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
作者:朱迪絲-哈里斯
《教養的迷思》作者朱迪斯-哈里斯認為除去基因遺傳外,父母這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的影響,遠不及孩子從其他生活環境中,尤其是同輩群體中受到的影響大。這些環境對孩子來說更重要。
1、什么是同輩群體?
在我們的認知中會不自覺地區分“我們”和“他們”,即人們會根據不同的情境把自己歸類到不同的群體中。但這個歸類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并不存在一個客觀的標準。比如在不同的情境下,一個小姑娘可以把自己歸類到“孩子”、“女生”、“漂亮的女生”、“聰明的孩子”、“喜歡彈鋼琴的孩子”等多個不同的群體中。
按照澳大利亞社會學家約翰-特納的觀點來說,他認為“我們采用哪一種分類、不采用哪一種分類,取決于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里,哪一種分類具有相對的顯著性!而所謂的顯著性,只有在存在對照類別時才能看的出來。比如說在一個都是大人的房間里,“成人”這個社會類別是沒有顯著性的,但當有一些孩子走進這個房間時,“成年人”這個社會類別就具有顯著性了。
所謂的同輩群體,就是那個你把自己歸類到其中,認為自己是它的一份子的群體。當你將自己歸類到某一群體中后,你就會尋找該群體中其成員的認同,并從群體中學習到行為規則和思想信念。
那么家庭是否為一個群體?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群體的特性。群體的特性有兩個,第一群體因為有對照類別才存在,對一個群體來說當它受到外部威脅時,該群體的顯著性就會增強。第二當群體沒有“共同敵人”或共同目標時,通常會分類成為更小的群體。比如說在舉家去陌生的地方旅游時,一家人就會相互照顧,相互體諒,其樂融融一片溫馨。而當旅行回家后平日的柴米油鹽生活中卻很可能各居一室,或因小事而爭吵。因為它是唯一的家庭。當孩子在家時,大家庭會分為大人和孩子,小家庭會分為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個體都尋求認同、尋找私人空間。
2、同輩群體如何影響孩子?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最后提到的小男孩唐納德和黑猩猩“瓜”的例子嗎?為什么19個月大的唐納德能毫無障礙地同瓜交流,卻只會說三個英文單詞?因為在他的家庭里,他感知到從年齡上來看,他和黑猩猩是在同一個社會類別中。孩子學會依據群體其他“像我”的成員的行為來調整和修正自己的行為。當唐納德同瓜交流時,他會認為同黑猩猩講的話語才是他們這個群體認可的話語,而英語是“大人”這一群體才使用的語言。
在孩子的群體中只有一條游戲規則,那就是“多數裁定原則”:當某人的.行為與群體中大多數成員行為不一致時,那么這個人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否則會被群體取笑。
研究孩子間表現出來的群體現象最著名的實驗,要數羅伯斯山洞實驗了,本書中第七章有詳細講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一下。或者也可以看一下平克的《白板》一書中對這個實驗的描寫。
3、文化是由父母傳承給孩子的么?
態度、信念、知識和技能都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不能借助基因代代相傳的。文化是習得的。那文化是由父母傳承給孩子的么?如果是,那么如何解釋移民的孩子會說父母不懂的當地語言,思想上更像當地的原住民而非他們的父母?生在聽力正常家庭中的聾啞孩子為何最后仍然是以手語為母語?
作者的觀點是文化是從父母同輩群體到孩子同輩群體,而不是父母直接傳遞給孩子的。
孩子最初從父母那里習得文化,但他們并非是全盤接受父母的文化,而是將該種文化嘗試性地、小心謹慎地帶到學校,他們需要知道這是否是他們的朋友們都在學習的東西,如果是,那么就可以將這種文化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再三掂量了,是完全舍棄,還是選擇保留卻不在集體生活中表露。孩子的文化其實是父母文化的變體,這也是文化代代傳承,卻仍有變遷的原因之一。
在現代社會中,孩子更多是通過網絡了解世界,無論父母如何阻止孩子上網、都不能保證他不受網絡的影響,因為這些影響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群體。
4、如果說孩子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更大,那么如何解釋孩子會長大?
有人會問,既然孩子是向同輩的孩子學習,既然行為規范是群體中大多數人定的,那么孩子如何成長?為什么他們的行為會不再像小孩子而開始像大孩子?他們的行為規范是如何改變的?
即使在同輩群體中,孩子在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也是不同步的。在這些群體中,比較成熟的孩子地位較高。成熟意味著有地位,因此,小孩子希望在行為、說話和衣著等方面都像大孩子一樣。小孩子不會像大人尋求這方面的指導,因為在他們看來,大人屬于另一個不同的社會類別,有著不同的行為準則。小孩子想要有更高的地位,想像大孩子一樣,因此而長大。
5、如何解釋青少年的犯罪行為?
既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同年齡段的其他孩子,那么怎么解釋青少年犯罪事件呢?在我們的日常觀察中少年犯很多都是來自父母中有罪犯,單親家庭,父母離婚家庭等,難道這不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好證明嗎?作者對此的解釋是以上提及的情況不會對孩子造成顯著影響,對孩子造成影響的是:
父母收入低,導致所居住的環境和周圍的社群文化相對較低,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父母頻繁搬家,導致孩子必須不斷地去適應新的群體的行為規范,從底層混起。因在群體中地位低而受到影響。身為父母我們能做什么?
《教養的迷思》一書是對“教養假設”的挑戰,但父母們千萬不要因“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影響來自基因遺傳”、“父母的影響遠小于孩子的同輩對他的影響”等結論而覺得這下可以兩手一攤,不用管教孩子了!胺凑以趺磳Υ⒆佣疾粫绊懰男愿袼茉,我的言行舉止對他都毫無影響!比绻氵@樣想,那你就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否認教養假設并非否認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本書的觀點更像是一道松動了了“教養假設”這個扣在父母頭上的緊箍咒的咒語,讓父母不再因孩子行為上的不合時宜、性格上些許的特立獨行而深深自責,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讓父母不再抱有必須要將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樣子的想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書批判的是“將教養假設作為武器來指責普普通通的父母,因為他們的孩子長大后沒有如父母的愿!边@件事情,對于那些極少數特別可怕的家庭(比如存在虐待孩子的情況)教養假設可能仍是成立的。
那知曉了以上觀點后,父母能做什么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首先,父母有選擇孩子同輩的權利,這是他們決定孩子未來生活的方式之一。雖然父母對孩子友誼的影響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縮小,但至少在孩子童年時期,父母可以決定孩子的同伴是誰。其次,若孩子在一個群體里所處的地位最低,會受到地位高的孩子的欺負,父母可以采取行動來改變這依情況,比如說換個學;虬峒摇T俅,父母會影響孩子在家里的行為,為孩子提供知識和訓練,從而讓孩子走出家門后能應付外面的世界。至于孩子最終會保留哪些行為這就不由父母說的算了。最后,父母雖然沒辦法決定外面的世界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卻有很大的權力決定他們在家里是否快樂。
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教給他們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輕松點,他們將來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們變得更完美,也不能毀滅他們。他們是屬于明天的。
【《教養的迷思》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養的名言警句 關于教養的金句11-23
中國市場營銷七迷思11-15
教養的名人名言10-30
很有教養的英語口語07-26
體育舞蹈教師的職業教養研究論文08-23
電影票各銷售平臺價格差異的經濟學迷思論文07-28
淺談童年教養過嚴會引發的心理問題08-28
懂得閉嘴是教養學會聊天是修養10-28
托?谡Z地道表達:15句有教養的英語表達08-15
《兒童技能教養法》讀后感2000字10-15