性研究和社會調查,甚至為了掌握更詳實的第一手數據,多次不辭辛勞的奔赴鄉間進行考察。最終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論文集結而成的《鄉土中國》這本書。費孝通先生從看似人盡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后所蘊含的道理,可謂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社會學家們研究社會結構時所必須參考的材料之一。
《鄉土中國》中談到的“鄉土”其實是一種社會關系,這種關系在中國廣大鄉村非常常見,但卻極少被人認真的談起或者論證。費孝通先生通過自己大量的社會調查,附加上生動的例子,將鄉土社會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會”“差序格局”“維持鄉土社會正常運行的四種權力”等,較為普遍的社會關系一一進行解釋。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國鄉村傳統的生活模式,構成這種生活模式的每一個角色,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熟悉的。在這種熟悉的環境里,有一種叫做“差序格局”的社會關系產生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關系網,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通過婚姻,來建立并且擴大自己的關系網。想要維持這些社會關系的運轉,必須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權力,有四種權力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而“同意權力”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
由此可見,《鄉土中國》雖然是費孝通先生考察當時鄉村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所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是書中的內容并沒有因為時代前進而失去意義,相反,在今天,國家大力改革農村運行模式,新政策與舊傳統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變得更具參考價值。
【《鄉土中國》第三章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第三章(通用10篇)07-30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5-06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6-24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2-1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3-3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800字06-05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0篇)08-03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30篇)08-16
《鄉土中國》費孝通讀書筆記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