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9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后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愿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里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里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并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說到“私”這種性格特征,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設備,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于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并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里,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說,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說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系是合作關系,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于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盡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閱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說,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么,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2
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從芬芳的泥土中走來。因此,我們有了故鄉情結,我們企盼落葉歸根。
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詳細、理性地解讀分析了我們與鄉土親密細膩的感情與關系。
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你走多遠,身居何職,都脫不掉骨子里的鄉土氣息,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因此有了雖身在都市高樓大廈里的達官貴人,仍然手持小鏟侍弄幾盆植根泥土的花花草草,更是奢望能在閑時,自己擁有哪怕巴掌大的一小塊土地種點蔬菜,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普通百姓更是對家對土地無法割舍。
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根據只言片語,苦苦尋找祖上曾經住過的一孔破窯洞或埋葬老祖宗的一捧荒冢;沒文化的老農在老屋拆遷時,死死地抱住院里的'一棵老樹,老淚縱橫,不肯放手。
“能戀本鄉一捻土,不愛他鄉萬兩金!
受鄉土情懷的影響,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也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哲學認為,凡事都是對立的,非此岸及彼岸,中間有條無形的鴻溝。我們的哲學思想總體是中庸的,講求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相依賴。陰陽學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陽中抱陰,陰中含陽,相輔相襯方能源遠流長。這與我們早期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是分不開的。
故鄉和土地永遠是我們內心最可靠的依托和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代隨著工業革命的出現,打亂了我們原有的腳步。我們拋棄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揮手告別對我們忠誠奉獻的土地,一窩蜂似地擠進陌生而又擁擠的城市。鋼筋結構,水泥硬化,與泥土一刀兩斷。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高空鳥瞰,和密集型養雞、養豬場沒什么區別。呼吸著不知從那里冒出的被污染的空氣,吃著不知怎樣生產出來的不時被媒體報道加了什么“氰",或者什么“氯"的垃圾食品。
我們密集型生活方式和現代化企業加工產生的污染,為病毒和細菌創造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思想也因生活環境改變而改變。沒有了往昔鄉村泥土中的樸實與親切。
為了優越,拼命地比拼。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外賣小哥累死在送餐的路上,得到的只是2000元人道主義的施舍。留守農民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老人有病看不起,娶了老婆又離異,剩下子女無人管。
現實在狂扇農耕文化中“勤勞致富"的嘴巴。
我們嘴里反復念著不忘初心,我們為什么要在路上狂奔疾走?答案在很多時候,是模糊的。許多人懷念過去,厭惡當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許多剛從高校畢業的低層知識分子,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踟躕徘徊,迷失了方向。不知未來在何方。人類在所謂的科技領城內惡性競爭,最終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有待商確、驗證。
前三十年,一個普通農民,生養四五個孩子,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孩子讀書成家,雖困難,卻也過得去。然而經過現代科技化的洗禮后,一家有時候連一個孩也養不起。
人類奮斗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我想不只是我們普通民眾不清楚,恐怕就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很迷茫。
老子云:“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說白點,就是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于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
文學就應該取材于社會,指引于大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只有大樹的根系植根于大地的深處,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換來樹冠的枝盛葉茂。
殷切盼望,費先生"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的創作風格,得以延續,探索、引導中華文明朝著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前進。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3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實地調查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寫下了諸多在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除了《鄉土中國》外,他還有《皇權與紳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曾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日本亞洲文化獎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旭東曾評價說,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吸引的不僅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們對于中國鄉村的理解,它的影響范圍可以說包括了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
全書一共由十四篇論文組成,是費孝通先生經過長期在鄉村地區的社會調研和考察整理出來的詳實資料。從解釋什么是真正的“鄉土”開始,他將鄉土社會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這些關系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用淺顯風趣的例子和語言生動得表達出來,并且糾正了我們對“鄉下人”的一些偏見認識。
本書并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讓我們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么意思,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在農耕文明長期作為發展主流的中國,許多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系,都對今天的中國有著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這些沿襲下來的鄉土特色是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說:“這本書并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么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么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么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說,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系,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上世紀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職,教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但是他不愿意“照本宣科”地為學生授課,而是希望能夠和學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性研究和社會調查,甚至為了掌握更詳實的第一手數據,多次不辭辛勞的奔赴鄉間進行考察。最終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論文集結而成的《鄉土中國》這本書。費孝通先生從看似人盡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后所蘊含的道理,可謂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社會學家們研究社會結構時所必須參考的材料之一。
《鄉土中國》中談到的“鄉土”其實是一種社會關系,這種關系在中國廣大鄉村非常常見,但卻極少被人認真的談起或者論證。費孝通先生通過自己大量的社會調查,附加上生動的例子,將鄉土社會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會”“差序格局”“維持鄉土社會正常運行的四種權力”等,較為普遍的社會關系一一進行解釋。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國鄉村傳統的生活模式,構成這種生活模式的每一個角色,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熟悉的。在這種熟悉的環境里,有一種叫做“差序格局”的社會關系產生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關系網,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通過婚姻,來建立并且擴大自己的關系網。想要維持這些社會關系的運轉,必須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權力,有四種權力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而“同意權力”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
由此可見,《鄉土中國》雖然是費孝通先生考察當時鄉村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所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是書中的內容并沒有因為時代前進而失去意義,相反,在今天,國家大力改革農村運行模式,新政策與舊傳統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變得更具參考價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4
花了二十來天才看完這本《鄉土中國》,而也是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閱讀量和閱讀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反思。今天這次寫讀后感,可能更多地卻在對自己讀書上的反思了。
無論怎樣,還是先得說正題。《鄉土中國》這本書是值得并且需要讀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我習慣讀一本書的時候先了解作者作這本書的年代和時代背景,我認為,無論什么樣的作者,在寫書的時候,其背景對其影響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根據自己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的期刊報紙上的小文章所綜合的,時代背景是處于極度艱難的抗戰時期。而也恰巧是研究之艱難,信息流通之不便,也使得費孝通先生的研究結果具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和創新的視角。費孝通先生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社會,他所著《鄉土中國》,估計中國已經沒有什么時候能夠比起那個時代更鄉土的了。
《鄉土中國》一書還是比較全面的講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費孝通先生言之“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總結,加之后面的各項闡述,很具有總結性。不僅在那個年代,即便是現在,所謂的現代化已經得到一定發展了,我認為,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烙印還是很深的,現在的內陸地帶,現在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保持著一貫的鄉土性。
而中國人的很多性格也是鄉土性而造成的。
人制與法制,究竟哪種更適合?社會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想必很多人覺得該依靠法制,但是對于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這一點上肯定會有很多爭辯。費孝通先生指出,中國的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社會。比之于西洋幾乎可以用訴訟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社會是很少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西洋遇事,可能很快想到訴訟,而中國人卻往往只會在其他所有辦法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才會去打官司。因為,在西洋人看來,打官司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而為被告為原告也都很可以理解,成為被告的不一定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中國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在現在,打官司的被告基本首先就會給人以壞形象的印象,很多時候都會受到很多譴責的,而原告也不一定好運,人們也可能會說“破大點事就打官司,難道沒有別的解決方式了嗎?”。
中國司法制度的推行不力,不僅僅是因為腐敗和權錢當政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已經保持了幾千年的鄉土“禮治秩序”的沖突的。譬如說,妻子與外人通奸被丈夫發現,丈夫動手打了奸夫,最后法律判過來,無法給奸夫和妻子以任何處罰,卻可以拘留甚至刑罰于丈夫,但是以所有人的道德和“禮治秩序”的處理方式,丈夫打人是無可厚非的,妻子和奸夫會受到懲罰和譴責,丈夫卻沒事,兩種方式結果截然相反。作為旁觀者,你是如何看的呢?群眾的看法和抉擇就會直接決定最后選擇的社會秩序的方式,所以法制的推行阻力重重,社會原因是占很大比重的。
文字的下鄉可能對于我們現在幾乎掃除了所有文盲的社會已經很難體會,但是放諸于解放前的幾乎純農村的社會確實有很多耐人回味的地方。城里人說鄉下人土,不識字,說鄉下人笨,費孝通先生認為鄉下人不識字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因為他們當時的社會生活不需要用到太多文字,不識字也無妨,所以自然不回去學太多,而不是因為笨而不識字的。這一點我相信是肯定無可辯駁的,當初全國恢復高考的時候,農村孩子在讀書方面就從來沒有落后過城里孩子。而現在,城鄉教育基礎差別如此之大的時候,農村孩子依然可以學得很好,說鄉下人笨的說法是無法站住腳的。
我想,這本書看完之后,我應該要反思一下讀書方式了,不去對于每一本書都求之一定程度的甚解,現在這個階段就應該廣泛涉獵,“好讀書不求甚解”,待到需要認真的做研究時,再去甚解便可。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5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獲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宏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里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峰與海拔6000米的人說話,基本上是說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后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溫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才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文化是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于個人并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筑通橋梁,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筑通橋梁,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并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著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對象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并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群,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著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群里的特色。
6、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于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F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沖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里: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范,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范,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并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于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于頑固和落伍。
9、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于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地緣是從商業里發展出來的社會關系。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里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6
第一次對中國農村社會主動有意識的去觀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機會讀到梁鴻的《中國在梁莊》,當時讀書純粹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沒有什么方向,買這本書大概是電商搞活動湊滿減。但11年那個寒假我真的被這本以南陽一個小村莊—梁莊—為縮影呈現一個典型中國村莊的生活狀態、村里每個人的成長和故事、鄉親鄰里之間的糾葛與情感還有村里的政治與權力的變遷的紀實文學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村莊,里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長的環境中找到,每一種狀態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鮮活的存在著,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鴻想要除了將這樣的生活呈現在輿論的視野外,更多的是對于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取得巨大發展和變革的大環境下這種農村社會的變遷和未來命運的思考。梁鴻后來又寫了《出梁莊記》,但這兩本書里更多地側重紀實和調查,對于深層次的為什么、如何解釋這種種存在和現象卻未涉及,《鄉土中國》則從從社會結構這一社會學研究角度闡述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征,解讀中國農村社會的全貌。
所謂社會結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占有一定資源、機會的社會成員及其生存活動的組成方式及其關系格局!多l土中國》認為中國的社會是基于差序格局運作的,這從根本上區別于西方現代社會的團體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個人以自己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聯系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這個圈子中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形成一種差序,同時每個圈子的大小要依著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時因地自由伸縮。團體格局則以個人為本位,強調團體中個體之間關系的平等,如果同一團體中有組別或等級的分別,那也是先規定的,團體的邊界也有明確界定,個人是否屬于團體一眼即能辨別出來。
那么基于這兩種不同的社會結構,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具有那些特征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作者首先闡述了為什么叫鄉土中國、鄉土的含義是什么?作者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的,我們的傳統文明是農耕文明,自然離不開土地,是一種生于斯、長于斯最后死于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流動的文明。在這個不流動的社會形態中社區的基本單位是村落,人生長在一個先于自己而存在的無需選擇的環境中,村落是一種熟人社會,一切問題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積的經驗來解決,人與人之間是鄉親,且與外界是孤立的.。“土”本身并不具有貶義,一方面“土”是土地對于中國基層社會的重要性的體現,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層傳統社會對于現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于愚笨,這種土氣就如同城里人不認識麥子的道理一樣。
然后作者闡述了基于這種差序結構產生的一系列中國鄉土社會的顯著特征,包括文盲較多、私人的道德觀、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別、婚育制度、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欲望與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于團體格局的西方社會特征都有哪些不同。書中探討的具體一系列特征,在現在的中國基層社會不只是農村依然很容易找到,這里就不贅述了,推薦大家找來讀一讀。
這本書對于從事社會學尤其是中國農村問題研究的學者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讀這本書的意義主要在于兩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種視角,讓我們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群。這個社群到底是為什么成為這樣的、具有哪些特征、在歷史的發展中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只有在全面認知的基礎上,我想“應該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去努力”這一問題才會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這個國家,了解我們的同胞,在看待許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錯誤。例如前幾天殺魚弟自殺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人都對其父母的行為進行了批判,但這個新聞除了這個關注點外我覺得更有啟發的地方是“原來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孩子承擔著這樣痛苦的命運”。了解多種生活狀態的存在,認識到世界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7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確,作為一個從古至今都依賴著農業發展到今天的國家,農民的比重很高,農民也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以前對中國的農村和鄉土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但讀完鄉土中國后,卻感覺中國的鄉土社會都是與書里講的大同小異的。
農民的命根子是土地,正是世世代代的農耕生活養活著在這片鄉土上生活著的農民,所以中國對土地的依賴,造就了這樣的鄉土社會,現在的“土”是貶義詞,似乎帶有點蔑視的味道,但我卻覺得不然,土字就是代表著泥土,“土”就是鄉下人的命脈。從前的農村生活,家家戶戶春播秋收,挖土豆、插秧、割麥、剝包谷都是我所經歷過的。土地是神奇的,你對他有一份付出,就會得到一分收獲。鄉下生活好像也不用怎么花錢,記得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井,春天在鳥語花香中播種,到了秋天便收獲,家家有幾顆棗樹、核桃樹、桃樹。柴火上山坎幾顆青?木,玉米棒棒也可以拿來燒,逢年過節買點糖果,添件新衣便是了?梢,“土”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是有一定道理的。
費孝通先生分析:中國農民聚村而居原因大概有:一是每家的耕地較少,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耕地距離不會太遠。二是水利灌溉需要,聚在一起,合作方便。三是為了安全,聚在一起為了保衛。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平分了家里的土地,一代一代的在一個地方增長人口。正是土地的不可移動性,導致了人被固定在那里。在時代洪潮的席卷下,從鄉土時代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鄉土時代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出了弊端,陌生人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對的,于是“土氣”便成了罵人的詞匯,“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以往那樣每逢農忙時節,約定俗成的家與家聯合在一起收獲,今天在張三家割麥,明天在李四家打瓜,沒有報酬,就是在一起吃口飯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復返了,F如今的鄉土文化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漸也在更新,擯棄了傳統的一些不適用的、不好的,遺留下一些人情的溫度。
學者將中西方文化作比較,西方社會,在美國,農場主都是一個人掌管著方圓幾百上千畝的土地,一家人孤獨的`生活,是因為處于初期,本就地廣人稀,所以西方強調的是獨立意識,負責意識,西方社會爭得是權力,而我們的社會講的卻是交情,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里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就是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看中團體,公私分明。但中國則不然。
鄉土社會在時間中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成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不必計劃,所以時間自然會給我們選擇出最適合的生活方案,我們每個人也正如作者所說,教師不應當只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敢于向未知領域進軍。所以,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真實定位,為社會的推進與變化積極助推便是。作為一名檢察工作者,我們更有溫度的執法,站在鄉土社會的實際中,處理每一個案件,以化解矛盾為出發點,那么社會矛盾將更少,社會將更加和諧,群眾的獲得感將更加強烈!
在這也希望,我們的鄉村依舊美麗,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8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所著,全書僅五萬多字,典型的“大家小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描述了一個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我也說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個感悟:就是從歷史的必然性的角度來看待封建傳統體制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個體制可以穩定的存在幾千年之久,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中國特定的環境也是他滋生發育的最佳土壤。盡管從現在看來,就是這個體制讓我們落后于世界,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體制才可以孕育出適合大刀闊斧的改革的環境,也奠定了改革成功的基礎。
下面簡單說一下書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兩個點。第一個是“長老統治”第二個是“差序格局”。
長老統治是映射到最底層的鄉村生活中的一個說法。中國古代是層級統治,嚴禁越俎代庖,鄉村身為最小但最為廣泛的單位個體極具封閉性,不論是地理位置上的封閉還是思想上的封閉。鄉村社會是一個不易改變、創新的社會,以穩定為最大的特點,而農業的最大目的就是求穩。四季的輪回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俗稱“靠天吃飯”。旱時求雨,澇時求陽,人們將天神圣化,盡管也期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求一些改變,但是千百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觀念把框架架地死死的,四季的輪回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著輪回。鄉村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為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著胡須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干的后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復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復制,如同四季。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愿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征。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因為他傳遞著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因為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但是農村也并不是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新變化總是有的,只是很慢而已。老人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地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偽,就偷偷摸摸干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雌饋碜孀谥ㄟ占著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后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為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無論是無智識的農民大伯還是高層知識分子、皇親貴胄都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征,整個社會的內涵。誰也逃不開。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9
最近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著作中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是當時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征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了解中國農村變遷之前的樣貌。
本書一共十四篇,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利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首先是鄉土本色,“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個“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村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的安穩生活,以至于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的社會,這才是“鄉土社會”“鄉土”的原因。
接下來是文字下鄉,“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社會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辟M先生說,文字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存在著空間和時間上的間隔,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相處之間有著自己的“行話”,有著“無言勝似有言”的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體現了鄉土社會的本質,鄉下人是沒有文字需要的。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當時的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里,蕩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著“人情冷熱、攀關系、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方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說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個差序,也就是倫。
后面作者還講到了“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在鄉土中國中,長老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能是唯命是從。最后作者講到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隨著社會變遷的快速發展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斷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的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90后的我沒有經歷中國傳統社會,對中國的一些獨特現象不了解,《鄉土中國》幫助我對中國的傳統鄉村社會有了一定的了解。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0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系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于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并由此明確提出了一些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鄉里人不識字,也沒見識。明明沒讀過幾份報,沒看過幾本書,卻要裝成高深莫測的樣子聚在一起聊民生談天下。
鄉里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今天這家的鴨子闖進了自家的田,明天就必須把自家的鵝趕到他家的地里去;明明是雞犬相聞的鄰居,偏偏結了八輩子的仇;婦人們沒事就愛串門,對別家新嫁過來的媳婦品頭論足,又說說自家的婆婆的壞話,咒這家笑那家,樂此不疲。
鄉里人迂腐講究,忌諱多。作為堅信科學的二十一世紀唯物主義者,倒不是我不尊重祖宗的規矩,只是有些太過離譜,損人不利己的東西,早早拋棄才好。鄉里人不但要求自家人遵守,還要別人認同,遭到了否定還擺一副臭臉色。
難怪城里人會嫌棄鄉下來的,沒見識、自私、膽小懦弱、迂腐落后。書中講的有道理。沒見識是因為不識字,不識字是因為沒必要識字;自私是常態,是為了更小的.“公”而自私;陳腐規矩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些講究如同印度妻子殉葬,緬甸成年禮殺人一樣,是傳統。這些能成為鄉土社會不適應新格局的原因,也能當做鄉土社會幾千年沉淀的結果,但絕不能成為鄉土社會就此止步不前的理由。
“從土里長出過的光榮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鄉土的落后已是現存的事實,如要正本清源,須得下一番狠功夫。面對泥沙俱下的鄉土社會,在好的改革也會出現漏網之魚。我愛這一方鄉土,也希望它能改頭換面。而都市在前領跑,鄉土卻止步不前。鄉土改革進行得熱火朝天,重點放到了發家致富上,但私以為,思想的改革著實是刻不容緩呀!
正如艾青所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依然深愛那片田地。那片讓我馳騁其中的,留下爛漫笑聲的天地。
如今,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城市化進程有條不紊逐步推進。但,我們的文化卻長久地承襲于鄉土中國。研究鄉土文化,就是研究我們國家和我們自身。我們從何處來,因此將向何處去。
我生于田壟,長于稻泥;我愿環住一灣秋水,擁緊一簇稻花;我在烈日之下奔跑,于長空之間遨游;我躺在雨后的泥土上,嗅著新雨的清香;我與跳水的鯽魚作伴,我以偷食的斑鳩為友;我同乖巧的家犬嬉戲,我隨回程的水鴨同歸。我守在這一方泥土上,傳訴著濃厚的鄉情,因此,鄉土呀,怎可拋棄得下!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1
“鄉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里開門見山的寫到。那么他們到底愚在哪里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于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愿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里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梢,鄉下人并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盡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么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為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為他認為,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群”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周末,回到老家,村里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為什么,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于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么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后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然后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F在,我慢慢的了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著他們,盡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為什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為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著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里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為什么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么多菜過來,真的是...…”說著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里面透著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么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為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干、識文斷字的城里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2
經朋友介紹,拜讀了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鄉土中國》一書,感觸頗深。在閱讀過程當中,一度是感到相當困惑的,找了一些別人寫的有關鄉土中國的分析和書評,看完了以后,再去閱讀原書,這才有一點自己的感悟與理解。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主要收集了40年代后期先生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任教時所講的關于“鄉土社會學”的14篇文章。一開始閱讀是有點晦澀難懂的,里面涉及到很多理論方面的東西。但細細品讀,竟另有一番收獲。
第一篇《鄉土本色》中有兩句話,一句是“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里陶練出來的結果!绷硪痪涫恰霸谝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換一句話說,社會和個人在這里通了家!彼鼈兡毝錆M意蘊,引發了我的深思。這兩句話說明了什么呢?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黏著在土地上的,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在中國,農民長久以來聚村而居,因此鄉土社會人口的流動率相當小,社區間的往來也十分稀疏,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為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具備了微妙的特點:每一個孩子都是被長輩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的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了的!@是一個“熟悉”的社會。在熟悉的鄉土社會里,鄉民之間在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頻繁地、長時期地接觸,天長日久生出親密的感覺,并且,這份親密的感覺會使人和人之間獲得天然的信任。在熟悉的.鄉土社會,彼此間無條件的信任來得似乎沒有根據,但卻是最可靠的,它已經成為了深入鄉民骨髓的規矩。比如,我們今天依然常常在農村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用得著多說么?”萬一多說甚至像現代社會一樣怕口說無憑,必須得簽個字、畫個押,那鄉民恐怕就要說:“這不是見外了么?”
熟悉爾后親密、信任,這和“自由”有什么關系?這就要提到費孝通先生《男女有別》一文中的觀點:“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謂了解,是指接受著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薄坝H密感覺和激動性的感情不相同的。它是契洽,發生持續作用;它是無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時鏗然有聲,歌哭哀號是激動時不缺的配合!边@兩句話說明——了解是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親密感覺是一種“了解”,熟悉也是一種“了解”。鄉土社會中,各個人之間有著高度的了解,知根知底了,熟悉的、親密的、信任感覺便產生了,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穩定的社會聯系,并且,這種社會聯系到某種程度會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即鄉民之間無條件的信任已經內化為鄉土社會的禮俗之一,成為鄉民自然而然的行為了。
禮是社會公認的行為規范,而傳統正是維持禮的這種規范!抖Y治秩序》有言:“傳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行為規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們的行為,想到這里,鄉土社會中“熟悉-親密-信任-自由”的發展規律已然明晰,但是我們不妨進一步思考此種社會學規律和當代社會的關系。我思考的結果是——鄉土社會中“熟悉-親密-信任-自由”的發展規律與“學而時習之”的古訓有共通之處!墩撜Z·學而》有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在這里,“學”是學習,“時”指的是時間,“習”即溫習、實習,“說(悅)”就是內心高興、喜悅的意思。與上文所講的社會學的理論相對應,“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時習”是經常性的、無數次的陶練,“說(悅)”是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
作為當代社會的組成人員,我們在最初學習了知識之后也應該按照一定的時間常常去溫習它、實習它,讓原本陌生的知識在腦海里和我們的思想經歷一遍一遍的摩擦之后熟悉起來,產生一種親密的感覺,爾后與我們的思想融會貫通,構成穩定的知識結構。這時,我們對腦海中的知識是充分信任的,它們已經從書本上融入到了我們的記憶、思想和性格里。經歷過如此學習過程的人必是錦心繡口、清詞麗句脫口而出的,絲毫不受書本的束縛,這就達到學習層面的一種自由。此外,書本是文化的載體之一,通過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我們接觸、理解傳統的教化,并在不斷熟悉的過程中對傳統的教化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篩選,自覺地將精華部分內化為個人修養的一部分,從而不自覺地指導自身的行為。這時,面對“尊師重道、孝敬父母、刻苦學習”等基本的社會道德,我們也能獲得“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3
費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說道,它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并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人們的內心世界。
輕人既然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可以選擇是積極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愿,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費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說道,它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并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人們的內心世界。 我懷著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感觸頗深。這本書是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什么樣的社會”。這里講的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在閱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我會體會到一種反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很佩服書中的說理,作者通過將城里教授的孩子和鄉下的孩子清楚對比就能讓人清晰理解: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如鄉下人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里因無知而被嘲笑,城里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由此可見,鄉下人無知確實沒有是根據。然而城里人習慣用理論,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確不知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泥土是鄉下人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征,是一種質樸的感覺,我們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土在我們的文化中占有特殊位置,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作為一代學人的典范,在幾十年中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其《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至今仍引領后人,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4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群體就是農民!懊娉S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明確提出重視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并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但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很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很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并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后來在很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為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磥硭坏谖膶W界和社會界有著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為。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边@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群眾在社會成員中占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說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已經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明確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拔幕杂X”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明確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很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里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后期,卻有著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后確有萬條萬縷了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后,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敘事風格,在閱讀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5
中國人傍“土”為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并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著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扎根在了心里。
我并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著鋤頭的人,身上有著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里。
我所認為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班l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里扎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里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么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里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里人有作為,城里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里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么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干,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里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干二凈了。我不認為應該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6
費孝通先生在此書開篇第一句就言明:“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辟M孝通先生正是希望通過《鄉土中國》一書來探討回答:“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狈▏鐣䦟W家孔德曾經說過:“凡在上級的必然以下級為基礎,因此也可以用下級來解釋上級!鞭r村是整個中國的基層,中國現存與新興的很多階層都是從農村分化出去的,因此研究鄉村問題對于我國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
什么是“鄉土”,這是費孝通先生在全書開篇就著重討論的問題,在費孝通先生看來“泥土”是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分不開的,正是土地塑造了中國幾千年的榮光,但也是土地束縛了我們向上飛的翅膀。在鄉土社會里,“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是生活的常態,一塊能用腳步丈量其長短的'土地,可能就黏著一個家庭幾代人的一生。固定的生活模式、熟悉的生活人群、不流動的生存空間、在各自孤立的社會圈子中形成了的“熟人社會”,是一種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鄉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從長大到死亡都是在一個熟悉的圈子里,人們從熟悉得到信任和安全感,契約與法律在鄉土社會中反而成了多余之物,因為維系著鄉土間信任關系的是一種由熟悉而帶來的可靠性,但這種“約定俗成”卻往往格格不入于當下這個由陌生人所組成的社會。
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之中,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則是變態,哪怕是被迫離家遷徙,鄉土社會的“根”還是不變的,他們就像被風吹出去的種子一樣,在落地生根以后,仍然會在新的村落中延續舊的習慣。
在鄉土社會之中,文字也是多余的,但這并不意味這鄉土社會沒有文化,更不意味著鄉下人是“愚”的。在鄉土社會的人們更加重視文字的有用性。我們對文字的定義是:記錄思想,交流思想,承載語言的圖像與符號。但是鄉土社會是一種“面對面社群”。相對狹窄的人際交流結構與封閉式的生產生活方式使得鄉土文化只需要橫向之間或者縱向幾代人之間經驗上的傳習,而文字卻是因為人們在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的限制而產生的,歸根到底,中國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層中發生的。鄉土社會是一種近乎于“重復”的社會,在這種社會中單憑語言已經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詞不一定要文,中國古代的勞動者并不是缺乏創造力的,以《詩經》為例,《詩經》的風部集合了各地民歌,其中就包括最膾炙人口的《蒹葭》、《關雎》、《桃夭》等等,這些民歌在鄉間口口相傳,但若無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可能這些名篇就難以傳世。在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中,文字的實用性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我們初步推行文字下鄉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也就成為能夠預料的事情了。
在費孝通先生看來,中國人“私”的毛病也是有章可循的。費孝通先生運用社會結構分析法,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差序格局中,每個人都是以“己”為中心來結成社會關系網絡的,但是這個網絡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伸縮能力的,《增廣賢文》里曾言:“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正體現了這個社會圈子會因為中心勢力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書中以《紅樓夢》中的賈府為例子:在賈府鼎盛之時,只要沾親帶故之人都可以包容進這個圈子,但到了風雨飄搖之時,便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團了。圈子的大小與“血緣”、“地緣”、“經濟水平”、“政治地位”、“知識文化”水平都休戚相關,在這種由一個個社會圈子所組成的社會之中,群己的界限就模糊了,公私的范圍也就有了相對性,“克己”也就成了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德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7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鄉土中國》這本書時,便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心中涌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獨特情感。它似乎讓我回想起了小時候的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讓我對于自己身處的社會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這或許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鄉土情結。
首先,費孝通先生的寫作手法令人嘆為觀止。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鄉土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入淺出地闡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論文,既獨立成篇,又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有關中國鄉土社會特征的完整體系。這種寫作方法,使得讀者可以輕松地理解每一個主題,同時也能夠全面地了解鄉土社會的各個方面。
其次,費孝通先生對于鄉土社會的觀察和思考非常深入。他不僅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了中國農村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還從微觀的角度探討了農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這種深入骨髓的剖析,使得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鄉土社會的本質。
此外,費孝通先生對于鄉土社會的變遷也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比較,分析了鄉土社會的變遷過程和趨勢。這種對比分析的方法,使得讀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鄉土社會的歷史脈絡和未來發展方向。
最后,《鄉土中國》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故鄉有了更為深厚的感情。在閱讀過程中,我不禁回想起小時候在故鄉度過的那些美好時光,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場景,那些發生在鄉村的童年趣事。我想,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和感受,我才會對這本書愛不釋手,產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共鳴。
《鄉土中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身處的社會和文化傳統,還可以激發我們對于鄉土的熱愛和思考。對于那些曾經在鄉村度過美好時光的人們,這本書無疑會引起他們無盡的回憶和思考;而對于那些未曾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們,這本書也會讓他們對中國鄉土社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8
《鄉土中國》是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創作的社會學著作,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本書主要著述了中國農村的鄉土社會,以及蘊含其中的鄉土文化。
《鄉土中國》主要由十四個篇章組成,這十四個篇章分別為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而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
在這十四章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鄉土本色》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起初讀到《鄉土本色》這一章的時候真的覺得十分簡練且完整精確的講述了鄉下人與土地的關系!多l土本色》中有一句話令我有很深的感觸: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地生活,像母親對于她地兒女一般。這句話讓我想到從古至今鄉下人與土地都是緊密地聯系著的,我們生于那片土地,并從那片泥土中長出,向下生根,向上發芽開花。絕大多數的農村人都是持著“生于斯,死于斯“的信念。他們都對土地有著深深的情感。就像我自己的家庭一樣,在我的記憶中打從我爺爺那輩起,就一直扎根在那片土地上。我父親這一輩也住在與自己父輩相同的土地上。這么多年在那片土地上發生的至多是些建筑的變化罷了。而且,盡管我們一家人居住在城市中,我父親依然會時時刻刻地惦記著老家地那一畝三分地。由此不難看出一個農村人對土地眷戀。對于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這一點我是再同意不過的。在鄉村中,人家與人家之間極少有不相識的,并且在逢年過節之時還會互相上門拜訪,哪一戶人家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會拿出來分享,大家都十分相熟。鄉土社會絕對是一個由熟人組成的'社會,在其中你難以見到根本不了解、不認識的人。人與人之間哪怕沒有血緣關系,熟識度也在世代中逐漸積累,就如同書中所說: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男女有別》這一章中,費孝通先生向我們闡釋了鄉土社會中感情的不激動恰恰好維護了鄉土社會的秩序與規則,男女之間得以產生下一代,社會關系更加穩定,就如同《男女有別》中的那一句:紀律是必須維持的,紀律排斥了私情。男女有別這一點,就是男女天生生理上的不同以及社會傳統無形中賜予他們的不同,令男女之間的互相了解存在一個極大的障礙,這障礙恰好使得一個家庭中男女之間感情不易激動,私情被排斥。鄉土社會是亞普羅式的,這與現代社會的浮士德是十分不同的。鄉土社會的男女有別使得男女之間的隔閡加大,使得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家庭中各司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加固了社會的穩定性。這在現代社會的角度上看起來是有些許荒謬的,現代社會的男男女女對于愛情大多都具有美好的向往,若想讓他們不去了解對方,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深兩人之間的隔閡,只是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失去自己對于愛情的追求是很不可能的。
最后說說本書中除了章節我最喜歡的段話:為什么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起初剛剛看到這個比喻的時候覺得整個人醍醐灌頂,眼前仿佛出現了石子掉入平靜的水面中所泛起來的漣漪。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很像儒家學說里孔子所說的的人與人之間是由近及遠的,從自己出發,離自己最近的那一圈中的人是最親近的,之后的每一圈都變得慢慢疏遠,人與人之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聯系。因此我們會去推己及人。圈子是動態的,界限是模糊的,圈子是以人的個體為中心而非團隊,圈子是有豐富交集的,在不同地時間不同的地點,我們的圈子在發生著變化,我們在別人圈子里的位置也在發生著變化。這讓我想到哪怕掉入水中的石子消失,但泛起的波瀾也不會立馬消失,就像一個人從世界上消失了,他的故事仍然活在認識他的人的記憶之中,他還有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直到最后一個與你有聯系的人從世上離開時,你才算真正的離去了,這讓我想起了電影《Remember me》。電影中死去的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當他們活著的親人將他們忘記時,他們才徹底消失。聯系消失了,我們也就真正的消失了。那段話中的比喻非常有意思,不僅清晰地整理了中國和西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社會格局與結構的不同,還可以讓人聯想到許多與之相關地話題,值得好好地研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9
讀罷《鄉土中國》,“這可不是當下的中國像”——這是來自一個完完全全城市人的感嘆。書中有大量鮮活生動的實例,然而對我們從小生養在城市者而言卻成為十足的新鮮。七十載過去,中國社會面貌已然天翻地覆,時代使命也經歷相當巨大的跨越。但在今天重新回望過去的鄉土歲月,我們或許正如“讀史以明智,為鑒照前途”一般,站在現代人的立場認識過去,又以歷史的視角照見未來。
已經失掉了鄉村生活的實際與基礎,我們在《鄉土中國》這里認識過去的中國,認識我們的傳統何以作為傳統被一代代人恪守和尊重,認識如今耳熟能詳的那些風俗、諺語背后的文化與社會根基——這正是它原初的目的與內容:在提煉現實的維度上為鄉村的中國社會畫像;創作于中國城鎮化的萌芽期,彼時受困于抗戰和國內勢力分立,城鄉分裂非常明顯,而鄉村人口又占據主流,認識鄉村中國自然能夠更好的推進鄉村建設與城市化。這樣不拘泥于某一具體問題的內容,使得《鄉土中國》在今天更有發揮價值的見地。這不僅僅在結論上,作者在提煉過程中所記錄的實例以及所使用的辦法,對學術對應用都有不磨滅的價值。
打比方說,對鄉村中國深刻的認識,來源于作者豐厚的實地探究,最使我們親切與認可的也是他的實踐與科學精神!段淖窒锣l》與《再論文字下鄉》、《無訟》兩部分內容探討鄉村改革中理論與實際發生的摩擦,作者立足鄉村實際,在考察與思辨后大膽地指出“想當然的不一定正確,眾人說的也不一定可靠”,對“使鄉下人變聰明的辦法是普及文字與知識,而使鄉村更加科學有序的必要是推行法治”這些看似不證自明的論點提出具有創見的異議,讀來既醍醐灌頂,又深深為其勇氣與實證品質所觸。
我們或許問,過去最“土氣”的中國,今天還可見鄉土中國的影子嗎?社會的面貌在飛速的變,社會內在的結構也毋庸置疑的不斷變化,但是中國人變的真的有那么快嗎?仿照費老先生的方法與觀點,盡管“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于頑固和落伍”,但是“舊的生活方法有習慣的惰性”,換句話說,當習慣不足以成為障礙,保留經驗的行為仍然可以算作“保守”的意義時,更可能的現象是習慣的殘留、“注釋”,而非習慣的更替。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很不均勻,如果是就改革開放后才踏入城市化的大片區域來看,踏入城市的家庭不過兩三代人,當代青年人的父母或許就是隨著他們的長輩自農村走進城市的,而真正完全扎根于城市或許就是從青年人這一輩開始。在這樣的.情況下,某些從過去帶來的經驗,從泥土中攜帶的習氣,是否依然得以保存?《血緣和地緣》一節中所提出的人情往來的通則,今天依然被盛奉為不言自明的社交準則;《差序格局》與《系維著私人的道德》中極具相對性的群己界限和道德標準,是否仍然深深根植于當代人的心中,使人們頑固地“不肯離開差序格局的中心”,而在實際上妨礙了國家利益的實現、團體利益的認同?《鄉土中國》曾經全面的概括了這些普遍的、廣泛的屬于中國人的特質并進一步深入其文化根本,如今這些見地里的結論在部分意義上依然統攝著整個中國社會。
如今的中國,可以察覺逸散在城市樓宇間屬于土地的氣息,但亦清楚的看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必在更迭之中越來越多的脫離土地和鄉村,而鄉村本身也在發生新的變化。弄清楚鄉村的脈絡,要探尋在其上拔地而起的城市文明的軌跡或許也不再那么“當局者迷”。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6-24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5-06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8-19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3-3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2-11
讀《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12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0篇)08-03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800字06-05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15篇)08-11
關于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