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
《鄉土中國》是費老先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一課的教學內容而編輯成的一本小冊子。之所以說是小冊子,是因為這本書很薄,由14篇文章組成,但是每篇文章之間又有邏輯聯系。
《鄉土中國》一書探討了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鄉村有別于城市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鄉村是一個“熟人社會”,與此相對應的就是“陌生人社會”。也正是從這本書開始“熟人社會”這個概念開始流行起來,特別是用在解釋鄉村社會的一些特性的時候。本書圍繞鄉村社會的特點分析介紹了“熟人社會”形成的原因、鄉村的社會結構以及社會秩序等問題。
一、“熟人社會”
鄉村就是一個“熟人社會”,即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形成這種社會的原因與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性是分不開的,所謂的“鄉土性”就是指生活在鄉村的人世世代代都與“土”脫不了干系,土地是他們最普遍的謀生辦法。從我們的歷史上看,我們的祖先也是通過種地延續下來的,所以說我們的民族也是和泥土分不開的。
土地的一大特點就是不可移動性,而鄉下人又是靠土地生活,所以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代代相傳,生于斯,死于斯。那么一個村子里“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很特殊,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互相都很熟悉,也就產生了信任,社會關系就是靠這種信賴維持的,而不是法律。鄉下人間這種特殊的信任關系導致了今天的法律在鄉村不能適用,在城市里是“良法”,在那里似乎成為了“惡法”,有點“水土不服”。而且由于土地的因素,社會的`流動性很小,社會變遷速度也很慢,與城市的變化速度形成了天壤之別,所以才形成了“二元城鄉結構”,與這“土”也是有一定關系的。
二、語言和文字
城里人眼里的鄉下人是“愚”的,這里所說的愚不是智力問題,而是說鄉下人不識字,是文盲。這就叫“愚”嗎?這個標準似乎不合理了吧。按費先生的說法應該是指“鄉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否則就不能自圓其說了。
鄉村里很多人都是“白字先生”,即使識字的也識得不多,但是這與“熟人社會”是分不開的。所以就要考慮文字在鄉村的用途,“我們是不是因之可說向下多文盲是因為向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也就是說鄉村里是否有文字的需求。
在這種熟人社會,也就是“面對面的社群”,人們的交流用得更多的是語言,亦或通過足聲、聲音、氣味就能辨別對方,亦或一個表情、一個手勢就能表達想表達的東西。這是人與人交流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方式,這些在鄉村里還是很常見,這種環境下文字似乎顯得是那么地不必要。而且文字本身也不是完美的,“文字是間接的說話,而且是個不太完善的工具”。但是在城市卻恰恰相反,文字就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工作、生活甚至娛樂都離不開文字,因為有這種需要所以才要識字。
更進一步說,“在‘面對面的社群’里,連語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語言本事用聲音來表達的象征體系!薄拔覀兘^不能有個人的語言,只能有社會的語言!薄霸谟H密社群中可用來作象征體系的原料比較多。表情、動作,因為在面對面的情境中,有時比聲音更容易傳情達意!(《文字下鄉》)
鄉村社會流動性小,社會變遷慢,生活經驗、技巧都是長者口口相傳的,不會有遺漏晚輩都是按照老人所說生活處事,根本不需要文字記載!霸谝粋每代的生活等于開映同一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傳奇’!编l村社會生活本來就很簡單,關系也不復雜,用這個圈子的“特殊語言”就能很好的維持社會秩序,所以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空間。
所以說,“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只有認清了文字存在的前提和基礎,才能使鄉村真正接受文字,否則都是削足適履。只有當這種熟人社會被打破之后,才會漸漸有使用文字的需求。
三、社會結構
有人說“私”是鄉下人的一大毛病,其實從整個中國的歷史來看,應該說中國人的“私”是無處不在的,而不是僅僅專屬于鄉下人。從中國整個的社會結構格局中就會理解這個“私”——也是就書中所說的“差序格局”,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西洋社會的“團體格局”。如何理解二者的區別呢?
簡單地說,“團體格局”中存在一個超越個體的“實在”,它是無形的,但是它卻將每個個體聯系在一起,對待每個個體都是平等的,“人人生而平等”!安钚蚋窬帧敝芯筒淮嬖谶@種沒有差別的兼愛,它是以“己”為中心,不斷地往外推形成了一個網,就像把石頭丟向水面形成的一圈圈波紋,每個人都是一個網的中心,也就是沒有讓人與人牢牢結合在一起的力量。每個個體似乎都是獨立的,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就是“老大”。
“這里所謂‘私’德問題就是個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分的問題”。團體格局中個人與群體界限分明,西洋社會里的國家這個團體就是一個明顯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維系著團體秩序就是國家的憲法、法律等等。差序格局中的這種界限卻是模糊不清的,可以憑借自己的意志伸縮,所以“在差序格局中里,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明確的公私之分,社會結構式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維持這種社會秩序的就是私人之間的道德。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2
本書的作者在序言中說,這本書只是一次嘗試,嘗試回答“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這個問題。在我們這一代人的眼里,鄉村,是應該拋棄應該遠離應該走出去的地方,它是落后與無知的象征,是我們應當擺脫的存在。在我們通常接觸的文章中,一提到“鄉土”總是批判的、諷刺的,是“劣根性的”。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理解很多傳統觀念,我們叫它“封建思想”,而實際上,鄉土社會與鄉土社會所滋長的觀念與傳統,確確實實是作為中國社會的基層與根本。
我是一個十幾年來都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我甚至沒有過年回鄉下的故事,在靠天吃飯的鄉村中,我沒有住過幾夜。我的長輩們都是靠著高考從鄉村中沖出來的人,他們是土地里滋長出來的人,但他們一心想要我們離開鄉土。在這種氛圍的家庭中成長,我對于鄉土是不了解也不理解的。
在學習這門課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都沒有意識到歷史及發展對現今社會制度與思想觀念有多深的影響。我個人一直有一種理想性的信念,類似于作者提出的“ideatype”,那就是“清零”。我相信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清零的:洗衣機會把一切都洗干凈,不管是洗了襪子還是內衣,洗完就清零為“潔凈的”;朋友間吵架了,和好之后關系會清零回到過去一般好;時代成長了,新一代的孩子們出生了,他們的觀念也能清零,能成為現代化中國所需求所適應的新一代人。而實際上,我們不愿意將襪子和內衣一起扔在洗衣機里;吵架時刻薄的話語會一直刻在心里;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依舊有細小而堅固的根扎在鄉土社會中。就像我是一個,視“男主外,女主內”為封建糟粕思想的人,但卻對女司機有難以除去的偏見。我原來總是對社會有些失望,我總覺得現在的人們所遵守的觀念是自己選擇的,如今都是新時代了,我們看得到西方世界的`“先進思想”,為什么還是有這么多理所當然信奉著“封建思想”的人。上過中外法律文化,讀過鄉土中國后,我發現事情并不是這么簡單,現實沒有那么理想。
我想錯了什么?鄉土社會并不代表著糟粕落后,清零是不存在的。中外最常被念叨的差異就在于婚姻與愛情。我們如今相信,婚姻是愛情的結晶,人是為了愛在一起的。這是西方社會的主要婚姻觀念,在西方社會中,由于家庭結構上的小(僅由父母與子女構成),家庭更像是短暫的生育機制,僅是為繁衍后代存在的。而在中國的觀念中,家庭在結構上是一個氏族。家庭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群所存在的,為了這個事業社群長久而強大地延續下去,家庭應當是經濟的,是追求效率的。
“凡是做事業的社群,紀律是必須維持的,紀律排斥了私情。這里所謂感情相當于普通所謂激動,動了情,甚至說動了火。用火來形容感情,就在指這動的勢和緊張的狀態,從社會關系上說感情是具有破壞和創造作用的。
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边@就解釋了,為什么西方的離婚率這么高,為什么在中國,一提離婚所有人都勸!皽惡线^唄,還能離咋地呢!碑斈懔私饬诉@樣的傳統與這樣的觀念,你也不會再覺得中國的包辦婚姻是如何的難以理解。知乎上,“你見過的最偉大的人”問題下面的點贊最多得回答講述的是她的姥姥,一個堅守傳統家庭觀念的傳統家族長母。很多時候,你客觀地去看舊社會那些了不起的女性,你會發現“女主內”的重要。雖然不能夠贊同如今相同的舉措,可舊社會女性管理家族的智慧確實是不能否認的,甚至可以說是偉大的。
感情是鄉土社會中的變數,是秩序與平衡的打破者。所以我們高中不能早戀,男生要和女生分開坐,所以我們一大學畢業,就被逼著相親結婚?雌饋硐袷歉改篙叺幕橐鲇^念與你自己愛情觀念的沖突,其實更多的,是自己觀念的相互矛盾。我們都渴望著一份長久安定的愛情,當我們在新時代的沖擊下我們開始追逐愛情,可是我們在鄉土中的根又給他加上了“長久安定”的形容詞。這是矛盾的,這是我們這代人在面臨結婚戀愛生子問題時的困境。
就仿佛我們是扎根在中國傳統鄉土文化中的種子,卻照著西方自由博愛的陽光成長起來。最后我們長成了花朵,卻游離在縫隙中,應該走向哪里,沒有人能指導我們。我不能夠清零,不能夠一刀砍掉我鄉土文化的根,可我追逐著自由愛情的光芒,不能夠說服自己面朝黃土背朝天。
但是我沒有得到答案,是應該“愛”還是“不愛”。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3
梳理一下,整部書講了主要三個問題:什么是鄉土?鄉土社會是一種怎樣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是如何維持的?
這里的鄉土,指的是一種社會結構,可以理解為傳統中國結構,相對于現代社會而言。費先生40年代在西南聯大講社會學,用到的教材是西方的,時值革命新思想正開始進入舊農村,文字下鄉,法律下鄉,與當地的風土人情產生了沖突,他于是結合西方的社會結構開始研究中國,“鄉土中國”這一說法由此誕生。(時至今日這份講課的小冊子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學研究必讀的經典書目之一,可見這份關于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見解是多么深刻通透。)
鄉土社會,說到底是一種熟人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姓氏為中心產生家庭,進而擴大為村落,而由于農耕特點,使得村落長久在一個地方固定下來,進而成為部落、城鎮。熟人社會里講的是禮俗,是從先輩那兒傳承下來的待人之道、禮俗規矩,這種禮俗規矩起到了約束鄉人、教化部落的作用,外來的文字到了這里成了西洋景,外來的法律到了這兒反而會受到對抗,因為在鄉人們看來,文字不如方言來得親切,法律更是不講人情,是不合情理的。(在我們通常的認識里,會覺得中國人有人情味,而西方人冷冰冰互不來往,這也許就是與社會結構有關。中國人講究的是以“我”為中心的關系擴散,凡是和“我”有關的都是親人。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隊,一支支獨立的團隊,團隊內部關系密切,團隊外保持距離。)
鄉土社會的關系一般需要四種權力維持:一是橫暴權力,二是同意權力,三是長老權力,四是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顧名思義與專制和暴力有關,是社會沖突下、階級對抗的產物,這個權力帶有強制性,體現著階層之間的控制和穩定。比如政權的更迭、王朝的替換,都是在橫暴權力下產生的。同意權力,則是社會合作下的產物,隨著社會關系的復雜化,原來自耕自足不求人的狀況漸漸被分工合作、共享發展所取代,這時候就特別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合作,這份合作在某種程度上也穩定了橫暴權力的力量。比如無論在哪個王朝,都會有集市、商埠、貿易,這些不是橫暴權力下產生,往往與民間的自主合作、共產共贏有關。
長老權力,則帶有一種教化性味道,是在共同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權力,我想到了孔子的游學,所謂“為政以德”的.宣傳和教化,有時是高于政治權力的,它產生于民心,影響于君心,有一種穩定社會根基的力量。以上三種權力并非各自獨立,相反是相輔相成共同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政權格局下孰輕孰重而已,但大多出現在太平時期。而時勢權力,往往產生于亂世,取名于“時勢造英雄”,即亂世中人心渙散,這時候產生的英雄人物往往發揮時勢權力,能夠起到一統天下、穩定民心的作用。
如今,鄉土社會的“鄉土”氣息漸漸遠去,村落漸漸被樓房、社區所取代,熟人的社會開始向商業化、陌生化社會發展,血緣關系(因生育關系而聚集)開始向地緣關系(因居住或工作關系而聚集)發展,人與人之間,少了默契和規矩,少了感性和情義,漸漸多了戒備和距離,這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在呼喚西方的“契約精神”,契約精神往往產生在陌生人之間,基于一種共同的文化和信仰,基于冷靜和理性。
這本書的價值也許在于從理論上引導你讀懂中國傳統社會,以此來幫助你理解國情人性。我是一只笨鳥,很多書需要多讀幾遍才能真正明白。初讀《鄉土中國》,僅能獲得一個初步感知,很多內容尚需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真正明白理解。權且記下初讀感受,以備來日復讀深究。作者:位世英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4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于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后期的所作的一篇偉大的作品。雖然這本書距離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了,可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和閱讀這本書,還是頗有探究性和現實意義的。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我就萌發了一個疑惑,“鄉土中國”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了這次對中國社會的探索之旅。而我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本書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里發生作用!弊髡呤沁@樣解釋“鄉土中國”的,看完這個答案的同時,我又對這本書產生了滿滿的好奇,于是我便繼續探索下去了。
鄉土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起點。作者在書中的開頭部分就說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說到農業就離不開土地,說到土地自然也離不開勤勤懇懇的農民。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土地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是珍貴的,因為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等都要依靠土地!翱糠N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在農民眼里,“土地”是位最近于人性的神?梢,“土地”對中國農民和中國社會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在看完作者對“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見解之后,我又往后看了其他章節,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差序格局》中水的波紋原理。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人際關系比喻成丟石頭而形成的同心圓波紋。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的時候,水面會出現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就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拿我們自己來說,家人永遠是我們最親近的人,而相對來說親戚和朋友就會顯得比較疏遠一點了。
此書中還有很多觀點和看法,作者自己也說“這種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看來還是值得觀摩的!睍芯哂鞋F實意義的觀點和作者敢于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們不斷探究和學習。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5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后課余讀的第一本書?赡苁怯捎诘谝淮紊孀闳宋纳鐣茖W,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才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不過,我還是會利用課余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后,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過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這里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于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關于“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這里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里,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边@為“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在這一章,先生著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征,即鄉土的本色是什么。我把它總結概括為下面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著很強的傳統性,而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說,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里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于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里灶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托。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系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賴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說“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著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扎在心里的這個“根”。這個情結可以說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歷史,沒根!所以說,“土”在我們的文化里占著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說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是最初的發源、基層,后來擴大到不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賴。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為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直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形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征,我總結為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币驗榉N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著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這里,那么他的后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了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只占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面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占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么人們就會認為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里現在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為孤立、隔膜。上面說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說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說的。兩者有一定關聯,我認為是有點因果的關系。因為村子里的人世代定居,不怎么流動,因此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系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系: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由于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即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同。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么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么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說普通話,萊蕪話一直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著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臺,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征,我稱之為“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于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币虼,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了,這又叫作規矩!耙幘夭皇欠,是‘習’出來的禮俗!薄班l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蔽业睦霞椅一厝ミ^一次,在那里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為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于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征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征,回答了什么是鄉土的本色。盡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6
薄薄的一本蘊含著厚重的知識,這是我對《鄉土中國》的第一印象,再到后來在重刊序言中讀到費先生的:“我不能不為當時那股闖勁所觸動。而今老矣,回頭看,那一去不復返的年輕時代也覺得可愛,我愿意把這不成熟的果實奉獻給新的一代年輕人!庇谑怯直幌壬鷮ぷ餮芯康膽B度與對后代年輕人的期盼所感動。
費孝通先生在這本社會學著作中將社會學原理引入中國農學文化研究,所展示的是一個真實的中國農村風貌,講到了社會變遷,道德觀念,家族制度,文化傳遞等多方面的內容。我想《鄉土中國》所帶給我的是認識一個現實的中國、一個可以真正去把握的中國以及滿足我對中國鄉村的一份向往。
在全書之中所最觸動我的是《鄉土本色》一章,在這一章中我所認識到的問題是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在我的判斷中,中國的鄉土社會應當是依附于土地、定居于土地之上、以聚村而居的居住形式所反映的一個熟悉的社會。而這樣的社會很顯然是同我所居住的城鎮社會不一樣的,于是對于我來說,這樣的一個鄉土社會是一處心靈的寄托與遠離城市喧鬧的一份安寧。
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依附于土地的'社會,于是泥土有了可貴的價值,耕作種地成了中國人運用土地價值的體現。費孝通先生舉了這樣的一個例子: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種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種地自古以來對于中國人來說,似乎就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種地兩字似乎深深地刻在中國人的基因之中。在古代,“兩條正路,曰耕曰讀”種地有著同讀書同等的地位,“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在這一刻土地已經成為中國人們的精神情結,縱然有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但與土地相伴,所收獲的總是一種“復得返自然”的恬淡安寧。在今天中國人和土地與泥土相伴已不僅僅是先生所說的西伯利亞了,中國人在比西伯利亞更寒冷惡劣的南極種菜,甚至在比西伯利亞更高遠廣袤的宇宙中種菜。回憶起小時,似乎最大的樂趣便是從土里拽出一株菜苗,又將它換個地方重新埋下,或許這就是我們民族對土地的信任,而土地也不曾辜負我們。先生說:“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蔽覀儗︵l土社會的向往來源于對土地所長出的輝煌,但土地也會有限制渴望直入藍天的心,只有讓根更深入地扎入土壤努力地吸取營養,才能長得更高。
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定居于土地之上的社會。世代的人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終老是鄉成為一種常態,但伴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更多的年輕人會在這個激流勇進的時代中走出這一片鄉土社會,去追尋更高的目標。走出鄉土社會奔赴世界的過程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飄搖四地,會逢陌生的風土社會,但同樣也終將在回望鄉土社會的那一刻,確認自己“遠游人”的身份。然而遠有他鄉終須回歸鄉土社會,我想這也是那些遠離故鄉故國的人們在暮暮老矣之時對落葉歸根的一份盼望,正因為根是定居在鄉土社會上,精神也是定居的,于是縱然走過漫漫遠路依舊不改對鄉土社會的那一份眷戀,而這份眷戀也是我們所向往的。
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聚村而居的社會。人們之間的相互溝通合作成了聚村而居社會的最大特點,與鄉土社會不同,在城市中所聚的不是村落而是高樓。高樓之間不聞清風鳥語,不見明月彩云,甚至連人情冷暖也足夠冷淡,與鄰相伴一年下去也說不上幾句話,到家之后關上門鄰里關系似乎被關在了門后,而在鄉土社會所相信的是遠親不如近鄰,不難看見鄰里相互串門,走到哪里都能遇見熟人打上兩句招呼。在我看來,城市生活是少數人寂靜的生活,而鄉土社會卻是多數人的聯系,包含了更多的人情味與熱鬧,也許熟悉了城市中的一份寂靜,也將向往鄉土社會中的一份份熱鬧。
費孝通先生說:“‘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但我想,鄉會一直都是我們的精神寄托與對未來生活的一份向往,終有一日在對鄉的這份向往之中,我們的民族還將會結出更輝煌的果實。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7
在閱讀《鄉土中國》的同時,正在學習有關社會學的內容。故將兩者結合起來,粗淺的談一談個人的一些感悟。中國從農耕社會發展到如今的現代社會,某些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帶了些許“后現代社會”的意味。最純粹的“鄉土社會”與發展完善后的“后現代社會”幾乎是從封建社會到現在,這個社會的最初與最末。所以,它們在社會特點、家的概念、秩序維護和個人價值觀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通過對比兩者,我們這些社會學的初嘗者能體會到社會發展的劇烈性。接下來我將從社會特點與家庭觀念來進行對比。
1、社會特點
《鄉土中國》中寫到“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縛”。鄉土社會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大部分的百姓從事農業耕種。他們直接取資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圍繞一塊土地展開。他們之中,除非是通過科舉,大多數人一生都將奉獻給這一片土地。根據貝克的抽離和嵌入理論,我暫且將這樣的工作方式稱為不再“抽離”的“嵌入”。而后現代社會,卻是“流動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們選擇的職業形形色色,人們可以自由的在這些職業見進行轉換,導致“流動“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人們對自由的追求的高度達到了歷史以來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們更注重職業的自由度,比起,傳統的,所謂的“正經”職業,人們更愿意從事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在保障人們與傳統職業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礎上,給予人們更多私人化的空間,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現代進一步模糊,就工作與生活的關系來看,與鄉土社會的耕種的工作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所謂自由職業,自由當然是核心,這也是人們長期“抽離”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由于土地的固有屬性,農民們難以發生流動。祖祖輩輩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對于周圍的不管是環境還是人,都無比的熟悉,這樣的看來,鄉土社會又是個典型的“熟人社會”,人們之間都有一種天生的聯系。但后現代社會卻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由于后現代社會“流動性”,“個人化”趨勢的發展,人們形成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系。雖然后現代社會存在許多公共空間,但這些空間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鮑曼在《流動的現代性》將現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間分為四種類型——排異之地、噬異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這四種類型的公共空間都有多人參與,且都是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參與的人之間卻沒有也沒有太大必要產生關系。
從以上兩點來看,鄉土社會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它是一個極度穩定甚至固化的社會;后現代社會是個典型的陌生人的社會,它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2、家庭觀念
鄉土社會的家族觀念極強,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內部解決,官府一般會止步于家族門前,將更多的自由空間留給家族內部。上文提到,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生產活動圍繞土地展開,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當一個家的人數不斷增多,原來的土地已經不能滿足一個大家庭的維持,精神支撐的'情況。后現代社會的極度個人化,讓家庭觀念逐漸消失。首先社會上,大部分都是一個個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幾乎已經消失。其次,特別是在西方社會,人們更注重自己生活的品質,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和照顧基本止步18歲。之后,孩子會搬離家庭,通過國家貸款繼續學習和生活。中國社會由于受到傳統觀念和習慣的影響,現代家的觀念雖然遠不及鄉土社會,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約束相較于西方強了許多。但許多社會學家觀察到,現在中國的家庭觀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趨勢。一方面,許多孩子遠離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長時間幫子女做家務,帶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繼續學習或者周游世界等。
幾年前,許多學者批評中國家庭觀念太強,限制了個人的發展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倡導大家學習西方模式。但近年來,隨著家庭化的消解,個人化的發展,人們開始反思,家族觀念真的無可取之處嗎?
在我看來,家族觀念增加了社會的溫情,·讓大多數人不至于失去奮斗的意義。個人化增加了社會的自由度,滿足了人們個性發展的需要。但極度的個人終將讓社會失去溫情,這樣的社會就像失去潤滑油的機器,能繼續運轉下去,卻難免發出沉重的哀鳴聲。我們無法說出到底哪種模式更好,但在個人化趨勢無法阻擋的現狀下,我們至少要有意識地去維護家庭的溫情,不要讓自己變成僅為自己的“機器”。
僅談及社會特點和家庭觀念,已經可以看出鄉土社會和后現代社會的極大差異。但此處人有許多領域值得探討,過程中你將獲得極大的驚喜。處于向后現代社會發展的浪潮中的我們,再次回望“鄉土社會”,每個人都將有不同的思考。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8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向讀者們展示了中國傳統社會盤根錯節的組織關系。本人有幸閱讀了費老先生的作品,并有所感觸,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作者在這里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農民向土地索取生存所需,所以敬畏土地。農民聚集在一個空間內,無需具體的規范、原則,更習慣于通過超越語言地形式形成習慣,放在時間維度來看也就是禮俗。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于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說我們黨很早就認識到了禮俗、好古的鄉土社會特點。鄉村之于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動力;而革命之于鄉村,則是千年鄉村秩序和鄉村生活的大顛覆。在革命的邏輯中,這種顛覆是歷史的必然,合情合理;但在中國傳統農民生活的.邏輯中,則是對現有的信仰、原則和傳統的背離或放棄。因此,現代革命進入鄉村的最大問題,是農民能否有決心背離傳統,親近革命和接受革命的問題。這正如黃琨研究所發現的:“貧困并不是農民參加革命的唯一理由,革命農民固然出于對物質利益的渴求,但傳統的價值判斷和道義準則仍在考慮之列,革命所面臨的風險也常使他們邁不出革命的腳步!迸c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強行改造相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人民的立場,保護著人民的利益,想人民所想,這樣才成功地突破了這個千年傳統所積淀出來的心理和精神的“防線”。
而其秘訣在于:在努力使鄉村成為現代革命的舞臺,使農民成為現代革命的力量同時,也用現代革命的邏輯改變鄉村,改變農民。簡單地說,就是把革命動員與鄉村的革命性改造有機結合起來,在鄉村改造中動員農民;通過動員起來的農民實現鄉村改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9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后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愿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里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里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并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說到“私”這種性格特征,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設備,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于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并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里,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說,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說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系是合作關系,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于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盡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閱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說,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么,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10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對20世紀40年代后期中國鄉村社會所作的社會學研究。在本書中,費孝通先生從經驗出發,運用社會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治研究和分析中國的基層社會。在書中,他將基層社會定義為“鄉下人”或者“農民”,并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國基層社會的結構和特點,進而對中國傳統社會的結構及其變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鄉土中國》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尤其是書中的一句話:“中國的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人們依賴于土地和農作物為生,注重家族和社區的凝聚力和傳統!边@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鄉土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的深厚底蘊和特點。
書中的分析非常詳細和深刻,作者通過研究和分析中國的基層社會,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的特點和問題。例如,作者指出中國基層社會存在著家族和社區的凝聚力和傳統,這種凝聚力和傳統源于人們對土地和家族的依賴和忠誠。同時,作者也指出了中國基層社會存在著封建迷信和宗法制度等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鄉土中國的魅力和問題。作者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基層社會和文化傳統,同時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鄉土中國的重要性和挑戰性。
總的來說,《鄉土中國》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它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基層社會和文化傳統,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思考當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革。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5-06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8-19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6-24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3-3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2-11
讀《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12
《鄉土中國》費孝通讀書筆記01-3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15篇)07-10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0篇)08-03
關于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